•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文獻回顧

4

人類聚落的附近。6因此,在人為力量的形塑下,或許因不同的人或方言群移民 的挖築方式,便可能使得埤塘出現不同形態。

而將埤塘被視為人地互動後的文化景觀,並以文化觀點對埤塘切入探討,則 有相關前人成果如下:廖振順(1989)以社會組織、開發與使用埤塘的技術、政 策的觀點,再配合航照圖和實察,以了解龍潭鄉埤塘與各環境因子間的關係;楊 淑玲(1994)以地理學空間研究角度探究水利社會組織的空間結構與社會網絡演 化;而范佐東(1997)則認為埤塘是一個動態過程,是由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作 用形成的物質構造物,並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空間表現。以上研究多認為埤塘乃 文化景觀,但並未由當時主要挖築埤塘的居民與其挖築技術的角度去詮釋方言群 間可能有的差異性。

綜而言之,可以發現埤塘是人類與自然環境互動後所產生的文化景觀,而本 研究則希望能藉由諸多研究之基礎,更進一步探索埤塘背後不同方言群移民本身 對於土地利用的特性、聚落的發展,或埤塘對不同方言群移民的意義等社經文化 因素去進行探究,因此接下來,將會分別由方言群移民的聚落發展特性、水利技 術特性等部分去回顧相關的前人研究。

二、關於族群與聚落

在人地互動的部份,誠如范佐東(1997)所言:「雖然無法一一準確考察埤 塘的挖掘時間,但隨著人群的開墾加上對於灌溉的需求,埤塘也逐漸於開墾聚落 形成的過程中完成。」而對於聚落的形成,富田芳郎(1943)認為台灣北部的聚 落分布多為散村的型態,並將形成原因歸納為:(1)必需的水源、(2)原始景象、

(3)先民村落與移民村落的關係、(4)開墾組織、(5)農業經營與村落的居住 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吳育臻(2010)在《臺灣全志(卷二).土地志.聚落篇》

中將施添福以竹塹地區之研究與富田芳郎進行比較,指出施添福更進一步認為富

6郭大玄(2005):《台灣地理:自然.社會與空間的圖像》,臺北市:五南,頁 58。

5

田芳郎所謂「必需的水源」應是與一地的「地形、氣候、水文」等自然因素有關,

而施氏又以「維生方式」取代富田氏的「農村經營」,如此才能較全面的討論廣 泛農村型態。故以下將以施添福的想法為基礎,檢視與桃園聚落相關之文獻;而 關於桃園台地的自然環境等要素的詳細介紹,則置於研究區概要的部分進行介紹 與討論。

1、自然環境對於聚落的影響

陳芳惠(1984)在《村落地理學》一書中,說明桃園台地因為地形相對較高,

所以容易因為土壤生產力低或不易獲取水資源而使得發展水田有其困難性,此外,

也因為桃園台地上的河川多屬短小,所以桃園台地幾個早期的聚落形成多近河,

陳氏因而更進一步認為台地面上較好的土地都被先來的居民所佔據,較晚來到的 客家方言群移民則是分布在較乾旱的土地上,而其後的聚落發展也與水利技術的 改善多有相關。

近年則有日本學者長野真紀、齊木崇人(2010)以明治 39 年(1906)的台 灣堡圖,利用堡圖上的地名發音,去分析全台的街庄名稱辨別其為客家話或是福 佬語,因此發現在台灣西北部的桃園、新竹、苗栗有較大規模的客家語街庄。而 他們將地名發音分類再配合地形分類,便可發現客家聚落多位在丘陵地的平原或 是沿著丘陵地旁的河川居住,福佬人則是以居住在沿海的平原為主,尤其是在桃 園與新竹以西的一帶;土地利用主要是水田為主,另外更進一步分析客家人的聚 落型態,其發現客家聚落多是位在丘陵地上且多會沿著河流呈散開的型態,而如 是位在平原地形則會分散於田與池塘之間,但如是近山的丘陵地則會沿著河谷等 高線呈列隊狀分布,其後作者更進步一探討若是聚落周邊有福佬人或原住民聚落,

客家聚落也將有分布的變化。

劉昌武(2008)則更進一步利用史料與地圖繪製及實察去對桃竹苗地區的聚 落開拓與地形進行研究,以時間分段的方式分別介紹不同族群進入的分布概況及

6

地形特色,並對漢民族的「先來後到」和「原鄉論」去進行分析討論。劉氏認為:

依時間而言,客家人雖因為晚到而多集中於內陸的台地、丘陵和山地地區,但仍 有部分的客家居民是居於沿海地區;若與施添福所提及的原鄉生活論相較,則又 可以發現泉州人在部分地區也並未完全符合居於沿海平原。筆者認為劉昌武的研 究可以作為參考及借鏡,但因研究區範圍界定的關係,所以地形的變化也較大,

再加上桃園台地上因受限於地質、地形、河流等因素,所以需要利用埤塘蓄水以 進行農耕。因此,如能將其聚焦討論同一種地形面上的方言群差異性;或多增加 討論可能影響聚落開拓的因素,或許能使結果變得更為有力。

2、人文條件對於聚落的影響

而就人文條件而言,除了說明維生方式對於聚落的影響外,也將討論風水與 聚落的關係。

(1)維生方式(農業經營、作物種類)

首先針對維生方式,在聚落形成的當中,水利建設也漸次形成,陳鴻圖(2009)

說明台灣北部的水利開發是以合夥投資者、獨資者最為常見,土地墾戶者同時也 是水利開發的業戶,尤其清代以後,因為稻米商業化加劇了資本家對於水利開發 的投資,因此出現了水田化的浪潮7

而施添福(2001)亦曾指出水資源豐缺雖然與聚落或農業經營有相當關連性,

但真正形塑聚落型態的應是農業經營方式──認為只有當居民一心追求集約水 稻農業,豐富的水資源才會促聚落朝散村發展8。而本研究則進一步認為,正由 於追求水稻農業,所以在台地上的居民也才會對於埤塘的挖掘有更高度的需求。

桃園台地境內,昔日糧產以米為大宗,而許多針對埤塘的研究也都以其主要 產米作為研究的基礎(陳芳惠,1978;范佐東,1997)。日治初期以稻米為主要

7陳鴻圖(2009):《台灣水利史》,臺北市:五南,頁 70、81。

8施添福(2001):《清代台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縣:新竹縣文化局,

頁 175-177。

7

10台灣法實證研究資料庫,台灣日治時期統計資料庫,桃仔園廳田收穫調查書,統計年不明,1905 出版,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http://tcsd.lib.ntu.edu.tw/record.php?DataId=S0117027&Access_Num=2379313(2014.11.11 擷取)

11台灣法實證研究資料庫,台灣日治時期統計資料庫,特用農產物作付及收穫,1897 年開始陸續 有統計,臺灣總督府總督官房文書課。

http://tcsd.lib.ntu.edu.tw/record.php?DataId=S0000084&Access_Num=2379416(2014.11.11 擷取)

12來璋(1969):《桃園縣土地利用之研究》,臺北市:台灣商務,頁 42。

13桃園縣文獻委員會編(1979:)《桃園縣志》卷四經濟志(上),桃園縣:桃園縣政府,頁 40。

8

仍會受到地理環境很大的影響,尤其是早期的聚落更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另外,

陳芳惠(1984)也整理出聚落位置不僅可能會受到地形、氣候、水文等自然條件 影響,也可能受到生產、交通、防衛等社會經濟方面因素的影響。

(2)風水與聚落

除了上述的自然與社會經濟因素外,也有學者認為聚落選擇與風水的想法有 關,因此將簡單對風水進行探討。如黃玉振(2010)認為客家方言群移民在經歷 過多次的移居後,因對生命的脆弱性及人生難預料性,而使風水有了發展空間;

此外,黃氏也認為過去因缺乏科學知識,所以移民選地開墾仍多會受風水觀念影 響;他以觀音地區的聚落進行實察及討論,發現客家傳統觀念為背山面水。而最 典型的案例即是位在觀音大崛溪沿岸且背山面水的觀音莊屋的天水堂,至於觀音 武威村廖氏公廳則因全村無河流經,所以當初就選在大潭旁邊進行開發;而更考 究的客家聚落,則會在外埕的前面挖半月型水池(半月池或稱作風水池),以利 家族發展。

而由廖秋娥(1989)在進行觀音鄉閩客村落的宗族組織與生活方式的研究發 現,其提及客族有「不准刈火」的習俗,祭祀地點也集中於宗祠,宗族組織一向 較嚴密,能歷經考驗衝擊,因此土地利用的改變較不明顯。此外,陳氏也發現,

客家人對於住所的風水是十分注重的,例如公祠前的埤塘因有風水之意涵,因此 不會輕易將其填平;而即便填平了,也會有替代的方式。

至於福佬方言群移民之聚落選址的風水觀記載則較未如客家人一般詳細。王 詩琅(1976)曾提及會在住家背後種竹林,而前面往往會有水池出現,以便養鵝 或鴨14;洪英聖(1992)則指出住宅的選擇會受到風水信仰的影響,而所謂好的 風水則為:後高前低、正正方方、前窄後寬、坐北向南、大門外置內弓池(半圓 形)15

綜合來看,其實不論福佬或客家方言群,因受到傳統農耕生活影響,聚落的

14王詩琅纂修(1983):《台北市志》卷四社會志風俗篇,臺北市:成文,頁 8。

15洪英聖(1992):《臺灣風俗探源》,臺北市:台灣省政府。

9

選址位置仍多以近水源為主,如梶原通好(1989)對於台灣農民的生活習俗進行 研究時發現,一般漢人村落大多有灌溉水路通過。而渡邊欣雄(1999)則更進一 步於其著作《東方社會之風水思想》中認為水也是判斷風水的一個項目,因為水 可以化雨滋潤人類,更是來自深山中的「生氣」,甚至可以被留在蓄水池中,但

「水」必須安排在建物的前面而及必須是不斷緩緩流動的。

然而,令人好其的是,如將焦點置於桃園台地上的埤塘,並嘗試以風水的角 度去進行解釋時,福佬及客家方言群的居民都將是如此看重「埤塘-水」對聚落、

然而,令人好其的是,如將焦點置於桃園台地上的埤塘,並嘗試以風水的角 度去進行解釋時,福佬及客家方言群的居民都將是如此看重「埤塘-水」對聚落、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