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理論探討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權,中、美都在極力的爭取石油主導權,希望透過對全球石油資源的控制,從而 獲得對全球經濟的掌控能力。

因此本論文探討中美兩國因石油安全在國際間所產生的競合關係,預期達到 的目的如下:

壹、 分析中、美兩國石油發展的歷史演進過程,以檢視目前世界兩大石油消費 國,其各自石油安全戰略(strategy on oil security)的發展脈絡與變革。

貳、 石油(能源)安全對國家安全的影響。

參、 透過中、美兩國在全球主要石油產地的佈局概況,分析、比較中、美兩國 因石油所產生的競合關係。

肆、 探討中、美兩國以石油安全戰略為主的競爭與合作關係及對我國國家安全 產生的影響。

我國向來仰賴石油進口,中美雙方在各種國際活動中因石油,產生許多互惠 與互動微妙的競合關係,往往牽動我國的經濟發展、外交政策及國家安全等各種 領域。在國際局勢多變的環境中,對有關石油安全戰略的議題,我國要如何預判 未來的國際情勢變化及對我國可能面臨的國家安全影響,並研採對我國家安全有 助益的石油戰略,實有必要詳加瞭解、掌握與研究。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理論探討

長久以來研究安全議題的文章、著作散見於國際關係及社會學科的相關領域 中,而網際網路的普及更使相關資訊更加多元。本論文探討中、美在石油安全因 素下,各自在全球對石油安全戰略的競合問題,同時兼論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 響。分析、研究中、美兩國的石油安全議題,應先從瞭解其各自的石油發展歷史 作為研究主軸,並輔以隨著歷次演進的各種重要事件,依其脈絡尋找中、美兩國 在石油安全戰略的變化,以及在全球的石油競爭與合作關係中,獲得對本論文研 究的結果。而在過程中必須對各種相關的議題先予瞭解,以及對過程中與本論文

Thomas L. Friedman, 楊振富、潘勛譯,

《世界是平的》(台 北:雅言文化出 版,2007 年 11 月)

Thomas L. Friedman 早期擔任記者,由於他在 1980 年代早期派駐黎巴嫩及貝魯特,親自見

Huntington, 黃裕美 譯《文明衝突與世界

Huntington, 黃裕美 譯《第三波民主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根據杭廷頓的《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重建》一書的觀點認為,文明的衝突是 來自民族意識的不同,文明之間的「平衡」正在轉變,西方已逐漸衰弱,亞洲在 政治、經濟與軍事等方面的影響力普遍提升,而伊斯蘭文明的人口爆增也將會導 致擴張。集結了經濟、政治、文化及軍事等有利因素和環境,伊斯蘭文化與儒家 文化勢必將對西方構成挑戰,伊斯蘭與非伊斯蘭之間衝突將會日趨緊繃,更不排 除未來會發生戰爭的可能;中國的快速發展與崛起令西方國家同樣感受壓力與威 脅,這種感受也就是一般所謂的「中國威脅」。1

隨著中國在經濟的改革開放,因而造就中國的崛起,展現出令世人驚艷的成 績。中國政經實力的擴張,加上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快速發展以及世界人口膨脹,

亞太地區將成為未來全球資源的最大消費地區,勢必將對全球資源的分配重新調 整。而在這種狀況下,以中國為首的亞洲國家對能源的龐大需求,更突顯出石油 的重要性,國際社會各種因石油產生的競爭情勢,也必將影響世界各國的石油戰 略規劃,更使世界主要的石油產區成為全球競爭的主要戰場。

雖然全球化帶給世界各國發展的利基,卻也造成開發中國家新的安全威脅,

隨著中國、美國等能源消費主要大國,在全球各地區對資源的競逐產生供需調 節,各種因素導致全球隨時面臨來自供應國與消費大國間,對於能源需求調整而 產生的影響。因石油競爭造成供需失衡的狀況,將會對國家運作與發展產生衝 擊,當國家的經濟能力與發展受到因石油安全的限制時,石油資源的安全也將成 為對國家安全威脅的主要挑戰。2

1990 年代初期波羅的海三小國的獨立引發蘇聯帝國的崩潰,而在那些從共產 國家轉變為民主的國家中,可以發現越到後期加入民主化的國家通常都是因為經

1 Samuel P. Huntington, 黃裕美譯《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重建》(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7 年 9 月),頁 20-21。

2 翁明賢,《全球化時代的國家安全》(台北:創世文化事業出版社,2003 年 11 月),頁 8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濟結構上出現嚴重的問題,造成執政者無法有效透過政治手段控制、管理人民,

而形成的政權轉變更迭。相對於此,中國的經濟快速發展現況,必需透過龐大資 源的供應維持,倘若無法獲得所需資源的提供,將可能危及經濟的發展,進而影 響政權的穩定。

2012 年因為網路民主思潮的影響,出現另一種形式的民主化運動,而多數都 發生在威權領導的國家,且多為石油生產國,由於人民要求自由與民主的聲音越 來越激烈,透過網路的串連與網路的無界限特性,使得這種渴望自由的訴求蔓 延,並且造成突尼西亞、利比亞、埃及等國家的體制轉為民主化或使執政黨的下 臺,其中非洲的埃及與利比亞執政者都已經遭到推翻的命運。有人將這場革命稱 為「茉莉花革命(Jasmine Revolution)」,而茉莉花革命也成為一種民主化的指 標,隨著民主浪潮的蔓延,對一黨專政的中國與部分中東產油的極權國家來說,

都可能對其執政的正當性與延續產生威脅。

本論文參考相關全球化書籍的論點,對全球資源運用上所形成影響的議題進 行分析與整理,經由中、美在國際間政治、經濟與軍事等方面的競爭及合作關係,

並對石油影響國際秩序的因素,提供從全球化特性的思考方向,不同於一般僅以 軍事思考為主,希望從中立、民主、新現實主義的角度,獲得對國際政治的不同 面向與更全面性對資源安全的觀點。

探討石油安全戰略,應先對「戰略」加以討論,古今中外都把戰略(strategy)

這個名詞做為人類生活中的社交指導,由於人類是群居性的動物,群居活動就有 社交活動與互動關係產生,在這樣的過程中即會出現「合作(cooperation)與 衝突(conflict)」的現象。集合眾人的力量達成同一目標即為合作,但在合作 的群體中免不了持有不同意見的另一群人,此時就會出現「爭執」。通常爭執若 無法順利化解即會形成「衝突」,而衝突常會演變成為集體的「鬥爭」,最後的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式即為爭鬥或戰爭。克勞塞維茨(Karl von Clausewitz)曾指出,戰爭是政治用 另一種手段的延續。3為了獲得最佳利益,就會透過各種手段去獲得更好的結果,

「戰略」概念即產生於「戰爭」的實際活動過程中,古今中外戰略常用於軍事領 域上作為專用的術語。

戰略學家鈕先鐘在《西方戰略思想史》中提到,「戰略」一詞在英文中為 strategy,源於希臘語 stratos,其原意是「軍隊」,之後衍生出 strategos,意 指將軍或領袖。另外 strategama 一字,譯成英文為 strategems 其意為戰爭中的 詭計(ruses de guerre),換言之就是孫子所謂的「詭道」或「謀略」。4克勞塞 維茲(Carl Philip Gottlieb von Clausewitz)在《戰爭論》(On War)中對戰 略的定義如下:「一種使用會戰為手段,以獲得戰爭目的的藝術。戰略形成戰爭 計畫,對於構成戰爭的每一個戰役,劃出其理想中的路線,並且管制著每一個戰 役中的會戰」5,然而這樣的解釋對於現代人而言,僅把戰略作為戰爭的指導,略 顯狹隘。

戰略演變到今日,隨著科技的發展,全球化的蔓延,戰略已經成為各種領域 的一種指導方向,現代所稱的戰略涉及範圍日趨擴大,甚至在國家與國際間「大 戰略」、「國家戰略」等各種層次的範疇,均被賦予戰略的含意。因此戰略不僅僅 只是戰爭的指導,戰略一詞已成為一種「概念」,廣泛運用於各種領域,諸如政 治戰略、地緣戰略、經濟戰略、科技戰略、外交戰略、安全戰略、資源戰略等。

英國的李德哈特(B. H. Liddell-Hart)認為,戰略是專屬於軍事領域或稱 為「純粹」(pure)戰略,而把軍事領域以外的戰略稱為「大戰略」(grand strategy)

或稱為「高級」(higher)戰略。而根據李德哈特的戰略論一書中對於「大戰略」、

3 Clausewitz, Karl von, 鈕先鐘譯,《戰爭論精華》(台北:麥田出版社,1996 年 8 月),頁 255。

4 鈕先鐘,《西方戰略思想史》(台北:麥田出版社,1995 年 7 月),頁 14-15。

5 B. H. Liddell Hart, 鈕先鐘譯,《戰略論:間接戰略》(台北:麥田出版社,1996 年),頁 40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國家戰略」的看法如下:6

一、 大戰略是協調與指導一個國家或多個國家的一切力量,使其達到戰爭的政治 目的,必須由基本政策考量發展國家的人力精神、意志、軍事與工業、國力 和經濟資源,以維持作戰的力量,並透過外交與商業力量,聯合使用各種不 同的手段,迫使敵人屈服的過程。

二、 國家戰略為建立國力,藉以創造與運用有利條件的藝術,提供在爭取國家目 標時,能獲得最大之成功公算與有利之效果的手段。國力要素即政治、經濟、

心理與軍事。國家戰略即在建立、發展與統合運用上述綜合國力,以達成國 家目標,確保國家利益。簡言之,國家戰略即是政治戰略、經濟戰略、心理 戰略與軍事戰略的綜合體。

現代戰略由於武器裝備性能的大幅提昇,戰場範圍由陸地急速向海洋、空中 發展,並且因科技的發展,人類已經充分掌握地球的地理環境因素,「地緣戰略」

(Geostrategy)已是現代國際關係中不可忽視的因素。簡單的說「地緣戰略」

即是透過在戰略的概念上賦予地理的精神,「地緣戰略」是現代國家在國家戰略 中制訂內政、外交政策的基礎,更是制定政、經、軍、心及外交戰略不可或缺的 一個重要關鍵。

然而地緣戰略學也是個具高度爭議性的學科,因為其主要論述來自軍事學者

然而地緣戰略學也是個具高度爭議性的學科,因為其主要論述來自軍事學者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