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The Royal society and the 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2004)

3-2 奈米氧化鋅的特性及應用

奈米氧化鋅是一種無機材料。由於顆粒的細微化,其表面電子結構和晶 體結構發生變化,產生了宏觀物體所不具有的表面效應、體積效應、量子尺 寸效應和宏觀隧道效應,以及高透明度和高分散性等特點。近年來發現它在 催化、光學、磁學、力學等方面展現出許多特殊功能,使其在陶瓷、化工、

電子、光學、生物、醫藥等許多領域有重要的應用價值(Gao et al., 2006;

Malandrino et al., 2005)。

奈米氧化鋅活性高,具有屏蔽紅外線、紫外線和殺菌的功能,已被廣泛

Wichmann et al., 2000)與毒理學(Brown et al., 2000; Brown et al., 2001)研 究顯示,小粒徑顆粒可能造成較大的毒性,這些毒性主要發生在呼吸道與心 血管系統。近年也有研究顯示,奈米微粒可能經呼吸道進入中樞神經系統,

造成發炎反應(Oberdorster et al., 2004)。不過,人造奈米微粒與空氣污染微 粒的物理化學特性並不完全一致,其健康危害可能也不一樣,有關人造奈米 微粒的危害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提供健康風險評估參考。

有關人造奈米微粒的毒性研究,尚在起步階段,目前並無足夠之病例報 告及流行病學資料,所以奈米毒性研究必須仰賴實驗室的研究。有關奈米研 究之綜論文章為數不多,請參閱參考文獻(Oberdorster et al., 2005; Donaldson et al., 2002; Kreyling et al., 2004; Nel et al., 2006; 鄭尊仁等,2006)。目前奈米 微粒相關毒理研究僅限於幾種材質,包括碳黑、二氧化鈦、聚苯乙烯、氧化 鋅及奈米碳管等。美國的動物實驗研究顯示,在相同重量濃度下,奈米微粒 會比較大粒徑之微粒產生較嚴重的肺部反應,而表面積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Oberdorster, 2001)。雖然許多研究指出奈米微粒健康效應與傳統使用的質 量濃度相關較小,而與顆粒濃度或表面積濃度相關較大,但是目前研究發現 奈米微粒有聚集或凝聚的現象,奈米(nm)微粒可能變成微米(μm)粒徑,

所以如何正確評估顆粒數目及粒徑,是目前奈米毒理學亟待解決的問題。

除了表面積與奈米微粒毒性有關,細胞及動物實驗研究發現,經過表面 處理的奈米微粒毒性會改變(Oberdorster, 2001; Rehn et al., 2003; Warheit et al., 2005; Nemmar et al., 2005; Wittmaack, 2007)。最近,有研究顯示表面積可 能不是決定奈米微粒毒性最重要的因子(Warheit et al., 2006),進一步研究顯 示奈米微粒表面結晶結構也與毒性有關(Sayes et al., 2006)。這些研究都說 明了目前奈米微粒之毒性測試結果不是很一致,種種跡象均指出這些不一致

(inhalation exposure)的方式將粒徑為2-5 nm的二氧化鈦奈米微粒進行急性

(4 hr)及亞急性(4 hr/day for 10 days)的暴露,急性暴露組分別在高濃度

(7.22 mg/m3)與低濃度(0.77 mg/m3)下進行,而亞急性組暴露濃度為8.88

mg/m3。研究發現急性暴露的部分僅在高濃度下有顯著的肺部發炎反應,亞 急性的部分則在暴露奈米二氧化鈦微粒後1天及2天,均能引起顯著的肺部發 炎反應(Grassian et al., 2007)。

其他過去的研究發現,在動物實驗中以氣管灌注方式(intratracheal instillation)暴露不同粒徑的聚苯乙烯(polystyrene)微粒後,超細微粒

(ultrafine particles)能產生顯著肺部發炎現象(Brown et al., 2001);實驗動 物暴露細粒徑及超細粒徑的碳黑微粒(carbon black, CB)或二氧化鈦微粒

(titanium dioxide, TiO2),超細微粒(ultrafine particles)能比細微粒(fine particles)引起較顯著的發炎現象(Brown et al., 2000; Dick et al., 2003)。在 腫瘤相關研究發現,不易溶且毒性低的微粒如CB、TiO2及煤灰,不論是細 粒徑或超細粒徑都能在齧齒動物身上引起肺癌,在大鼠實驗也有被注意到,

但在人類流行病學上仍缺乏足夠證據(Borm et al., 2004);也有報告指出各種 微粒長期暴露可引起動物肺部腫瘤,而且與其表面積有相關(Driscoll, 1996)。有關奈米微粒之急性毒理研究較多,慢性毒理資料則較少,有一個 研究使用奈米粒徑二氧化鈦長期暴露小動物,發現經過13星期的暴露,高劑 量組在第52星期時可觀察到大鼠肺部有纖維化反應,不過在小鼠及倉鼠的反 應較不明顯(Bermudez et al., 2004),顯然不同的動物對奈米微粒的反應也 不一樣。 碳管(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 SWCNT, 30nm)注入實驗大鼠的氣管

(1-5mg/kg),觀察其暴露三個月後的變化,結果發現部分動物肺部出現肉 芽腫(granuloma),然而並沒有清楚的劑量反應關係(Warheit et al., 2004)。

同時,另一組以美國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除細菌能力降低(Shvedova et al., 2005)。奈米碳管事實上多含有不同濃度的 各種金屬,這些金屬也可能與毒性有關,這同時說明了為何眾多類似的研究 結果不很一致。

3-5 奈米微粒其他相關毒理研究

比利時的科學家將惰性聚苯乙烯奈米微粒直接注入實驗動物的氣管 中,發現除了呼吸道發炎反應之外,也發現疾病動物的血管有血栓形成

(Nemmar et al., 2002),顯示奈米微粒可以穿過呼吸道進入血液,並且在身 體其他系統引發健康危害。奈米微粒除了進入呼吸道造成呼吸道疾病,也可 能使用於化妝品,影響皮膚,或是經由皮膚吸收進入人體,不過這方面的健 康效應並不清楚,有待進一步研究(Oberdorster et al., 2005)。

3-6 奈米氧化鋅相關毒理研究

過去的研究指出,有關氧化鋅微粒最常見的職業暴露是焊接工與電鍍 工,因為加熱含鋅的合金後,會產生氧化鋅微粒,經由呼吸吸入而引起金屬 煙燻熱(metal fume fever),會有類似感冒的症狀,像是肌肉酸痛、咳嗽、

疲勞等等(Barceloux, 1999; Fine et al., 1997; Kuschner et al., 1997)。有研究發 現,在人體實驗中以呼吸暴露的方式暴露300 nm,濃度為2.5 mg/m3的氧化鋅 微粒兩小時後,能產生金屬煙燻熱的症狀,且血漿中的IL-6濃度也有增加的 趨勢(Fine et al., 1997);另外,同樣以人體實驗,將0.17 μm,濃度為33 mg/m3

的氧化鋅微粒以呼吸暴露的方式暴露,暴露3小時後,進行肺泡灌洗,研究 發現肺泡灌洗液中的細胞素濃度(TNF、IL-6、IL-8)皆有顯著增加(Kuschner et al.,1997);此外,有研究指出,將40 nm,濃度為500 μg/m3的奈米氧化鋅 微粒以呼吸暴露的方式暴露,暴露2小時後,並沒有發現有急性的系統性效 應(Beckett et al., 2005)。有趣的是,有研究顯示連續暴露氧化鋅微粒會有耐 受性的情況發生,一樣是以人體實驗,將300 nm,濃度為5 mg /m3的氧化鋅 微粒以呼吸暴露的方式暴露,連續暴露3天後,所引起的臨床反應症狀以及 肺泡灌洗液中的嗜中性球百分比(Neutrophils)與IL-6濃度皆有逐漸下降的 趨勢(Fine et al., 2000)。Gordon等人以呼吸暴露的方式對天竺鼠、大鼠、兔子 暴露粒徑為60 nm,濃度為2.5及5 mg /m3的氧化鋅微粒,研究發現天竺鼠及 大鼠以鼻部暴露腔(nose-only exposure chamber)暴露5 mg /m3的氧化鋅微粒 3小時,24小時後犧牲,肺泡灌洗液中的總細胞數、乳酸脫氫酵素(LDH)

oxidative burst。發炎反應之主要特徵,包括血管通透力之增加以及白血球浸 潤,在發炎反應初期最早進入組織的血球就是嗜中性球,嗜中性球會大量滲 透進入組織,並在發炎反應的24個小時達到高峰,因此肺泡灌洗液中總細胞 數及白血球分類比例計數,可用來當作暴露微粒後肺部發炎指標;另外血管 通透性增加也會使原本血液中的蛋白質滲透至發炎部位,而乳酸脫氫酵素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存在身體各臟器及血液中,一旦肺部組織或 細胞受到破壞便會溢出至肺泡,所以肺泡灌洗液中的總蛋白質及LDH也可以

乎比較可行。不過呼吸暴露也有其限制性,除了造價成本高昂以及操作的高 技術性外,也較費時。雖然呼吸性暴露有這些限制性,但基於以上考量,及 嘗試應用結果於風險評估,決定後續研究採用呼吸暴露方式(Li et al., 2007;

Driscoll et al., 2000; Hurt et al., 2006; Muller et al., 2006)。

3-10 奈米微粒產生方法

奈米微粒的產生有許多方法,以下簡單介紹幾種奈米微粒產生方法(簡 弘民等,2004),本實驗採用爐管氣流方式產生奈米微粒。

3-10-1 噴霧法 (Atomization)

噴霧或霧化是指使液體破碎而變成在空氣中懸浮液滴狀態的過程。以液 括雷射反應器(Laser reactors)、固體的雷射蒸發作用(Laser vaporization)、

火焰反應器(Flame reactors)、電漿反應器(Plasma reactors)、放電及金屬 線激發(Spark source and exploding wire)、陰極真空噴射(Sputtering)、惰 性 氣 體 的 冷 凝 作 用 ( Inert gas condensation )、 膨 脹 - 冷 卻 法

(Expansion-cooling)、靜電噴霧系統(Electrosprray)及固體的雷射燒蝕(Laser ablation)等等。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