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5-1 奈米氧化鋅微粒的暴露

本研究分別進行Exposure Ι組(30nm,5hrs)、Exposure II組(30nm,

10hrs)、Exposure III組(250nm,10hrs)以及對照組的實驗,四次暴露的各 種操作條件及量測項目如表1。產生微粒的同時以次微米微粒粒徑濃度分佈 自動監測儀(SMPS+CPC)進行微粒粒徑及濃度的監測,但是四次暴露以不 同廠牌的監測儀監測(Exposure Ι組:TSI FMPS;Exposure II組及Exposure III 組:GRIMM SMPS+CPC;對照組:TSI SMPS+CPC),可能在比較上會有所 誤差。所產生的氧化鋅微粒之粒徑及濃度分佈範圍如圖3及圖4,可以看到 Exposure Ι組的中數粒徑(count median diameter, CMD)為34.0 nm(圖3);

Exposure II組的中數粒徑為24.7 nm;Exposure III組的中數粒徑為214.4 nm

(圖4);而對照組,因為監測儀器借用須歸還的緣故,因此只監測1.5小時

(從開始暴露算起1.5小時)。

另外,Exposure Ι組所產生的奈米氧化鋅微粒的平均數目濃度約為 5.3×105 #/cm3;Exposure II組所產生的奈米氧化鋅微粒的平均數目濃度約為 4.1×106 #/cm3;Exposure III組所產生的氧化鋅微粒的平均數目濃度約為 7.7×106 #/cm3;而對照組的平均數目濃度約為2.1×105 #/cm3(圖5、圖6、圖7 及圖8)。從圖發現,Exposure Ι組所產生的奈米氧化鋅微粒,微粒粒徑約3小 時後開始趨於穩定(圖9),微粒數目濃度則在約2小時後趨於穩定(圖5);

Exposure II組所產生的奈米氧化鋅微粒,粒徑及數目濃度約3小時後開始趨於 穩定(圖6、圖10);Exposure III組所產生的氧化鋅微粒,微粒粒徑約3.5小 時後開始趨於穩定(圖11),微粒數目濃度則在約4小時後趨於穩定(圖7);

而對照組的微粒粒徑及數目濃度約1小時後開始趨於穩定(圖8、圖12)。

為了更進一步的觀察氧化鋅微粒,我們以鐵氟龍濾紙採樣收集產生的奈 米氧化鋅微粒,送至台大奈米科技中心以高解析熱電子型場發射掃瞄式電子 顯微鏡(JEOL JSM-6500F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觀察微粒的外觀與型態(如圖13),可以觀察到奈米氧化鋅微粒收集在鐵氟 龍濾紙上呈現不規則且似珊瑚的形狀,微粒因為收集在鐵氟龍濾紙上,因此 有聚集的現象產生。

此外,進一步以微粒粒徑濃度監測儀所測得的數目濃度推估實驗動物所 暴露的重量濃度及表面積濃度(表1),可以看到Exposure Ι組的重量濃度約 為6.6 mg/m3,表面積濃度約為8.4×104 μm2/cm3;Exposure II組的重量濃度約 為23.2 mg/m3,表面積濃度約為2.9×105 μm2/cm3;Exposure III組的重量濃度 約為2100 mg/m3,表面積濃度約為9.4×106 μm2/cm3。在吸入劑量方面,Strohl 等人研究指出每100克的SD健康大鼠,每分鐘呼吸的量為28.17±1.37 ml

(Strohl et al., 1997),因此我們以此公式換算得到吸入劑量(數目),Exposure Ι組的吸入劑量為1.3×1010 #,Exposure II組的吸入劑量為1.8×1011 #,Exposure III組的吸入劑量為3.1×1011 #。另外再將吸入劑量以重量及表面積表示,

Exposure Ι組的部分分別為0.16 mg及2.0×109 μm2,Exposure II組的部分分別 為1.02 mg及1.3×1010 μm2,Exposure III組的部分分別為84.58 mg及3.8×1011 μm2(表1)。

5-2 動物實驗

實驗動物的基本特性請見表2。Exposure Ι組、Exposure II組、Exposure III 組及對照組的實驗動物,在週數及體重上,沒有差異。

本實驗以肺泡灌洗液測定肺部發炎及傷害反應。實驗結果顯示,動物 暴露Exposure Ι組的奈米氧化鋅微粒後,肺泡灌洗液中的總細胞數(Total cells)

與對照組比較,有增加的趨勢,但無顯著;暴露Exposure II組的奈米氧化鋅 微粒後,與對照組比較一樣有增加的趨勢,但也無顯著;而暴露Exposure III 組的氧化鋅微粒後,總細胞數則是顯著高於對照組(p<0.05,表3,圖14)。

另外還將Exposure Ι組與Exposure II組及Exposure II組與Exposure III組兩兩之間 互相比較,並無顯著差異(表3,圖14)。在細胞分類計數中,可觀察到暴露 Exposure Ι組、Exposure II組以及Exposure III組的氧化鋅微粒後,嗜中性球百分 比(Neutrophils)顯著高於對照組(p<0.05,表3,圖15);另外,將Exposure Ι組與Exposure II組及Exposure II組與Exposure III組兩兩之間互相比較,發現 Exposure II組的嗜中性球百分比顯著高於Exposure Ι組,也發現Exposure III組的 嗜中性球百分比顯著高於Exposure II組(p<0.05,表3,圖15)。此外,也觀 察到暴露Exposure Ι組、Exposure II組以及Exposure III組的氧化鋅微粒後,肺泡 灌洗液中的乳酸脫氫酵素(LDH)顯著高於對照組(p<0.05,表3,圖16)。

至於肺泡灌洗液中的總蛋白質含量(Total protein),僅暴露Exposure III組的 氧化鋅微粒與對照組比較有統計上顯著意義(p<0.05,表3,圖17)。

另外,本實驗以周邊血液血球及分類計數(CBC/DC)與細胞激素(IL-6 及TNF-α)測定系統性的發炎反應。實驗結果顯示,動物暴露於Exposure Ι組 的奈米氧化鋅微粒後,全血中的白血球數目(WBC)與對照組比較,有增 加的趨勢,但無顯著;而暴露於Exposure II組的奈米氧化鋅微粒後,則是顯 著高於對照組(p<0.05,表4,圖18);至於暴露於Exposure III組的氧化鋅微 粒後與對照組比較則是呈現下降的趨勢。動物暴露於Exposure Ι組的奈米氧化 鋅微粒後,全血中的血小板數目(PLT)與對照組比較,則是有下降的趨勢;

但暴露於Exposure II組及Exposure III組的氧化鋅微粒後,則是顯著高於對照組

(p<0.05,表4,圖19);另外,將Exposure Ι組與Exposure II組互相比較,發 現Exposure II組的血小板數目顯著高於Exposure Ι組(p<0.05,表4,圖19)。

至於動物暴露於Exposure Ι組的奈米氧化鋅微粒後,全血中的紅血球數目

(RBC)及血紅素含量(HGB)與對照組比較,則是有下降的趨勢;但暴露

於Exposure II組的奈米氧化鋅微粒後,則是有增加的趨勢,但無顯著;而暴

露於Exposure III組的氧化鋅微粒後,則是顯著高於對照組(p<0.05,表4,

圖20及圖21)。另外,將Exposure Ι組與Exposure II組互相比較,發現Exposure II 組的紅血球數目及血紅素含量顯著高於Exposure Ι組(p<0.05,表4,圖20及

圖21)。

此外,細胞激素的部分,實驗結果顯示動物暴露於Exposure Ι組的奈米 氧化鋅微粒後,全清中的IL-6濃度顯著高於對照組(p<0.05,表4,圖22);

而暴露Exposure II組的奈米氧化鋅微粒後,IL-6濃度也是顯著高於對照組(p

<0.05,表4,圖22);而暴露Exposure III組的奈米氧化鋅微粒後之IL-6指標則 尚未分析。至於血清中的TNF-α濃度,與對照組比較則無差異。

第六章 討論

6-1 奈米產生器以及微粒的產生及暴露

在Exposure Ι組以及Exposure II組兩次實驗,使用不同廠牌的次微米微 粒粒徑濃度分佈自動監測儀(Exposure Ι組:TSI FMPS;Exposure II組:

GRIMM SMPS+CPC),進行微粒粒徑及濃度的監測,這個部分在比較上會 有所誤差(圖5、圖6、圖9及圖10)。從圖可以看到,Exposure Ι組所產生的 奈米氧化鋅微粒,在穩定後粒徑大約為25.5 nm(圖9),穩定後的數目濃度 約為4.8 × 105 #/cm3(圖5);另外也可以看到,Exposure II組所產生的奈米氧 化鋅微粒,在穩定後粒徑大約為23.0 nm(圖10),穩定後的數目濃度約為4.1

× 106 #/cm3(圖6)。因為在儀器的借用上無法調配,使得兩次實驗用了不同 的監測儀。在不同的實驗,儀器的使用上相同,才能方便於日後的比較,雖 然也可能是每一次產生微粒會些微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擾而造成誤差,但應該 不至於造成10倍的差異。目前TSI FMPS送回美國原廠維修,因此無法將兩 台監測儀進行比對,另外查詢了過去的文獻,有關這兩台儀器之間的差異很 少被詳細研究,建議在後續的實驗使用相同的監測儀進行監測,以將誤差降 到最低。

另外,由於儀器的限制,啟動後便無法再開啟暴露腔,因此需要在產 生器啟動加熱之前,將老鼠放置於暴露腔內。但是從圖5、圖6、圖7、圖9、

圖10及圖11看到,大約在3-4小時後,才能穩定的產生氧化鋅微粒,因此在 前面的3-4小時,粒徑及濃度還不穩定,這個部分可能會對所引起的發炎反 應造成貢獻,使我們無法確切的瞭解暴露於粒徑約為30 nm以及250 nm的氧 化鋅微粒所引起的毒性效應。因此,需要在產生器與暴露腔之間接上一個混 合腔(mixing chamber),待穩定的產生氧化鋅微粒後,再通入暴露腔中。

暴露腔中氧氣濃度、溫度及濕度的監測對於老鼠是重要的,我們監測了 此我們建立全身性的呼吸暴露模式(whole-body inhalation exposure),雖然 此暴露模式所需耗費的經費、人力、技術都比傳統的氣管灌注方式還要來的 面積濃度(Surface area concentration),未來可以在實驗動物暴露微粒的同 時,進一步加以監測,以下為可供參考的監測方法:

重量濃度:

(1)以濾紙匣承接濾紙接上採樣幫浦收集氧化鋅微粒,分別量測濾紙前、

後重,以得微粒重量濃度。

(2)採用漸縮元件振盪微量天平(Tapered Element Oscillating Microbalance, TEOM)技術的微粒質量濃度連續監測儀,進行重量濃度的監測。

表面積濃度:

使用奈米表面積監測儀(Nanoparticle Surface Area Monitor)進行表面積 濃度監測。

6-2 呼吸暴露奈米氧化鋅微粒所引起之毒性效應

本研究結果顯示動物暴露於Exposure Ι組、Exposure II組以及Exposure III 組的氧化鋅微粒後,肺部發炎反應增加,肺泡灌洗液中的嗜中性球百分比

研究顯示暴露於Exposure III組的氧化鋅微粒比暴露Exposure II組的奈 米氧化鋅微粒更容易造成肺部及系統性的毒性效應。過去的研究指出在相同 有增加的趨勢(Fine et al., 1997)。也有動物實驗發現,以鼻部暴露腔

(nose-only exposure chamber)的方式對天竺鼠及大鼠暴露粒徑為60 nm,濃 度5 mg /m3的氧化鋅微粒3小時,24小時後犧牲,肺泡灌洗液中的總細胞數、

乳酸脫氫酵素(LDH)及蛋白質含量,皆有顯著增加(Gordon et al., 1992)。

這些研究均指出暴露氧化鋅微粒能引起肺部及系統性的發炎反應。

我們的實驗發現,暴露Exposure Ι組、Exposure II組以及Exposure III組的

氧化鋅微粒後,肺泡灌洗液中的乳酸脫氫酵素(LDH)均顯著高於對照組,

而總蛋白質含量(Total protein)與對照組比較有增加趨勢,唯暴露Exposure III組的氧化鋅微粒後顯著高於對照組。一般這兩個指標被用來當作肺部傷害 有發現急性的系統性效應(Beckett et al., 2005)。有關氧化鋅微粒引起系統性 發炎反應-周邊血液血球及分類計數指標的相關文獻很少,無法予以佐證,

因此以其他不同成分的微粒來加以探討。在過去我們實驗室的研究指出,實 驗動物暴露於濃縮懸浮微粒(concentrated ambient particles, CAPs)會引起周

因此以其他不同成分的微粒來加以探討。在過去我們實驗室的研究指出,實 驗動物暴露於濃縮懸浮微粒(concentrated ambient particles, CAPs)會引起周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