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觀念與科學之觀雲

在文檔中 雲的繪畫創作研究 (頁 27-34)

第三章 創作思想與理論基礎 第一節 文學與藝術中的雲

第二節 新觀念與科學之觀雲

空間感。一四三五年建築學者、人文學者、美學理論家阿爾貝提(Leon Baptista Alberti)更發展這種早期透視法使之能用於繪畫的圖像空間,與此同時畫家切羅 (Paolo Ucello)法蘭西斯卡(Francesca Bosca)等自然地運用這些法則在他們的作 品中。十五世紀中期以後,畫家曼帖納(Andrea Mantegna)運用「前縮法透視」

要大於看遠處物體所要的視角所致。

圖 21 基督之死 曼帖納 1490-1500

歷史上,從室內看房屋、教堂、宮殿以及它們的主人和訪客也一直是繪畫 的主題。而這些主題包含了透視法的大量知識,許多出現在畫中的要素若無這類 知識是難以表現的。最明顯的例子是馬賽克、地面磁磚、樓梯…等物體。而利用 這些大小相當的幾何物件,來表現由近到遠的效果稱之為室內畫之透視法。

另外水中倒影的透視法,是在畫海景、湖畔風景、有運河的城市或有鏡子的 室內時,會看到房子、人物、水罐或任何別的物品都在明亮的表面得到反射。映 像的原理是:光線的入射角相等於對應光線的反射角。

「空氣透視法」將色調柔化,使畫面上物體(含空氣感)在色調之明與暗,物 形之銳利與柔順之間得到深遠的對應效果。這是指表面材質的呈現;越遠的越模 糊,越近則紋理越清晰。達文西曾說過:「如果你非常細緻地畫遠處的物體,它 們將會顯得更進而不是更遠。盡量有別於摹倣,注意每個物體的距離,注意輪廓 模糊不清的地方,實事求是地表現它們,而不要描繪過度。」距離的表現也是空

氣的表現、物體周圍空間的表現及扮演著面紗作用的空氣的表現,物體越後縮,

圖 22 最後的晚餐 達文西 1495-1497 油彩與蛋彩的混合顏料壁畫

圖 23 蒙娜麗莎 達文西 1503-1507 油彩

圖 24 雲霧製造的遠近效果

視點高度的改變

當我們面對一組靜物,視線的高低影響著你所看到的內容。假如說我們面前 擺著一組有碗的靜物,而碗裡面有一顆乒乓球,如果從低視點的角度,你是無法 看到這顆球的,因為它會完全地被碗給當住;當你把視線移高,這顆球便漸漸顯 露出來。

而飛機就是一個讓我們利用不同視點看世界的重要媒介,他從地平面起 飛,到達海拔一萬公尺的高空,所給我們的是不同的視覺體驗,是你在地面上從 未看過的世界面貌。雖然隨著時代的進步,對於飛機所給我們的震撼,已大大不 如一百年前的人,但是有時我們身處雲端時,不禁會感到一切如此虛幻不實,也 常常深受吸引。

德國詩人歌德曾經寫過這樣的詩句:「我願升青冥,蹁蹮臨無地。」這樣的 詩句表達了人類向來心中懷有的一種夢想。當我們看到鳥兒在天空飛翔,自然會 感到自己是被拘束在地上的。想飛行在雲端是人類早就有的願望,但這願望經過 了很長久的時間才成為現實。

在過去,人們觀測雲朵通常是在平地向天仰望,或是站在高塔上觀看,住在 山上的居民也許可以更接近天空,接近雲朵,但是也僅限於低雲族。人類從遙遠 的古時候就抱有一種強烈的願望,自由自在地在雲朵中穿梭飛行,基督教世界的

人們也認為那是天堂的所在地,耶穌升天時變是雲朵的引領;從古到今人們似乎

功能,所以就有人利用這種知識來製造可以載人的大氣球。最早使人類成功地升 天的是氣球。開始利用的是熱氣球,氣球裡填充用火加熱的空氣。不久改為填充 比空氣輕得多的氫氣。1782 年,兩位法國兄弟米歇爾(Joseph Michel )與艾丁尼 (Jacque Etienne Montgolfier ),在一個底部有開口的大袋子下點火,使得袋子裡充 滿了熱空氣而逐漸上升,成功地施放了第一枚氣球。之後幾個月內,氣球屢經改

在文檔中 雲的繪畫創作研究 (頁 27-3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