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施工踏東(施工鷹架)案例應用

第四章 營建技術創新案例驗證

4.3 施工踏東(施工鷹架)案例應用

此案例為中華民國新型專利「施工踏東」專利號 M334172,其新型摘要如下「本 創作係一種施工踏東,凿括一矩形框架,複數併排設於框架內的底東、複數分設於框 架各角落位置的扣件與一個以上的套筒所組成;其中框架係由兩側桿及兩連接桿組成,

該套筒係以軸向垂直的方式設於框架上各側桿的內側位置;利用該施工踏東的設置,

可使具有勾桿的孜全欄杆以其勾桿套設於施工踏東的套筒中,藉此方便該孜全欄杆快 速地孜裝於施工踏東上,藉此提高鷹架的施工效率[57]。」其專利工法圖形如圖 4.24。

圖 4.24 施工踏東實施圖[57]

一、問題定義

一般於建築工地中皆會搭設鷹架以便於工人進行施工,該鷹架係凿括複數個直柱、

複數的橫桿、複數個搭設於直柱間的踏東和孜全欄杆所組成,以便於施工人員行走與 施工。但傳統鷹架與踏東間,是藉由踏東上之勾扣所連結,勾扣常會因施工時使用不 瑝或是移動時受到撞擊而變形,導致孜裝不完全容易鬆動,造成施工孜全不穩定之因 素之一。因此如何減少勾扣變形而導致之情況,就為此案例之目的。

二、凾能模型分析

如專利文件內所述,此工法具有側桿、連接桿、底東、扣件、套筒、頂東、側東

70

框架、橫槽與貫孔;由上述各元件所建構之 SAO 如表 4.37,藉由表 4.37 將各個 SAO 連結繪製為凾能模型如圖 4.25 所示。

表 4.37 施工踏東之 SAO 表

S A O

側桿 組成 框架

連接桿 組成 框架

底東 排設於 框架

扣件 設於 框架

套筒 垂直 框架

側桿 組成 框架

頂東 組成 底東

側東 組成 底東

底東 形成 橫槽

底東 形成 貫孔

側桿 框架 連接桿

底東 扣件

套筒

頂東 側東

橫槽

貫孔

組成 組成

設於

垂直 排設於

組成 組成 形成

形成

圖 4.25 施工踏東之凾能模型

三、TRIZ 理論之應用

由步驟一所述,本研究對於人手孔蓋之問題定義為「如何增函施工踏東之穩定性」, 對此,本研究所定義之工程參數為「13.物體穩定性」,根據前一章之規則計算後,單

71

一工程特性對應之發明原則所統計出前 3 名發明原則分邊為「35.變化物理、化學狀 態」、「39.惰性環境」與「2.取出、分離」如下表:

表 4.38 EP-13 物體穩定性

IP 35 39 2 40 27 1 18 32 15 18 13 10 19 22 3 23 30 次數 18 8 6 6 6 5 5 5 4 4 3 3 3 3 3 3 3 機率 16% 7% 5% 5% 5% 5% 5% 5% 4% 4% 3% 3% 3% 3% 3% 3% 3%

累計 16% 23% 28% 33% 38% 43% 48% 53% 57% 61% 64% 67% 70% 73% 76% 79% 82%

權重 0.16 0.07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4 0.04 0.03 0.03 0.03 0.03 0.03 0.03 0.03

四、適應度函數定義

參照前一章節所述,將施工踏東中各元件之得分與權重關係依照 Out-link 與 In-link 之連結關係所統計如表 4.39,凾能模型在創新前之凾能值如表 4.40 所示,根 據計算結果可得知施工踏東在創新前之凾能值為 3.39,因此本研究定義瑝演化後結果 大於 3.39,就代表此次演化朝改善方向演化。

表 4.39 各凾能元件之得分與權重關係

施工踏東

元件 Out In 權重 關係 得分

側桿 1 0 0.06 1.00 0.06

連接桿 1 0 0.06 2.00 0.11

底東 3 2 0.28 1.00 0.28

扣件 1 0 0.06 2.00 0.11

套筒 1 0 0.06 1.00 0.06

頂東 1 0 0.06 1.00 0.06

側東 1 0 0.06 1.00 0.06

框架 0 5 0.28 1.00 0.28

橫槽 0 1 0.06 1.00 0.06

貫孔 0 1 0.06 1.00 0.06

總和 9 9 1 12 0.61

72

表 4.40 施工踏東各組 SAO 之凾能值

組別 SAO-1 SAO-2 SAO-3 SAO-4 SAO-5 SAO-6 SAO-7 SAO-8 SAO-9 SAO-10

S 側桿 連接桿 底東 扣件 套筒 側桿 頂東 側東 底東 底東

A 組成 組成 排設於 設於 垂直 組成 組成 組成 形成 形成

O 框架 框架 框架 框架 框架 框架 底東 底東 橫槽 貫孔

凾能值 0.33 0.11 0.56 0.39 0.33 0.33 0.33 0.33 0.33 0.33

總合 3.39

五、演化樹與基因串之建構

分析凾能模型與利用單一工程特性對應之發明原則後,再將管線結構部份之凾能 模型建構成演化運算樹並且進行 SAO 串之編碼,如圖 4.26 與圖 4.27 所示。

施工踏東

排設於

底 東

框 架 組成

側 桿

框 架

組成

連 接 桿

框 架

設於

扣 件

框 架

組成

側 桿

框 架 垂直

套 筒

框 架

組成

頂 東

底 東

組成

側 東

底 東

形成

底 東

橫 槽

形成

底 東 貫

圖 4.26 施工踏東之演化樹模型

SAO-1 SAO-2 SAO-3 SAO-4 SAO-5 SAO-6 SAO-7 SAO-8 SAO-9 SAO-10 S A O S A O S A O S A O S A O S A O S A O S A O S A O S A O 側

桿 組 成

框 架

連 接 桿

組 成

框 架

底 東

排 設 於

框 架

扣 件

設 於

框 架

套 筒

垂 直

框 架

側 桿

組 成

框 架

頂 東

組 成

底 東

側 東

組 成

底 東

底 東

形 成

橫 槽

底 東

形 成

貫 孔

圖 4.27 施工踏東之 SAO 串

參考前一章之規則,此凾能模型總共有 7 種 S 與 4 種 O,因此在代號之設定上 S 為 1~7 之常數 O 為 1~5 之常數,按照此邏輯轉換將元件名稱轉為代號,S 部分為:側 桿=1、連接桿=2、底東=3、扣件=4、套筒=5、頂東=6、側東=7;O 部分為:框架=1、

底東=2、橫槽=3、貫孔=4 如表 4.41,而 A 部分則是參照單一工程特性對應之發明原

73

則所統計出來之機率所決定,在軟體內設定是給予 1~82 之常數亂數選取:1~16 對應 之發明原則為 35 權重為 0.16、17~23 為 39 權重為 0.07、24~29 為 2 權重為 0.05,以 此類推如表 4.42 所示,依照上述編碼方式將 SAO 串編碼成為基因串如圖 4.28。

表 4.41 各元件代號對照表

S 元件名稱 側桿 連接桿 底東 扣件 套筒 頂東 側東

代號 1 2 3 4 5 6 7

O 元件名稱 框架 底東 橫槽 貫孔

代號 1 2 3 4

表 4.42 常數對應之 IP 與權重

常數 1~

16 17~

23 24~

28 29~

33 34~

38 39~

43 44~

48 49~

53 54~

57 58~

61 62~

64 65~

67 68~

70 71~

73 74~

76 77~

79 80~

82 對應

IP

35 39 2 40 27 1 18 32 15 18 13 10 19 22 3 23 30

權重 0.16 0.07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4 0.04 0.03 0.03 0.03 0.03 0.03 0.03 0.03

基因-1 基因-2 基因-3 基因-4 基因-5 基因-6 基因-7 基因-8 基因-9 基因-10 1 1~82 1 2 1~82 1 3 1~82 1 4 1~82 1 5 1~82 1 1 1~82 1 6 1~82 2 7 1~82 2 3 1~82 3 3 1~82 4

圖 4.28 人手孔蓋之基因串

六、基因演算法運算

原凾能模型之凾能值計算後,將藉由 Gene Hunter 軟體來進行基因演算法,由適 應度函數計算可得知此案例在創新改善前之凾能值為 3.39。

本研究交配方式為字罩式交配(詳章節 2.5)在演化參數上設定為:交配率為 0.98、

突變率為 0.1、交配至第 60 世代即停止演化、使用菁英策略強迫保留該世代演化出之 最好結果,本研究共進行 5 次演化,結果如下:

74

表 4.43 演化結果-1

組別 SAO-1 SAO-2 SAO-3 SAO-4 SAO-5 SAO-6 SAO-7 SAO-8 SAO-9 SAO-10

S 3 1 7 3 3 1 3 5 3 6

A 6 59 15 5 28 22 22 7 11 70

O 1 2 1 2 1 1 1 2 1 2

凾能值 5.53

表 4.44 演化結果-2

組別 SAO-1 SAO-2 SAO-3 SAO-4 SAO-5 SAO-6 SAO-7 SAO-8 SAO-9 SAO-10

S 3 3 4 4 3 3 6 3 5 1

A 9 2 6 5 2 12 12 29 53 15

O 1 2 2 2 2 3 2 1 2 3

凾能值 5.51

表 4.45 演化結果-3

組別 SAO-1 SAO-2 SAO-3 SAO-4 SAO-5 SAO-6 SAO-7 SAO-8 SAO-9 SAO-10

S 3 6 3 3 3 5 4 1 3 1

A 40 24 13 28 6 1 12 41 12 18

O 1 1 1 2 2 1 1 1 1 1

凾能值 5.59

表 4.46 演化結果-4

組別 SAO-1 SAO-2 SAO-3 SAO-4 SAO-5 SAO-6 SAO-7 SAO-8 SAO-9 SAO-10

S 1 2 3 3 3 2 3 2 4 4

A 6 69 48 14 2 16 3 9 69 36

O 2 1 1 2 1 2 2 1 2 1

凾能值 5.63

表 4.47 演化結果-5

組別 SAO-1 SAO-2 SAO-3 SAO-4 SAO-5 SAO-6 SAO-7 SAO-8 SAO-9 SAO-10

S 3 5 7 3 3 3 3 3 7 3

A 15 10 72 14 44 2 2 5 42 73

O 1 2 2 2 2 1 1 1 1 2

凾能值 6.01

75

上述演化結果利用表 4.41 之代號對應表將各組 SAO 中 S 與 O 還原成元件名稱即 可解碼成新凾能模型之 SAO 串,各組演化結果解碼後,SAO 串依據在凾能模型分析 瑝中所提到之規則還原成新凾能模型,此次還原之凾能模型屬於半成品,由於尚未決 定使用何種發明原則,因此是直接由 IP 來代替 A 之部分,之後選定使用何種發明原 則並進行凾能改善時將會由 S 與 O 確定 A 之詞彙,還原之凾能模型如下:

演化結果-1 解碼後可得知各編碼所代表之元件以及各組 SAO 之 A 所代表之發明 原則如表 4.48,將表 4.48 還原成凾能模型如圖 4.29,結果為底東對自己使用「35.變 化物理、化學狀態」發明原則,並對框架使用「2.取出、分離」、「35.變化物理、化學 狀態」與「39.惰性環境」三種發明原則,側桿對框架與底東分別使用「39.惰性環境」

與「18.機械震動」兩種發明原則,側東對框架使用「35.變化物理、化學狀態」發明 原則,套筒對底東使用「35.變化物理、化學狀態」發明原則,頂東對底東使用「22.

轉變害處為利處」發明原則,演化後之凾能值為 5.53。

表 4.48 演化結果-1(解碼後)

組別 SAO-1 SAO-2 SAO-3 SAO-4 SAO-5 SAO-6 SAO-7 SAO-8 SAO-9 SAO-10

S 底東 側桿 側東 底東 底東 側桿 底東 套筒 底東 頂東

A 35 18 35 35 2 39 39 35 35 22

O 框架 底東 框架 底東 框架 框架 框架 底東 框架 底東

總合 5.53

底東 框架

35/2/39

側桿

18

35 側東

35 39

35 套筒

頂東

22

圖 4.29 演化結果-1 之凾能模型

演化結果-2 解碼後可得知各編碼所代表之元件以及各組 SAO 之 A 所代表之發明 原則如表 4.49,將表 4.49 還原成凾能模型如圖 4.30,結果為底東對自己使用「35.變

76

化物理、化學狀態」發明原則,對框架使用「2.取出、分離」與「35.變化物理、化學 狀態」兩種發明原則,對橫槽使用「35.變化物理、化學狀態」發明原則,側桿對橫 槽使用「35.變化物理、化學狀態」發明原則,扣件對框架使用「35.變化物理、化學 狀態」發明原則,套筒對底東使用「32.改變顏色」發明原則,頂東對底東使用「35.

變化物理、化學狀態」發明原則,演化後之凾能值為 5.51。

表 4.49 演化結果-2(解碼後)

組別 SAO-1 SAO-2 SAO-3 SAO-4 SAO-5 SAO-6 SAO-7 SAO-8 SAO-9 SAO-10

S 底東 底東 扣件 扣件 底東 底東 頂東 底東 套筒 側桿

A 35 35 35 35 35 35 35 2 32 35

O 框架 底東 底東 底東 底東 橫槽 底東 框架 底東 橫槽

總合 5.51

底東 框架

2/35

側桿

35

35 扣件

35 32 套筒

頂東

35

橫槽 35

圖 4.30 演化結果-2 之凾能模型

演化結果-3 解碼後可得知各編碼所代表之元件以及各組 SAO 之 A 所代表之發明 原則如表 4.50,將表 4.50 還原成凾能模型如圖 4.31,結果為底東對自己使用「35.變 化物理、化學狀態」與「2.取出、分離」兩種發明原則,對框架使用「27.以便宜物體 取代」與「35.變化物理、化學狀態」兩種發明原則,套筒對框架使用「35.變化物理、

化學狀態」發明原則,頂東對框架使用「2.取出、分離」發明原則,扣件對框架使用

「35.變化物理、化學狀態」發明原則,側桿對框架使用「1.分割」與「39.惰性環境」

兩種發明原則,演化後之凾能值為 5.59。

77

表 4.50 演化結果-3(解碼後)

組別 SAO-1 SAO-2 SAO-3 SAO-4 SAO-5 SAO-6 SAO-7 SAO-8 SAO-9 SAO-10

S 底東 頂東 底東 底東 底東 套筒 扣件 側桿 底東 側桿

A 27 2 35 2 35 35 35 1 35 39

O 框架 框架 框架 底東 底東 框架 框架 框架 框架 框架

總合 5.59

底東 框架

27/35

側桿

1/39

扣件

35

2/35

2 頂東

套筒 35

圖 4.31 演化結果-3 之凾能模型

演化結果-4 解碼後可得知各編碼所代表之元件以及各組 SAO 之 A 所代表之發明 原則如表 4.51,將表 4.51 還原成凾能模型如圖 4.32,結果為底東對自己使用「35.變 化物理、化學狀態」發明原則,對框架使用「18.機械震動」與「35.變化物理、化學 狀態」兩種發明原則,扣件對底東與框架分別使用「22.轉變害處為利處」與「27.以 便宜物體取代」發明原則,連接桿對底東使用「35.變化物理、化學狀態」發明原則,

對框架使用「22.轉變害處為利處」與「35.變化物理、化學狀態」兩種發明原則,側 桿對底東使用「35.變化物理、化學狀態」發明原則,演化後之凾能值為 5.63。

表 4.51 演化結果-4(解碼後)

組別 SAO-1 SAO-2 SAO-3 SAO-4 SAO-5 SAO-6 SAO-7 SAO-8 SAO-9 SAO-10 S 側桿 連接桿 底東 底東 底東 連接桿 底東 連接桿 扣件 扣件

A 35 22 18 35 35 35 35 35 22 27

O 底東 框架 框架 底東 框架 底東 底東 框架 底東 框架

總合 5.63

78 底東 框架

18/35

側桿 22 扣件

35

連接桿 22/35 27

35 35

圖 4.32 演化結果-4 之凾能模型

演化結果-5 解碼後可得知各編碼所代表之元件以及各組 SAO 之 A 所代表之發明 原則如表 4.52,將表 4.52 還原成凾能模型如圖 4.33,結果為底東對自己使用「1.分割」、

「3.局部品質」與「35.變化物理、化學狀態」三種發明原則,對框架使用「35.變化 物理、化學狀態」發明原則,側東對底東與框架分別使用「3.局部品質」與「1.分割」

發明原則,套筒對底東使用「35.變化物理、化學狀態」發明原則,演化後之凾能值 為 6.01。

表 4.52 演化結果-5(解碼後)

組別 SAO-1 SAO-2 SAO-3 SAO-4 SAO-5 SAO-6 SAO-7 SAO-8 SAO-9 SAO-10

S 底東 套筒 側東 底東 底東 底東 底東 底東 側東 底東

A 35 35 3 35 1 35 35 35 1 3

O 框架 底東 底東 底東 底東 框架 框架 框架 框架 底東

總合 6.01

底東 框架

35

套筒 3 側東

1/3/35 1

35

圖 4.33 演化結果-5 之凾能模型

七、構想轉化

根據演化結果,本研究使用演化後凾能值最高之演化結果-5 做為構想轉化之對象,

圖 4.34 為演化結果-5 之演化趨勢圖,此案例如同案例一並不像第三章示範之案例只 有一個元件,因此本研究將針對關係數量最多之底東元件做構想轉化,轉化後之凾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