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日常生活的轉變與適應 日常生活的轉變與適應 日常生活的轉變與適應 日常生活的轉變與適應

在文檔中 基督徒的 基督徒的 (頁 37-40)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日常生活的轉變與適應 日常生活的轉變與適應 日常生活的轉變與適應 日常生活的轉變與適應

一一

一一、、、基督徒與、基督徒與基督徒與基督徒與傳教士的生活傳教士的生活傳教士的生活互動傳教士的生活互動互動 互動

第一代基督徒學習基督教知識與日常生活轉變的同時,十九世紀來台 的傳教士同時也在適應台灣社會。傳教士同樣也處於學習的狀態,開始適 應台灣的風土民情。這是一個互動的交互過程,並不是單向只有信徒處於 被動或單純被教導的狀態。當代台灣許多的基督教儀式,乃至對教義的詮 釋,都是在這個互動過程中產生。從教會建築的演變,到長老會發展出來 的本土神學,可以進一步得到應證。

一八七二年一月十五日,馬偕第一次在日記中提到他開始「研究些許 漢文。」接下來的幾個月中,我們可以看到馬偕學習漢文的過程。「學習了 一百個中文單字。」 「又學習一百個漢文單字,而且念的爛熟,我發現學

133 淡新檔案校註出版編輯委員會編,《淡新檔案(二)》,第一編 行政,頁 27。

134 〈澎湖的消息〉,《台灣府城教會報》,第 51 卷,1889 年 9 月,頁 59-61。

135 〈南路的消息〉,《台南府城教會報》,第 103 卷,1893 年 11 月,頁 117-118。當然,

除此之外也有許多非教徒借入教之名,避開祭典費用分攤的案例。相關的案例分析,可 以參見吳學明,《從依賴到自立—終戰前台灣南部基督長老教會研究》(台南:人光出版 社,2003),頁 105-106。

習漢文並非易事。」136馬偕來台之初,受到李庥招待,在李庥阿里港的家 住了二十六天,而馬偕利用這個機會向李庥的語言老師學習台語的八個音 調。137馬偕對於台灣與中國各地說不同樣的話,卻用同樣的文字書寫,感 到驚訝!馬偕舉例「在台灣,事實上得學兩種語言,一種是文學上的讀音,

一種是日常說的口音。譬如,『人』這個字,讀音是羅馬拼音的『jin』,而 口音是『lang』。」138南部的巴克禮,每天下午兩點開始學習漢文。巴克禮 經常參觀城隍廟及其他寺廟廣場上演出的露天戲,觀察戲班穿的衣冠,聆 聽演員唱的老式歌詞,以曉悟古時的文學。139

適應台灣的氣候和生活環境是傳教士最先遇到的問題,李庥、巴克禮 相繼感染瘧疾。英國駐高雄海關醫生萬巴德(Dr. Patrick Manson)協助巴 克禮治療,巴克禮得以安然度過。滿遜為醫學界提供線索發現瘧蚊,成為 知名熱帶病醫學專家。140語言、風俗、潮濕的氣候、傳染病,傳教士必須 適應這些經常出現在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物。

一八八三年三月,黎約翰(John Jamieson)牧師抵台,一八九一年四 月二十三日病逝於淡水。黎約翰在台期間與馬偕有過衝突,史稱「黎約翰 事件」。事實上,馬偕與歷任北台灣加拿大長老會來台傳教士,如:閏虔益

(K. F. Junor)牧師、黎約翰牧師,華雅各(J. B. Fraser)醫生等皆有相處 不愉快的經驗,造成其他牧師不願與馬偕共事。比較南北長老會來台牧師,

加拿大顯然人數缺乏。截至一八九五年前,包括馬偕在內共計只有四位牧 師、一位醫生來台。顯然,「適應」不只是第一代基督徒對基督宗教的適應,

同時也要適應來自不同背景的傳教士。而傳教士不僅要適應台灣的風俗民 情,也要適應不同傳教士之間的差異。

136 Mackay 著,陳宏文譯,《馬偕博士日記》,頁 33、34。

137 Mackay, From Far Formosa, p. 31.

138 Mackay, From Far Formosa, p. 102.

139 漁人,〈懷念巴克禮博士〉,《台灣教會公報》,1975 年 3 月 16 日,第 4 版。

140 Edward Band. Barclay of Formosa (Tokyo: Christian Literature Society, 1936), pp. 28-29;

Edward Band 著,詹正義譯,《巴克禮博士與台灣》,頁 17-18。

二 二 二

二、、、基督徒的、基督徒的基督徒的基督徒的調適調適調適 調適

現在看來許多的台灣習俗已經融入基督徒的生活裡。但這些習俗對十 九世紀來台的傳教士而言,可能是宗教裡的禁忌。從風水觀念到飲食禁忌,

傳教士反對信徒參與民間習俗活動。這個過程中第一代的基督徒承受了許 多的壓力,西方傳教士傳教的過程中不只是傳宗教,同時也帶來西方文化 和價值觀,台灣的基督徒似乎無法分離基督信仰與西方價值包裹在一起的 基督教。

台灣民間宗教信仰中有很強的「現世功利」傾向,改宗的基督徒是否 體驗到上帝的「靈驗」?當「求」沒有應驗時,基督徒便疑心而背離信仰,

甚至轉而求助以前的神明。141《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中歸納台灣基 督徒信仰生活的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雖 然已相信,但信仰生活尚未建立,禁不起考驗而動則輕易放棄信仰。第二 階段是「信仰生活建立」,可以依靠上帝的引導,忠實於上帝的安排,保持 信仰,遇到考驗也屹立不搖,成為信徒的楷模。142

我們觀察西方來台的官員、探險家、傳教士所留下來有關台灣宗教的 描述,不論是對漢人或平埔族的宗教信仰,都顯示出他們對非基督教信仰 的鄙視。鄭仰恩認為「早期傳教士曾有過為期甚短的『本土化』努力,但 只限於表面的形式。有些傳教士對本地文化(特別是原住民文化)排斥、

壓制,且帶有神學上的『反文化』偏見。」143我們似乎有必要分辨這個鄙 視是出於信仰的觀點或是出於西方文化進化論下將非西方視為未進化的土 著、番人而加以鄙視,兩者其中的差異。

141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歷史委員會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頁 18。

142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歷史委員會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頁 18-19。

143 鄭仰恩,〈基督教歷史中的文化脈絡—看基督徒何去何從!〉,收入台灣世界展望會

編,《原住民文化與福音的對話》(台北:台灣世界展望會,2004),頁 46。

有趣的是第一代基督徒是社會的邊緣人物,原本就在社會傳統勢力的 邊緣,脫離傳統勢力的控制相對是容易的。對弱勢、邊緣的人而言,社會 原本就排擠他們,當另一個依靠出現時,脫離原有系統而進入另一系統,

形成阻力小、推力大、吸引力大的情況。

在台灣的教會中多數教徒是窮困的,多數的人甚至缺乏足以維持生活 的物資,但在貧窮中,他們仍然願意奉獻來支持教會福音活動。144但在日 常生活中「基督徒仍須非常小心,儘可能的保守秘密,不隨便談論信仰,

以免遭到報復。對最神聖的權利(信仰)也須保持沈默。」145作為一個基 督徒,他必須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低調,以免招來社會群眾異樣的眼光,甚 至是反彈。

日常生活是實際的,比方工作是為了餬口。但宗教處理的不是生活,

而是生命,一種對靈性的渴求。另一個是個人與群體的關係,生命跨越了 物理性的具體世界而進入想像的信仰中的世界。宗教的時空觀不再局限於 這一世,還包括往後的生命。宗教人的動力便來自這種時空觀,「另一個世 界」才是他們最後的歸宿,如果研究者未納入這種時空觀,便很難有恰當 的詮釋。

在文檔中 基督徒的 基督徒的 (頁 37-4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