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晚唐的佛教政策

在文檔中 唐代佛教 (頁 32-43)

 晚唐近百年的歷史是唐王朝日趨没落,最後走向崩 潰的歷史。晚唐佛教發展有兩件大事:

 會昌滅佛、懿宗禮迎鳳翔法門寺佛骨。

會昌法難與中國佛教的轉折

 武宗李炎(814-846),穆宗第五子,文宗的弟弟。開 成五年(640)正月,文宗死,李炎繼位,在位六年,

病死,終年三十三歲。

 唐文宗曾對宰相說,古時三共食一農人,今加兵佛,

一農人乃為五人所食,其中吾民尤困於佛。

 武宗執政後排斥佛教,其抑佛的活動越演越烈,至 會昌五年(845)達到頂點,史稱”會昌法難”,使中國 佛教從頂峰逐漸走向衰落。

 武昌毁佛不是一個偶然的事件,與唐後期僧侶的勢 力有很大發展、占有財富越來越多甚有關係。

 毁佛集團的決策者唐武宗素來憎惡釋氏,歡喜道教。

 其手下也形成一個堅決反佛的宰相班子:李德裕、

李紳、崔珙(音鞏)、李石機。會昌年間,朝中有許多大 臣站在反佛的立場,毁佛是得到朝中宰相的支持才 開始大規模進行的。*

 武宗自己是信道教的。《舊唐書》稱:”帝在藩時,

頗好道術修攝之事。”登極不久,就在九月”召道士趙 歸真等八十一人入禁中,於三殿修金籙道場。帝幸 三殿於九天壇,親受法籙。”會昌四年三月以道士趙 歸真為左右街道門教授先生。

 排佛舉措:

 會昌元年(841),將來華天竺僧人寶月關禁閉五日,

不許其歸國,並且棒打其三名弟子和通事僧人。

 會昌二年(842),武宗下令偽濫僧尼還俗,若僧尼有 錢物以及穀物田地莊園,一律沒收納官。若惜錢財,

自願還俗者,可允許還俗並入納稅戶冊籍。當年僅 長安自願者就有3491人。

 會昌三年(843),叛亂藩鎮的奸細藏匿於京師佛寺,

武宗借機下令搜檢僧尼,一時打殺三百餘人。

 會昌四年(844)十月,下詔拆毁天下大小佛寺,其僧 尼全部還俗。同時放寛屠禁,正月乙西勅中有:”齋 月斷屠,出於釋氏,國家創業,猶近梁隋。”

 會昌五年(845)七月,武宗下詔:

 “敕上都、東都兩街各留寺二寺,每寺留僧三十人;

天下節度、觀察使治所及同、華、商、汝州各留一 寺,分為三等。上等留僧三十人,中等留僧十人,

下等留僧五人。餘僧及尼並大秦穆護(祅教傳教士)、祅 僧皆勒還俗。寺非應留者,立期令所在毁撤,仍遺 御史分道督之。財貨田產並沒官,寺林以葺公廨、

驛舍,銅像、鐘磬以鑄錢。”

 武宗並派御史4人巡行天下,督促實行。共廢寺(朝 廷賜名號的僧居)4,600餘所,招提、蘭若等四萬餘 所,僧尼還俗260,500人,釋放奴婢15萬人,被寺院 奴役的良人50餘萬。

 沒收良田數千萬頃。凡被釋放的奴婢,每人分給田 百畝,編入國家戶籍。並將寺院銅像用來鑄錢,鐵 像鑄成農具,金銀像收歸國庫。

 民間佛像限一月送交官府,如違犯則給以處罰。

 會昌法難摧毁了僧侶的經濟基礎和生活基礎,眾多 經典被銷毁。唐懿宗大中以後的幾十年間,和尚們 所造的工夫大抵都是鈔寫整理已散失過的經典。

 此後,佛教變了禪宗的天下,純粹佛教則衰息。

 會昌六年(846)三月,禁佛又迷道的唐武宗因服用道 士長生仙丹,藥物過量中毒病死,其叔父李忱以皇 太叔身份由宦官擁立為帝,是為唐宣宗。

 宣宗一登基,就把主張和推行禁佛的首席宰相李德 裕趕出中樞,調為荊南節度使,以後李氏及李黨被 一貶再貶。

 日僧圓仁的《入唐求法巡禮記》卷四載:

 新天子姓李,五月中大赦,兼有敕天下每州造兩寺,

節度府許造三所寺,每寺置五十僧。去年還俗僧,

年五十以上者,許依舊出家,其中年登八十者,國 家敕五貫文。

 同時,敕楊欽義將會昌法難的禍首趙歸真、劉元清、

鄧元超等十二人拘捕誅戮之,陳其屍首。

 大中元年,「復廢寺勅」曰:

 會昌季年,併省寺宇,雖云異方之教,無損致理之 源。中國之人,久行其道。釐革過當,事體未宏。

其靈山勝境,天下州府,應會昌五年五月所廢寺宇,

有宿舊名僧復能修創,所司不得禁止。

 宣宗雖然誅道士,恢復佛教,但在他的後期,還是 相信道教。大中十一年(857)九月聽右拾遺薛廷傑上 疏諫遺使往羅浮山迎道士軒轅先生,可見宣宗逐漸 又疏佛近道。

 懿宗李漼(833-873),宣宗長子,始封鄆王,大中十 三年(859)八月被宦官擁立為帝,時年27歲,在位十 五年。

 懿宗一心事奉,《唐會要》說他:”以奉釋氏,怠於 朝政。”

 咸通十四年(873)三月,詔兩街僧於鳳翔法門寺迎佛 骨,並大赦天下。四月八日,佛骨至長安。六月,

唐懿宗李漼悲喜憂懼並發,病重臥床。七月六日,

皇帝病勢更加沉重,八日下制立普王李儼為太子。

十九日懿宗駕崩,享年四十一歲。

 懿宗沒後,至僖宗乾符二年五月,王仙芝陷濮州,

聚眾萬餘人。唐室至此,氣象已見衰竭。此後歷經 僖宗、昭宗、哀帝,天下大亂,皇室之宗教活動亦 居於不重要的地位。

 唐代諸帝對佛教的態度,雖然不一定有連續性,但 仍可見佛教政治地位的忽起忽落,總的趨勢,是佛 教在武后時政治地位最盛,以後日趨下沉。

在文檔中 唐代佛教 (頁 32-43)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