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唐代佛教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唐代佛教"

Copied!
9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唐代佛教

2014.7.3

香港歷史博物館

(2)

佛教入華的諸傳說

 佛教傳入中國及在中國最早的歷史,後來成了備受 佛教偽書青睞的主題。佛教入華的傳說有以下各種:

周代已傳入佛教、孔子已知佛教、戰國末年傳入佛 教、中國在先秦曾有阿育王寺、秦始皇時有外國僧 眾來華、漢武帝時已知佛教、劉向發現佛經等。但 這些傳說都公認不可信。

 例如唐代法琳上書駁傅奕,引釋道安、朱士行等

《經錄》曰:「始皇之時,有外國沙門釋利防等一 十八賢者,齎持佛經來化始皇。始皇弗從,乃從囚 防等。夜有金剛丈六人,來破獄出之。始皇驚怖,

稽首謝焉。」按此事南北朝前,無人道及。

(3)

 按三國魏‧魚豢《魏略‧西戎傳》所記,西漢哀帝 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盧受大月氏王使 伊存口授《浮屠經》。查西漢末年,西域與漢代已 有往來,西域派來的外交與商人中,還有一些是佛 教徒。大月氏於公元前130年左右遷入大夏地區,其 時大夏已有佛教流傳。至公元前一世紀,大月氏為 天竺佛化東被之樞紐,在哀帝時,其族或已皈依三 寶。故此傳說是有可能的。

貴霜王朝(Kushan Empire):公元1世紀至3世紀

(4)

 漢明帝永平 (公元58-75年) 年中,遣使往西域,是公 認佛教入中國之始。此說最早見於東漢末《牟子理 惑論》、《四十二章經》及《老子化胡經》。《牟 子理惑論》第二十章載:

(5)

 「昔孝明皇帝,夢見神人,身有日光,飛在殿前,

欣然悅之。明日,博問羣臣,此為何神。有通人傅 毅曰:『臣聞天竺有得道者,號之曰佛,飛行虛空,

身有日光,殆將其神也。』於是上悟,遣使者張鶱,

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二人,於大月氏 寫佛經四十二章,藏在蘭臺石室第十四間。時於洛 陽城西雍門外起佛寺,於其壁畫千乘騎繞塔三匝。

時國豐民寧,遠夷慕義,學者由此而滋。」

(6)

 永平求法傳說有幾個疑點:一、永平八年,楚王英 已為沙門伊蒲塞設盛饌,則其奉佛應更早,或在光 武之世。二、明帝為太子時,英獨歸附太子,甚相 親愛,英於光武帝已與釋氏遊,明帝或已知之。三、

遣使三人中,有張騫最為可異。

(7)

 《周書異記》有曰:「周昭王時有聖人出在西方。

太史蘇由對曰,所記一千年時,聲教被及此土。」

查自西周昭王 (前995年?至前977年?) 年至漢光武二 十三年(公元47年)恰約一千歲,按晉慧叡《喻疑論》,

「孝明之世,當是像法之初。」

(8)

中國佛教發展的階段

 1.傳譯階段:由東漢初年至東晉末年

a.初傳階段:東漢時期--傳教工作全由西域僧人弘 揚佛法,主要的工作是翻譯佛經,中國人出家者很少。

b.傳譯的發展階段:三國至東晉時期--中國僧人已 積極傳教和註釋整理佛典,但主要仍由西域高僧主持 翻譯工作。此時期佛教的主要成就在傳譯上,對佛 教思想未有特別發揮。

(9)

 2.研究時期:由東晉末年至南北朝末年

中國人對佛典作註釋整理的工作,又由鳩摩羅什 傳入大乘佛教,並由其後人思想消化後寫成自己的作 品,闡釋大乘教義。

3.成熟時期:由隋至唐中葉

中國僧人已能對佛教教義融會貫通,成立中國本 土的佛教宗派。

(10)

 4.式微時期:由唐中葉至清季

佛教思想與儒道融和,佛教發展除禪宗、淨土宗 和密宗尚存外,他教派已多不振。

(11)

 星雲大師對中國佛教的分期:

1. 經典翻譯時期(東漢至南北朝,約1-6世紀)

2. 八宗並弘時期(隋唐盛世,約6-10世紀)

3. 禪淨爭主時期(五代趙宋,約10-13世紀)

4. 宮廷密教時期(元、明、清,約13-19世紀)

5. 淨土經懺時期(清末民初,約19-20世紀)

6. 人間佛教時期(21世紀):太虛大師~人生佛教

(12)

唐代社會的開放和文化的繁榮

 唐代是一個社會開放的歷史時期,正是由於 堅持這種開放政策,才使得唐代社會的經濟、

政治、軍事、文化等各個方面都取得很大發

展,對佛教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13)

隋唐佛學的特性(湯用彤*)

 1. 統一性

 南北融合;各宗均修行和理論並重 破斥南北,禪義均弘

 2. 國際性、漢化

 對東亞來說,中國佛學較印度更重要

 諸宗大師、弟子多為中國人,或漢化的外族**

 如吉藏(安息)、窺基(于闐)、圓測(新羅)、法藏(康居)、

義湘(新羅;華嚴宗智儼弟子)

(14)

 3. 自主性/獨立性

 佛教已不是中國文化的附屬分子,能自立門戶。

 不需靠皇帝士大夫的大力支持,而能獨立成為文化 系統。

 4. 系統性

 宗派成立,各宗有自己的寺廟、祖庭、戒律、判教、

歷史、譜系

 濃厚的宗派意識

(15)

唐代佛教的分期

 隋唐時代的佛教為中國佛教史上的黃金時代。

 可分為四期:

 1. 從唐初到則天武后臨政(60-70年)

 高祖初惑於傅奕的倡議,排斥佛教。太宗登位,仍 以禮教為先,未誠心獎挹佛法(湯用彤:〈唐太宗與 佛教〉)。

 新佛教運動:法相宗、華嚴宗(賢首法藏*依六十華嚴 經**為本而成立)

 天台、三論等舊宗派已趨式微。

(16)

 2. 則天武后 (約20年)

 武后崇敬三寶,廢止道教於佛教之上。

 派遣使者到于闐求取華嚴經,迎請譯者,促成華嚴 宗的興起。

 鼓勵義淨、菩提流志、實叉難陀等新譯家從事翻譯 工作。(八十華嚴)

 慧能禪法

(17)

 3. 廢武后,唐朝復興,中宗至武宗(約130年)

 各宗派相並盛行。

 華嚴宗至清涼時中興。

 衰落已久的天台宗,依荊溪再興。

 善無畏、一行、金剛智、不空等傳譯密教經典,是 最後傳入的宗派。

 武宗會昌法難,佛教遭受嚴重打擊。

(18)

 4. 會昌五年(845)法難以後至唐末五代(約60年)

 佛教殘敗,僅有儀式的密教與禪宗,存留於世,特 別是禪宗,尚能維持不絕如縷的生命,其餘各宗均 已銷聲匿跡。

 綜觀唐代的佛教,乃:

 新舊譯對抗的時代;

 緣起論與實相論競爭的時代(法相、華嚴、密教~以上 屬唯心法界的緣起 vs 三論、淨土、禪、天台~以上 屬實相論)

 宗派競爭不絕的時代

(19)

唐高祖、唐太宗的佛教政策

 高祖李淵(618-626在位)

 信佛到抑佛的轉變過程

 唐會要卷五十:”武德三年五月,晉州人吉善行於羊 角山,見一老叟,乘白馬朱鬣,儀容甚偉(按:是老子 也)。曰:「謂吾語天子,吾汝祖也,今年平賊後,

子孫享國千年。」高祖異,之乃立廟於其地。”

 武德七年(624)十月,高祖幸終南山謁老子廟,次年,

又造太和宮於終南山。高祖奠定了唐代處理佛道關 係的基本模型。

(20)

 開國之初,高祖有幾次強迫沙門還俗。武德元年 (618),高祖下詔只允許長安留四座佛寺,僧人一千 名,其餘寺院改作王公住宅,限額外的僧尼令其還 俗。

 武德九年(626),在信奉道教的人士的鼓動下,意欲 沙汰僧尼,整頓佛教,朝野僧俗反對者甚眾。六月 四日,發生玄武門之變,八月,高祖被迫讓位予李 世民,這次沙汰僧尼詔未曾執行。

(21)

太宗(626-649在位)對佛教的態度,頗為複雜。

小時患病應祈福求佛而痊癒,身為秦王討伐竇建德時,據 說曾在夜雨中看見觀音菩薩”金身畢露”,當即”拜首頓瞻”。

貞觀十五年五月十四日以”皇帝菩薩戒弟子”身份為其母祈 福,發願文曰:”唯以丹誠歸依三寶,謹於弘福道場奉施 齋供,並施淨財以充檀舍,用其功德奉為先靈。

太宗上台後,未實行高祖的毁法詔令,但對於弘法的限制 仍然很嚴厲。

貞觀初,下敕有私度者,處以極刑。

貞觀元年(627),下詔仍然令執行武德年間的規定,京師 留寺四所,僧人千名;各州留寺一所,僧人三十名。

(22)

 湯用彤:”綜計太宗一生,並未誠心獎挹佛法。”

 貞觀二十年,太宗下詔書貶斥信佛的大臣、梁武帝 之後代蕭瑀:

 至於佛教,非意所遵,雖有國之常經,固弊俗之虛 術,何則?求其道者,未驗福於將來;修其教者,

翻受辜於既往。至若梁武窮心於釋門,簡文銳意於 法門,傾帑藏以給僧祇,殫人力以供塔廟。及乎三 淮沸浪,五嶺騰烟,假餘息於熊蹯,引殘魂於雀鷇

(音叩)。子孫覆亡而不暇,社稷俄頃而為墟,報施之 徵,何其繆也。

 不過,他也未採納傅奕、秦世英等流輩的毁佛動議。

(23)

 太宗為玄奘所提供的譯場條件亦遠不能與前秦、後 秦甚至隋朝譯場相比擬。

 太宗晚年向佛,可見於玄奘弟子慧立《大唐大慈恩 寺三藏法師傳》:

 帝少勞兵事,纂歷之後,又心存兆庶。及遼東征罰,

櫛沐風霜,旋斾(回師)已來,氣力頗不如平昔,有憂 心之慮。既遇法師,遂留心八正,墻塹五乘,遂將 息平復。

 太宗讀過《瑜伽師地論》後,深深感到佛經是”瞻 天望海,莫測高深”,下令秘書省手寫新翻經九部,

頒賜九州,展轉流通。

(24)

武后與佛教

 武周時期,佛教空前繁榮,主要表現在:

 修建大量寺廟,塑造眾多佛像。

 譯經數量龐大,打破唐太宗由玄奘一統譯場的局面,

接待各方譯僧,其中除實叉難陀外,還有地婆訶羅 (日照)、義淨等,最著名的是菩提流志(譯《大寶積經》、

《寶雨經》等)

 佛教徒數量眾多。除當朝的士大夫外,百姓中也有 大量信佛的人,甚至一些道士都改信佛教。

(25)

 在一代女皇武則天的身上,「轉輪王即佛」

的觀念有了具體的落實。她也是第一個公開 宣稱自己就是轉輪王的君主。唐代皇帝喜歡 給自己上尊號,武則天也不例外,首先是在 西元693年,也就是登基代唐為周之後的第 三年,她給自己取了一個「金輪聖神皇帝」

的尊號,這個尊號越來越長,到了第二年就 變成「越古金輪聖神皇帝」,第三年改成

「慈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同年又縮短為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

(26)

 除了宣稱是轉輪王之外,她還更進一步地宣 傳自己就是佛。在正式代唐稱帝之前,武則 天利用佛教的是《大雲經》 。

 陳寅恪認為《大雲經》並非偽造,實際上也

並非來自印度,而是西域于闐與遮拘迦(或

為今葉爾羌,Yarkand)一帶的創作。薛懷

義等人襲用曇無讖的舊譯本(417年於北涼譯

出),輔以新疏,巧以附會。

(27)

 載初元年(690)沙門懷義、法朗等造《大雲經疏》,

言則天是彌勒下生,作閻浮提主。其年九月,武后 自立為皇帝,改國號周,改元天授。

 武后得《大雲經》,懷義與法朗等九人,並封縣公,

皆賜紫袈裟銀龜袋,於每州置大雲寺,共358座,度 僧上千人,頒《大雲經》於天下。

(28)

適逢其時,長壽二年(693)印度來華僧人菩提流志與薛懷

義等人於洛陽佛授記寺譯出《寶雨經》十卷。與《大雲經》

類似,此經也是早有兩種漢譯本(梁譯和陳譯),唐譯本是 對梁譯本的重譯,但多了佛授記東方日月光天子將為支那 國女王的一段經文。

爾時,東方有一天子名日月光,乘五身雲,來詣佛所,右 繞三匝,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佛告天曰:汝之光明,甚為希有!天子,汝於過去無量壽 佛所曾以種種香花,珍寶、嚴身之物、衣服臥具、飲食、

湯藥,恭敬供養種諸善根。天子,由汝曾種無量善根因緣,

今得如是光明照耀。天子,以是緣故,我涅槃最後時分,

第四五百年中法欲滅時,汝於此贍部洲東北方摩訶支那國,

位居阿鞞跋致。實是菩薩,故現女身,為自在主,經於多 歲,正法治化,養育眾生,猶如赤子,令修十善,能於我 法,廣大住持,建立塔寺,又以衣服、飲食、臥具、湯藥 供養沙門,於一切時常修梵行,名日月淨光天子。……

(29)

 與這兩件事相對應的還有武則天在稱帝之前所建造 的、著名的龍門石窟奉先寺的大盧舍那佛(附圖)與惠 簡洞的彌勒佛,由於形象的女性化,許多學者認為 極可能就是武則天的模擬像。

 外來的轉輪王觀念、以及中國本土發展出來的「轉 輪王即佛」的觀念,終於在武則天身上得到了一個 具體且集大成的展現機會。

(康樂:〈轉輪王觀念與中國 中古的佛教政治〉)

(30)

玄宗的佛教信仰

 在即位以前,玄宗從小就表現出對道教思想的興趣。

玄宗即位後,一方面重用姚崇、宋璟全面推行改革,

另一方面,緩解國家財政困,難大力宣揚道家清靜 無為的思想,提倡戒奢、節儉,力圖用道家思想治 國。

 開元年間,玄宗一共頒布過十九項整肅佛教的主要 敕令,有些意在整理僧制和控制寺觀數目,有些限 制佛事活動和規模,有些命令僧尼道士女冠拜父母,

有些是取締三階教教團的無盡藏院。

 開元末年,玄宗的宗教政策有了變化,形成佛道並 崇而以道教為尊的局面,對佛教的限制有所緩和。

(31)

 被稱為”開元三大士”的印度高僧善無畏、金剛智、不 空相繼攜大量密教經典傳譯至中國,使長安、洛陽 成為當時密教信仰的中心。

 善無畏於開元四年(716)抵長安,受玄宗召入內道場,

尊為教主。當善無畏譯出《虛空藏菩薩求聞持法》

寫定呈進朝廷之後,即有勅令帶來的梵本全部送藏 內廷。如此,善無畏便沒有原典可以翻譯,要由無 行求法,到印度各地訪求梵本。

 善無畏及金剛智在開元年間都有隨侍玄宗的機會,

二僧也以自己所擅長的祈雨、療疾等法術獲得皇帝 的歡喜。玄宗對密教的興趣也由此大增。

(32)

晚唐的佛教政策

 晚唐近百年的歷史是唐王朝日趨没落,最後走向崩 潰的歷史。晚唐佛教發展有兩件大事:

 會昌滅佛、懿宗禮迎鳳翔法門寺佛骨。

(33)

會昌法難與中國佛教的轉折

 武宗李炎(814-846),穆宗第五子,文宗的弟弟。開 成五年(640)正月,文宗死,李炎繼位,在位六年,

病死,終年三十三歲。

 唐文宗曾對宰相說,古時三共食一農人,今加兵佛,

一農人乃為五人所食,其中吾民尤困於佛。

 武宗執政後排斥佛教,其抑佛的活動越演越烈,至 會昌五年(845)達到頂點,史稱”會昌法難”,使中國 佛教從頂峰逐漸走向衰落。

 武昌毁佛不是一個偶然的事件,與唐後期僧侶的勢 力有很大發展、占有財富越來越多甚有關係。

(34)

 毁佛集團的決策者唐武宗素來憎惡釋氏,歡喜道教。

 其手下也形成一個堅決反佛的宰相班子:李德裕、

李紳、崔珙(音鞏)、李石機。會昌年間,朝中有許多大 臣站在反佛的立場,毁佛是得到朝中宰相的支持才 開始大規模進行的。*

 武宗自己是信道教的。《舊唐書》稱:”帝在藩時,

頗好道術修攝之事。”登極不久,就在九月”召道士趙 歸真等八十一人入禁中,於三殿修金籙道場。帝幸 三殿於九天壇,親受法籙。”會昌四年三月以道士趙 歸真為左右街道門教授先生。

(35)

 排佛舉措:

 會昌元年(841),將來華天竺僧人寶月關禁閉五日,

不許其歸國,並且棒打其三名弟子和通事僧人。

 會昌二年(842),武宗下令偽濫僧尼還俗,若僧尼有 錢物以及穀物田地莊園,一律沒收納官。若惜錢財,

自願還俗者,可允許還俗並入納稅戶冊籍。當年僅 長安自願者就有3491人。

 會昌三年(843),叛亂藩鎮的奸細藏匿於京師佛寺,

武宗借機下令搜檢僧尼,一時打殺三百餘人。

 會昌四年(844)十月,下詔拆毁天下大小佛寺,其僧 尼全部還俗。同時放寛屠禁,正月乙西勅中有:”齋 月斷屠,出於釋氏,國家創業,猶近梁隋。”

(36)

 會昌五年(845)七月,武宗下詔:

 “敕上都、東都兩街各留寺二寺,每寺留僧三十人;

天下節度、觀察使治所及同、華、商、汝州各留一 寺,分為三等。上等留僧三十人,中等留僧十人,

下等留僧五人。餘僧及尼並大秦穆護(祅教傳教士)、祅 僧皆勒還俗。寺非應留者,立期令所在毁撤,仍遺 御史分道督之。財貨田產並沒官,寺林以葺公廨、

驛舍,銅像、鐘磬以鑄錢。”

(37)

 武宗並派御史4人巡行天下,督促實行。共廢寺(朝 廷賜名號的僧居)4,600餘所,招提、蘭若等四萬餘 所,僧尼還俗260,500人,釋放奴婢15萬人,被寺院 奴役的良人50餘萬。

 沒收良田數千萬頃。凡被釋放的奴婢,每人分給田 百畝,編入國家戶籍。並將寺院銅像用來鑄錢,鐵 像鑄成農具,金銀像收歸國庫。

 民間佛像限一月送交官府,如違犯則給以處罰。

(38)

 會昌法難摧毁了僧侶的經濟基礎和生活基礎,眾多 經典被銷毁。唐懿宗大中以後的幾十年間,和尚們 所造的工夫大抵都是鈔寫整理已散失過的經典。

 此後,佛教變了禪宗的天下,純粹佛教則衰息。

(39)

 會昌六年(846)三月,禁佛又迷道的唐武宗因服用道 士長生仙丹,藥物過量中毒病死,其叔父李忱以皇 太叔身份由宦官擁立為帝,是為唐宣宗。

 宣宗一登基,就把主張和推行禁佛的首席宰相李德 裕趕出中樞,調為荊南節度使,以後李氏及李黨被 一貶再貶。

 日僧圓仁的《入唐求法巡禮記》卷四載:

 新天子姓李,五月中大赦,兼有敕天下每州造兩寺,

節度府許造三所寺,每寺置五十僧。去年還俗僧,

年五十以上者,許依舊出家,其中年登八十者,國 家敕五貫文。

(40)

 同時,敕楊欽義將會昌法難的禍首趙歸真、劉元清、

鄧元超等十二人拘捕誅戮之,陳其屍首。

 大中元年,「復廢寺勅」曰:

 會昌季年,併省寺宇,雖云異方之教,無損致理之 源。中國之人,久行其道。釐革過當,事體未宏。

其靈山勝境,天下州府,應會昌五年五月所廢寺宇,

有宿舊名僧復能修創,所司不得禁止。

 宣宗雖然誅道士,恢復佛教,但在他的後期,還是 相信道教。大中十一年(857)九月聽右拾遺薛廷傑上 疏諫遺使往羅浮山迎道士軒轅先生,可見宣宗逐漸 又疏佛近道。

(41)

 懿宗李漼(833-873),宣宗長子,始封鄆王,大中十 三年(859)八月被宦官擁立為帝,時年27歲,在位十 五年。

 懿宗一心事奉,《唐會要》說他:”以奉釋氏,怠於 朝政。”

 咸通十四年(873)三月,詔兩街僧於鳳翔法門寺迎佛 骨,並大赦天下。四月八日,佛骨至長安。六月,

唐懿宗李漼悲喜憂懼並發,病重臥床。七月六日,

皇帝病勢更加沉重,八日下制立普王李儼為太子。

十九日懿宗駕崩,享年四十一歲。

(42)

 懿宗沒後,至僖宗乾符二年五月,王仙芝陷濮州,

聚眾萬餘人。唐室至此,氣象已見衰竭。此後歷經 僖宗、昭宗、哀帝,天下大亂,皇室之宗教活動亦 居於不重要的地位。

 唐代諸帝對佛教的態度,雖然不一定有連續性,但 仍可見佛教政治地位的忽起忽落,總的趨勢,是佛 教在武后時政治地位最盛,以後日趨下沉。

(43)

寺院經濟

 中國寺院經濟有兩種類型:莊園式的大寺院經濟和 自耕經濟。

 唐朝的寺院經濟受國家政策支持。唐初均田制規 定:”凡道士給田三十畝,女冠二十畝,僧尼亦如 之。”朝廷又向敕建的國立大寺(如長安西明、慈恩 等),廣賜莊園。這促成寺院的強大物質基礎,和宗 派的產生。

 唐長安西明寺獲唐高宗賞賜田園百頃,淨人百房。

唐范陽某寺獲朝廷封賞麥田莊、菓園及環山林麓。

(44)

 寺院的依附人戶(淨人、沙彌、行者等)“不貫入籍”,

不負擔國家的稅、兵、徭、不受國家法律約束。

 具有寺院地主及領主性質的是國家級的大寺和高級 僧侶,而一些私立的小寺院、招提、蘭若之類,未 必具有這些性質。

 莊園式大寺院經濟,主要依賴國家的賞賜和布施,

教團組織穩定,經濟實力雄厚,也是國家的重要學 術中心。

(45)

 唐中葉後,僧侶墾地的情況十分常見,特別是禪宗 許多大師帶頭躬行”普請”法,如普願,於德宗貞元十 一年(795),柱錫池陽南泉山,堙谷刊木,以構禪宇。

*

 為數眾多的僧侶,大都居住在民間集資或自建的簡 陋寺舍中,地處窮鄉僻壤。一些僧侶開始開墾土地,

自給自足。

 特色:勞禪並重,定居禪修,後受國家承認的寺院 經濟。八世紀中葉,制定”上下均力”、”一日不 作、一日不食”的農禪經濟原則,獨立自營,並與 當權者保持距離。**

(46)

 唐末佛教屢遭打擊,僧侶的特權漸失,寺院的自耕 經濟卻逐漸壯大起來。

 中唐以前:佛教特權強盛、貴族氣息濃厚;中唐以 後,佛教特權衰落,庶民色彩強烈(禪宗)。

(47)

唐代的俗講

 俗講(與僧講相對)是繼唱導*以後更趨通俗化、文藝 化的佛教宣教方式。

 它捨棄了唱導具有學術性的講解經義,而專取佛經 中具有文學意味的故事,加以通俗的演繹與形象的 描述,它不再是枯燥的說教,寺院不再只是信仰禮 拜的場所,而是遊人的娛樂地帶。而變文的問世,

則將講唱文學推到了最高峯。

(48)

 唐世以前未見「俗講」一辭。俗講究竟起於何時,

亦無定論。文溆是九世紀上半最傑出的俗講大師。

「己卯,上(敬宗)幸興福寺,觀沙門文潊俗講。」

(《資治通鑑》卷二四二)「長慶中俗講僧文潊善吟經,

其聲婉轉,感動里人。」(段安節《樂府雜錄》文溆 子條)

 而轉變者,是說解與歌讚相間,或說經中事,或吸 收民間傳說,敷演成又講又唱的形式。唐玄宗的宮 庭內已有講經、論議、轉變、說話之類的娛樂了。

 俗講的場地是寺廟(講院),轉變的場所名之為變場。

俗講的聽講對象,上至帝王、士大夫、名德、乃至 市井小民所在皆有。

(49)

俗講是按正常講經形式進行的說唱活動,同樣要 把全經分成序分、正宗、流通的程式。如《長興 四年中興殿應聖節講經文》:“將釋此經,大科 三分:第一序分,第二正宗,第三流通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經文》:“上來有三,一 序分,二正宗,三流通。初從‘如是我聞’至

‘敷座而坐’為序分;二從‘長老須菩提在大眾 中’至‘應作如是觀’已來,為正宗 分也;三

從‘佛說是經已’至‘信受奉行’,名流通分。”

這樣分段程式,與經疏相同,可見俗講雖為“悅

俗”,但仍要遵循一般的講經形式,這樣才能成

為俗講的講經。

(50)

俗講的話本,據敦煌所出作品分類,大別有三:

一、講經文。此為俗講話本正宗。這類作品,大

抵分散文與韻語二部分,散文亦用科判方式分析

全經結構的;韻語以七言為主,偶爾夾雜一些三

言、五言、六言在內,末尾總以「某某某某唱將

來」的格式收束。內容以敷衍全經者為多,摘述

一段故事者甚少。敦煌所出這類作品,如《長興

四年中興殿應聖節講經文》、《金剛般若波羅蜜

經講經文》、《佛說阿彌陀經講經文》、《妙法

蓮華經講經文》、《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

經講經文》、《無常講經文》、《父母恩重經講

經文》(《敦煌變文集》下集)等,都是。

(51)

科判一例

目錄式

甲序分為二 乙初通序

丙初標法會時處 丙二引大眾同聞 丁初聲聞眾

戊初明類標數 戊二表位歎德 戊三列上首名 丁二菩薩眾

丁三天人眾

乙二別序

(52)
(53)

二、押座文。據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二十六,

押通作壓,座即四座之座,蓋開講之前以梵唄引 攝,使聽眾專心一意。日本《大正藏》收有史坦 因的2240號四種壓座文:即《維摩經押座

文》、《溫室經講唱押座文》、《八相押座文》、

《三身押座文》,均以七言或八言的韻文為中心,

是短品。這四種的末尾均有「某某某某唱將來」

一句,可見押座文還有隱括全經引起下文的一種 作用。如維摩經押座文之末段(大八五‧一二九 七中):「不似聽經求解脫,學佛修行能不能;

能者虔恭合掌著,經題名目唱將來。」另有緣起

文一種,與押座文作用略同,唯較押座文篇幅更

長而已,兩者當即後世入話、引子、楔子之類。

(54)

 三、俗文。亦稱變文、唱文、講唱文、緣起等。變 文為僧侶所作,與俗講有密切關係。它本來是講唱 用的,以佛教經典為主題,使教義通俗化而成為人 所共知的講唱形式,最宜於俗講使用,因此也用為 俗講的話本。

 俗講雖有三種話本,卻以講經文為宗,押座文為引 子,變文不過是補充材料而已。

(55)

俗講盛況

唐‧趙璘《因話錄》卷四角部:

有文溆僧者,公為聚眾談說,假託經論,所言無 非淫穢鄙褻之事。不逞之徒轉相鼓扇扶樹,愚夫 冶婦樂聞其說,聽者填咽寺舍,瞻禮崇奉,呼為 和尚。教坊効其聲調以為歌曲,其甿庶易誘,釋 徒苟知真理及文義稍精,亦甚嗤鄙之。近日庸僧 以名繫功德使(

唐朝置管領天下僧尼之官

),不懼臺省 府縣,以士流好窺其所為,視衣冠過於仇讎。而 溆僧最甚,前後杖背,流在邊地數矣。

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以後廢俗講

(56)

 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一:

又有化俗法師與本國導飛教化師同也,說世間無常 空苦之理,化導男弟子女弟子,呼導化俗法師也。

講經論律記疏等,名為座主和尚大德;若衲衣收心,

呼為禪師,亦為道者;持律偏多,名律大德;講為 律座主;餘亦準爾也。

(57)

 圓仁紀長安俗講名家文溆法師,其活動時期,歷事 五朝二十餘年,數經流放,聲譽未墮,圓仁謂「城 中俗講,此法師為第一」。但俗講一科,以及文溆 之名,未見於僧傳。

(58)

 韓愈〈華山女〉:「街東街西講佛經,撞鐘吹螺鬧 宮庭;廣張罪福資誘脅,聽眾狎恰排浮萍。黃衣道,

亦講說,座下寥落如明星。」

 姚合〈贈常州院僧〉:「一住毘陵寺,師應祇信緣。

院貧人施食,窗靜鳥窺禪。古磬聲難盡,秋燈色更 鮮;仍聞開講日,湖上少魚船。」

(59)

 俗講盛行於文宗時代(827—840),其發生 時似在唐初。如據《續高僧傳》卷二十《善伏傳》

所載伏日聽俗講事,即貞觀三年(629)頃俗講 即已存在。這樣從七世紀到十三世紀,前後存在大 約五百多年。

 以區域而論,長安為俗講的中心,定時奉敕舉行;

各地方寺院也大都在春秋及夏(或冬,即正、五、

九等三長齋月)各有舉行。

(60)

唐武宗會昌元年(八四一年)下廢佛之詔,僅長安、

洛陽各留二寺,地方諸州各一寺。被迫還俗的僧 尼共二十六萬餘人。大量僧侶流落民間,其中不 乏以俗講見長的,他們以其本身習得的技藝講唱 糊口,講唱內容不限佛教題材,擴大至歷史故事 和現實生活。俗講文學多寫於五代,可見其在唐 末猶甚流行。

五代以後,俗講不大流行,宋世以後,由於宋真 宗除道釋外禁止他教的傳播,使得俗講末流亦被 明令申禁。

然據《佛祖統紀》卷三十九引《釋門正統》良渚

之言,俗講至南宋理宗時(1225-1264)還未盡

絕。

(61)

變文

 變文簡稱”變”,是”轉變”的底本。”轉(囀)”指婉轉發 聲,引申為歌唱或講唱。

 變文最先出現於佛寺,由俗講僧向聽眾衍述佛經中 富於文學意味之神變故事。轉變最遲出現在唐玄宗 時期。

 在敦煌發現的變文,可依形式和內容分為兩大類:1.

講唱佛經與佛經故事的:佛經的講經文、釋迦牟尼 的成佛故事、佛教及弟子的故事。2. 中國歷史故事 的史傳變文。依體裁又可分為有說有唱、有說無唱、

對話體三種。

 演出場地不限寺院,唐代時有一種專門演述變文的 場所,叫做「變場」,由職業藝人演出。

(62)

 梅維恒《唐代變文》(Tang Transformation Texts) 肯定「變文」的語源與佛教意義相關。楊公驥《唐 代民歌考釋與變文考論》:「所謂變文是由”變相”

或”變”而得名。 ”變相”或”變”是當時人們對 佛寺壁畫的俗稱。所謂”變文”乃是解說”變”(壁 畫)的文字,因為它是解說”變”,因此稱之為變 文。」

(63)

 佛經講經文:如《父母恩重講經文》二種、《維摩 詰經》講經文

 釋迦成佛教事變文:《太子成道經》、《八相變》、

《降魔變文》

 佛教故事的變文:《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

《醜女緣起》

 史傳故事之變文:《伍子胥變文》、《孟姜女變 文》、《王昭君變文》

(64)

 變文演出時有圖畫的配合,如《王昭君變文》中有”

上卷立鋪畢,此入下卷”,《漢將王陵變》中有”

從此一鋪,便是變初”,所謂”鋪”是變相圖畫的 單位。

 《李陵變文》:”看李陵共單于火中戰處、李陵共 單于鬥戰第三陣處、且看李陵共兵士別處、李陵降 服處、誅李陵老母妻子處、乃將侍從出迎處。”

(65)

 變文的講唱特點,也可追尋到印度的源頭。比如佛 經就是韻散交錯的。”長行”(契經)是散文,”重 頌”(應頌)是重述長行的韻文詩歌。

 梅維恒:以講唱與圖相相配合的形式,在印度、中 亞、古代歐洲、南亞等地的民間口頭藝術中本就很 流行。

(66)

觀無量壽經變--舞樂圖

(67)

維摩詰經變.維摩詰 盛唐

(68)

 變文體制:韻散交錯,採用詩文相間、有說有唱,

並配合圖畫。

 有五言、六言及三、七言,但大抵以七言為主。

 《維摩詰經變文》形容魔女之妖艷美麗:「其魔女 者,一個個如花菡萏,一人人似玉無殊。身柔軟兮 新下巫山,貌娉婷兮才離仙洞。盡帶桃花之臉,皆 分柳葉之眉。徐行時若風颯芙蓉,緩步處似水搖蓮 亞。朱唇旖旎,能紅能赤;雪齒齊平,能白能淨。

輕羅拭體,吐異中之馨香,薄緞掛身,曳殊常之翠 彩。」

(69)

 《醜女緣起》變中,情節的進展以散文敍述,而人 物的對話出之以韻文。

 爾時,波斯匿王,自念女醜,由不如人,遂遣在深 宮,更不令出。日來月往,年漸長成。夫人宿夜憂 愁,恐大王不肯發遣。後因遊戲之次,夫人斂容進 步,向前諮白大王云云:……姊妹三人總一般,端 正醜陋係因緣。並是大王親骨肉,願王一例賜恩憐。

向今成長深宮內,發遣令教使向前。十指從頭長與 短,各各從頭試咬看。

(70)

 變文對後世中國文學之影響,主要體現在文學體裁 之發展史上:

 1. 講述部分,影響宋人話本之說書形式;

 2. 演唱部分,演化為寶卷、彈詞、鼓詞一類民間通 俗文學;

 3. 文辭部分,長篇小說時雜詩詞歌賦或駢文敘述乃 變文之遺留。

(71)

《清明上河圖》宋代瓦子中說書的茶館。

(72)

諸宗之盛衰

 隋及唐初佛教極盛於北方,而國都長安尤為中心。

唐初法相宗之宗師玄奘、華嚴宗之宗師法藏同時得 勢於京師,惟天台一宗獨秀於東南(浙江),但不能與 法相、華嚴抗衡。

 自武后至玄宗,法相、華嚴漸衰,而神秀之北派禪 大盛於京洛及北方。

 安史亂後,北禪衰微,而慧能之南派禪宗大盛於江 南,融和華嚴,侵逼天台,為佛學之正宗。

 唐代前期佛學中心在北方,其代表為法相,後期佛 學中心在南方,代表為南禪,風偃他宗。二者的治 學方法各走極端。

 法相:極端之繁瑣哲學 南禪:摒棄儀式,不立文 字,直指本心,一念相應,便成正覺

(73)

諸宗形態

 中國大乘八宗 :

 天台宗、三論宗、唯識(法相)宗、華嚴宗

 以上四者長於義學

 禪宗、律宗、密宗、淨土宗

 以上四者長於修行持律

 小乘二宗(俱為寓宗):

 俱舍宗、成實宗

(74)

天台宗(法華宗)

 天台宗因開創者智者大師居天台山而得名。此宗依《法 華經》的教旨而建立思想體系,又名法華宗。

 所依經典: 《大智度論》、《大般涅槃經》、《大品 般若》

 北齊慧文→南嶽慧思(北齊、陳)→智者大師(陳、隋間)

 教觀雙美、諸法實相論

 智者大師是天台宗的集大成者,承襲慧思的禪法,以”

一心三觀”、”十如是”,發展為”一念三千”、”三諦圓

融”(空─破法、假─立法、中─泯絕對法,每一諦中兼具 其他二諦)。

 “中”是指假即是空、空即是假,亦即超越空、假對待的 實相,是諸法的本體。

(75)

理具三千(迷悟諸法)、事造三千

 即在一念心中,具足三千迷悟諸法,宇宙萬有的根 源都在人的一心中。

 五時八教的判教體系 (智者大師)

 八教:化儀四教、化法四教

 天台宗傳承:龍樹─慧文─慧思─智顗─灌頂─智威─

慧威─玄朗─湛然(「天台中興祖」)

 其他理論:五重玄義、六即佛論*、四種三昧**、二 十五方便(修持止觀法門的五類前方便)、十乘觀法#

(76)

 湛然之後,因會昌廢佛及唐末五代的戰亂,典籍、

章疏大多散佚,天台宗再度衰微。

 直到趙宋時代,清竦的熱心護法,吳越王錢俶的大 力支持,天台宗風才又重見曙光。

 清竦門下有義寂,義寂門下有高麗諦觀送天台典籍 回中國,其後四明知禮復興宋代天台大業,被尊為 天台第十七祖。

(77)

三論宗

 三論宗以龍樹菩薩的《中論》、《十二門論》與提 婆菩薩的《百論》開宗立派,宣揚空、無相、無所 得、八不中道等義理,是具有濃厚印度傳承特色的 宗派。

 以其著重闡揚諸法性空,故又稱法性宗,別稱空宗、

無相宗、中觀宗、嘉祥宗、提婆宗、般若宗等。

 傳承:羅什─僧肇(北)、僧叡(南)─僧朗*─僧詮─法朗

─吉藏(安息人,本宗集大成者)等二十五人─智凱、

慧遠等

 吉藏以後,雖有智凱、知命、智實、寂師、慧遠等 高足繼起,然因思潮變遷,法相宗、禪宗盛行,唐 代中葉以後,本宗遂告沉寂。近代研究三論特出者 為印順長老。

(78)

三論宗的教義主要有破邪顯正、真俗二諦、八不中道等三 科。

一、破邪顯正:依《大乘玄論》所示,「破邪」即破除

「有所得」的見解,「顯正」即彰顯「無所得」的中道空 理。破邪即顯正,意即破邪之外,別無他立。

二、真俗二諦:為令眾生領悟「無所得」中道的理體,於 無名相中,強設名相,而說「真俗二諦」。「真俗二諦」

乃詮顯無所得理的「言教」,以破除二邊的執取。

三、八不中道:所謂八不即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 一、不異、不來(外來)、不出(內出)。以此四雙八計破除 對因果「生、滅、常、斷、一、異、來、出」八計有所得 的邪迷,以詮顯無得正觀,即是八不中道。

(79)

法相宗 (唯識宗、有相宗、瑜伽宗、慈恩宗)

 本宗依據《解深密經‧法相品》而立,主張一切諸 法的體性、相狀都是唯識所變,故將宇宙萬有的一 切現象分析其性相和體性,並加以組織化、系統化。

 唯識學說建立種種「法相」,以解釋宇宙人生的真 理,力矯空宗末流斷滅空的偏執,故名「大乘有 宗」。

 西元七世紀間,玄奘大師西行求法,曾在那爛陀寺 從瑜伽論師戒賢受學五年,傳承《瑜伽師地論》及 十支論的奧義,開創了中國的法相唯識宗。

(80)

 玄奘大師歸國後,住持長安大慈恩寺,在弟子窺基 的協助下,以護法的注釋為主,融合印度十大論師 之說,綜合而成《成唯識論》,此論為唯識宗的百 科辭典,加上窺基(慈恩大師)的《成唯識論述記》,

是研究法相宗不可缺少的重要典籍。

 窺基慈恩宗一系由慧沼繼承法脈,續傳智周。智周 傳如理,其後中國唯識宗逐漸衰微,傳承不明。

(81)

 唯識主要教義:

 1. 五位百法

 2. 萬法唯識

 3. 種子現行

 4. 四分說:見分、相分、自證分、見自證分

 5. 三類境:性境、獨影境、帶質境

 6. 三性與三無性:三性──遍計所執、依他起、圓成 實 三無性──相無性、生無性、勝義無性

 7. 五性各別:聲聞、獨覺、菩薩、不定*、無性

 8. 轉識成智

 9. 判教:三時教──第一時有教、第二時空教、第三 時中道教(唯識宗)

(82)

華嚴宗

又稱賢首宗、法界宗、清涼宗。

華嚴宗係依據《華嚴經》而立名。杜順大師作《法界觀》

一卷,總括華嚴奧旨而開宗。

唐初,杜順大師將華嚴高深的理論融貫為禪定的觀門,創 出「真空絕相、理事無礙、周遍含容」的「法界三觀」*,

是一位融理論實踐於一體的大德。

二祖智儼,二十七歲撰《華嚴經搜玄記》,記述《六十華 嚴》的綱要,成一宗的規模。

三祖賢首法藏融和杜順、智儼思想,集其大成,完成華嚴 教觀雙門的組織系統,並判釋如來一代教法為三時、五教、

十宗,以《華嚴》為別教一乘的圓明具德宗。他所撰述的

《華嚴經探玄記》、《華嚴五教章》、《修華嚴奧旨妄盡 還源觀》等,都是華嚴宗的重要著作。

(83)

 四祖澄觀每日必誦《華嚴》,一生宣講《華嚴經》

五十遍,身歷九朝,先後為七位皇帝講經,唐德宗 封他為清涼國師。

 華嚴宗至五祖宗密,首倡禪教一致,並作《華嚴原 人論》,立足華嚴,會通三教,對宋明理學的形成 和儒學哲理化產生重大影響。

 華嚴宗旨甚深玄妙,其骨幹則不出「法界緣起」*。

法界緣起者,謂宇宙萬象相互融通,此一物為他萬 物緣,他萬物亦為此一物緣;以一法成一切法,以 一切法起一法,自他相待相資,相入相即,並存無 礙而重重無盡。

(84)

禪宗

禪宗的「禪」,溯源自印度釋迦牟尼佛於靈山會上的「拈 花微笑」,發揚光大於中國唐朝的惠能大師「直指人心,

見性成佛」的「頓悟禪」。

禪宗尊奉北魏時來華的菩提達摩為始祖。五祖弘忍的弟子 神秀及其弟子以長安、洛陽兩京為中心的北方傳法,稱為 北宗,禪法主張漸悟;惠能及其弟子在南方傳法,稱為南 宗,禪法主張頓悟。唐中期以後,南宗逐漸成為禪宗主流,

北宗逐漸衰微,乃至湮沒無聞。

惠能的革新頓教禪法思想,主要是《壇經》中所敘述的:

(一)強調眾生皆有成佛的可能性,皆可自修自悟的「無相 戒」;(二)主張頓教法門,說「一悟即至佛地」;(三)立 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六祖壇經‧定慧品》)為實 踐理念。

(85)

惠能門下,主張惠能傳南宗正統性的人是荷澤神會。他曾 於七三二年於滑台大雲寺與北宗論辯,爭取南宗的正統性,

並極力宣揚南宗禪。

繼承惠能法嗣的是唐末五代青原行思、南嶽懷讓兩大弟子 系統下產生的五宗七派。青原行思門下,分別流出雲門宗、

曹洞宗、法眼宗。

南嶽懷讓門下,馬祖道一以「平常心是道」體現他禪法的 特色,從日常生活行事中認識「起心動念、彈指瞬目」皆 是佛性之用的禪旨。

其弟子百丈懷海依此精神建立僧堂的禪院規制,有所謂

「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馬祖的禪法經百丈而分出 溈仰、臨濟二宗,臨濟門下日後又分出黃龍(由榮西傳至 日本)、楊岐兩派*,宗脈相承,至今不絕。

(86)
(87)

 古人評論五家家風如是:

 曹洞叮嚀,臨濟勢勝,雲門突急,法眼

巧便,溈仰回互

(温和)

(88)

律宗

戒,譯為「清涼」,因三業煩惱如火熾然,焚燒身心,戒 能息滅熱惱,令得清涼。又名「別解脫」,亦即持守戒律,

能個別解脫煩惱,如《佛遺教經》云:「戒是正順解脫之 本」。

《大般涅槃經》云:「一切眾生雖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後 乃見,因見佛性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教初傳東土一百八十年間,雖有經典傳譯,卻獨缺律典。

直至曹魏嘉平二年(二五○),印度曇摩迦羅始譯《僧祇戒 心》戒本一卷,並敦請十位梵僧建立羯磨法傳戒。

姚秦弘始六年(四○四),弗若多羅譯出中國第一部廣律

《十誦律》後,律典相繼傳入。

(89)

南北朝至唐代,陸續有弘揚律宗者。唐初有終南山道宣律師,

廣事著述,以大乘教義解釋《四分律》,為《四分律》的集大 成者。他著作「南山五大部」,為後世研究律宗的重要典籍。

其中,《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為千年來中國律學行事的指 南。

《行事鈔》將「戒」分成四科,即戒法、戒體、戒行、戒相。

其中以戒體最為重要,為戒律的根本,「戒體論」乃成為律宗 的主要義理中心。

道宣將佛陀一代教法判為「化、制二教」,以定慧法門為化教,

戒學為制教,提昇了律藏的地位(佔佛陀教法的一半) 。

道宣律師久居終南山弘化《四分律》,因其學養深厚,嚴持淨 戒,律學大彰,世稱「南山律宗」。道宣的弟子秀(周)繼嗣法 統,成為南山律宗二祖,其後法脈不絕。唐朝末年,經會昌法 難及五代戰亂後,佛教衰頹不振,律宗亦漸式微。*

(90)

真言宗(密宗、秘密乘)

 真言宗,專持真言密咒,建立曼荼羅,並以三密加 持、修五相成觀*,以期即身成佛的大乘宗派。真言 咒語是諸佛菩薩自內證的密語,故密而不可對未受 灌頂者說,因而稱本宗為「密宗」或「秘密乘」。

 舉出地、水、火、風、空、識等六大,以宇宙萬法 為一大日法身之靈動,稱為六大緣起論。

金剛杵

(91)

 七世紀時,印度密教結合大乘教理的精粹而成立。

八世紀後半葉,又出現「時輪教」*、「樂空不二」

**的無上瑜伽密法。

 密宗法門特別重視事相儀軌的傳承,且必須以顯教 為基礎,並經上師灌頂正式傳授才能修習。

 中國佛教在三國時代已有經咒傳譯,但並無系統。

直到唐玄宗開元年間(西元八世紀),密法從印度傳入,

密宗才正式在中國發展開來,成為八大宗派之一。

(92)

 中國密宗尊龍樹為初祖,龍樹傳兩部密法給龍智;

八世紀初,印度善無畏、金剛智乃至不空皆曾於印 度得其真傳(傳說龍智活了七、八百年)。

 唐玄宗時,善無畏與金剛智先後將胎藏部、金剛部 密法傳入中國,奠定密宗基礎。不空依止金剛智出 家,盡得其密法,其後遵奉金剛智遺命到南印度廣 求密教經典,回中國後專志翻譯,被尊為四大翻譯 家之一。

(93)

 中國密宗在不空的發揚光大下,順利擴展,玄宗、

肅宗、代宗及德宗太子皆受其灌頂,禮為帝師;不 空派弟子於五台山造金閣寺、玉華寺,流傳至清末,

五台山均為密教重鎮。

 不空的傳法弟子惠果建立”金胎不二”#的理論,由弟 子空海帶回日本,成為東密開祖。此宗亦經新羅僧 惠日、悟真等傳入新羅。

 會昌法難後,密宗僅存「瑜伽燄口」(瑜伽焰口施捨食物,

本是依不空所譯《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修法的儀則。)

「施食儀軌」及楞嚴、大悲、十小咒*等流傳下來。

(94)

淨土宗 (念佛宗、蓮宗)

淨土宗是以往生極樂淨土為目的的宗派。

彌陀淨土思想乃依據《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 無量壽佛經》三經及世親的《往生論》所成立。

東晉弘揚彌陀淨土最力者,是廬山慧遠大師。他在廬山與 大眾共修念佛三昧,據《般舟三昧經》修行,以期能往生 見佛,是「結社念佛」的始祖,也是中國淨土的主流。

北魏永平年間,菩提流支來華,授曇鸞《觀無量壽佛經》,

傳承完備的淨土經論,使中國淨土法門有劃時代的進展。

曇鸞依龍樹的《十住毗婆沙論》明示難、易二道,他力、

自力的差別,主張依靠他力本願為五濁惡世中修行的易行 道,並專重持名念佛,以求生淨土。其後,道綽著《安樂 集》一書,開示末世眾生的要路,依難易二道的說法,立 聖道、淨土二門的教判。

(95)

 至唐代善導大師集其大成,立正行、雜行,撰有

《觀無量壽佛經疏》、《淨土法事讚》及《往生禮 讚偈》等,甚受淨土宗重視,故經其闡揚而確立的 淨土宗,特稱善導流,對淨土宗影響至鉅。

唐開元初,慧日大師自印歸國,見當時禪家視淨土 為引導愚心的「方便說」,於是提倡念佛往生的必 要,主張戒淨並行、禪淨雙修、教禪一致,以一切 修行皆迴向往生淨土。於是中國淨土宗在唐代形成 三種教系,即:慧遠系統(常識性理論派,慧遠的念 佛,是一種觀想的念佛)、善導系統(體解信仰的佛願 派)、慈愍系統(不捨萬行的妙有派)。

(96)
(97)

中國佛學重經輕論

 以經為主體,雖重論者不無,但其勢終敵不過重經 者。這從以下幾點可見:

 歷來諸大德弘開法筵,都是講經,甚少講論。

 奉持佛法者的日常課諷的都是經。

 重論的派別──成實、俱舍、三論、唯識,很快就衰 頹下來,無人問津。

 重經的臺、賢兩宗,始終穩坐中國佛教的第一二把 交椅。此外,淨土三經甚盛行。

 禪宗在中國如日中天,亦重視楞伽、金剛二經。

(98)

參考書目

 謝重光:《漢唐佛教社會史論》,台北市:國際文 化事業,1990。

 黃聲孚:《唐代佛教對政治之影響》,1959。

 湯用彤:《隋唐佛教史稿》,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7。

 陳寅恪:〈武曌與佛教〉(原刊《中央研究院歷史 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伍本第二分,1935年12月;后 收入《金明館叢稿二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版,三聯書店2001年新版。)

 賴永海主編:《中國佛教通史》第五卷、第八卷,

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

 張曼濤主編: 《中國佛教史論集二:隋唐五代編》 , 台北:大乘文化,197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一 寫作評講(詩歌) 運用三至五個評講重點賞析同儕創作的詩歌 二 寫作評講(短文) 運用寫作評量表評鑑同儕創作的文章. 三

唐之末造,天下喪亂,台宗典籍流散海東,當是時,為其學者,至有兼講《華嚴》以 資飾說,暨我宋隆興,此道尚晦。螺溪、寶雲之際,遺文復還,雖講演稍聞,而曲見 之士習氣未移,故

敦煌寫本〈禪門十二時〉,歌詠勸凡人的計有:S.427,北京 8440(鳥 10)等二件。全 套十二首。體制為「三 韻 、七 韻 、七、七 韻 、七、七 韻 、七、七

為麥樹堅散文集《對話無多》作序的葉輝指出,收錄 於集中的另一篇作品《家訪》,曾獲 2002 年中文文學

宋代文化的繁榮與當時人們從文化角度吸收佛教的養分,應用

• 本章動畫的主角是各個英文字母文字物件,由 於 Flash 提供了文字物件打散 (Break Apart) 及分散至圖層 (Distribute to Layer)

當天的朗誦分享會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殷巧兒女士、馮祿德先 生,以及招祥麒博士的短談,題目為「朗誦對文學作品的體悟與再創造」

4.選修學分至少須修習 40 學分,其中「第二外國語文」、「藝術與人 文」 、 「生活、科技與資訊」 、 「健康與休閒」 、 「全民國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