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與會心得

很高興大會安排京都產業大學的瀧田豪教授擔任評論,瀧田教授除了評 論我的論文本體之外,還特別找來我 1996 年的舊作對照,比較不同取徑下 研究成果的差異,並提出不少修改的意見,作為作者獲益良多。並將瀧田提 出的問題,帶回台灣與研究團隊進行討論、修正。

號 計畫名

數 位 人 文 脈 絡 下 的 史 學 應 用 研 究 -《 自 由 中 國 》 內 涵 之 檢 證 與 詮 釋

出國人

員姓名 薛化元

服務機 構及職

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 授

會議時 間

2014 年 8 月 29 日至 2014 年 8 月 31 日

會議地 點

大阪

會議名 稱

(中文)

東亞近代化與台灣社會變遷

(英文)

發表題 目

(中文)

1950 年代台灣自由主義的政論主張――《自由中國》雜 誌的數位人文探討

(英文)

此外,由於大會其他的論文包含政治、社會、經濟、國際關係等領域,

有一些研究課題透過新的史料或是不同的研究取徑,提出較新而且有趣的觀 點,對於與會者而言,透過會議的參與可以得到更多的研究資訊。而雙方討 論共同關心的學術課題,作為 2015 年會議的主題,個人準備針對戰後台灣 經濟發展的解釋問題,再參加在台北舉行的會議。

而懇親會私下的學術交流,針對報告的課題有進一步的討論,較為熟識 的研究者也針對後續的研究課題進行討論,並尋求組成跨國研究團隊的可 能。

三、發表論文全文或摘要

1950 年代台灣自由主義的政論主張――《自由中國》雜誌的數位人文探討221 報告人:薛化元

摘要

《自由中國》在過往威權時刻是台灣自由民主的灘頭堡,從創刊到終止近 11 年的期間,始終扮演台灣啟蒙思想的燈塔。置於戰後台灣歷史的脈絡上,無論在 倡導自由民主理念,抑是實際參與政治改革運動上,《自由中國》皆有其不可抹 煞的地位,就歷史軌跡而言,其不僅承繼自中國傳入的自由主義傳統,相關目標 訴求更成為爾後台灣民主發展的重要主張,因此,在研究戰後台灣政治、社會發 展的過程中,對《自由中國》之探析有其關鍵的歷史角色與意義。

數位人文學提供人文研究者新的技術工具,在科技技術與歷史文獻連接處肇 發了一個新的接榫點。而應用在歷史研究層面,則除了透過資訊科技迅速將史料 證據系統化外,並由於數位技術對資料的巨量整合性,可縮減資料彙編的時程,

而更將彙編成果更具時效性的傳播、流通。此外,運用數位科技,研究者得以就 大範疇的歷史課題,進行研究並提出歷史詮釋,並對於過去懸而未決的史實,通 過科技進行快捷的還原與重建,以協助爭議問題的化解,最終,藉此大幅提昇歷 史研究的產量成果。

本研究主要應用數位人文途徑對《自由中國》的思想體系進行分析,理清其 思想主題分類,以勾勒出 1950 年代台灣自由主義的政論主張。此外,更進一步 探討「主義」、「自由」、「民主」三個重要概念,並透過詞頻計量,統計其在

《自由中國》出現的總量,以及觀察其在不同年度的分佈情形。

221 本篇論文是國科會數位人文整合型研究計畫團隊合作的產物,團隊的成員包括另兩個子計畫 的主持人劉吉軒和蔡銘峰兩位教授,負責分析程式及系統的開發;以及協助本文初稿完成的計畫 助理江子揚。至於本文則是本人主持子計畫「文本史料數位實驗室之打造與創新人文研究之探索 --數位人文脈絡下的史學應用研究-《自由中國》內涵之檢證與詮釋」計畫編號 102-2420-H-004 -053 -MY2 的研究成果。

基本上,數位人文學提供人文研究者新的技術工具,在科技技術與歷史文獻 連接處肇發了一個新的接榫點。而應用在歷史研究層面,則除了透過資訊科技迅 速將史料證據系統化外,並由於數位技術對資料的巨量整合性,可縮減資料彙編 的時程,而更將彙編成果更具時效性的傳播、流通。此外,運用數位科技,研究 者得以就大範疇的歷史課題,進行研究並提出歷史詮釋,並對於過去懸而未決的 史實,通過科技進行快捷的還原與重建,以協助爭議問題的化解,最終,藉此大 幅提昇歷史研究的產量成果。

本研究首先,應用數位工具的輔助計量文章篇數,以重新對《自由中國》文 章分類主題進行分析,並進一步探究《自由中國》的思想脈絡,同時將其與筆者 過往的研究成果進行比較。本研究發現同樣是對《自由中國》文本進行分析,傳 統以人工判讀的方式與本研究通過數位工具對內容進行自動偵測,所得出的結論 是具備相當的差異性,具體而言,兩者較顯著不同的部份如下:

一、文章分類主題的重新排序。透過電腦自動偵測,實際上是與過去經人工判讀 的結果,產生不同的順位情況,其中最明顯的如:原順位一的「教育/救國團」,

倒退至順位三、原順位四的「自由民主的基本理念」大幅提升至順位一、原順位 二的「表現自由/《出版法》問題」退至順位六、原順位七的「總統三連任問題、

臨時條款/國大修憲」提升至順位四。不過,「反對黨」則是無論在人工判讀或 是電腦偵測的結果皆維持在順位五的排序。

二、納計的文章篇數總量改變。電腦自動偵測的結果,在文章主題分類中除地方 選舉外,皆呈現出文章篇數增加的趨勢,增幅較大者如「總統三連任問題、臨時 條款/國大修憲」,以及「自由民主的基本理念」。其中,唯一呈現減少趨勢的

「地方選舉」,很可能是由於文本中在討論地方選舉未必使用「地方選舉」這個 詞彙,因此,電腦搜尋的篇數較人工判讀少。

此外,若進一步對不同年度《自由中國》文章主題分類的分佈進行歸納,則 可發現,除「軍隊」與「反共」兩類文章在 1950 年達到高峰外,其餘文章大抵 集中分布在 1955 年、1959 年、1960 年等三個年度。

再者,透過對文章內容詞頻出現次數的計量,對《自由中國》的概念演變進 行觀察。「自由」與「民主」兩個概念一向是《自由中國》所主張的重要價值,

並且,堅持自由民主之餘,對於國民黨的意識型態,也採取相對保留或批評的立 場,因此,就「主義」的概念而言,對於探討《自由中國》的思想脈絡亦有其意 義。而針對「主義」、「自由」、「民主」三個詞彙進行分析,本研究發現,「主 義」一詞主要與「共產主義」、「社會主義」、「自由主義」、「民族主義」、

「民主主義」、「三民主義」、「馬列主義」、「馬克思主義」(共 152 次)、「教 條主義」、「現實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狄托主義」、「史 達林主義」、「人文主義」、「共和主義」、「保守主義」、「新共和主義」、

「擴張主義」等詞彙產生關聯。其中,由於若干詞彙其所代表的內涵大體上是相 同的,如「共產主義」、「馬列主義」、「馬克思主義」、「史達林主義」等,

因此,在統計上,本研究將其頻次作加總,再取總次數在百次以上者,依序如下:

(一)「共產主義+馬列主義+馬克思主義+史達林主義」、(二)「社會主義」、(三)

「自由主義」、(四)「民族主義」、(五)「民主主義」、(六)「三民主義」。而觀 察頻次百次以上的「主義」關聯詞彙在年度分佈上可發現:「共產主義+馬列主 義+馬克思主義+史達林主義」主要呈現出兩個高峰,並依序為第一高峰 1950 年,

第二高峰 1957 年;「社會主義」出現的高峰在 1950 年,之後在 1954 年達到第 二個高峰;「自由主義」出現的高峰則落於 1950 年,其後,基本上呈現減緩的 趨勢;「民族主義」出現次數最多的是在 1950 年及 1951 年,並在 1950 年達到 高峰;「民主主義」的高峰出現在 1950 年,此後則呈現減緩的趨勢;「三民主 義」亦在 1950 年達到高峰,其後在 1953 年、1954 年、1955 年等三年形成曲線 底部,1956 年開始才有顯著的次數增加。

「自由」一詞主要與「自由中國」、「自由世界」、「言論自由」、「自由 主義」、「自由民主」、「自由人」、「自由經濟」、「自由競爭」、「自由市 場」、「學術自由」、「人身自由」、「教學自由」、「教育自由」等詞彙產生 關聯。再從中取頻次總數在百次以上者,依序如下:(一)「自由中國」、(二)「自 由世界」、(三)「言論自由」、(四)「自由主義」、(五)「自由民主」、(六)「自 由人」、(七)「自由經濟」、(八)「自由競爭」,並進一步觀察其年度分佈,則 可發現:「自由中國」的出現次數在 1955 年達到第一個高峰,並在 1958 年到達 曲線頂點;「自由世界」在 1953 年及 1955 年)出現的次數最多;「言論自由」

則是在 1955 年與 1958 年出現次數最多;「自由主義」出現的高峰則落於 1950 年,其後,基本上呈現減緩的趨勢;「自由民主」出現次數的高峰落在 1958 年;

「自由人」在 1951 年及 1959 年兩年出現次數最多;「自由經濟」出現次數最多 的年度,則顯著地發生在 1951 年;「自由競爭」則除了 1950 年、1953 年、1954 年、1957 年等四年間,出現次數超過十次外,其他的年度皆為個位數。

「民主」一詞主要與「自由民主」(共 701 次)、「民主主義」(共 344 次)、「民 主憲政」(共 226 次)、「民主法治」(共 87 次) 等詞彙產生關聯。再進一步觀察 其年度分佈,可以發現:「自由民主」出現次數最多的年度落於 1958 年;「民 主主義」的高峰出現在 1950 年,此後則呈現減緩的趨勢;「民主憲政」的出現 次數,先是在 1956 年到達第一次高峰,並在 1958 年達到曲線頂點,此後即轉折 向下;「民主法治」在 1949 年、1954 年、1955 年等三年間,在文本中未被提及,

而其相對高點落於 1960 年。

本文只是透過「數位人文」取徑研究《自由中國》的開端,未來一年擬 再就電腦斷詞與人工設定的關鍵詞進行全面性的的比較篩選,呈現在統計上

《自由中國》政治主張論述的樣貌,以增進對其主張另一個面向的認識。

四、建議

透過台日雙方台灣研究學術團體固定舉行的學術研討會,持續運作數年,已 經累積相當成果,對於台灣本土研究成果經過研討會,進而在有審查的日本 學術期刊發表,有利於學術研究的國際化,及學術研究資訊的提供。與會者 又為台灣史相關主題的研究專家,除了會議中的互動,會外的討論,對於論 文發表者進一步修正、發表,頗有助益。。

五、攜回資料名稱及內容 會議資料

六、其他 無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