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數位人文脈絡下的史學應用研究-《自由中國》內涵之檢證與詮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數位人文脈絡下的史學應用研究-《自由中國》內涵之檢證與詮釋"

Copied!
6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期末報告

數位人文脈絡下的史學應用研究-《自由中國》內涵之檢證與詮

釋(第2年)

計 畫 類 別 : 整合型計畫 計 畫 編 號 : NSC 102-2420-H-004-053-MY2 執 行 期 間 : 103年08月01日至104年07月31日 執 行 單 位 :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計 畫 主 持 人 : 薛化元 計畫參與人員: 此計畫無其他參與人員:江子揚 碩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曾雨潔 碩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陳致妤 碩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郭佩瑜 博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林慧芬 博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余佩真 博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郭凱迪 博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黃仁姿 報 告 附 件 : 出席國際會議研究心得報告及發表論文 處 理 方 式 : 1.公開資訊:本計畫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1年後可公開查詢 2.「本研究」是否已有嚴重損及公共利益之發現:否 3.「本報告」是否建議提供政府單位施政參考:否

中 華 民 國 104 年 10 月 31 日

(2)

中 文 摘 要 : 本計畫係在既有的《自由中國》研究基礎上導入資訊科技工具,透 過數位科技的應用,開創在數位人文脈絡下的歷史學應用研究,並 將相關研究成果與過往的傳統研究方法進行比較。具體而言,本計 畫將通過資料探勘與詞頻分析法,將《自由中國》文本現有的文字 資料轉換成數據資訊,再從數位資訊庫中藉由人工關鍵詞與自動關 鍵篩選,擷取出相關關鍵詞叢,最終透過研究者的判讀與解釋,而 對《自由中國》思想體系的主張演變與概念構成,以及其與外在政 治社會互動所發生的關鍵事件與轉折時刻,進行檢證與詮釋。透過 數位計算呈現的內容分析,除了與過去的研究成果對照外,並將其 置於歷史時空脈絡中,進行歷史詮釋,呈現科際整合的特色。 中 文 關 鍵 詞 : 數位人文學、《自由中國》、思想史、詞頻分析

英 文 摘 要 : The project is main to import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ols in the existing research base on Free China,

pioneered the historians appli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digital humanities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and related research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research methods of the past. Specifically, the project through the data mining and the frequency analysis of Free China existing text data into a data information from digital information library by artificial Keywords and automatic screening retrieve relevant keywords plexus, ultimately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and explanation of the researchers, the advocate changing and the concept of constitution of Free China, and validated with key events and turning point of the interaction of external political and social, that to verify and explain.

英 文 關 鍵 詞 : humanities, Free China, intellectual history, frequency analysis

(3)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

研究計畫

□期中進度報

■期末報告

文本史料數位實驗室之打造與創新人文研究之探索-數位人文脈

絡下的史學應用研究-《自由中國》內涵之檢證與詮釋(2/2)

計畫類別:□個別型計畫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NSC 102-2420-H-004 -053 -MY2

執行期間: 102 年 8 月 1 日至 104 年 7 月 31 日

執行機構及系所: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計畫主持人:薛化元

共同主持人:

計畫參與人員:江子揚、郭凱迪、黃仁姿、余佩真、陳致妤、

林慧芬、郭佩瑜、曾雨潔

本計畫除繳交成果報告外,另含下列出國報告,共 _1_ 份:

□移地研究心得報告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國外研究報告

處理方式:□除列管計畫及下列情形者外,得立即公開查詢

□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一年□二年後可

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103 年 10 月 30 日

(4)

目錄

中英文摘要及關鍵詞………I 報告內容………1 一、前言………1 二、研究目的………4 三、文獻探討………7 四、研究方法………19 五、結果與討論………22 參考文獻………80 計畫成果自評………85 附錄-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88

(5)

I 摘要 本計畫係在既有的《自由中國》研究基礎上導入資訊科技工具,透過數位科 技的應用,開創在數位人文脈絡下的歷史學應用研究,並將相關研究成果與過往 的傳統研究方法進行比較。具體而言,本計畫將通過資料探勘與詞頻分析法,將 《自由中國》文本現有的文字資料轉換成數據資訊,再從數位資訊庫中藉由人工 關鍵詞與自動關鍵篩選,擷取出相關關鍵詞叢,最終透過研究者的判讀與解釋, 而對《自由中國》思想體系的主張演變與概念構成,以及其與外在政治社會互動 所發生的關鍵事件與轉折時刻,進行檢證與詮釋。 關鍵詞:數位人文學、《自由中國》、思想史、詞頻分析

(6)

II

Abstract

The project is main to import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ols in the existing research base on Free China, pioneered the historians appli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digital humanities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and related research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research methods of the past. Specifically, the project through the data mining and the frequency analysis of Free China existing text data into a data information from digital information library by artificial Keywords and automatic screening retrieve relevant keywords plexus, ultimately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and explanation of the researchers, the advocate changing and the concept of constitution of Free China, and validated with key events and turning point of the interaction

of external political and social, that to verify and explain. Keywords: digital humanities, Free China, intellectual history,

(7)

報告內容

一、前言 依《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102 年度「數位人文」主題研究計畫徵求公告》, 關於「主題一,善用新工具:數位科技支援人社研究下的新方向」所闡述的重點 即在於,對巨量、繁瑣的資料應用資訊科技進行鳥瞰採擷,憑此描摹出傳統人文 研究所難充分掌握的宏觀脈絡,克服過往個別研究者所面臨見樹不見林的微觀研 究侷限,進而形塑出「大歷史架構的人文研究」趨勢,並審慎地檢視「知識結構 的變遷」,透過橫縱向度的觀察,就「長時段、大量的文史資料,進行貫時性和 共時性的思考」,藉此探討任一文本史料內部觀念結構的變遷,以及其與同時間 其他文本間的關係影響,以建構一個時代的知識形成與跨時代演進脈絡的觀測系 統1 。本計畫即以此架構為前提,透過團隊合作,導入資訊分析工具,嘗試在數 位人文脈絡下進行史學研究,並以《自由中國》為主題,透過資訊技術的應用, 而對其內涵與發展進行檢證與詮釋。 數位人文研究,主要係應用資訊科技之輔助,企圖在前數位時代囿於人力有 限性,因而難以觀察的現象、無法想像的議題等2 ,進行人文研究與電算科學間 互動之科際整合學科3 。透過數位與人文兩種不同領域互動,以及不同學域間背 景與訓練之差異,而進一步相互刺激、影響乃至於激盪出新的學術動能,因此, 數位人文研究之進行首重團隊運作模式4 。而數位人文研究則在 2000 年前後,由 於數位化典藏與資料庫系統建立等後,獲致突破性發展,透過文獻特性的描寫, 即 Metadata(詮釋資料);以及文獻內容全文打字、校對的數位化工程,整合人文 計算與數位底藏所累積之經驗與動能,進一步開啟數位人文之新頁5 。 人文研究與數位科技整合過程,最基本且必要的步驟即在於檔案數位化的典 藏保存,並以此為基礎,數位與人文兩者方能產生共鳴之基準點6 。檔案數位化 優勢,其最重要價值在於,使得數位資源能夠與系統相結合7 ,亦即如何透過系 統而駕馭龐大的數位檔案資料,則為數位人文進展關鍵之處8 ,否則,研究者將 面臨所謂「富裕的難題」(problem of abundance)之困境9 。此外,透過檔案數位化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102 年度「數位人文」主題研究計畫徵求公告》,101 年,頁 2-3。 2 項潔、涂豐恩,〈導論-什麼是數位人文〉,陳怡君、蔡炯民編輯;項潔主編,《從保存到創造: 開啓數位人文硏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年),頁 11。 3 劉青峰,〈觀念史研究與數據庫的建立與應用〉,項潔編,《數位人文硏究的新視野:基礎與想 像》(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年),頁 79。 44 項潔、翁稷安,〈導論-數位人文的變與不變〉,項潔編,《數位人文要義:尋找類型與軌跡》(臺 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 年),頁 15-16。 55 項潔、翁稷安,〈導論-關於數位人文的思考:理論與方法〉,項潔編,《數位人文硏究的新視野: 基礎與想像》(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年),頁 12。 6 項潔、翁稷安,〈多重脈絡-數位檔案之問題與挑戰〉,項潔編,《數位人文要義:尋找類型與軌 跡》(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 年),頁 28。 7 項潔、翁稷安,〈多重脈絡-數位檔案之問題與挑戰〉,頁 37。 8 項潔、翁稷安,〈多重脈絡-數位檔案之問題與挑戰〉,頁 40。 9 項潔、涂豐恩,〈導論-什麼是數位人文〉,頁 17。

(8)

工程,除傳統文本檔案的單一脈絡現制將被打破,以及檔案整理與研究間矛盾將 隨之減輕外,有效建構一套以研究作為主要思考取向的資訊系統,不同檔案所底 蘊的豐富且多重脈絡,將可從中獲得發現、呈現與被觀察10 。對於數位化檔案系 統所能提供的檔案脈絡,項潔歸結為六大要項:(一)檔案原始脈絡;(二)重組原 始脈絡所產生的多重脈絡;(三)鳥瞰型脈絡;(四)子文件集的縱觀脈絡;(五)文件 間統計型脈絡;(六)文件間隱藏的新脈絡11 。 有關檔案文獻數位化後之效益,黃寬重在〈數位時代人文研究的衝擊與蛻變〉 更進一步指出,將具備以下四項新生功能:「首先,典藏原件能夠在不影響公眾 利用下,獲得更好的保存,甚至永續庋藏。其次,經數位化後,文物典藏圖像資 訊可透過便捷的網際網絡,不限次數送至任何地點,有效突破地域限制。再者, 數位資料可透過建置後設資料與聯合目錄,將各類資料彙整分類,便於利用。其 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數位資料能極快速搜尋檢索」12 。另方面,在同篇文章 中,黃寬重亦特別提到,數位資源可能對人文研究產生衝擊之處,首先是數位資 料庫的品質,資料庫品質的差別將直接影響到研究成果;其次,則在於研究者對 數位資訊的詮釋能力,亦即若研究者缺乏專業訓練與先備知識,將影響推論結 果,進而損害研究品質;再者,以數位技術承載知識,則免不了出現新的知識利 用門檻,亦即研究者是否具備數位資源的掌握能力,將決定資訊時代下其所面臨 之衝擊與命運13 。 再者,數位人文研究的論理層面,金觀濤在〈數位人文研究的理論基礎〉中, 對人文研究與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間,有關研究取徑與內涵間進行釐清,並歸結 指出:「人文知識的可靠性原則和鑑別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中知識可靠性的客觀 性原則不同,它乃是基於他人經驗在研究者心中的可重驗性。據此,因數位技術 在大量文本分析中的地位,直接和判定知是真實性有關,故它在人文研究中將比 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中更具中心位置」14 。並進一步提出「長程的二階(second order)反思」之概念,即以數據庫和數位分析作為工具的數位人文與一般人文研 究不同之處在於,有關涉及歷史真實性的層面皆是具備可檢驗性的,同時,數位 人文研究不會對人文研究對於主體和價值系統的強調產生損害,因此,無須人文 研究對象將觀念懸置起來15 。 並由於人文研究和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間最大差異在於,人文研究高度重視 人的主體性與價值取向,因此,透過數據庫開展的關鍵詞研究分析,除一方面使 得可檢驗性導入傳統歷史研究外,另方面,更可藉此梳理觀念與事件間之關係16 。 同時因為任何觀念之表達、流傳、紀錄,乃至於社會動員轉化為行動皆離不開語 言,因此,無論研究新觀念起源,抑是反向研究社會行動如何改變觀念,皆可以 10 項潔、翁稷安,〈多重脈絡-數位檔案之問題與挑戰〉,頁 56。 11 項潔、翁稷安,〈多重脈絡-數位檔案之問題與挑戰〉,頁 41。 12 黃寬重,〈數位時代人文研究的衝擊與蛻變〉,《漢學研究通訊》31 卷 1 期(2012 年 2 月),頁 2。 13 黃寬重,〈數位時代人文研究的衝擊與蛻變〉,頁 3。 14 金觀濤,〈數位人文研究的理論基礎〉,項潔編,《數位人文硏究的新視野:基礎與想像》(臺北: 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年),頁 45。 15 金觀濤,〈數位人文研究的理論基礎〉,頁 59。 16 劉青峰,〈觀念史研究與數據庫的建立與應用〉,項潔編,《數位人文硏究的新視野:基礎與想 像》(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年),頁 79。

(9)

找到與此一觀念相對應之關鍵詞17 。在處理以關鍵詞作為主題的大量例句分析 後,研究者將可透過資料探勘從中所挖掘的大量數據,進一步結合歷史背景與文 本結構分析,而勾勒出某一時代特定觀念的理想類型(ideal type)18 。 綜合上述,數位人文作為人文與資訊間的科技整合學科,並由於其具備不間 斷改變與延展之特色,因此,僅有在經過大量嘗試與實際運用後,方能逐步形塑 數位人文研究之樣貌19 。

台灣歷史數位博物館(Taiwan History Digital Library,THDL)將史料數位化工程 的資料前置處理程序分成兩階段進行:首先,從已完成全文打字與詮釋資料處理 的個別史料之中,進一步辨識、擷取有關可利用的內容特徵;再者,匯集第一階 段所獲得的史料特徵,加以重整、運算並得出文獻集的整體資訊,同時比對史料 特徵,據此重構史料間關聯20 。本計畫之進行,即參照有關台灣歷史數位博物館 的資料前置處理程序,將《自由中國》第一卷至第二十三卷,總發行共 260 期、 約兩千多萬字的文本全文內容,進行人工勘誤與校正的作業,並將完成的數位檔 案鍵入資料庫中,再以此數據資料庫的數位資源作為統計樣體,進行對不同面向 《自由中國》文本內容的分析研究。 17 劉青峰,〈觀念史研究與數據庫的建立與應用〉,頁 68。 18 劉青峰,〈觀念史研究與數據庫的建立與應用〉,頁 79。 19 項潔、翁稷安,〈數位人文和歷史研究〉,項潔編,《數位人文在歷史學硏究的應用》,(臺北: 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年),頁 13。 20 陳詩沛、杜協昌、項潔,〈史料整體分析工具之幕後-介紹「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的資料前置 處理程序〉,陳怡君、蔡炯民編輯;項潔主編,《從保存到創造:開啓數位人文硏究》(臺北:臺 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年),頁 58。

(10)

二、研究目的

歷史研究進程之發展,余英時在”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中曾明確表示「歷史作為一種綜合通貫學域,需要持續由其他相關學 科中汲取養分」21 ,並對於所謂綜合通貫之意指出,「進行某一時代歷史情境研究 時,除觀察其於前後時代的歷時發展線索,更不可忽略共時性的橫貫關係」22 。 此外,歷史研究方法的未來發展,則首重「應用不同學門的專業技術工具,對歷 史問題進行分析與處理」23 。 置於數位人文脈絡下的史學研究歷程,基本上可從兩個層面進行探討:一、 計量史學(Cliometrics)的統計方法嘗試;二、數位典藏以及資料庫的建構24 。首先, 以整合數位技術與歷史研究為核心的計量史學肇發,可回溯至 60 至 70 年代在歐 美地區所蓬勃發展,其藉由電腦計算將大量的史料予以量化統計與數據分析,並 據此嘗試對歷史的發展結構與內涵進行詮釋,不過,由於數據基礎過於薄弱且代 表性不足,同時相關數據在紀錄過程的界定與標準選定亦模糊不清,因此,被批 判為「忽視了整個社會和政治結構」。其後,歷史數位資料庫創始之初,即在為 求克服計量史學失敗的前提下應運而生。歷史數位資料庫25 係以協助研究者應用 史料為出發,憑藉保存史料脈絡以取代詮釋模型的建立,並透過多媒體與網際網 路技術,將大量的史料以資料庫形式存放於網路上,進而提供歷史研究者繁瑣資 料的統計運算,以及關鍵詞彙26 檢索之用27 。 數位史學研究應用的社會實踐創新可體現在幾個層面上:首先,藉由資訊科 技的程式運算,得以迅速將原難以全面採擷的史料證據系統化呈現;二者,數位 技術對資料的巨量整合性,可縮減資料彙編的時程,而更將彙編成果更具時效性 的傳播、流通;三者,過往,由於史料的搜尋不易,導致研究者傾向對小規模範 疇進行描述性研究,如今,憑藉數位科技的應用,研究者得以嘗試就大範疇的歷 史課題,進行研究與提出歷史詮釋;四者,就過去所懸而未決的史實,能夠透過 科技進行快捷的還原與重建,以協助爭議問題的化解;五者,藉由數位檔案的應 用,可提昇歷史研究的產量成果28 。 21

Ying-shih Yu,”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translated by Thomas H. C. Lee and Chun-chieh Huang , Renditions(Hong Kong, spring 1981), p.17。

22

Ying-shih Yu,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p.17。

23

Ying-shih Yu,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p.19。

24 項潔、翁稷安,〈數位人文與歷史研究〉,頁 13。 25 雖說數位技術的應用,提供研究者諸多便利性與多元資料採擷,不過王汎森認為,治史的首要 條件仍無法脫離研究者對文獻的縝密解讀,而在歷史的詮釋過程中,資訊科技應視為研究工具的 一種,發揮「畫龍點睛式的輔助作用」。王汎森,〈歷史研究的新視野:重讀〈歷史語言研究所工 作之旨趣〉〉,《古今論衡》11 期(2004 年),頁 6-7。 26 關鍵詞彙應用的價值在於,採擷詞彙背後所隱含的觀念邏輯與世界觀,並藉由對詞彙亦義演變 之掌握,而勾勒出當時的時空背景與社會意識,進而透過觀察詞彙觀念的演變發展,以汲取歷史 的真實性。邱偉雲,〈關鍵詞叢與文本意義挖掘的嘗試:以《清季外交史料》為例〉,項潔主編, 《數位人文在歷史學研究的應用》(台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 年 12 月),頁 163。 27 項潔、翁稷安,〈數位人文與歷史研究〉,頁 14-15。 28 林滿紅,〈數位化:史學與社會結合的一大契機〉,項潔主編,《數位人文在歷史學研究的應用》 (台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 年 12 月),頁 45-46。

(11)

綜合上述,隨著資訊科學之蓬勃發展,逐漸形塑出一個可供歷史研究者進行 個別,抑是團隊整合研究的人文「數位研究環境」29 (Digital Research Environment ,DRE),並在此脈絡下,研究者可藉由資訊技術的應用,從大量繁瑣 的史料檔案中採擷相關所需資料,而對多元、豐富的資訊流進行保藏與儲存,同 時更奠基於此,得以克服時間與空間的侷限,發掘史料背後的隱含意義及其脈絡 軌跡,進而透過多重向度對歷史發展進行分析與詮釋30 。再者,藉由數位人文學 方法,除可以重覆驗證的統計數據,加深前人研究成果的正當性外,亦能補充傳 統研究法之不足。同時,透過資訊科技的應用,可使研究者能迅速地勾勒出觀念 發展圖像,並藉圖像的觀察而挖掘出「歷史殊異點」,而使得研究者能進入研究 的核心焦點,進而在此基礎上進行歷史解釋31 。 雖然透過數位工具進行歷史研究,將具備以上之優勢,不過,仍有幾個層面 是特別需要注意的。首先,可能由於數據過於單薄而不具備代表性,以及相關數 據在紀錄時的界定與標準不甚明確,此外,更重要的是,若僅依數據資訊做詮釋, 將可能忽視當時的整體社會與政治結構32 。其次,過度依賴關鍵詞所取得之訊息, 將可能對檔案間關聯性與底蘊於關鍵詞背後的概念行程產生斷裂,進而無法觸及 歷史研究的深層思考33 ;再者,透過數位工具所帶來的便利,將可能扼殺研究的 延展性,使其成為一種速成研究,而遺失傳統歷史研究「厚積薄發」的深度34 。 因此,在應用數位人文途徑進行歷史研究時須特別理解,資訊工具主要在於保存 與處理資料,而整體研究要能產生實質意義與影響,必須強調人文判斷與思維投 入35 ,使數位與人文二者間有效整合。 本計畫前行期中報告的執行,曾進行下述幾個層面的處理: (1)統計在共 260 期的《自由中國》中,選定作者、時間、發表文章等三變數,並觀察其間的關係 發展,並透過時間軸與篇數軸的座標架構,進一步分析整體時間的作者文章發表 排序、個別年間的作者文章發表排序、個別作者在不同年間的文章發表排序等情 形,以具體掌握作者/時間/文章發表的統計數據與趨勢;(2)應用關鍵詞分析, 以篇為單位,首先,透過電腦計算,重新計次與歸納出《自由中國》的文章主題 分類。再者,分析不同年度的文章主題分類趨勢;(3)將應用資訊科技所獲得的 結果,與過去既有研究成果進行對比分析。並透過以上的研究過程,勾勒出《自 由中國》的整體概括面貌。 29 據《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102 年度「數位人文」主題研究計畫徵求公告》所闡述,「數位研 究環境」指涉為一個供研究者,進行資料的搜尋、整理與分析的「虛擬書桌」,並可藉此平台與 其他研究者產生互動、交流,同時'透過雲端科技而將此「虛擬書桌」攜帶行走,易言之,數位 研究環境提供研究者一個易於運用的數位資料與技術工具整合場域,並可依使用者需求作習慣調 整。〈人文研究的數位研究環境(Digital Research Environment ,DRE)〉,《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102 年度「數位人文」主題研究計畫徵求公告》,101 年,頁 4。

30

Peter K. Bol , “Historical Research in a Digital Environment ”,《第三屆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研討 會論文集》,2011 年 12 月 1-2 日,國立台灣大學,頁 1。 31 金觀濤、邱偉雲、劉昭麟,〈「共現」詞頻分析及其運用-以「華人」觀念起源為例〉,《第三屆 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研討會論文集》,2011 年 12 月 1-2 日,國立台灣大學,頁 214。 32 項潔、翁稷安,〈數位人文與歷史研究〉,頁 15。 33 項潔、翁稷安,〈數位人文與歷史研究〉,頁 17。 34 項潔、翁稷安,〈數位人文與歷史研究〉,頁 19。 35 項潔、翁稷安,〈導論-關於數位人文的思考:理論與方法〉,頁 13。

(12)

在期末報告的執行內容,本計畫將奠基於期中報告所處理的相關基礎上,進 一步對於《自由中國》概念意識的深層底蘊內涵進行分析研究。本計畫將對於構 組《自由中國》思想體系的主要構面進行討論,並透過對包括自由民主觀、反對 黨觀、國家認同觀、經濟觀、地方自治觀、人權觀、主義觀等主要概念的詞頻變 化,以及其在(1)全卷文章(排除文藝類)與(2)社論文章的不同卷期所發生的轉折情 況與殊異現象,與歷史情境相結合並進行詮釋,最終進一步理清與歸結,導致《自 由中國》思想體系變遷的內在動因與外在壓力。

(13)

三、文獻探討 過去有關《自由中國》的研究 雷震所創辦的《自由中國》,在過往威權時刻是台灣自由民主的灘頭堡,從創 刊到終止近 11 年的期間,《自由中國》始終扮演台灣啟蒙思想的燈塔,然而,相 關爭取自由權利的論述終不被執政層峰所容,而於 1960 年 9 月 4 日受羅織知匪 不報、為匪宣傳等罪名,構陷入獄十年36 。置於戰後台灣歷史的脈絡上,無論在 倡導自由民主理念,抑是實際參與政治改革運動上,雷震與《自由中國》皆有其 不可抹煞的地位,就歷史軌跡而言,其不僅承繼自中國傳入的自由主義傳統,相 關目標訴求更成為爾後台灣民主發展的重要主張,因此,在研究戰後台灣政治、 社會發展的過程中37 ,對雷震與《自由中國》之探析有其關鍵的歷史角色與意義。 首先,目前以《自由中國》作為主體之研究如:吳叡人在〈自由的兩個概念 -戰前台灣民族運動與戰後《自由中國》集團政治論述(上)(下)〉38 中,從西方哲 學「積極自由」與「消極自由」的概念出發,檢視《自由中國》在台所行經之路, 並將其與戰前台灣民族運動之自由理念作一比較,以界別此兩群再野政治菁英對 「自由」之思考。筆者在〈台灣自由主義思想發展的歷史考察(1949-60):以反對 黨問題為中心〉39 以及〈《自由中國》「反對黨」主張的歷史考察〉40 中,以雷震及 其主導之《自由中國》之「反對黨」主張作為研究主題,並對其主張之具體內涵 與演變,進行歷史性的考察,以呈現該「反對黨」主張之發展軌跡;在〈雷震的 「國家統治機構」改革主張〉41 以及〈雷震的國家「統治機構」改革主張-對台 灣自由主義的一個考察〉42 中,透過外在情勢變遷與《自由中國》主張間之互動 關係分析,考察雷震乃至於《自由中國》刊物立場,隨著時空環境更迭,而產生 相當程度之演變;而於〈《自由中國》雜誌自由民主理念的觀察-一九五○年代 台灣思想史研究之一〉43 中,通過對《自由中國》有關自由民主理念傾向主張之 觀察,藉此勾勒出一九五○年代,台灣民主發展的脈絡;在〈台灣主義對國家定 位思考的歷史探討-以雷震及《自由中國》為例〉44 以及〈戰後台灣自由主義與 36 任育德,《雷震與台灣民主憲政的發展》(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1999 年 5 月),頁 278-279。 37 薛化元,《〈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 年代台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台北:稻鄉出版社, 1996 年 7 月),頁 377。 38 吳叡人,〈自由的兩個概念-戰前台灣民族運動與戰後《自由中國》集團政治論述(上)〉,《當 代》234 期(2007 年 5 月),頁 12-30。吳叡人,〈自由的兩個概念-戰前台灣民族運動與戰後《自 由中國》集團政治論述(上)〉,《當代》235 期(2007 年 6 月),頁 60-75。 39 薛化元,〈台灣自由主義思想發展的歷史考察(1949-60):以反對黨問題為中心〉,《思與言》34 卷 3 期(1996 年 9 月),頁 241-286。 40 薛化元,〈《自由中國》「反對黨」主張的歷史考察〉,《台灣風物》45 卷 4 期(1995 年 12 月), 頁 9-45。 41 薛化元,〈雷震的「國家統治機構」改革主張〉,《二十一世紀》69 期(2002 年 2 月),頁 66-70。 42 薛化元,雷震的國家「統治機構」改革主張-對台灣自由主義的一個考察〉,《台灣史料研究》 20 期(2003 年 3 月),頁 119-155。 43 薛化元,〈《自由中國》雜誌自由民主理念的觀察-一九五○年代台灣思想史研究之一〉,《台 灣史研究》2 卷 1 期(1995 年 6 月),頁 127-160。 44 薛化元,〈台灣主義對國家定位思考的歷史探討-以雷震及《自由中國》為例〉,《台灣風物》 48 卷 1 期(1998 年 3 月),頁 41-61。

(14)

民族主義互動的一個考察-以雷震及《自由中國》的國家定位為中心〉45 中,從 外在時空條件改變,及思想內在邏輯之發展兩面向出發,檢視《自由中國》對台 灣國家定位之立場變遷,即從以中華民國作為中國唯一合法代表者之「ㄧ個中國」 論,而朝向「兩個中國」論之移行過程;在〈與當權者的合作與矛盾-《自由中 國》創刊初期的路線轉折〉46 與〈從「反共擁蔣」掛帥到人權意識的抬頭-《自 由中國》與執政當局互動關係的一個歷史考察〉47 中,則對《自由中國》與威權 執政者間關係,從兩者間隱藏的內在緊張和互動關係切入,進而探討其後雙方關 係之演變。 此外,任育德在〈1950 年代雷震憲政思想的發展-以「中央政體」與「反對 黨」為例〉48 中,從雷震的憲政思想發展出發,進而探討《自由中國》對於「中 央政體」與「反對黨」的立場主張;而陳瑞崇亦在〈《自由中國》半月刊中關於 憲政論述的歷史分析〉49 中為文對《自由中國》關於憲政論述的部份進行分析。 林淇瀁在〈威權/霸權與新聞自由權-以 1950 年代《自由中國》的言論苦鬥為 例〉50 中,以《自由中國》為例,除探討當時傳播媒體與國家機器間之意識形態 衝突,並聚焦於《自由中國》對出版法修正案之論述,及對國民黨黨化教育之嚴 厲批判。此外,林淇瀁亦在《意識形態‧媒介與權力:《自由中國》與五○年代 台灣政治變遷之研究》51 中,主要是探討意識形態、媒介與權力彼此間的互動關 係,並通過傳播、政治及歷史等三個層次的討論,首先,分析自由主義與威權主 義二者,在意識形態上的鬥爭;其次,觀察處於強人威權體制下,在野政治精英 與掌權者的權力衝突關係;再者,進一步歸結《自由中國》在戰後台灣政治史與 報業史發展脈絡的歷史意涵。何卓恩在〈黨化教育 VS 公共教育:《自由中國》 的教育論述〉52 中,對《自由中國》的教育論述,特別是黨化教育批判的部份, 進行討論與分析。陳瑞崇則在〈論述作為一種觀看方式-論《自由中國》政治論 述場域的重建〉53 中,試圖將《自由中國》置於九O年代的台灣社會進行解讀, 並賦予當代意涵之位階。 45 薛化元,〈戰後台灣自由主義與民族主義互動的一個考察-以雷震及《自由中國》的國家定位 為中心〉,《當代》141 期(1999 年 5 月),頁 32-45。 46 薛化元,〈與當權者的合作與矛盾-《自由中國》創刊初期的路線轉折〉,《文訊》286 期(2009 年 8 月 1 日),頁 101-106。 47 薛化元,〈從「反共擁蔣」掛帥到人權意識的抬頭-《自由中國》與執政當局互動關係的一個 歷史考察〉,《法政學報》5 期(1996 年 1 月),頁 43-65。 48 任育德,1950 年代雷震憲政思想的發展-以「中央政體」與「反對黨」為例〉,《思與言》37 卷 1 期(1999 年 3 月),頁 97-139。 49 陳瑞崇,〈《自由中國》半月刊中關於憲政論述的歷史分析〉,《東吳政治學報》2 期(1993 年 3 月),頁 411-431。 50 林淇瀁,〈威權/霸權與新聞自由權-以 1950 年代《自由中國》的言論苦鬥為例〉,《台灣史 料研究》24 期(2005 年 3 月),頁 25-51。 51 林淇瀁,《意識形態‧媒介與權力:《自由中國》與五○年代台灣政治變遷之研究》(台北:政 治大學新聞學系研究所,2003 年)。 52 何卓恩,〈黨化教育 VS 公共教育:《自由中國》的教育論述〉,《思與言》49 卷 1 期(2011 年 3 月),頁 45-80。 53 陳瑞崇,〈論述作為一種觀看方式-論《自由中國》政治論述場域的重建〉,《東吳政治學報》 5 期(1996 年 1 月),頁 159-187。

(15)

《自由中國》的既有量化分析 有關利用量化法,對《自由中國》進行主題研究的主要有:魏誠所著的《自 由中國半月刊內容演變與政治主張》54 、顏淑芳撰寫的《自由中國半月刊的政黨 思想》55 ,以及筆者著《〈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 年代台灣思想史的一個考 察》56 等,其內容皆對《自由中國》之思想內容,進行較具體之量化研究。 其中,魏誠在《自由中國半月刊內容演變與政治主張》中,將內容分析主軸 置於《自由中國》的社論上,並選取共 490 篇的社論做為統計分析的樣本。分析 過程中,為呈現《自由中國》的內容演變,並細部分析其政治主張,因此,將每 篇文章都分成兩階段的操作步驟:首先,是將文章的性質進行歸屬分類,而此一 操作之目的在於,「了解這份雜誌的關懷面,有什麼主要的變動,以作為細部分 析的基礎」。在此步驟中,魏誠依文章主題不同進行分類,並分成「國際」、「政 治」、「外交」、「經濟」、「行政」、「教育」、「思想」、「司法」、「軍事」、「文化」、「社 會」、「本刊」、「其他」等十三項,並經統計「國際」總數為 126 篇、「政治」類 為 163 篇、「外交」類 19 篇、「經濟」經濟類 37 篇、「行政」類 30 篇、「教育」 類 28 篇、「思想」類 24 篇、「司法」類 20 篇、「軍事」類 9 篇、「文化」類 5 篇、 「社會」類 4 篇、「本刊」18 篇、「其他」類 6 篇,詳如下表一: 表一:《自由中國半月刊內容演變與政治主張》對「社論」文章性質的分類 類 別 / 篇 數 / 年 代 1949-195 0 195 1 195 2 195 3 195 4 195 5 195 6 195 7 195 8 195 9 196 0 合 計 國 際 10 14 9 15 13 17 12 8 11 10 7 12 6 政 治 9 4 4 4 14 7 19 19 33 22 29 16 3 外 交 4 2 3 1 1 1 4 0 1 2 0 19 經 濟 1 2 3 3 4 6 4 5 5 2 2 37 行 政 0 0 4 0 1 3 2 4 1 11 4 30 教 育 1 0 2 3 3 1 4 1 8 3 2 28 54 魏誠,《自由中國半月刊內容演變與政治主張》(台北: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1984 年)。 55 顏淑芳,《自由中國半月刊的政黨思想》(台北: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1989 年)。 56 薛化元,《〈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 年代台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台北:稻鄉出版社, 1996 年 7 月)。

(16)

思 想 0 2 2 1 2 2 2 5 2 3 3 24 司 法 0 1 0 0 2 0 2 2 5 7 1 20 軍 事 0 0 0 0 2 0 1 2 0 4 0 9 文 化 0 0 1 0 0 1 1 0 0 1 0 5 社 會 0 0 1 0 0 1 1 0 0 1 0 4 本 刊 3 2 0 1 1 3 3 2 1 2 0 18 其 他 1 0 0 0 1 2 0 0 0 1 1 6 合 計 29 27 29 28 45 44 54 49 67 69 49 49 0 資料來源:魏誠,《自由中國半月刊內容演變與政治主張》,台北:政治大學新聞 學研究所,1984 年。 再者,則是以各篇文章的主要議題做為統計分析之基礎,藉此「了解這份雜 誌在特定類別下,它所關懷的問題移轉的情形」以及相關可能變動的趨勢。在第 二個步驟中,魏誠主要將議題分成「團結與反共救國會議」、「政府人事」、「國民 黨黨務」、「反攻前途」、「僑務及出入境」、「行政效率與貪瀆」、「地方選舉」、「軍 公教待遇」、「出版與言論自由」、「行政院與國會關係」、「國會議事功能」、「反對 黨」、「地方自治」、「黨政關係」、「修憲與連任」、「行政院部會裁併」、「國會改造」、 「省籍」、「其他」等,並相關統計如下表二: 表二:《自由中國半月刊內容演變與政治主張》對「社論」文章主要議題的分類 年 份 / 篇 數 / 議 題 1949-195 0 195 1 195 2 195 3 195 4 195 5 195 6 195 7 195 8 195 9 196 0 合 計 團 結 與 反 共 救 國 會 4 2 0 2 0 0 2 2 3 1 0 16

(17)

議 政 府 人 事 3 0 0 1 2 1 1 0 4 0 1 13 國 民 黨 黨 務 1 0 2 0 2 2 1 1 0 1 2 12 反 攻 前 途 1 1 0 0 0 0 1 1 4 1 1 10 僑 務 及 出 入 境 0 0 2 0 0 0 4 1 1 0 0 8 行 政 效 率 與 貪 瀆 0 0 2 0 0 3 1 0 1 5 1 13 地 方 選 舉 0 0 0 1 1 0 1 3 0 1 7 14 軍 公 教 待 遇 0 0 1 0 0 0 1 3 0 3 3 11 出 版 與 言 論 自 由 0 0 0 0 2 1 2 3 7 4 3 22 行 0 1 0 0 4 0 1 2 2 0 0 10

(18)

政 院 與 國 會 關 係 國 會 議 事 功 能 0 0 0 0 0 1 2 2 4 2 0 11 反 對 黨 0 0 0 0 0 1 0 0 2 3 5 11 地 方 自 治 0 0 0 0 0 0 1 1 3 3 0 8 黨 政 關 係 0 0 0 0 0 0 1 1 1 0 0 3 修 憲 與 連 任 0 0 0 0 0 0 0 1 0 4 9 14 行 政 院 部 會 裁 併 0 0 0 0 0 0 0 1 0 0 0 1 國 會 改 造 0 0 0 0 0 0 0 1 0 1 0 2 省 籍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其 他 0 0 1 0 4 1 2 1 2 3 0 14

(19)

資料來源:魏誠,《自由中國半月刊內容演變與政治主張》,台北:政治大學新聞 學研究所,1984 年。 魏誠歸結兩表的統計結果指出,《自由中國》社論的趨勢大致在 1954 年以及 1958 年兩個時刻產生轉折,其中,在 1954 年時,無論是質與量等皆有顯顯著的 轉變;而在 1958 年時,則主要是發生量的變化。其次,魏誠更進一步表示:「1954 年前後對國內問題的關心開始重於國際問題,1958 年左右,對國內各方面問題 的已建立整體性的觀點,亦即由人事、政策的層面,轉入結構及社區認同等的層 面了」57 。 而顏淑芳在《自由中國半月刊的政黨思想》中,則主要聚焦在《自由中國》 政黨思想方面的分析。顏淑芳首先,即先從所有的《自由中國》文章中,篩選出 主題有關政黨的文章,共計 43 篇,並分成直接有關文章與間接有關文章兩部份, 再以直接有關政黨的文章,其中包括反對黨相關文章 25 篇,以及陳述政治組織 價值的文章 3 篇,總計 28 篇的文章等作為統計分析主體。而在此 28 篇文章中, 顏淑芳並依每篇文章的內容不同,分別標註與摘錄包括「主義」、「政綱」、「政策」、 「菁英政黨」、「非競爭型政黨」、「政黨組織」、「黨魁」、「長期在野黨」等主張傾 向58 ,見下表三: 表三:《自由中國半月刊的政黨思想》篩選出有關政黨主題文章 作者 篇名 卷期 雷震 〈反對黨之自由及如何確保〉 二卷七期 蔣勻 田 〈如何利用反對黨〉 十一卷五期 蔣勻 田 〈忠誠的反應〉 十五卷九期 魏正 明 〈民主政治的基本精神-合法的反對〉 十五卷九期 牟力 非 〈略論反對黨問題的癥結〉 十六卷三期 朱伴 耘 〈反對黨!反對黨!反對黨!〉 十六卷七期 李璜 〈談反對黨〉 十七卷四期 姚士 幼 〈一黨執政太久,老百姓要換味口〉 十七卷四期 朱伴 耘 〈再論反對黨〉 十七卷六期 傅正 〈從責任政治說到反對黨〉 十七卷七期 社論 〈反對黨問題〉 十八卷四期 梁叔 文 〈論政黨政治〉 十八卷四期 57 魏誠,《自由中國半月刊內容演變與政治主張》頁 28-32。 58 顏淑芳,《自由中國半月刊的政黨思想》(台北: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1989 年),53-60。

(20)

胡適 〈從爭取言論自由談到反對黨〉 十八卷十一 期 社論 〈積極展開新黨運動〉 十八卷十二 期 朱伴 耘 〈三論反對黨〉 十八卷四期 朱伴 耘 〈四論反對黨〉 十八卷九期 黎復 〈反對黨勢在必組〉 十九卷四期 朱伴 耘 〈五論反對黨〉 十九卷五期 朱伴 耘 〈六論反對黨〉 二十卷十期 王厚 生 〈論民主自由運動與反對黨〉 二十卷十一 期 黃安 〈反對黨與反共〉 十八卷七期 牟力 非 〈我對於知識分子大結合的看法和寄望〉 十六卷三期 社論 〈取消一黨專政!─從黨有、黨治、黨享走向民有、民治、 民享的大道〉 二十卷二期 雷震 〈我門為什麼迫切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反對黨〉 二十二卷十 一期 社論 〈土耳其政變的教訓─兼論反對黨的正面價值〉 二十二卷十 二期 殷海 光 〈我對在野黨的基本建議〉 二十三卷第 二期 社論 〈國民黨如何領導從政政黨〉 十二卷二期 楊金 虎 〈我們衷心期待的反對黨〉 二十三卷第 三期 資料來源:顏淑芳,《自由中國半月刊的政黨思想》,台北: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 1989 年。 筆者在《〈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 年代台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中, 關切《自由中國》有關民主憲政思想59 ,並將此思想分類的判準,分成包括「憲 政基本精神」、「基本人權」、「中央政府體制」、「政黨」、「地方自治與選舉」、「基 本國策」、「憲法變動」等七個主題分類,而各七大主題分類又依具體內容,細分 為共計 20 個子項,其分類、子項如下: (一)憲政基本精神 (1)自由民主的基本理念 (2)法治 59 有關《自由中國》的台灣民主憲政文章之分類詳目,參見薛化元,《〈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 -1950 年代台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台北:稻鄉出版社,1996 年 7 月),頁 416-494。

(21)

(二)基本人權 (3)表現自由/《出版法》問題 (4)其他基本權問題 (三)中央政府體制 (5)責任內閣制/責任政治 (6)行政中立 (7)司法獨立/軍、司法判決劃分問題 (8)立法院 (9)監察 (10)考試 (四)政黨 (11)反對黨 (12)中國國民黨體質改造 (五)地方自治與選舉 (13)地方自治 (14)地方選舉問題 (六)基本國策 (15)軍隊 (16)教育/救國團 (17)外交/聯合國問題/「中國問題」 (七)憲法變動 (18)總統三連任問題、臨時條款/國大修憲 (19)反共救國會議 (20)「自由中國運動」 量化分析過程中,首先參酌數量分析上常用的 Pareto principle60 (巴略多法則) 進行篩選,並以《自由中國》所涉及台灣的 1297 篇民主憲政主張的文章為統計 母體,再從中選取經統計後佔總篇數 5%以上的項目61 ,包括:自由民主的基本 理念(佔總篇數 8.79%)、表現自由/《出版法》問題(佔總篇數 11. 64%)、反對黨(佔 總篇數 7. 48%)、地方選舉問題(佔總篇數 5.47%)、教育/救國團(佔總篇數 14.03 %)、外交/聯合國問題/「中國問題」(佔總篇數 10.79%)、總統三連任問題、臨時 條款/國大修憲(佔總篇數 5.40%),詳如下表四: 60 有關 Pareto principle 的說明,參見楊必立、劉水深(主編),《生產管理辭典》(台北:華泰書局, 1988 年),頁 229-230。 61 除此七主要子項外,其他的各子項統計結果參見薛化元,《〈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 年 代台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頁 412-415。

(22)

表四:《〈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 年代台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對有關民 主憲政主題文章所作的分類統計 Period/Category 自由民 主的基 本理念 表現自 由/《出 版法》 問題 反對黨 地方選 舉問題 教育/ 救國團 外交/ 聯合國 問題/ 「中國 問題」 總統三 連任問 題、臨 時條款 /國大 修憲 1)1:1-2:8 18 1 3 0 0 1 0 2)2:9-3:8 2 0 0 1 3 23 0 3)3:9-4:8 6 0 2 1 4 11 0 4)4:9-5:8 6 7 0 2 2 8 0 5)5:9-6:8 6 4 1 0 4 13 0 6)6:9-7:8 2 0 1 0 4 5 1 7)7:9-8:8 4 3 0 2 2 3 0 8)8:9-9:8 2 0 0 0 10 5 4 9)9:9-10:8 3 3 4 0 3 6 2 10)10:9-11:8 2 5 0 2 6 4 0 11)11:9-12:8 3 14 1 1 6 8 0 12)12:9-13:8 5 7 1 0 7 6 0 13)13:9-14:8 7 6 2 1 10 3 0 14)14:9-15:8 4 6 2 0 12 10 0 15)15:9-16:8 16 21 13 10 10 0 2 16)16:9-17:8 3 6 7 5 14 5 0 17)17:9-18:8 7 10 7 5 15 4 3 18)18:9-19:8 7 19 11 0 23 4 0 19)19:9-20:8 0 20 8 1 19 5 6 20)20:9-21:8 2 6 4 1 10 4 8 21)21:9-22:8 6 5 9 23 10 10 42 22)22:9-23:5 3 8 21 16 8 2 2 Total 114 151 97 71 182 140 70 % 8.79% 11. 64 % 7. 48% 5.47% 14.03% 10.79% 5.40% 七項總計 63.60% 註:每一時期為半年 資料來源:薛化元,《〈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 年代台灣思想史的一個考 察》,台北:稻鄉出版社,1996 年 7 月,頁 183-184。 又此七項各期篇數百分比分配表如下表五:

(23)

表五:《〈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 年代台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對各分類 主題佔全部民主憲政文章比例的統計 Period/Category 自由民 主的基 本理念 表現自 由/《出 版法》 問題 反對黨 地方選 舉問題 教育/ 救國團 外交/ 聯合國 問題/ 「中國 問題」 總統三 連任問 題、臨 時條款 /國大 修憲 1)1:1-2:8 15.79% 0.66% 3.09% 0.00% 1.10% 0.71% 0.00% 2)2:9-3:8 1.75% 0.00% 0.00% 1.41% 0.00% 16.43% 0.00% 3)3:9-4:8 5.26% 0.00%0 2.06% 1.41% 2.20% 7.86% 0.00% 4)4:9-5:8 5.26% 4.64% 0.00% 2.82% 1.10% 5.71% 0.00% 5)5:9-6:8 5.26% 2.65% 1.03% 0.00% 2.20% 9.29% 0.00% 6)6:9-7:8 1.75% 0.00% 1.03% 0.00% 2.20% 3.57% 1.43% 7)7:9-8:8 3.51% 1.99% 0.00% 2.82% 1.10% 2.14% 0.00% 8)8:9-9:8 1.75% 0.00% 0.00% 0.00% 5.49% 3.57% 5.71% 9)9:9-10:8 2.63% 1.99% 4.12% 0.00% 1.65% 4.29% 2.86% 10)10:9-11:8 1.75% 3.31% 0.00% 2.82% 3.30% 2.86% 0.00% 11)11:9-12:8 2.63% 9.27% 1.03% 1.41% 3.30% 5.71% 0.00% 12)12:9-13:8 4.39% 4.64% 1.03% 0.00% 3.85% 4.29% 0.00% 13)13:9-14:8 6.14% 3.97% 2.06% 1.41% 5.49% 2.14% 0.00% 14)14:9-15:8 3.51% 3.97% 2.06% 0.00% 7.14% 7.14% 0.00% 15)15:9-16:8 14.04% 13.91% 13.40% 14.08% 5.49% 0.00% 2.86% 16)16:9-17:8 2.63% 3.97% 7.22% 7.04% 7.69% 3.57% 0.00% 17)17:9-18:8 6.14% 6.62% 7.22% 7.04% 8.24% 2.86% 4.29% 18)18:9-19:8 6.14% 12.58% 11.34% 0.00% 12.64% 2.86% 0.00% 19)19:9-20:8 0.00% 13.25% 8.25% 1.41% 10.44% 3.57% 8.57% 20)20:9-21:8 1.75% 3.97% 4.12% 1.41% 5.49% 2.86% 11.43% 21)21:9-22:8 5.26% 3.31% 9.28% 32.39% 5.49% 7.14% 60.00% 22)22:9-23:5 2.63% 5.30% 21.65% 22.54% 4.40% 1.43% 2.86% %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註:每一時期為半年 資料來源:薛化元,《〈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 年代台灣思想史的一個考 察》,台北:稻鄉出版社,1996 年 7 月,頁 186。 而根據以上分析結果,作者指出:首先,《自由中國》的主要內容,及其所佔 之比率,與一般認為《自由中國》的重要內容如:地方自治與選舉、司法獨立、 言論自由、反對黨問題等有所不同62 。再者,根據《自由中國》各時期量的演變 62 對於過往,一般之所以容易將地方自治與選舉、司法獨立、言論自由、反對黨問題等議題與 《自由中國》產生聯想,作者推論,可能是由於《自由中國》曾以此為題材,出版四本選集之緣 故。薛化元,《〈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 年代台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頁 188。

(24)

趨勢,基本上可將《自由中國》分成第一期至第十期、第十一期至第十九期、第 二時期至第二十二期等三個時期,其中,《自由中國》在第一期至第十期並無較 為突出的項目,而外交/聯合國問題/「中國問題」在第二期至第五期間,佔總篇 數的 32.29%,是較為特殊的部份;次之,在第十一期至第十九期間,此時期以 表現自由/《出版法》問題與教育/救國團,最為顯著;而對於二十期以後的情況, 其主要思想內容特色則包括:反對黨、地方選舉問題、總統三連任問題、臨時條 款/國大修憲等63 。 此外,有關依《自由中國》內容的不同,而作出若干文章基礎歸類,如 2003 年由自由思想學術基金會企畫出版的《〈自由中國〉選編》64 系列叢書,從中篩選 出包括「自由民主的基本概念」、「司法與人權」、「憲政問題」、「言論自由」、「國 際情勢與中國問題」、「地方自治、選舉與反對黨」、「黨國體制的批判」等七大主 題概念文章彙編。其後,筆者在《〈自由中國〉全 23 卷分類索引》中對《自由中 國》之內容進行整體性基礎歸納,並依其文章不同的概念內容,分成「刊物的立 場與反省」、「自由民主的基本概念」、「法治」、「表現自由/出版法問題」、「其他 基本權問題」、「責任閣制/責任政治」、「行政中立─國民黨退出軍警特」、「司法」、 「立法院問題」、「監察」、「考試」、「在野黨」、「國民黨體質改造/國民黨問題」、 「地方自治」、「地方選舉問題」、「軍隊」、「教育/救國團」、「外交/聯合國問題」、 「總統三連任問題/修憲/國大」、「反共救國會議」、「反共」、「經濟/財政」、「文藝」 等二十三個類別65 。 63 薛化元,《〈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 年代台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頁 190-191。 64 薛化元等編選;文化總會指導;自由思想學術基金會企畫,《〈自由中國〉選編》(臺北市:稻 鄉出版社,2003 年)。 65 薛化元主編,《〈自由中國〉全 23 卷分類索引》(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 年 3 月)。

(25)

四、研究方法 本計畫研究方法之應用,係結合量化研究與質化研究,透過資訊工具對蘊藏 於資訊池中的巨量資料進行探勘,並運用計量分析從採擷出的相關資訊,獲得研 究所需的材料。在此基礎上,將相關淬鍊出的研究材料,通過研究者的內容分析 與史料解讀,進一步對欲研究的主題進行探討。本計畫主要應用的研究方法分述 如下: (一)資料庫研究法 資料庫研究法係輔助程式與研究者在充份互動的前提下所進行,資料庫係提 文獻資料的提供、輔助工具,而研究主體仍為研究者。資料庫的功能應用在提供 年代、詞彙、作者等文獻數據檢索與統計,並以此為基礎,從中對詞彙之意涵與 觀念進行推演,同時透過運算後的數據材料呈現,對照研究者過往的研究發現與 假設,進行檢證、確認,最終,再通過研究者的判讀以詮釋文獻數據蘊含的意義 與價值66 。 資料庫研究法應用在歷史學研究,尤其是觀念史,主要係指研究觀念的形塑 過程,即須探究該關鍵詞的出現淵源,並對其在不同時期的意義進行分析,資料 庫應用對研究者而言,通過文獻資料庫的建構,進行數據探勘(data mining)的動 作,以採擷出觀念表達的關鍵詞叢,並藉由對核心關鍵詞的內容分析,而進一步 揭示觀念的起源與流變。大體而言,資料庫研究法的操作過程可分成幾個步驟進 行:首先,應用資料庫檢索關鍵詞叢,並按年代對其出現次數進行計量統計,此 即「關鍵詞叢的採擷」;二者,就所採擷出的關鍵詞叢,通過研究者的判讀與解 釋,以確認、分析關鍵詞的意義類型,以及年代出現頻度與演變過程:三者,據 此釐清某一時期觀念的主要意涵,並進一步探析其與相關傳統觀念間之差異,最 終對觀念置於大歷史架構下之源起與變遷脈絡予以揭示67 。 以資料庫為母體,透過數位科技的應用協助研究者從巨量的文本資料中採擷 出特定主題的文字資訊,同時亦可回饋在彙整重構一主題性數位資料庫。而透過 資料庫彙整、連結,對文字材料建構出不同切面的資訊,並進一步將文字轉換成 數值與符號,而深入分析掌握隱藏其中的關鍵資訊。資料庫研究法的發展擴充人 文社會學科的研究向度,通過資訊工具對文字進行檢索、辨別、關聯與分析等自 動化操作,使得研究者對任一歷史事件或現象的發生,能有更深入的掌握與理 解,而更重要的是,藉此促進許多跨領域、廣域的整合研究發展68 。 (二)詞頻分析法

自然語言處理技術(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係指,研究者應用計算機等軟硬 66 詹筌亦、王乃昕,〈「主義」的數位人文研究〉,《數位人文在歷史學研究的應用》(台北:臺大出 版中心,2011 年 12 月),頁 222。 67 金觀濤、劉青峰,《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頁 5-6。 68 劉吉軒、賴隆平,〈臺灣文官職等升遷預測〉,項潔主編,《從保存到創造:開啟數位人文研究》 (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1 年 11 月),頁 115。

(26)

體器具,對自然語言進行運算處理的資訊技術,若用於人文社會學科研究,則可 藉此深入研究文本表面文字「對於焦點議題所意涵的正面意見與反面意見」69 。 就史學應用研究而言,則透過此項技術方法的運算處理,提供研究者初步分析的 工具使用,以更具效益的模式處理巨量的語料,而致力於知識層次的分析70 。 詞頻分析﹙frequency analysis﹚係指,運用統計方法對詞彙在文本中的出現頻 率進行統計運算。通過特定詞彙出現的頻率統計,可獲得「觀察詞語強度所反映 的文本主題或詞語演變」,以及「觀察詞語的分佈與彼此之間的關係」等雙重回 饋71 。而詞頻分析的具體操作:首先,以各年份的的總字數除以全文獻的總字數 而得到其年份比例72 ;再者,將欲探察的特定詞彙,其在各年份出現次數除以全 文獻出現的總次數,而得到特定詞彙在各年份的出現比例73 。最終,再將前述二 者的數據同置一起,以觀察特定詞彙在不同年份的頻率關係。而若特定詞彙的啂 一年份比例,顯著高於總字數的同一年份比例,即意味著該年份有一些事件發生 與該特定詞彙間,具有相當密切之關聯74 。 通過詞頻分析應用,歷史發展軌跡可以從詞彙變化進行宏觀的觀察,而詞頻 統計分析的效益係對資料本體作進一步補充與檢證75 。並且,就個別特定作者而 言,依照詞頻統計所作之研究,除可用於風格分析外,更可藉此觀察作者的思考 傾向與方式76 。而值得注意的是,「詞頻統計的結果,並不能、也不該直接導致任 何結論。它最多是呈現出某種現象,現象背後潛藏了什麼意義,如何詮釋,都需 要人文研究者的介入」77 。 (三)歷史研究與內容分析法 本計劃在內容分析法的應用,首先將蒐集包括研究文件、學術論文,傳媒報 章抑或源自他人之轉述資料等之相關資料,並對透過系統化歸類與重整,而對所 蒐集之文獻資料予以分析、辯證及推論,進以提供研究分析時之實證,使整體研 究趨臻詳實、綜合與客觀,而達到知識積累的效果。 在歷史研究法的應用,主要是從《自由中國》發行當時之時空背景、客觀環 69 相關應用資訊工具對文本中,文字表達背後所隱涵的語義與意向之分析的介紹、探討與運用, 可參考古倫維,《意見分析之研究與應用》﹙台北:台大資工所碩士論文,2009 年﹚。 70 劉昭麟、金觀濤、劉青峰、邱偉雲、姚育松,〈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於中文史學文獻分析之初步 應用〉,頁 151。 71 劉吉軒、柯雲娥、張惠真、譚修雯、黃瑞期、甯格致,〈以文本分析呈現臺灣海外史料政治思 想輪廓〉,項潔編,《數位人文要義:尋找類型與軌跡》(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 年),頁 87。 72 劉昭麟、金觀濤、劉青峰、邱偉雲、姚育松,〈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於中文史學文獻分析之初步 應用〉,頁 64。 73 劉昭麟、金觀濤、劉青峰、邱偉雲、姚育松,〈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於中文史學文獻分析之初步 應用〉,頁 73。 74 劉昭麟、金觀濤、劉青峰、邱偉雲、姚育松,〈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於中文史學文獻分析之初步 應用〉,頁 65。 75 金觀濤、邱偉雲、劉昭麟,〈「共現」詞頻分析及其運用-以「華人」觀念起源為例〉,頁 203。 76 項潔、涂豐恩,〈導論-什麼是數位人文〉,頁 19。 77 項潔、涂豐恩,〈導論-什麼是數位人文〉,頁 19。

(27)

境等外在史實,及《自由中國》之內容與論點,以衡量該是否與客觀事實相符, 抑是彼此間相容的程度,進而對《自由中國》之脈絡及發展歷程進行考察。此外, 若要討論《自由中國》在戰後台灣發展脈絡的意義,則除就學理上的探討外,從 歷史結構變遷的層次進行考察亦有其必要,因此,本計劃嘗試由知識社會學研究 途徑(Sociology of Knowledge)78 切入,認知到《自由中國》發生時刻的歷史條件存 在情境(existential situation)侷限,須由當代觀點置身該時所處的時代情勢與歷史背 景,具體而言,即將歷史的過去視為一種活著的過去,由「一種思想方式到另一 種的歷史變化」絕非前述之消滅,而是其之存活「結合到一種新的、包括它自己 的觀念的發展和批評也在內的脈絡之中。」79 ,並從關聯論(relationism)80 出發分析 其歷史經驗條件,檢視歷史變遷所產生的問題與結果,進而彰顯出《自由中國》 的發展,在戰後台灣發展軌跡的特殊歷史意義與價值。 思想史研究,過往傳統研究方法係透過研究者,就其專業知識從特定文本中 摘取相關關鍵詞彙,並對文本的內在知識內涵,以及其與外在歷史環境的互動關 係進行探討。而本計畫的研究操作,則是導入資料庫研究法與詞頻分析法,透過 計量模式的應用從資訊池中探勘出所需資料,並對巨量資訊的分析除提供可驗證 性資料,以重構歷史觀念的譜系,此舉除可別於傳統研究法利用少數文獻進行片 面論述的侷限,更可強化歷史研究的可驗證性與科學性,同時,亦通過如此實驗 史料研究新方法,對前人的研究成果重新檢證、確認與商榷,並賦予新的歷史討 論場域。另方面,研究者亦可藉由數位科技,運用關鍵詞叢迅速地掌握蘊藏於大 量資料中主要觀念間之關聯,以縮減資料檢索與整理的時間81 ,同時補足過往個 別研究者所無法企及的資訊屏障,此即為導入數位科技於思想史研究應用之效益 所在。

78 Karl Mannheim, Ideology and utopia :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San Diego :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c1936), p.79.

79 柯林武德(Robin George Collingwood)(著),何兆武、張文杰(譯),《歷史的觀念》(香港:商務

印書館有限公司,2002 年),頁 38。

80 關聯論意指在既定情境下,所有存在的情境元素皆會彼此相涉,並透過關係程序得以從相對 應之思想架構獲得其特殊意涵。Karl Mannheim, Ideology and utopia :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p.86、282.

(28)

五、結果與討論 本計畫期末報告成果及其發現 本計畫主要將《自由中國》第一卷至第二十三卷,總發行共 260 期、約兩千多 萬字的文本全文內容,進行人工勘誤與校正的作業,並將完成的數位檔案鍵入資 料庫中,再以此數據資料庫的數位資源作為統計樣體,進行對不同面向《自由中 國》文本內容的分析研究。 (一)與其他子計畫的合作:數位工具之介紹與導入 數位人文方法之應用,其旨在「以可重複驗證之數據,來建立前人研究結果 的正當性,或是補充其不足」,並藉此提供人文研究者一項不同以往的研究工具 82 ,因此,數位方法即為協助研究者,對龐雜資料加以分析整理,通過關鍵詞叢 以採擷過去因資料分散,而隱藏其間的概念關聯83 。有關數位工具的開發與應用, 一個基礎概念即為「自然語言處理技術」(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 所謂「自然語言」,其泛指生活於自然界中的生物,所直接、間接使用得言語溝 通,其中,如中文、英文等即表示人類所應用的語言。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 則為,研究者通過電腦的軟硬體應用,而更具效率地處理分析巨量文字資料84 。 斷詞處理通常是文本分析進行的首要工作,不過,由於目前電腦中並無具備充足 的知識,因此,單純進行斷詞的全面自動化對研究的幫助有限,同時斷詞正確與 否,亦將影響統計文獻相關詞彙的詞頻的信度,鑒於此,透過研究者經由人工判 讀所篩選出的關鍵詞彙,即為斷詞階段時無可或缺的操作要素,並且,關鍵詞彙 在個別年度所出現之比例,則為研究過程定義重要關鍵詞彙的主要依據85 。 本計畫的內容執行主要是提供《自由中國》全文史料文本,並對通過電腦計 算後的數位資訊作人工辨識與判讀。在計畫設計上是與整合型計畫中的另兩個子 計畫相互配合、支援,其中,由蔡銘峰教授主持的子計畫《文本史料數位實驗室 之打造與創新人文研究之探索-文本史料資訊檢索與探勘工具之開發與實踐》, 提供本計畫在第一年期間,有關文本自動斷詞系統的應用與統計的數位工具。而 由劉吉軒教授主持的子計畫《文本史料數位實驗室之打造與創新人文研究之探索 -文本史料社群網絡分析工具之開發與實用》,則提供本計畫在第二年期間,有 關文本社會網絡分析的數位工具,而各子計畫在整合型計畫中的的關係與整體架 構,如下圖一所示: 82 金觀濤、邱偉雲、劉昭麟,〈「共現」詞頻分析及其運用-以「華人」觀念起源為例〉,頁 214。 83 劉吉軒、柯雲娥、張惠真、譚修雯、黃瑞期、甯格致,〈以文本分析呈現臺灣海外史料政治思 想輪廓〉,頁 196。 84 劉昭麟、金觀濤、劉清楓、邱偉雲、姚育松,〈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於中文史學文獻分析之初步 應用〉,《第三屆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研討會論文集》,2011 年 12 月 1-2 日,國立台灣大學,頁 154、166。 85 劉昭麟、金觀濤、劉清楓、邱偉雲、姚育松,〈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於中文史學文獻分析之初步 應用〉,頁 156-157、161。

(29)

圖一:本整合型計畫中各子計畫的相互關係與架構

第二年計畫執行期間,本計畫數位工具的開發,有關詞叢篩選部分是參考中 研院 CKIP 中文斷詞系統,以及 Jieba(結巴中文分詞系統);系統平台部分參考 Bottle web-framework;檢索引擎部分參考 Whoosh 2.5.6 documentation;資料庫部份參考 Apache Couch DB。各部份功能簡介如下: (1) CKIP 中文斷詞系統86 本計畫應用 CKIP 中文斷詞系統主要是,首先此系統具備自動抽取新詞建立 領域用詞,或是線上即時分詞功能,為一具有新詞辨識能力,並附加詞類標記的 選擇性功能之中文斷詞系統。再者,包含一個約拾萬詞的詞彙庫及附加詞類、詞 頻、詞類頻率、雙連詞類頻率等資料,而分詞依據為此一詞彙庫及定量詞、重疊 詞等構詞規律,以及線上辨識的新詞,此外並解決分詞歧義問題。 (2) Jieba(結巴中文分詞系統)87 Jieba(結巴中文分詞系統)在本計畫之應用,主要是由於中文斷詞通常會根據詞 庫的內容,進行斷詞的決策,故尋找中文斷詞工具時,將詞庫的自訂能力做為一 86 有關 CKIP 中文斷詞系統之介紹與說明,參見網址:http://ckipsvr.iis.sinica.edu.tw/,瀏覽時間: 2014 年 5 月 14 日。 87 有關 Jieba(結巴中文分詞系統)之介紹與說明,參見網址:https://github.com/fxsjy/jieba,瀏覽 時間:2014 年 5 月 14 日。

(30)

必要條件。「結巴中文分詞」做為中文斷詞工具,其為一使用 Python 程式語言 開發之自由開源軟體,具備自訂詞庫之能力,若有必要,亦能對其斷詞程式進行 修改88 。 (3) Bottle web-framework89 由於本計畫所預計實作之資訊檢索系統,是為了服務歷史研究人員,客製化 需求的程度較高,必須要能提供自訂程式碼的機制,故採用 Bottle 做為 web 伺 服器的開發框架,Bottle 為一 Python 程式語言所開發而成的自由開源 web 開發 框架,其特色為 RESTful 導向、輕量、易開發90

。 (4) Whoosh 2.5.6 documentation91

本計畫選用自由開源軟體 Whoosh 作為資訊檢索引擎,在於其為一套 Python 程式語言的程式庫,由 Matt Chaput 所開發與維護。Whoosh 原先是 Side Effects Software 公司為了業務需要而開發的資訊檢索引擎,現已開源。Whoosh 除滿足 「使用者查詢解析」、「相關文件匯集」、「文件結果排序」等三個資訊檢索的過程 外,也提供先進的文件結果排序演算法實作,亦能自由抽換演算法及參數,而俾 於計畫之進行92 。 (5) Apache Couch DB93 CouchDB 是 Apache 基金會所管理之開源軟體專案,它的理念為「完全擁抱 web 的資料庫 (a database that completely embraces the web)」,使用 JSON 儲存資 料、JavaScript 做為查詢語言,並採用 MapReduce 架構,且提供基於 HTTP 的 API。因此,本計畫對於 CouchDB 之應用主要在於,傳統關聯式資料庫系統必須 88 此部份關於 Jieba(結巴中文分詞系統)之說明,以及對於本計畫的用途與幫助,是參考本整合 型計畫中,由蔡銘峰教授主持的另一子計畫《文本史料數位實驗室之打造與創新人文研究之探索 -文本史料資訊檢索與探勘工具之開發與實踐》。蔡銘峰,《文本史料數位實驗室之打造與創新人 文研究之探索-文本史料資訊檢索與探勘工具之開發與實踐》,計畫編號:NSC 102-2420-H-004-052-MY2。

89 有關 Bottle web-framework 之介紹與說明,參見網址:http://bottlepy.org/docs/dev/index.html, 瀏覽時間:2014 年 5 月 14 日。 90 此部份關於 Bottle web-framework 之說明,以及對於本計畫的用途與幫助,是參考本整合型 計畫中,由蔡銘峰教授主持的另一子計畫《文本史料數位實驗室之打造與創新人文研究之探索- 文本史料資訊檢索與探勘工具之開發與實踐》。蔡銘峰,《文本史料數位實驗室之打造與創新人文 研究之探索-文本史料資訊檢索與探勘工具之開發與實踐》,計畫編號:NSC 102-2420-H-004-052-MY2。

91 有關 Whoosh 2.5.6 documentation 之介紹與說明,參見網址:https://pythonhosted.org/Whoosh/, 瀏覽時間:2014 年 5 月 14 日。 92 此部份關於 Whoosh 2.5.6 documentation 之說明,以及對於本計畫的用途與幫助,是參考本整 合型計畫中,由蔡銘峰教授主持的另一子計畫《文本史料數位實驗室之打造與創新人文研究之探 索-文本史料資訊檢索與探勘工具之開發與實踐》。蔡銘峰,《文本史料數位實驗室之打造與創新 人文研究之探索-文本史料資訊檢索與探勘工具之開發與實踐》,計畫編號:NSC 102-2420-H-004-052-MY2。

93 有關 Apache Couch DB 之介紹與說明,參見網址:http://couchdb.apache.org/,瀏覽時間:2014 年 5 月 14 日。

(31)

事先定義好資料綱要,較不適合管理文本分析導向的資料,而為開發一資訊檢索 系統及文本分析,故選用「文件導向資料庫系統」CouchDB 進行資料的儲存94 。 (二)期中報告成果與發現之回顧 (1)有關作者文章發表之統計與趨勢分布 在統計作者/時間/文章發表的部份,本計畫主要是應用由蔡銘峰教授所開 發的數位工具與資訊處理平台,透過電腦自動化計算,來對於《自由中國》整體 發表文章與其作者作一統計,進而,並由此觀察主要作者在不同年度,文章發表 的量與分佈趨勢。此外,為提升統計結果信度與效度,首先,本計畫除探查主要 作者所用過,由筆名發表的文章外95 ,其次,藉由如雷震、殷海光、夏道平、傅 正等四人的文選集,從中比對找出隱藏在《自由中國》社論中的各篇文章,三者 譯作部份,並納入整體統計中96 。下列各表將具體呈現本計畫《自由中國》發表 文章/作者之統計情況: 首先,下表六所呈現的為,本計畫原始《自由中國》發表文章的作者統計: 表六:本計畫原始《自由中國》發表文章的作者統計(截取前二十名排序) 排序 作者 文章發表量 1 雷震 59 2 龍平甫 41 3 徐訏 34 4 殷海光 33 5 蔣勻田 30 6 朱伴耘 28 7 羅鴻詔 27 8 胡適 27 9 陳之藩 25 10 孟瑤 24 11 陳紀瀅 20 12 聶華苓 20 13 海光 19 94 此部份關於 Apache Couch DB 之說明,以及對於本計畫的用途與幫助,是參考本整合型計畫 中,由蔡銘峰教授主持的另一子計畫《文本史料數位實驗室之打造與創新人文研究之探索-文本 史料資訊檢索與探勘工具之開發與實踐》。蔡銘峰,《文本史料數位實驗室之打造與創新人文研究 之探索-文本史料資訊檢索與探勘工具之開發與實踐》,計畫編號:NSC 102-2420-H-004-052-MY2。 95 關於《自由中國》的筆名使用,經探查,如雷震曾以「原之道」的筆名在《自由中國》發表 過文章;殷海光以「海光」、「極光」與「梅蘊理」作為筆名;夏道平曾使用「朱啟葆」及「虞敏 平」發表文章;傅正則以「傅中梅」、「王建邦」、「紀仁」等發表過文章。 96 在此,須特別說明的是,對於「社論」部分的計量,由於如瞿荊州、戴杜蘅等作者,皆未出 版文選集,無法從其中比對發表文章,因此可能導致最終的計量產生偏誤。

(32)

14 夏道平 18 15 徐逸樵 18 16 於梨華 17 17 毛子水 17 18 傅正 16 19 戴杜衡 16 20 許思澄 16 其次,下表七將呈現納入筆名、隱藏在社論的文章及譯作部份,並經計量調 整後的情況,具體而言,雷震將加入以原之道發表文章 3 篇,以及社論 41 篇, 合計 44 篇;殷海光加入以海光、極光、梅蘊理等名,各發表 19 篇、1 篇、1 篇, 社論 29 篇,譯作 15 篇,合計 65 篇;夏道平以「朱啟葆」、「虞敏平」等筆名各 發表 7 篇、2 篇,社論 47 篇、譯作 6 篇,合計 62 篇;傅正以「傅中梅」、「王建 邦」、「紀仁」等筆名各發表 1 篇、1 篇、1 篇,社論 21 篇,合計 24 篇。 表七:本計畫納入筆名、隱藏在社論的文章及譯作部份,並經調整後的《自由中 國》作者文章發表的統計((截取前二十名排序) 排序 作者 文章發表量 1 雷震 103 2 殷海光 98 3 夏道平 80 4 龍平甫 41 5 傅正 40 6 徐訏 34 7 蔣勻田 30 8 朱伴耘 28 6 羅鴻詔 27 7 胡適 27 8 陳之藩 25 9 孟瑤 24 10 陳紀瀅 20 11 聶華苓 20 12 徐逸樵 18 13 於梨華 17 14 毛子水 17 15 戴杜衡 16 16 許思澄 16 17 徐逸樵 18 18 董鼎山 12

(33)

19 郭廷以 12 20 齊佑之 11 由上表可知,文章發表量經調整後,前五名排序分別為:雷震 103 篇、殷海 光 98 篇、夏道平 78 篇、龍平甫 41 篇、傅正 40 篇。而在檢視本計畫《自由中國》 有關作者/總文章量後,下列圖表將呈現出文章量排序前五名者,各年度的文章 分佈趨勢。 表八:雷震各年度的文章發表分布 年 度 / 次 數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雷 震 1 7 7 9 6 1 4 3 1 3 10 7 原 之 道 0 0 0 2 0 0 0 1 0 0 0 0 社 論 0 1 5 2 5 7 1 2 4 5 4 5 加 總 1 8 12 13 11 8 5 6 5 8 14 12 表九:殷海光各年度的文章發表分布 年 度/ 次 數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殷 海 光 (包 括 譯 作 部 分) 1 5 2 2 10 10 6 2 1 4 2 3 海 光 0 2 11 6 0 0 0 0 0 0 0 0 梅 蘊 理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具有計畫主持人資格,且於國內外擔任教學、研究職務在

董事長未依規定召 集,經現任董事三分之 一以上以書面提出會議 目的及召集理由請求召 集董事會議時,董事長 應自受請求之日起十日

你是否同意,及至 2000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 1980 年代的改革開放改善了與 亞洲其他國家的關係?就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亞洲任何一個國家的關係,解釋你 的觀點。. 建議答題方向

加强中文能力建設,有利於使中文在更大範圍內和更深程度上融入高質量共 建 “一帶一路” 的進程,承擔應有的國際交流責任;有利於破解共建

PC :由津貼小學議會委任 SC :由香港津貼中學議會委任 SP :由香港特殊學校議會委任 EP :津貼小學選任教師代表.. 津貼學校公積金

PC :由津貼小學議會委任 SC :由香港津貼中學議會委任 SP :由香港特殊學校議會委任 EP :津貼小學選任教師代表 ES

作出任何明示或隱含的陳述、申述、保證或擔保。對於任何人士因使用

學博士,現為上海大學文學院教 授,兼任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