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未來時間觀理論及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分為四節:第一節探討未來時間觀理論及相關研究;第二節探討學習態度 理論及相關研究;第三節探討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理論及相關研究;第四節分析未來 時間觀、學習態度與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之關係。

第一節 未來時間觀理論及相關研究

本節將分為三個部分,依序說明未來時間觀的內涵、本研究未來時間觀的架構 及說明未來時間觀的相關研究。

一、未來時間觀之內涵

(一)未來時間觀之定義

個 人 對 於 未 來 事 件 之 預 期 、 組 織 與 規 畫 即 為 未 來 時 間 觀 (future time perspective),這個未來事件結果可能是在距今幾週、幾個月或甚至幾十年後出現

(Seijts, 1998)。而這樣的時間計畫能力被視為一種發展中的人格特質,會隨著年 紀的增長而持續發展(Green, Fry, & Myerson, 1994)。再加以考量到個人藉由預期 未來事件,進而設定目標的過程,所以部份學者將未來時間觀定義為個人對未來目 標的預期(Bembenutty & Zimmerman, 2003;Husman & Lens, 1999 ; Simons, Dewide,

& Lens, 2004)。

個人的行為開始及持續亦受到個人未來時間觀的影響,Nuttin(1964)認為想 要達成個人心中的目標,想像目標達成的結果是引發實際行動的重要誘因(引自 Devoider & Lens, 1982 ; Husman, McCann, & Crowson, 2000)。Gjesme(1983)指出 未來時間觀具備探照燈的功能,幫助個體看清前方的道路,及找到更遠的目標,進 而擬定計畫逐步實現。周淑楓(2007)認為未來時間觀較佳的人,較能主動且長時

8

(imaged future)對人類動機、行為重要性之現代心理學家。他們認為人會先預設 事件或行為在未來可能演變的結果,然後再決定目標及行動,所以該預期會影響人 目前的選擇及行為(引自Husman & Lens, 1999;Nuttin & Lens,1985)。早期西方 學者多視未來時間觀為個人能力或特質。Gjesme(1979)認為未來時間觀是逐漸發 展而成的人格特質,以四種方式交互作用,包含涉入性、預期性、佔用性及速度性。

其中涉入性指對未來事件的關注程度;預期性指對未來事件的準備程度;佔用性指 對未來的思考次數;速度性指察覺未來的頻率。DeVoider 與 Lens(1982)把未來 時間觀區分為動態層面(dynamic aspect)及認知層面(cognitive aspect)。動態層面 是指個人對長遠目標給予不同的高低價值;認知層面是指個人覺察目前的行為可 能對未來目標產生的影響。

不過,部分學者發現個人預期與規劃未來的能力會隨年齡的增加而有所改變

(Green, Fry, & Myerson, 1994)。Alvos、Gregson 與 Ross (1993)在探討藥物成癮 戒斷的治療計畫時,發現未來時間觀會受到生活環境的影響而改變。Lamm、

Schmidt 與 Trommsdorff(1976)指出未來時間觀是社會化過程的結果,個人會將 文化特定的目標整合進自己未來的目標中。以上研究顯示個人對未來的預期、計畫 可能同時受到年齡、環境及社會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後續研究也多支持未來 時間觀並非是穩定不變的特質,而是可以改變的認知結構。

近期的未來時間觀理論則多以較彈性的個人信念來解釋。Seijts(1998)認為

9

未來時間觀與認知結構有關,並提出五維觀點來說明,包含「延展性」:指個人探 索未來時間觀的長度;「一致性」:指個人規劃未來事件的順序;「方向性」:指個人 覺知從當下到未來的移動程度;「密集性」:指個人期待未來事件的數量;「感受性」: 指個人預期未來事件的滿意及開心的程度。Peetsma(2000)將未來時間觀視為個 人對某個特定生活領域目標所持有的態度,可用來說明學生在課業上的努力程度。

其中生活領域劃分成學校和課業、社會關係、個人發展與休閒時間等四個方面,並 將未來時間觀的內涵分類為「知識認知」:指個人對未來的計畫或預期,及對現實 社會生活的理解;「評價情感」:指個人對未來目標所持樂觀或悲觀的態度,亦即對 未來目標的評價;「行為意象與行為」:指個人計畫性、目的性追求目標的內在歷程。

Husman 與 Shell(2008)提出未來時間觀包含「連結性」:指目前行為與未來目標 的關係;「價值性」:指立即或未來目標達成的重要程度;「延展性」:指個人將想法 延伸到未來間的距離及「倉促性」:指個人知覺時間流逝的速度感,當個人越少對 未來做準備,越容易覺得時間飛逝且不夠用,屬於反向的向度。

而在國內研究部分,周淑楓(2007)指出臺灣學生受華人集體文化的影響,在 設定未來目標時,除了考量個人的想法,同時也會參考重要他人的意見來決定生涯 方向。黃珮婷(2012)認為未來時間觀概念的發展,從一開始被定義為天生的人格 特質或能力,逐漸轉變成可改變的認知結構,並且深受社會、團體文化的影響。林 麗芳(2009)指出具備較佳未來時間觀的學生,較能預期當前行動對未來目標的影 響,願意為了達成未來目標而付出努力。

綜合以上,未來時間觀是指個人思考未來事件的程度,從早期強調能力、特質,

逐漸轉變可調整且多面向的認知概念。當個人越具備未來時間觀,越能形成具體的 未來目標,並且引發個人採取有助於目標實現的行為,文獻亦指出個人預期未來的 情形會受到經驗與社會文化的影響,亦即表示藉由教育活動的介入或許能夠進一 步拓展個人的未來時間觀,進而完成未來目標。

10

二、本研究未來時間觀的架構

本研究採取何嘉欣(2011)編製的「國中生未來時間觀量表」為研究工具,該 量表是參考 Husman 和 Shell(2008)及林麗芳(2009)對未來時間觀提出的概念 編擬而成。

Husman 和 Shell(2008)在統整未來時間觀相關文獻後,參考 Gjesme(1979,

1983)、Daltrey 和 Lange(1984)、De Voider 和 Lens(1982)等研究,歸納出未來 時間觀的四個面向,包含1.價值性:是未來時間觀的動態層面。雖參酌 De Voider 和 Lens(1982)所提出未來時間觀內涵中對價值性(Valence)的定義—價值性即 個人評估未來目標的重要性,但不同之處在於Husman 和 Shell(2008)以(Value)

取代(Valence)評價未來,目的是要要突顯個人願意犧牲現在以支持未來的概念。

故未來時間觀價值性越高,代表個人越重視未來目標,願意為了達成未來目標而犧 牲現在。2.連結性:是未來時間觀的認知層面,即多樣性計畫未來的能力,並能將 當前行動與未來目標做連結,也是指對未來目標關心的認知能力。Husman 和 Shell 認為Gjesme(1979)、Daltrey 和 Langer(1984)均提及一個重要的概念,即對未來 的關心或多樣性的規劃,進一步以未來時間觀的連結性(connectedness)命名。連 結性越高,代表越能覺察現在行為與未來目標之間的關係,因此當個人做決定時,

更能思考未來目標的結果,未來時間觀也較佳。3.延伸性:指的是個人想法延伸到 未來之間的距離(Daltrey & Langer, 1984)。未來目標會隨著個人將想法延伸更遠 而更明確,也更能了解其重要性,未來時間觀則越高。4.倉促性:指個體察覺時間 消逝的速度,Husman 和 Shell(2008)在參考 Gjesme(1983)的未來導向量表之 後所提出。如果個人覺知時間快速流逝,通常較匆忙,容易感覺時間不夠使用,其 未來時間觀也較差。

林麗芳(2009)認為個體對未來目標的態度及情感,在未來時間觀上也佔有重 要的份量,故將態度及情感納入未來時間觀內涵之中。何嘉欣(2011)為了解國中 生對未來目標的預期及討論、對未來的計畫、執行的能力以及能察覺目前行動影響

11

未來目標的程度,參考Husman 和 Shell(2008)及林麗芳(2009)對未來時間觀提 出的概念,將未來時間觀分成1.對未來目標的討論:指個人與其他人分享及討論自 2001)。Kauffman 和 Husman(2004)歸納文獻指出不同性別對角色的期待,在男 女生未來目標上有很大的差異,雖然近年來女性和男性一樣,擁有專業目標上的期 望,但女性更關注人際目標(interpersonal goals)。而 Greene 與 DeBacker(2004)

則認為男性的未來時間觀在延伸距離方面較女性佳,顯示男性較能預期長程的未 來目標,而女性有較多元的目標。不過後續有研究指出男女性在未來時間觀上並沒 有顯著差異(周淑楓,2007)。

目前國內的研究主要針對 13-18 歲的青少年進行探討,結果多支持不同性別青

12

少年的未來時間觀有差異存在(何嘉欣,2011;林啟超,2009 ;林麗芳,2009;

邱英豪,2007)。邱英豪(2007)發現國中女生對未來的未確定、對能力兩部分, 著年齡的增長未來時間觀也會產生改變。Daltrey 和 Lenger(1984)研究發現未來 時間觀的延伸性及連貫性與年級有顯著相關。Husman 等人(2000)研究發現大二 學生工具性知覺最高,大四最低。國內針對青少年的研究,也發現低年級學生反而

13 連貫性上表現良好,且較能夠延宕滿足(Lomranz, Shmotkin, & Katznelson, 1983;

Guthrie, 2009)。Marjoribanks(1985)研究家庭環境對學習結果的影響,發現家庭

Agarwal, Tripathi 與 Srivastava(1983)探討物質滿足、親子互動經驗與未來時間觀 之關係,指出不論在物質方面是滿足或是匱乏,個人的未來時間觀並沒有顯著差異,

但是具備良好的親子關係、學習經驗對未來時間觀有正向的影響。

14

綜合前述,雖然部分研究指出因為中、高社經地位的家庭能提供相對充裕的文 化資本和經濟資源,使個人擁有較佳的未來時間觀,但是也有研究指出物質的匱乏 不一定對個人預期未來的情形產生負面影響,故本研究以父母教育程度為探討的 變項,進一步了解在不同教育程度的父、母親的教養下,國中生在未來時間觀上的 差異情形。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