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未來研究與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6

五、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從一開始因為懷疑 KMV 公司所設置之違約點的適切性,開始針對 違約點進行探討,由債權人的角度,尋找其權益極大化,以得到最適違約點,

也在此之中,改變了 KMV 原本部分的做法,也就是我們認為債權人有可能在 負債到期日,因為股東的遊說或是因為希望拿回負債總值,而給予寬限期,

以期增加其權益價值,因此在以債權人的角度列式時,我們共有三個時點,

現在、負債到期日、新增的寬限期,來尋找債權人認為最適的違約點,並計 算出預期違約機率,但此違約機率在本質上和 KMV 公司是有所不同的,最基 本的即時點上的不同,我們假設債權人有多給予寬限期的可能,且違約的定 義有所不同,因為在我們的假設裡,是以公司被迫進行清算來當作違約的定 義。

在尋找出違約點之後,我們進行圖表以及迴歸分析,雖然進行迴歸分析,

得到的結果並不顯著,但這並不出乎預期,因為影響違約點的關係較為複雜,

導致每個變數對於違約點大小的影響較小,且在後半部分析時,得知債權人 給予的寬限期長短對於違約點的大小亦沒有顯著的關係,但卻尋找出在給予 寬限期之後,公司資產仍然低於負債總值時,清算後所能得到的資產比例顯 著影響著違約點的大小,我們認為主要是因為此因素越大,債權人在給予寬 限期之後,有可能得到的資產比例越大,造成其在公司遇到危機時,不希望 公司違約,認為給予寬限期將使未來不僅有可能拿回負債總額,即使公司仍 然在寬限期到期時無法使資產高於負債總額,仍然可以得到較高的資產比 例。

第二節 未來研究與建議

本研究主要是以債權人的角度進行探討,尋找最適的違約點,但是影 響違約的因素甚多,不同關係人期望有所不同,因此單純找出債權人對違約 點的想法,可能無法完整詮釋最適合的違約點,以得到最符合真實的預期違 約機率,但如果能運用不同的關係人或是因素進行探討,可能可以得到更有 預測能力的預期違約模型,對信用風險市場造成極大貢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7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陳宏輝,存款保險評價模型之比較-以台灣地區上是銀行為例,逢甲 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年 6 月

2. 詹菲如,貸款定價與績效評估-運用選擇權評價模式,淡江大學財務 金融學系金融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 年 6 月

3. 李欣怡,以修正 KMV 模型為基礎探討台灣上市上櫃公司違約風險,

國立東華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年 6 月

4. 黃建隆,以市場模型衡量信用風險,中國文化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 論文,2003 年 6 月

5. 莊元豪,KMV 信用風險模型運用於台灣上市上櫃企業之適切性-模型 違約點再修正,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 年 5 月

6. 王長湘,信用風險衡量與企業授信績效之研究-KMV 模型之運用,銘 傳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 年 6 月

7. 楊德淳,台灣金融產業系統風險之衡量,國立中山大學經濟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6 年 1 月

8. 吳佳萍,違約機率、資產相關係數與公司規模之研究,朝陽科技大 學財務金融學系,2006 年 6 月

9. 詹乾隆、沈大白,KMV 風險評估模型運用於無股價公司之研究,「商 情資料庫分析與建置之研究」成果發表會,2003 年

10.黃明祥、許光華、黃榮彬、陳鈺鈴,KMV 模型在台灣金融機構信用風 險管理機制有效性之研究,財金論文叢刊,2005 年 10 月第三期,

29-50

11.魯維龍、余昭朋,基於 KMV 模型的上市公司信用風險評估實證研究,

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商場現代化」2008 年 10 月(上旬刊)總第 553 期

12.蔣正權、張能福,KMV 模型的修正及其應用,統計與決策,2008 年 9 月總第 261 期

13.夏紅芳、馬俊海,基於 KMV 模型的上市公司信用風險預測,預測,

2008 年第 6 期

14.李沃牆、許峻賓,銀行授信風險管理-KMV 模型之財務預警之實證研 究,建華金融季刊,2004 年第二十六期,97-138

1. Altman, E.I. (1968),“Financial Ratios,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Journal of Finance, Vol.

23, pp. 589-609

2.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BCBS) (2005), A Explanatory Note on the Basel Ⅱ IRB Risk Weight Functions 3. Black, F. and J.C. Cox (1976),”Valuing Corporate Securities: Some

Effects of Bond Indenture Provisions.”Journal of Finance, Vol.31, pp.351-367

4. Black, F. and M. Scholes (1973),”The Pricing of Options and Corporate Liabiliti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81,pp.637-659

5. Broyden, C.G. (1965),”A Class of Methods for Solving Nonlinear Simultaneous Equations,” Mathematics of Computation, Vol. 19, pp.577-593

6. Chou, H.C. and D. Wang (2007),“Performance of Default Risk with Barrier Option Framework and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Evidence from Taiwan,” Physical A, Vol.358, pp. 270-280

7. Crosbie, P.J.(1999),”Modeling Default Risk.”KMV Corporation, 12-January

8. Duffie, D. and K. Singleton (1997),”An Econometric Model of the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 Swap Yields.”Journal of Finance, Vol. 52, pp. 1287-1321

9. Geske,R. (1977), “The Valuation of Corporate Liabilities as Compound Options.”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Vol.12, pp.541-552

10.Jarrow, R.A., D. Lando and S.M. Turnbull (1997),”A Markov Model for the Term Structure of Credit Risk Spread.” 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Vol. 10, pp. 481-523

11.Jarrow, R. A. , and S. M. Turnbull (1995), “Pricing Derivatives on Financial Securities Subject to Credit Risk,” Journal of Finance, Vol. 50, pp53-86

12.Lando, D. (1998), “On Cox Processes and Credit Risky Securities.”Review of Derivatives Research, Vol. 2,99-120 13.Longstaff, F.A. and E.S. Schwartz (1995), “A Simple Approach to

Valuing Risky Fixed and Floating Rate Debt,” Journal of Finance, Vol. 50, pp. 780-82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9

14.Merton, R.C. (1974),” On the Pricing of Corporate Debt: The Risk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Journal of Finance, Vol.

29 ,pp.449-470

15.Naoya T. and T. Noubuya (2003),”A Note on Credit Risk of Vertical Keiretsu Firms: Evidence from the Japanese Automobile

Industry.”Asia-Pacific Financial Markets, pp. 377-398

16.Newton, I. (1736),”The method of fluxions and infinite series:

With its application to the geometry of curve-lives.” London: by H. Woodfall, sold J. Nourse.

17.Shimko, D., N. Tejima, and D. Van Deventer (1993),”The Pricing of Risky Debt When Interest Rates are Stochastic,” Journal of Fixed Income, Vol. 3, pp. 58-6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