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校長課程領導的影響因素及其因應策略

在文檔中 壹、課程領導的意義 (頁 93-124)

本節第一部分探討影響校長實施課程領導的因素,首先析述 課程設計與發展因素,其次探討領導背景因素;第三,探究領導 的脈絡因素;第四,分析學校內外部環境的變遷因素;最後歸結 出校長實施課程領導的影響因素。第二部份探討校長課程領導的 因應策略。

壹、課程設計與發展因素 一、情境分析模式

Skilbeck 提出的「情境分析模式」(situational analysis model)主 張將課程設計與發展置於社會文化架構中,學校老師藉由提供學生瞭 解社會文化價值、詮釋架構和符號系統機會,改良及轉變其經驗。主 要構成要素包含,分析情境、擬定目標、設計教與學的課程方案、詮 釋及實施課程方案、評估及評鑑。其中,就分析情境而言是課程設計 的主要任務。情境分析的工作主要探討內、外在因素(引自蔡清田、

(一)內在因素

1.教師因素:價值觀念、態度、知識、技能、經驗、動機、專業 能力、長短處及角色等。

2.學生因素:性向、能力、動機、價值觀念及需求。

3.學校屬性和政治結構:權力的分配、權威關係、培養順從規範 和處理偏差行為的方法等共同假定事項和期望。

4.資源和經費:校舍、設備、學習資料及經費分配等。

5.現行的課程問題和缺點。

(二)外在因素

1.教育政策制度的要素和挑戰:政策的規劃與聲明、考試、地方 教育機構的期望或要求或壓力、課程方案及教育研究。

2.社會的變遷及其趨勢:政府的政策與指示、工業的發展、政治 文化的運動及社會意識型態的轉變等。

3.教師支援、資源制度的服務:教師專業中心、師資培育機構及 研究單位。

4.學科或教材的改變。

5.社區假定事項和價值標準:成人與兒童關係的型態。

6.流入學校的社會資源。

7.家長、雇工和工會的期望和要求:家長對於識字、外語教學、

家庭作業等的看法;雇主對於識字、藝術與人文、重要議題 等課程標準的要求等。

二、目標模式

Tyler 的目標模式強調課程目標的擬定主要針對學生、學科與社 會的需求評估,決定暫時性目標,並經由教育哲學及學習心理學篩選 可能的目標。就目標獲得的三項來源說明如下(黃光雄、蔡清田,

1999;黃政傑,1991):

(一)學習者需求:首先必須兼顧學生當前與未來的興趣、特殊與共 同的興趣;其次,必須評估學生的個人需求。

(二)學科需求:從學科專家的建議中尋找教育目標,課程設計時必 須有效辨識那些科目的知識是最新的研究成果,利用新的學科 知識內容取代舊的學科知識。

(三)社會需求:從研究當代校外社會生活當中尋找教育目標,進行 社區生活需求的工作分析,以瞭解社區人力資源的發展。社區 的生活需求主要包括職業需求、社會公民需求、家庭需求、文 化與休閒需求。但是社會的需求仍必須經由轉化才能成為合乎 學習者能力的目標。

依據 Tyler 模式與情境分析模式的分析可知,兩者都著重對情靜 脈落的分析,以作為擬定課程目標的依據,進而能有效決定、選擇、

設計課程方案,並加以評鑑成效。兩種模式皆能具體指出影響課程目 標與設計發展的各種脈絡因素,事實上,這些脈絡因素也是進行課程 領導值得加以考量的。

貳、領導背景因素

依領導的背景因素而言,可以從以下三個觀點加以論述:

一、組織結構型塑領導者行為

不同情境脈絡會影響領導者的效能,從組織脈絡型塑領導者 的觀點觀之,有三種主要的理論論點有助於加以理解與解釋

(Smith & Andrews, 1989):

(一)期望理論:主張校長的行為可由其對行為結果的期望而 加以 預測。因此,校長會選擇一種最可能產生預期結果的行動。

(二)角色理論:強調校長領導行為的形成來自教育局(長)、教師、

學生、家長及對學校的使命與任務等重要他人對領導者的角色 期望。校長須敏銳知曉不同角色期望以及避免角色衝突,以形 塑其自身的角色。

(三)順應-回應理論(adaptive-reactive theory):主張校長的行為 是各種不同變相的產物,「順應-回應理論」假定校長對學校 的組織結構、類型大小、內在文化、外在環境變相、教師的態

度和特質都必須加以回應或順應。

二、領導脈絡因素的主要領域

依領導的脈絡因素而言,Hughes 指出有三個主要領域必須加以 考量(引自 Australian College of Education, [ACE], 2001):

(一)學校領導的一致性趨勢

學校領導所必須具備的特質包括:

1.專業的實踐,包括以下承諾:

(1)教與學必須讓學習成為終生的過程

(2)基於一致的價值建立社群

(3)演示民主的價值和過程 2.專業知識,必須包含以下知覺:

(1)影響教育的全球化改革

(2)地方社區和個別的需求

(3)從學校、社區、國家和全球可取得的資源

(4)在學習與教學方面的研究和經驗

(5)價值形態與道德教育

(6)行政與管理過程

(二)制度的要求 主要包括:

1.領導的原則在於提供合格與持續的教育。

2.專業認證必須符合國家合格的認證。

3.專業的面向包括:精熟專門的知識與持續的專業發展;優先對服 務對象提供服務,有共同責任來尋求明確的工作倫理準則;大眾 所能接受的標準。

(三)學校改革的國際化發展趨勢

因應學校改革的國際化發展,有關學校領導所必須考量的重 要脈絡因素,包括:

1.課程改革,採用各種途徑的學習研究,並使公共政策的決定能 符合學校的現實。

2.資訊科技的運用將學習重點轉換到個別學生身上,雖然有其優 點,但也錯失一些重要的學習要素。並挑戰學校的本質及現況。

3.學會公共生活,包括人際關係、團隊合作、建立和諧社會、培 育良善公民。

4.必須學會賦予意義:學校提供各種方法,賦予來自媒體及日常 生活的大量資訊意義。因此,必須學會如何評估資訊的有效性 及可用性。

5.學校能建立學習社群。發揮最大的效能。

6.學校必須兼顧普遍性與獨特性:教育改革是全球改革型態的一

部份,但是每所學校和每位學生卻是獨特的,學校必須瞭解全 球化與個別化要求的意義。

上述言之,依領導理論而言,領導者必須顧及領導組織的脈絡因 素,才可能扮演適當的領導者角色,採取合理預期的領導行為,進而 順應情境需求做適當的回應。同時必須瞭解學校與教育改革的國際發 展,掌握時代脈動與趨勢,採取符合現況的專業領導作為,進而能符 合專業的制度要求。因此,必須能掌控這些學校領導的背景脈絡因素 與趨勢,才能採取更適切合宜的領導作為。

叁、課程領導的背景脈絡因素

依課程領導的影響因素而言,Doll(1996)提出了影響課程領導 工作的七項因素:

一、領導者的類型:領導者的領導型態會影響課程領導,例如,

採取「人際關係導向」與「任務導向」的領導者,在課程領 導方面的作為也有所不同。只是,課程領導者的類型應由組 織中領導者以外的他人來決定。

二、領導者的行為與行為取向:不同的領導行為取向會有不同的 著重點,強調人際關係取向者,強調相互尊重、良善意志、

對他人的信賴與信任;強調生產取向者則強調觀點明確、協

助嘗試新點子、批評不良的工作、維持表現標準、發展成員 角色指派、強調工作底限的意義。

三、權責相稱的程度:課程設計必須權責相稱才能有最佳的結 果。只有責任沒有權利則不會產生好結果。只有在權責相稱 的安排之下,才能培養合作有效的課程發展工作。

四、領導者所遭遇的困難:許多領導者所面臨的困境主要是他週 遭人員的本質。有些困境則是領導者個人本身的問題,例 如,領導者對工作喜愛的程度,害怕失敗或成功的程度等。

五、課程領導者本身的態度與能力:課程領導者的態度取決於其 對人性的假定,主要有性善觀、性無善惡觀、性惡觀,根據 不同的人性觀,領導者也會有不同的態度。不過有效的領導 行為似乎都具有下列特質:革新、想像力、意氣相投、彼此 尊重、努力工作等。

六、課程領導的多樣知覺:由於對課程領導的理解存有著許多的 落差。其中最需要加以澄清的是小學與中學校長在教學事務 上的確切角色。並且需要確認課程領導者需要那些信心與能 力來領導成員;需要採取何種思考方式與何種教育經驗;最 後,必須瞭解民主領導的意義、職責與作為。依此,來澄清 課程領導的多樣化知覺。

七、對課程領導者角色的定義與期望:不同的角色定義與期望,

會影響課程領導者的任務與職責。因此,對於課程領導者的 角色有必要加以澄清,因為不同對象對於角色的知覺也有所 不同,例如,校長常被成員視為過度強調公共關係與行政功 能,而犧牲了課程的功能。加上課程領導者因為角色的不 同,而有不同的強調重點與期望。因此,對於課程領導者的 角色定義與期望必須加以確認。

Fidler(1997)也就學校層級與實施方式的面向指出,課程 領導會因學校層級與實施的方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情況。就學校 的層級而言,有關課程領導的研究與概念主要都集中在小學而較 少集中在中學,主要原因在於學校的規模、課程的複雜度與成員 的結構在中學的狀況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不同層級的學校 中,課程領導的面向也有所不同。就實施方式而言,雖然校長與 處室主任具有共同整體的方向和象徵性的活動,但是主要的日常

Fidler(1997)也就學校層級與實施方式的面向指出,課程 領導會因學校層級與實施的方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情況。就學校 的層級而言,有關課程領導的研究與概念主要都集中在小學而較 少集中在中學,主要原因在於學校的規模、課程的複雜度與成員 的結構在中學的狀況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不同層級的學校 中,課程領導的面向也有所不同。就實施方式而言,雖然校長與 處室主任具有共同整體的方向和象徵性的活動,但是主要的日常

在文檔中 壹、課程領導的意義 (頁 93-12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