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概念之相關研究

壹、分類概念之研究

為了使學習者藉由對某些事物的分類,提供他們對這些事物所擁有的相關知 識,分類就成為人們對經驗編碼及學習的基本方法,關於學生分類概念的研究,

國內外多集中於探求學生在生物(包括動物、植物)方面的思考情形。包括黃達 三(民 82,民 87)研究結果發現:邏輯分類認知結構發展快的學生,學科概念 發展與建構比較快;學科概念發展比較完全的學生,其客體分類能力較強,而且 比較能以同一分類標準,把晤談客體做同一分類階層的分類,而所提的解釋也較 接近「專家概念」的知識系統。同時,動物及動物分類概念的發展受到年齡增長 而影響,高二學生的概念知識比國二及小六學生來得好。

研究顯示兒童的對動物分類主要根據他們的視覺經驗(Chen & Ku, 1998;莊 志彥,民 87)。Braund(1991)認為 12-14 歲女孩分類能力比男孩好,觀察能力 也較好,故假定分類能力與觀察能力相關,但學生存有許多受限的概念需要在經 驗上加以加廣。Trowbridge and Mintzes(1988)則認為學生動物分類概念如果 沒有學好,對於學習生態和演化等科目會較困難。

莊志彥(民 87)的研究結果顯示,國小兒童對許多動物仍出現很高的錯誤 分類情形,不同背景受試者中,二∼六年級兒童在分類能力上明顯優於一年級;

高學業成績組學童亦明顯優於中、低學業成績組學童。另外,邱美虹、侯政宏與 唐國詩(民 86)對高一學生進行岩石分類行為的表現研究中發現:高成就組在分 類過程中正確性及一致性優於低成就組,且所使用的專業術語推論次數亦多於低 成就組。

Chen and Ku(1998)對原住民兒童以植物的類別、構造和生理屬性來分類,

研究中發現:在分類時,兒童分別植物的類別和生物學家不同。但是和一般非專

業的成人相似;為植物分類時,兒童常先把植物和自己的植物心像比對,再考慮

Trowbridge and

Mintzes(1988)小學、中學、大學 •學生動物分類概念如果沒有學好,對於學習生態 和演化等科目會較為困難。

Braund

(1991) 12~14 歲

貳、兒童對燃燒的概念

在兒童日常生活經驗中包含的化學反應,燃燒過程是最常見的。兒童對燃燒 的看法多來自學校及個人經驗。然而各個年齡層的人,對「燃燒」概念,從國小、

國中到成人都有很大比例的人,對此概念不清楚(Ross , 1991)。甚至在 Watson, Prieto and Dillon(1995)的研究中,發現只有 2.7%的學生真正了解「燃燒」

概念。Schollum(1981)利用事件晤談了解學生想法,發現學生對燃燒有許多迷 思概念。

Schollum and Happs(1982)研究澳洲 10 到 18 歲學童有關燃燒的觀點發現 和科學家的觀點是不同的。研究結果顯示:學童認為空氣不是主動包含在燃燒 中,在燃燒過程中,熱以物質型態形成,燃燒之後,物質不是用完就是產生新物 質,而且燃燒時分子被破壞。Driver(1985)研究中亦指出學童雖知道空氣或氧 是燃燒的必要條件,但對其功能並不清楚,物質燃燒後重量會減少,並會產生煙 或類似煙的物質。

Meheut, Saltiel and Tiberghien(1985)對 11~12 歲的法國兒童以蠟燭 和酒精燃燒為例,進行晤談,研究結果發現有些學童認為燃燒只是蠟燭熔化與酒 精蒸發的現象,所以燃燒前後物質相同;卻也有些學童認為因為燃燒會產生灰、

煙等新物質,所以燃燒前後物質不同。也就是學生經常以直覺觀察陳述對燃燒的 看法。BouJaoude(1991)使用晤談技巧調查國中學生有關燃燒概念的理解。亦 發現學生學生的理解奠基於燃燒期間發生具體可觀察的改變。兒童使用記憶解釋 觀察,對於燃燒概念的理解多是零碎、不一致,在不同現象有不同想法(蠟融、

酒精蒸發、麵包變色),也就是對特殊活動產生解釋,沒有共通性。

國內學者對燃燒概念的研究有:林哲彥(民 81)以晤談方式了解學生對蠟燭 燃燒的想法,發現學童認為燃燒產生的碳粒就是二氧化碳。郭國成(民 91)對國 小四年級及六年級學生進行雙層診斷測驗,輔以事件晤談探討學童的燃燒概念,

發現學生存有許多另有概念:認為燃燒是因受外物作用與物質本身無關;木炭燃 燒前後性質並無改變等,且學童會以日常生活經驗、自我邏輯觀、學過的科學知 識及自我天真的想法來解釋燃燒現象;另一方面發現,學童燃燒概念會因學校及 年級有顯著差異,但與性別無關。

鄭豐順(民 86)探討國中學生的燃燒概念發現:學生對燃燒概念的答對率 由「溫度與熱」、「燃燒的產物」、「燃燒的條件」到「相變化」逐漸遞減;學生的 迷思概念有:認為蠟燭燃燒時熔化的原因是「火」、會忽略燃燒時「可燃物」的 必須存在,並認為燃燒是一種物理變化,而且只有 20﹪不到的學生,了解「質量 守恆」。此外,探討年級和性別與燃燒概念,均發現都沒有顯著差異。並歸納學 生燃燒概念迷思概念的來源為感官經驗、日常經驗、置換(displacement)、錯 誤概念的延伸及科學名詞的誤用。

綜上所述,國內外對學生燃燒概念的研究,發現學生對「燃燒」這個日常生 活中最常見的反應,還有許多迷思概念。尤其學生常容易受其感官刺激--即日常 經驗的想法所影響,認為燃燒只是相變化、只是火的產生等,造成對於燃燒概念 的理解多是零碎、不一致,甚至在不同現象有不同想法。茲整理燃燒相關研究如 表 2-4-2。

2-4-2 燃燒概念的相關實徵研究

Driver

(1985) 中學

•學童知道空氣或氧是燃燒的必要條件,但對其功能並不 清楚。

•物質燃燒後重量會減少。

•燃燒會產生煙或類似煙的物質。

Schollum and

Happs(1982) 10-18 歲

•學童認為空氣不是主動包含在燃燒中,在燃燒過程中,

熱以物質型態形成。

•燃燒之後,物質不是用完就是產生新物質。

•燃燒時分子被破壞。

Meheut, Saltiel and

Tiberghien

參、燃燒概念的發展

張容君與周進洋(民 90)採用調查研究法,對國中學生使用發展完成的「燃 燒」二段式診斷性進行施測。研究結果發現:(1)國一學生主要的燃燒迷思概念,

在國二和國三學生中,也仍然是大多數學生的迷思概念;(2)國一和國二學生對 於燃燒迷思概念內容及其發生頻率的人數比例分配較為相近;(3)國三學生選答 正確的人數比例不高,且人數比例分散在各個理由選項,顯示國三學生依然存有 多種迷思概念;(4)在燃燒的條件中,三個年級的人數比例分佈大致相同,顯示 學生在此方面的概念學習沒有明顯成長。

Andersson(1986)提出一個分類系統企圖有意義分出有關學生物理和化學 改變的觀念,包括氧化燃燒(combustion)概念,它設計了五種類:

(一)消失(displacement):對物質消失沒有解釋。

(二)置換(Displacement):化學變化的產物,是從反應物被替代。

(三)修正(Modification):化學變化後的新物質,事實上和原物質相同的,

只是狀態改變了。

(四)變質(Transmutation):化學變化後,物質轉換成新物質,但 產物錯誤。

(五)化學變化(Chemical interaction):原始物質可以和其他物 質反應形成新物質。

在 Rahayu and Tytler(1999)針對一、三、六年級學童所做對燃燒概念的 研究中發現:修正和置換兩種分類方式解釋現象,被運用在最多的年齡層;愈高 年級使用變質的分類方式愈普遍,但對國小學童而言,化學變化是複雜的觀念,

需要很多聯想和知覺。Prieto, Watson and Dillon(1992)研究有關 14-15 歲 兒童對燃燒過程的觀念發現學生由「修正」到「變質」到「化學改變」三階段方 式分類,顯示中學生解釋現象的方式會從變質逐漸進展到化學變化。將燃燒概念

發展相關研究整理如表 2-4-3。

Rahayu and Tytler

(1999)

Prieto, Watson and Dillon

(199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