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 、 、 、樂曲詮釋 樂曲詮釋 樂曲詮釋 樂曲詮釋

三 三

三、 、 、 、樂曲詮釋 樂曲詮釋 樂曲詮釋 樂曲詮釋

《錦瑟》是一首變奏曲,包含主要動機總共變奏了十一次,可以說是充滿變 動感的ㄧ首樂曲,整首樂曲將唐朝詩人李商隱的詩『錦瑟』中形容人生充滿變動,

就像是一場破曉前做的夢一般非常的短暫的精神詮釋到位,因此筆者以其創作中 心主旨~「變」做為基準來詮釋此首樂曲。

整首樂曲的音樂形式是以一個個的變奏串聯成曲,其音樂中不斷有主題動機

Re、Mi、La 三個音重複出現前後呼應,形成了猶如人生的警語一般,時時刻刻的 提醒自己,一切的ㄧ切終究會面對生老病死之變化。筆者特別挑選了樂曲中一些 具有特色,或是音樂情緒進行轉換及高潮變化之處來做詮釋及探討。

作曲者《錦瑟》於樂曲開始之處,即以肯定的引子帶出整首樂曲如譜例 2-18

,此七小節分為兩個層次來詮釋,則第一小節至第四小節為第一個層次詮釋時以 f 的音量肯定的帶出整首樂曲,三、四小節共四拍的長輪音也以 f 的音量詮釋到第三 拍後漸弱。則第二層次也以 f 的音量呈現,而 La、Da、Re 兩個八度的向上攀升的 音型,詮釋時由 mp→p,就像緩緩上升的雲霧一般,給人一種即將進入夢中的感 覺。

譜例 2-18【《錦瑟》1~7 小節】

譜例 2-19 是《錦瑟》的主題,也是之後每次變奏的動機,作曲者以琵琶的基 本空弦音 Re、Mi、La 為主要動機,並在此後的十次變奏中以此為主要變奏的基礎 上不斷改變節奏,或是變化演奏手法。筆者在詮釋這三個音時,由演奏的手法來 判斷給予的音量大小,已進行不同的音樂情緒轉換。而在此處選擇用 mf 的音量來 詮釋,非常適合整個主題樂段較為沉穩的音樂語言。

譜例 2-19【《錦瑟》8~18 小節】

(主題動機,以 mf 的音量演奏)

譜例 2-20 是變奏Ⅰ,整段由許多三連音、五連音、六連音等快速十六分音符 串連而成,整段的音樂語言可以說是充滿連結圓滑之感,筆者在詮釋時在連音的 地方,換把時盡量能不著痕跡,以保持連音的圓滑感覺。

譜例 2-20【《錦瑟》19~29 小節】

譜例 2-21 是變奏Ⅱ,作曲者在一開始就將 Re、Mi 的主題動機再現,並做咯 一些變奏,包括減少 La 音和節奏上的變化。而筆者在這兩音上選擇用泛音來詮釋,

以保持較此樂段一開始較為穩定的情緒及沉穩的音樂語言,以便銜接後面較為高 潮音樂情緒。

譜例 2-21【《錦瑟》30~33 小節】

(以 p 的音量演奏,保持沉穩的感覺)

譜例 2-22 是《錦瑟》的第四次變奏,作曲者在這次變奏中使用了非常多的和 弦音,讓整段音樂充滿了飽滿的音響效果,琵琶在此使用雙弦輪音的技法,在演 奏時筆者使用下偏鋒觸弦,讓雙輪音的發聲能更渾厚、圓潤,以達到作曲者使用 和弦音響的目的。

譜例 2-22【《錦瑟》55~61 小節】

譜例 2-23 是《錦瑟》的第五次變奏,作曲者運用了許多附點節奏,來使整段

此筆者在詮釋時必須特別注意大跳的地方,才能充分保持作曲者所要求的跳躍感。

在最後三小節音型呈現上行再下行的ㄧ個音程變化,並又在此引出主題動機 La、

Mi、Re 三個音,筆者在詮釋時將上行下行的ㄧ個音程變化,在音量上做出隨著音 程上行漸強,下行漸弱的音樂表現,最後主題動機的三個音,使用泛音演奏。

譜例 2-23【《錦瑟》64~71 小節】

譜例 2-24 是《錦瑟》第八次的變奏,作曲者在這段變奏中使用了非常多了六 連音作為此段的特色,並且將琵琶的第四弦空弦,《錦瑟》的主題動機之ㄧ的 La 音在每個小節都重複出現,成為此段最大的特色。

譜例 2-24【《錦瑟》106~115 小節】

譜例 2-25 是《錦瑟》第十次的變奏,也是整首樂曲最後ㄧ次的變奏,此段音 樂旋律一直綿延至結束,樂段中沒有空白之處,因此筆者選用長輪及挑輪來詮釋 整個樂段,讓旋律的進行能更加的飽滿完整,不會留下空白。樂曲在最後四小節 的掃輪中結束,筆者將四小節共八拍的掃輪做層次漸強的處力,由 f→mf→ff→fff 四個層次來漸層的累積力量,讓整首樂曲的精神及力量能在樂曲的最後ㄧ個音,

徹底宣洩出來。

譜例 2-25【《錦瑟》119~149 小節】

整首樂曲可以說是採用了西樂的作曲手法融入中國琵琶音樂中,我們可以說 在其創作的年代這是一首極富新意的琵琶創作樂曲,整首樂曲將唐朝詩人李商隱 的詩『錦瑟』中形容人生充滿變動,就像是一場破曉前做的夢一般非常的短暫的 精神,因此在詮釋時必須注意此一種樂曲追求的目標以期能將此曲詮釋到恰到好

處。

参 参 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