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案例模擬應用

5.1 模式應用結果

AR-FSE 系統建置完成後,本研究模擬消防安全設備檢測參與人員(管理部門、設 備管理人員、檢測人員、消防設備規劃工程師等)檢測之方式,工具由圖紙改為利用 AR-FSE 系統,進行本校人文學院 B1F 之檢測作業,平面圖如圖 5-2 所示。

圖 5-2 國立高雄大學人文學院 B1F 消防安全設備平面圖

資料來源:【國立高雄大學,2018】

首先,本研究將人文學院 B1F 劃分為五個檢測區域: FSE–Zone01、FSE–Zone02、

FSE–Zone03、FSE–Zone04、FSE–Zone05,根據 4.1.1 小節所分析之模型資訊需求建立 BIM 模型,檢測區域規劃必須在 BIM 建立模型時就要考量進來。建模時也要建立 iBeacon 與檢測點元件,並且整合 iBeacon 之識別碼。在此案例中,設置了五個 iBeacon,分別 代表五個檢測區域,另外,在每一個檢測區域也都有一個檢測點,檢測人員必須要在此 檢測點開啟擴增實境畫面,以擷取該檢測區域所對應之檢測元件資訊,如圖 5-3 所示。

50

圖 5-3 檢測區域規劃圖

接著即可開始 AR-FSE 系統模擬消防安全設備檢測之流程,以實際案例模擬 AR-FSE 系統模式的操作,此模擬的操作如下所述:

(1) 進入檢測區域:

人文學院 B1 停車場的 FSE–Zone01 檢測區域(圖 5-4)。

登入 AR-FSE 系統(圖 5-5)。

圖 5-4 檢測區域與對應之 iBeacon

51

圖 5-5 系統登入畫面

(2) 開啟檢測功能:

檢測人員在檢測點上開啟檢測功能,AR-FSE 系統即開啟 AR 畫面。AR-FSE 系統則會根據該檢測點所感測到的 iBeacon 訊號,使用該 iBeacon 識別碼,藉由無 線網路從資料庫擷取出相對應的消防安全設備元件模型與資訊,檢測人員即可藉由 擴增實境畫面對設備進行檢測,判斷設備是否有位於正確位置上,以取代圖紙辨別 空間與設備的功能(圖 5-6)。

圖 5-6 開始檢測功能

52

(3) 檢測消防安全設備

檢測人員可以靠近消防安全設備,同時 AR-FSE 系統上的擴增實境畫面也 會跟著移動。此時點擊螢幕上的“滅火器”元件,即可連結到該元件之檢測功 能畫面(圖 5-7)。在檢測功能畫面上,AR-FSE 系統根據 4.1.2 小節之系統功 能架構和資訊分析進行開發。AR-FSE 會以清單之顯示方式來呈現該元件之檢 測項目,讓檢測人員可以依照清單之檢測項目,逐步完成該設備的檢測作業,

即可確保檢測內容不會產生遺漏的情形,確保檢測作業的確實性。AR-FSE 系 統也提供設備基本資訊、檢測歷史紀錄、設備元件檢測標準作業流程之資訊以 及設備管理單位等資料,藉由提供較完整的資訊來輔助檢測作業的進行。在檢 測畫面下方也提供輸入欄位提供檢測人員新增紀錄至資料庫,紀錄設備損壞的 原因,即可整合制式表單,讓原本在檢測完成後,還需要將紙本資料轉換為 PDF 制式表單的流程,可以變得更加有效率。

圖 5-7 檢測功能畫面

53

(4) 資料庫紀錄

如果檢測人員發現消防安全設備有缺失,則必須新增檢測紀錄。同時,

Firebase 資料庫也會新增此筆檢測紀錄(圖 5-8)。檢測完成後,消防安全設備 檢測之單位可以從資料庫匯出檢測紀錄。

圖 5-8 資料庫更新之紀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