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創作成果分享

第三節 正式演出

時空苦旅–愛因斯坦的前半生,是由科技部指導,國立台灣大學天文物理研 究所主辦,王敬聰導演,孫維新編劇的科學舞台劇

演出時間:

第一場:2016 年 10 月 28 日 (五) 晚上 7:30 第二場:2016 年 10 月 29 日 (六) 下午 3:00 演出地點:國立臺灣大學外語教學暨資源中心小劇場

序場:

投影愛因斯坦從小到大的照片,穿插與他年表相同或相隔的中外大事新聞,

如圖 4-11。

導演手法:這一場戲筆者利用歷史照片的融接加上音樂,來表現愛因斯坦在時間長 河裡的定位,尤其是透過中西大事的穿插,讓華人觀眾能在短時間內就 了解愛因斯坦所處的世界背景,此時老年愛因斯坦出場,讓角色與真實 做一銜接。

圖 4-11 序場劇照

47

第一場:楔子

老年的愛因斯坦回顧這一生的起起伏伏,淡泊而又坦然地檢視畢生所經歷過的毀 譽,娓娓道來各個階段的心路歷程,從五歲的時候看到一個羅盤開始……,如圖 4-12。

導演手法: 這場戲是從由老年愛因斯坦從其回憶帶出少年愛因斯坦的出場,筆者 利用同段台詞兩人接力對講,以及不約而同地異口同聲,讓觀眾同時 清楚地接受到兩人同飾一角的界定,主角順利出場,如此才能讓下面 的故事繼續發展下去。

圖 4-12 第一場劇照

第二場:少年愛因斯坦 1

家人搬到了義大利,卻將愛因斯坦留在德國,要他在他極端痛恨的德國學校裡,

完成高中學業,如圖 4-13。

導演手法: 這一場筆者利用普魯士軍隊的踏步聲,引發少年愛因斯坦厭惡戰爭的 痛楚,在劇場聲音有時比畫面更具有想像與壓迫力,雖說眼不見為淨,

但四面楚歌猶勝千軍萬馬。

48

圖 4-13 第二場劇照 第三場:少年愛因斯坦 2

愛因斯坦不畏權勢,和校長辯論,但因為了休學開假證明,結果遭到退學,如圖 4-14。

導演手法: 這一場筆者利用一件象徵博士的紅斗篷,讓老年愛因斯坦一人飾兩角 化身為頑固的校長,杜滿生老師本來就是很好的配音員,語調轉為高 亢刻薄剛好對比於老年愛因斯坦的敦厚沉穩,當他坐在場上唯一的椅 子,使喚著少年愛因斯坦滿場走位,更能展現校長的權威,尤其是每 當校長喊愛因斯坦的名字,少年愛因斯坦都只能急忙向前鞠躬說是,

這樣的動作整場重覆了三次,更能顯示出愛因斯坦口服心不服的無奈 與壓抑。

圖 4-14 第三場劇照

49

第四場:少年愛因斯坦 3

離開德國後,家人送愛因斯坦到瑞士去補上高中,卻讓他享受到了難得的自由氣 氛,如圖 4-15。

導演手法: 這一場是標準的過場戲,筆者利用現代自拍的動作,來連結少年愛因 斯坦被學校開除後四處旅行的自由,若考證那時候的相機技術,基本 上是不可能自拍的,但從導演思維來看,如能成就劇情的順暢與生動,

又何必一直執著合理性的膠著,而且觀眾被劇情帶動,若是出離出來 發覺不合理,也代表之前好幾場戲所累積的連動是失敗的,總之筆認 為透過自拍合成身後投影而出的景點明信片,不管在美術及視覺上都 是一種新意,而觀眾在欣賞琳瑯滿目的照片投影時,也能接受這並不 完全寫實的幽默。

圖 4-15 第四場劇照 第五場:青年愛因斯坦 1

愛因斯坦進了蘇黎世的聯邦理工學院,展現了數學和物理的才華,也認識了同班 同學米列娃,兩人相戀成婚,如圖 4-16。

50

圖 4-16 第五場劇照 1

導演手法: 這一場主要是要交代愛因斯坦進了蘇黎世的聯邦理工學院就讀,並認 識了同班學米列娃,兩人相戀到成婚,光是這相戀到成婚,就可以拍 一部愛情電影,但顯然筆者只有短短五分鐘可以處理這場戲,於是筆 者請飾演愛因斯坦及米列娃的兩位演員,巧扮成敘述者,在口吻和動作 的表演動機是跌入愛河,但訴說的角度卻像是回憶當年的愛情史,因此 在短短的幾句台詞中,再配合上背後投影幕快速的融接從白天到夜晚日 月星辰的畫面,來表示兩人的情感進步神速,如圖 4-17。

圖 4-17 第五場劇照 2

51

最後利用野餐的地布轉換成蓋棉被,以及投映出 18 禁背幕的漫畫手法,

讓觀眾莞爾一笑之餘,也了解他們兩人發生關係並準備成婚,有趣的是道 具師還真的替幫筆者找了一塊背後有馬賽克拼貼的野餐布,所以一翻過來 不但能將兩位演員罩在裡面,此時再配上煽情音樂,一切也不表自明,如 圖 4-18。。

圖 4-18 第五場劇照 3

第六場:青年愛因斯坦 2

愛因斯坦畢業就失業,婚後的日子過得辛苦萬分,終於找到了一個專利局的工作,

在孩子的哭鬧聲中仍然積極進行物理研究,如圖 4-19。

圖 4-19 第六場劇照 1

52

導演手法: 這一場戲的重點是愛因斯坦由熱戀走進婚姻的墳墓,筆者讓他穿上廚 房的圍兜,手拿鍋鏟,在妻子的呼喚中狼狽招呼,來表達他為柴米油 鹽醬醋茶四處奔波,如圖 4-20。

圖 4-20 第六場劇照 2

至於愛因斯坦新生的兒子,筆者既不選擇真實的嬰兒演員,也不想用 假人嬰兒來代替,而是用嬰兒哭聲的音效來表現,如此以聲代人,雖 未見其形,但觀眾卻也能明白示意,另也能給演員為照顧嬰兒的表演 動機,順利的上下舞台,彼此的進退場銜接,最後在一陣居家壓力爆 發後,米列娃替愛因斯坦脫下圍兜及接手他手中的鍋鏟,並溫柔地告 訴他:你的手還是比較適合拿筆的,如此愛因斯坦重新回到他物理研究 的軌道上,如圖 4-21。

圖 4-21 第六場劇照 3

53

第七場 : 物理奇蹟年

1905 年,愛因斯坦發表了五篇論文,改寫了人們對時空、能量,和光的看法,重 寫了伽利略的運動學,也改變了牛頓絕對時空的概念。在半醒半夢之間,伽利略 和牛頓出現在愛因斯坦的生活中,和他展開了一場科學大辯論…… ,如圖 4-22。

圖 4-22 第七場劇照 1

導演手法: 這一場是整齣戲裡最重要的一場,要是失敗了,整齣戲就等於廢了,1905 年,愛因斯坦發表了五篇論文,推翻了伽利略的運動學和牛頓絕對時空 的概念。首先筆者讓老年愛因斯坦如說書人在觀眾席出現,回憶這科學 史上讓人驚嘆連連的「物理奇蹟年」,如圖 4-23。

圖 4-23 第七場劇照 2

54

要在一場戲裡講清楚狹義跟廣義相對論,真是比登天還難,於是筆者建議 編劇在編寫劇本時,就讓愛因斯坦以及伽利略還有牛頓這三個不同時空的 人齊聚在愛因斯坦夢中,然後讓他們三個人來場大辯論,其實這場戲在許 多情節都有類似相聲的處理手法,由愛因斯坦抖包袱,伽利略和牛頓兩人 接招並帶動氣氛,於是節奏得以緊湊進行,中間再穿插相關時事流行訊息 來結合,比如用韓片「屍速列車」來引出火車內外的人所經歷的時間長度 是不一樣的,如此不僅有笑果也能達到說明的效果,如圖 4-24。

圖 4-24 第七場劇照 3

之前孫維新館長在我們製作上一齣音樂劇「哈雷與牛頓-從黑暗到光明」時 曾到英國牛頓的墳前拍了一張照片,可惜上齣戲並無用武之地,反倒是這 次藉由投影背幕成了牛頓出場時的豪宅,上頭加上「艾薩克牛頓爵士在此 長眠」幾個字幕,非但不恐怖反讓人得見牛頓墓塚,如圖 4-25。

圖 4-25 第七場劇照 4

55

而在「孿生子悖論」裡主要是在講兩個雙胞胎,哥哥留在地球,弟弟搭乘太 空船做光速旅行,待太空船回到地球,弟弟容貌沒變,但哥哥已垂垂老矣,

電影「星際效應」最後一場父女相見,女兒已成老婦而父親卻因光速旅行而 依舊青壯,講的就是這個理論,但在舞台劇進行中,筆者非但無法進行快速 特殊老妝,更沒有多餘的經費可以找另一位演員先畫好老妝來進行換位,而 且雙胞胎的演員去那兒找?即便找到又是一筆經費,所以筆者決定再度回到相 聲手法,甚至還帶點你講我表演的雙簧技巧,由愛因斯坦主講,和牛頓各代 表雙生兄弟扮演配合動作表演,加上飾演伽利略的演員夏世治先生本身就是 極為優秀的配音員,筆者突發奇想要他利用聲音將一句「弟弟!」的呼喊從年 輕喊到變蒼老,中間穿插幾句大家耳熟能詳的歌詞,表示光速旅行中的移動,

其實說穿了就是用聲音取代視覺的示意,顯然符號建立清楚後,現場觀眾是 買單的,如圖 4-26。

圖 4-26 第七場劇照 5

56

第八場 :走向柏林 1

對愛因斯坦的邀約不斷出現,先是從伯恩到蘇黎世,再從蘇黎世到布拉格,帶著 孩子的米列娃忍受不了到處搬遷的痛苦,和愛因斯坦多次爭執,如圖 4-27。

圖 4-27 第八場劇照 1

導演手法: 這一場是在講愛因斯坦成名後的困擾,成家的他卻仍像單身漢自由風 光的過著日子,於是其妻米列娃終於當累了那成功的推手而向其攤 牌,一句你是工頭,而我只是工人的台詞道盡了辛酸。

小愛:(興奮):米列娃,我現在所做的事情,是把傳統物理學的古典建築全部推 倒,再按我腦子裡全新的設計圖重建,我們現在是站在一個全新的廣大工 地上!

米:在你的工地上,你是工頭,而我只是個工人。

這一場筆者特別安排愛因斯坦站上椅子如講台上發表感言,於是飾演 米列娃的女演員就得仰望他對其抗議,視覺地位上一高一低如勞資的

糾紛,也暗示這個家庭開始不再安穩,如圖 4-28。

57

圖 4-28 第八場劇照 2

58

第九場 :走向柏林 2

大科學家普朗克登門邀約,請愛因斯坦前往柏林,接任皇家研究所所長,同時擔 任柏林大學的專任教授,愛因斯坦再次搬遷,是否會讓他的婚姻走到盡頭?如圖 4-29。

圖 4-29 第九場劇照 1

圖 4-29 第九場劇照 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