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結合重力量測於濁水溪沖積扇比流出率檢定

4.4 應用重力變化於濁水溪沖積扇比流出率之檢定

4.4.2 比流出率檢定

庄(1),由於濁水溪沖積扇以東方為上游,西方為下游,因此三者依據東西 方之分布逐步遞減,客厝國小與宏崙(1)之上下游區位較為相近,故內插水 位亦與宏崙(1)之水位相類似。以搭配前述徐昇氏分區與內插水位,重新進 行濁水溪沖積扇淨補注量之自動檢定,本研究應用專家系統參數檢定系統 進行自動檢定。

圖 4.4-2 加入虛擬觀測站之徐昇式網格分區

圖 4.4-3 客厝國小內插水位與鄰近三站觀測水位之變化

對模擬重力變化之比值,可做為儲水係數或比出水量檢定之依據。

由少量現地試驗所得之比出水率及儲水係數,透過 MODFLOW 模擬 與檢定完成地下水系統,並配合重力積分公式進行演算後,由 33 個觀測水 位與 2 站虛擬水位站,分別展示分佈於濁水溪沖積扇之比出水率、水位振 幅及重力振幅在空間上的變化,如圖 4.4-5 至 4.4-7 所示。首先,由圖 4.4-5 可看出,扇頂皆為靠近山麓的地區,其地質多為礫石所組成,顆粒較扇央 或扇尾大許多,而扇央區域,在合興及竹塘也有較大的儲水係數。此外,

扇頂區域分別由田中、二水、烏塗、六合及古坑等站所組成,依照中央地 質調查所岩心柱狀圖搭配地質剖面圖判斷可知,該區域為非侷限含水層,

故水位的變化相較於扇央及扇尾來得大;而扇尾區域之東光站位於古河道 上,該區域有局部且特殊的地質架構,因此雖接近扇尾但其水位振幅也較 大,如圖 4.4-6。由圖 4.4-7 可看出,模擬重力變化與模擬水位變化及儲水 係數之間具有正相關。

圖 4.4-5 比流出量或儲水係數分布圖(修改前)

圖 4.4-6 模擬水位振幅分布圖(修改前)

圖 4.4-7 模擬重力振幅分布圖(修改前)

圖 4.4-8 至 4.4-10 分別為溪洲國小、土庫國中與客厝國小之模擬重力

線分隔。土庫國中之參數檢定分區,共涵蓋芳草(1)、舊庄(1)、宏崙(1)與九 隆(1)參數分區,檢定方式是以原始參數值,同乘前述之 1.8 倍。其原始參 數芳草為 0.1824,其餘皆為 0.0018146,修改後芳草參數則為 0.28,其餘 三區為 0.003266。

圖 4.4-9 土庫國中實測重力與模擬重力變化圖

圖 4.4-11 調整範圍示意圖 4.4.3 比出水率檢定成果

依據 4.4.2 所述,將各區域儲水係數及比出水率之分區,以一定倍數修 正過後,輸入 MODFLOW 模式重新模擬與建置地下水系統,再利用重力 積分公式,計算模擬地下水系統質量對於重力之影響,使重力模擬值與重 力實測值之振幅吻合,即完成儲水係數及比出水率之檢定。

土庫國中與客厝國小調整參數後,使其重力殘差與模擬重力變化相符,

換句話說,增加儲水係數與比出水率,亦相對加大系統水質量,使模擬之 地下水系統質量變化與現地之地下水質量變化趨近一致,即完成此區域儲 水係數與比出水量之推估,如圖 4.4-12 至 4.4-13。

首先,比較土庫國中之模擬重力與重力殘差,以三月份之重力值為最

低,而後重力值開始漸漸上升,以八月為最高峰,再逐步下降。重力殘差 分別於五月、八月及十月進行量測,其變化亦有相同趨勢,為八月觀測值 最高,其次為十月觀測值,最低則為五月觀測值,與溪州國小站之趨勢相 同。比較模擬重力與重力殘差,八月之殘差值略比模擬重力高約 3( -Gal),

而十月之重力殘差則約略比模擬重力高 1( -Gal)。雖重力殘差與模擬重力 未能完全吻合,但相較於溪州國小誤差以減少許多。

再者,比較客厝國小之模擬重力與重力殘差,重力值以一月份至三月 份為最低,而後逐漸抬升,至八月份重力值到達最高點,九月份開始漸漸 遞減。實測重力僅於五月及十月進行量測,其變化與模擬重力相同。且相 較於溪州國小站與土庫國中站,客厝國小僅有兩次殘差值,故調整參數時 可將誤差降至最低,在 10 月份誤差僅約 0.5( -Gal)。

重力殘差與模擬重力趨勢比對完成後,接著分別展示出濁水溪沖積扇 修正參數後,其比出水率、水位振幅及重力振幅在空間上的變化分佈,如 圖 4.4-14 至 4.4-16。若與未修正之 S 值分佈比較,修正後變化區域僅為土 庫國中與客厝國小 10 公里見方範圍內,如圖 4.4-14。由於地下水觀測點點 位分佈有限,故修改後水位振幅於與修改前振幅有些微變化,如圖 4.4-15。

圖 4.4-16 可看出,增加比出水量及儲水係數後,於土庫國中與客厝國小鄰 近之模擬重力有增加的現象。

圖 4.4-12 土庫國中實測重力與模擬重力變化圖(修正後)

圖 4.4-14 比流出量或儲水係數分布圖(修改後)

圖 4.4-15 模擬水位振幅分布圖(修改後)

圖 4.4-16 模擬重力振幅分布圖(修改後)

4.4.4 專家系統參數檢定

在地下水模擬中參數檢定是必要的,為使系統模擬水位能與觀測水位 吻合,需藉由專家系統參數檢定系統進行檢定。本案例之檢定誤差容忍值 (Error Tolerance)為 2 公尺。

本研究中的地下水數值模擬分為參數修改前與參數修改後兩個版本,

圖 4.4-18 觀測水位與檢定水位檢定關係圖(修改後)

R² = 0.9998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擬水(m)

觀測水位(m)

4.5 水平衡分析

大,也為 30(百萬噸/月)左右。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密度。

5.2 建議

1. 本研究目前於溪州國小、土庫國中與客厝國小進行現地重力量測,已 可呈現本研究方法之可行性與正確性。然上述三點觀測而言,相對於 濁水溪沖積扇全區,參數點位仍然偏少,建議後續研究者可進行更大 規模之重力量測,以提供全區比流出量之檢定。

2. 目前溪州國小旁有地下水位觀測站可提供淨補注量檢定之用,土庫國 中與客厝國小目前尚未進行水位之觀測,需輔以其他處理手續,建議 後續調查研究,應以地下水觀測站鄰近區域作為候選區位。

3. 部分地層下陷區亦位於濁水溪沖積扇中,建議後續研究者可探討地層 下陷對重力之影響。

4. 建議後續研究者可持續進行觀測,藉由長時期、多個水文循環的觀測,

可分離重力訊號在季節豐枯與長時期趨勢之變化,兩者可分別應用於 地下水資源之豐枯循環與地層下陷持續沉陷上。

參考文獻

1. Abbott, M.B., 1991. Hydroinformatic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Avebury Technical, Aldershot

2. Christiansen, L., Binning, P., Rosbjerg, D., Andersen, O., and Bauer-Gottwein, P.

(2011). Using time-lapse gravityfor groundwater model calibration: An application to alluvial aquifer storage.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47(6):W06503.

3. Chau, K.W., 2003. Manipulation of numerical coastal flow and water quality models. Environmental Modelling and Software 18 (2), 99–108.

4. Chau, K.W., Albermani, F., 2002. Expert system application on preliminary design of liquid retaining structures.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2 (2), 169–178.

5. Chau, K.W., Albermani, F., 2003. Knowledge-based system on optimum design of liquid retaining structures with genetic algorithms.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SCE 129 (10), 1312–1321.

6. Chau, K.W., Chen, W., 2001. An example of expert system on numerical modelling system in coastal processes. Advances in Engineering Software 32 (9), 695–703.

7. Heiskanen, W. A., and H. Moritz, 1985: Physical Geodesy. Reprint, Institute of Physical Geodesy, TU Graz , p.129-139

8. Hill, M.C., 1992. A computer program (MODFLOWP) for estimating parameters of a transient, three-dimensional, ground-water flow model using nonlinear regression. US Geological Survey, Open File Report 91-484, pp. 3–4 and 15.

9. Chau, K.W., “Intelligent manipulation of calibration parameters in numerical modeling”, 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Research, 8, p. 467–476, 2004.

10. Chau, K.W., “Selection and calibration of numerical modeling in flow and water quality”, Environmental Modeling and Assessment, 9, p. 169–178, 2004.

11. Chau, K.W., “A review on integr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to water quality modeling”,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52, p. 726–733, 2006.

12. Chau, K.W., “A review on the integr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to coastal modeli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80, p. 47–57, 2006.

13. Madsen, H., 2003. Parameter estimation in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catchment modelling using automatic calibration with multiple objectives.

14. Madsen, H., 2000. Automatic calibration of a conceptual rainfall-runoff model using multiple objectives. J. Hydrol. 235. p. 276–288.

15. Pool, D. (2008). The utility of gravity and water-level monitoring at alluvial aquifer wells in southern arizona.Geophysics, 73(6):WA49–WA59.

16. Pool, D. and Eychaner, J. (1995). Measurements of aquifer-storage change and specific yield using gravity surveys.Ground Water, 33(3):425–432.

17. Rodell, M., Chen, J., Kato, H., Famiglietti, J., Nigro, J., and Wilson, C. (2007).

Estimating groundwater storage changes in the mississippi river basin (usa) using grace. Hydrogeology Journal, 15(1):159–166.

18. Rodell, M. and Famiglietti, J. (2002). The potential for satellite-based monitoring of groundwater storage changes using grace: the high plains aquifer, central us.

Journal of Hydrology, 263(1):245–256.

19. Schwartz, F.W., and Zhang, H., 2003, Fundamentals of ground water, John Wiley

& Sons, New York.

20. Sophocleous, M.A., Koussis, A., Martin, J.L., 1995, Evaluation of simplified stream-aquigfer depletion models for water rights administration, Ground Water, vol.33, no.44 ,pp.579-588.

21. Tapley, B., Bettadpur, S.,Watkins, M., and Reigber, C. (2004). The 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 Mission overview and early results. Geophys.

Res. Lett, 31(9):L09607.

22. Wahr, J., Swenson, S., Zlotnicki, V., and Velicogna, I. (2004). Time-variable

gravity from grace: First results. Geophys. Res. Lett, 31(11):L11501.

質調查所彚刊,第十五號,第 17-47 頁。

碩士論文,民國 100 年。

46. 楊深惠,應用衛星影像辨識與河道水理演算於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數值模擬,

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民國 101 年。

47. 蘇洵頡,利用超導重力儀訊號偵測地震造成的永久性重力變化 ,國立交通 大學,碩士論文,民國 99 年。

48. 國立交通大學、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101 年度重力基準維護及測量整 合服務工作-期末報告,民國 101 年。

49. 國立交通大學,臺灣地區地下水區水文地質調查及地下水資源評估_地下水 補注潛勢評估與地下水模式建置.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計畫報告,民國 101 年。

附錄 A 環境改正

 海潮效應改正

資料進行環境改正部分,分別為:潮位分析、極移及大氣壓力改 正 等 。 潮 位 分 析 , 可 分 為 海 潮 及 固 體 潮 部 分 , 固 體 潮 方 面 參 考 Cartwright( 1990 )的理論重力潮汐模式:

(Green’s function)及潮高積分,其公式如下( Farrell,1972;Lambeck,1988;

Yang et al., 1996 ):

H

P

n :勒戎德多項式(Legendre’s Polynomials);

M:地球質量

式算得,即以高斯求積法(Gauss quadrature)( Press et al., 1993)計算(式 A-3)式之積分。目前國際中常用的海潮模式有 CSR4.0、GOT00.2、FES2004

超導重力儀 SG48 原始觀測相對重力值 ,應用處理重力資料軟體

心加速度變化所做的補償,而其改正值通常是由測站上最接近觀測時間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