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民法第 185 條之原告主張與法院認定情形

5. 我國專利間接侵權之判決實證研究

5.2 民法第 185 條之原告主張與法院認定情形

本研究就 119 件有效判決樣本逐一閱讀其內容,針對原告主張之請求權 基礎和法院最後認定結果進行調查統計。關於原告於專利侵權訴訟中主張民 法第185 條之統計結果,在智財法院所作成的 45 件判決中,原告主張民法第 185 條第一項作為請求權基礎者有 41 件,占智財法院統計案件之 89%。主張 民法第 185 條第二項造意侵權者有 2 件,主張幫助侵權有 2 件,同時主張造

77 例如專利權移轉登記之爭議;當事人聲請再審,但所提證據不足以即生動搖確定判

決之認定;違反一事不再理;原告系爭專利已遭撤銷確定等。

意及幫助侵權者有 3 件。總計原告以民法第 185 條第二項作為請求權基礎 者,共有 7 件案件,僅占智財法院統計案件之 16%。普通法院的原告主張狀 況與智財法院十分相似。地方法院總計54 件判決中,原告主張民法第 185 條 第一項規定有 53 件,占全部地院統計案件 98%。原告主張民法第 185 條第 二項造意及幫助行為者,僅有 1 件,占地院總案件量 2%。高等法院全部統 計案件共有 20 件,主張民法第 185 條第一項共有 20 件,以民法第 185 條第 二項作為請求權基礎者僅有1 件。總計在本研究 10 年的取樣期間中,檢索獲 得之原告主張間接侵權案件數量僅有 9 件。如為統計上之需要,改以間接侵 權之行為類型作為統計基礎,將原告於一案中同時主張造意與幫助行為者列 計為2 件,則總計亦僅有 14 件,數量十分稀少。

由上述統計可以看出,專利權人援引民法第 185 條主張專利共同侵權 時,最常援引之請求權基礎仍為同條第一項,而非第二項有關間接侵權之規 定。就主張同條第一項之案件而言,本文發現原告經常以該條第一項前段搭 配公司法第23 條第二項,作為請求權基礎。民法第 185 條第一項前段,學說 上稱為狹義共同侵權行為,乃是多數行為人共同為單一之直接侵權行為。至 於公司法第23 條第二項,乃是公司負責人執行公司業務,因違反法令而導致 他人受損害,應與公司連帶負賠償責任之規定78。原告主張侵權時同時援引 此二條文,顯係針對公司直接侵害其專利權之案件,為擴大求償對象而訴請 公司負責人連帶賠償,並非針對直接侵權以外之間接侵權行為追究法律責任 之案件。在本文檢索所得之民法第 185 條專利侵權案件中,原告主張公司法 第 23 條第二項之案件數目,在智財法院有 34 件,占智財法院統計案件數 73%;在地方法院有 37 件,占地方法院統計案件數 71%;高等法院也有 17 件,占高院統計案件數 85%,比例都居高不下,顯示此為我國目前侵權訴訟 上專利權人主張援用民法第185 條之主要案例類型。

在法院對於民法第 185 條專利共同侵權之認定結果方面,本文將原告主

78 公司法第 23 條第二項規定如下:「公司負責人對於公司業務之執行,如有違反法令 致他人受有損害時,對他人應與公司負連帶賠償之責。」

張之請求權基礎與法院之認定結果,依照判決法院整理如表 5,以便進行比

本文將原告所主張之請求權基礎和法院認定結果進行比對分析,發現原 告主張公司法第23 條第二項最容易為法院接受,其被認定成立之比率不論於 智財法院或普通法院均高於七成以上。其可能原因在於實務上專利侵權訴訟 之被告多為公司,若被告公司確實曾有專利侵權行為,執行該公司業務的負 責人多半難辭其咎,易遭認定與公司共同侵害原告之專利權,因此須與公司 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於原告主張民法第 185 條第一項之情形,法院認定成 立之比例約五成左右,認定不成立者以智財法院比例最高,有 38%認定不成 立;高等法院次之,約 30%被認定不成立;地方法院比例最低,約 23%被法 院認定不成立民法第 185 條第一項。法院認定不成立之理由,有認為案件中 僅有單一行為人成立侵權行為,其他行為人不成立侵權行為,故無法成立共 同侵權行為。亦有以各侵權行為人係各自成立侵權行為,均屬獨立發生侵害 系爭專利之原因,並非相同之侵權事實,自無發生損害之共同原因可言為 由,而認定共同侵權不成立。

原告主張民法第 185 條第二項造意、幫助之間接侵權案件,在實務上相 當稀少。法院判決結果認定構成本項之間接侵權者,在智財法院僅有99 年度 民專訴字第59 號判決 1 件。在地方法院與高等法院層級也各僅有 1 件。根據 以上實證調查結果可以發現,我國有關民法第 185 條專利共同侵權之訴訟案 件已有相當數量,法院認定被告依該條規定構成共同侵權之判決也不在少 數。然而,對於行為人並未從事直接侵權,而係誘引或幫助他人進行專利侵 權者,即所謂專利間接侵權之案件,無論就原告主張案件數或是法院認定成 立之案件數量,迄今均相當稀少81。本文以下將針對該等涉及專利間接侵權 之法院判決,依間接侵權責任之構成要件結構,逐一探討我國法院對於間接 侵權所抱持之實務見解。

81 本研究 2012 年以前有效樣本判決之基本資料、原告主張與法院認定情形,參見陳師 敏,前揭註3,頁 113-124。

5.3 專利間接侵權之法院認定情形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