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決定瓶頸與緩衝值的設定

在文檔中 碩 士 論 文 中 華 大 學 (頁 39-42)

第三章 模式構建

3.3 決定瓶頸與緩衝值的設定

本研究參考蔡秉宏【7】、林毓淳【4】等人所提出之「瓶頸資源辨識機制」

來決定系統之瓶頸。首先計算各工作站每日可用的產能,接著以日產出計劃 量計算各站加工所需的產能,以日可用的產能減日加工所需產能得可用來換 線之產能,並將各站可用來換線之產能除以該站的換線時間求出各站可換線 次數,最後再除以工作站的機台數獲得該站每日每台平均可換線次數,並以 此指標來決定系統的瓶頸,下列以一例子來做說明。

假設某日產出計劃總量為 585 卡匣(TFT 與 CF 各 585 卡匣),各站的加 工時間、換線時間、製程數量及機台數如表 3.1 所示。

表 3.1 各站機台加工資訊

加工時間 換線時間 製程數量 機台數

一切 & 磨邊 12 min 30 min 24 片(1 卡匣) 5(台) 配向膜塗佈 12 min 120 min 24 片(1 卡匣) 10(台)

配向處理 12 min 30 min 24 片(1 卡匣) 12(台) 組裝 12 min 60 min 24 片(1 卡匣) 5(line) 高溫壓合 5 hr 0 144 片(6 卡匣) 30(台) 真空回火 4 hr 0 384 片(16 卡匣) 8(台) 液晶注入 8 hr 120 min 192 片(8 卡匣) 30(台)

分批與機台配置

排程 Drum

投料計劃

表 3.1 各站機台加工資訊(續)

加工時間 換線時間 製程數量 機台數

封口 2 hr 20 min 72 片(3 卡匣) 31(台) 二切 15 min 20 min 24 片(1 卡匣) 20(台) 偏光片貼附 12 min 30 min 24 片(1 卡匣) 7(line)

檢查 2 min 0 1 片 30(台)

計算步驟如下(以封口站為例): 一、每日可用產能

日可用產能=機台數×工作時數=31×24×60=44,640(分)

二、加工所需的產能

日所需產能 =(日總計劃量÷製程數量)×加工時間 =(585÷3)×2×60=23,400(分)

三、可用來換線之產能

可換線之產能=日可用產能-日所需產能=44,640-23,400

=21,240(分)

四、可換線次數

可換線次數=可換線之產能÷換線時間=21,240÷20

=1,062(次)

五、每日每台平均可換線次數

每日每台平均可換線次數=可換線次數÷機台數=1,062÷31

=34.26(次/每台-每日)

由表 3.1 中可得知高溫壓合、真空回火及檢查站等的換線時間為零,即 加工不同尺寸面板時不需換線,因此不列入計算。而在配向膜塗佈與配向處 理站方面,因該站機台需加工兩種類型的基板(TFT 與 CF),故在計算日所 需產能中之日總計劃量必須乘上兩倍。依上述的步驟分別計算出各工作站的 產能與換線次數,結果如表 3.2 所示。

表 3.2 各站產能與換線次數資訊

一切&磨邊 配向膜塗佈 配向處理 組裝

每日可用產能 7,200 14,400 17,280 7,200 加工所需產能 7,020 14,040 14,040 7,020

表 3.2 各站產能與換線次數資訊(續)

一切&磨邊 配向膜塗佈 配向處理 組裝

可換線之產能 180 360 3,240 180

可換線次數 6 3 108 3

次數/每台-每日 1.2 0.3 9 0.6

液晶注入 封口 二切 偏光片貼附

每日可用產能 43,200 44,640 28,800 10,080 加工所需產能 35,100 23,400 8,775 7,020 可換線之產能 8,100 21,240 20,025 3,060

可換線次數 68 1,062 1,002 102

次數/每台-每日 2.27 34.26 50 14.57

由表 3.2 可觀察出配向膜塗佈站的每日每台平均可換線次數為最低,因 此本研究將配向膜塗佈站定義為系統的瓶頸。

在決定系統瓶頸後,進一步以 DBR 機制來對瓶頸機台作細部的排程規 劃,機制中須考量到受限產能緩衝(CCR buffer)與出貨緩衝(Shipping buffer) 之值。而在緩衝值的設定方面本研究藉由下列兩點來決定緩衝值的大小:

一、評估初始緩衝值

由於組立廠屬於流程式工廠,不同尺寸面板皆擁有相同的製程,因 此本研究在初始緩衝時間的設定方面採取靜態緩衝,亦指日計劃下之所 有尺寸皆採取相同的緩衝時間長度。藉由 Schragenheim and Ronen【25】

兩位學者所提出的方法來設定受限產能緩衝(CCR buffer)與出貨緩衝 (Shipping buffer)。並依照 Guide【15】提出的通式來決定緩衝值的大小,

其是以累計的加工時間乘上一倍數值,如 3.1 式所示。組立廠各工作站 的加工資訊如表 3.1 所示,並依此計算受限產能緩衝與出貨緩衝值。

m

j j

i

MULT PT

BS

1

; i:表示 CCR 或 Shipping (3.1)

BS

i:表示受限產能緩衝(CCR buffer)與出貨緩衝(Shipping buffer)值。

PT

j:表示 CCR buffer 或 Shipping buffer 間各工作站的加工時間。

MULT:緩衝大小的倍數值,本研究採用 Schragenheim and Ronen 所提出

的三倍數值。

BS

CCR = 3×12 =36(mins)≒ 1(hr)

BS

Shipping = 3×(12+12+300+240+480+120+15+12+2)

= 3,579(mins)≒ 3,600 = 60(hrs) 二、調整初始緩衝值

就現況而言,組立廠的製造週期時間約為 3 至 5 天,平均為 4 天。

由於 DBR 機制會限制物料投入系統中以便防止因存貨量的上升而增加 了產品的週期時間。然而 DBR 系統下的週期時間將會低於 96 hrs(平均 週期時間),但在評估初始緩衝值步驟時週期時間僅約 60 hrs,也就是說 受限產能緩衝與出貨緩衝的初始值設定的太小,所以必須進一步的調 整。因此將受限產能緩衝及出貨緩衝分別調整為 4 hrs 和 64 hrs。未來可 進一步根據緩衝管理方法來調整出最佳的緩衝值大小【20】。

在文檔中 碩 士 論 文 中 華 大 學 (頁 39-4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