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浮力頻率與流速剪切

在文檔中 研 究 生:梁家睿 撰 (頁 98-117)

五、 討論

5.1 內潮與紊流特性之季節變化

5.1.1 浮力頻率與流速剪切

起蒙特利峽谷強勁數 10 倍大的正壓潮流,造成擴散係數(Kz ,Ksh) 大於蒙特利峽谷的估算。

圖 5-1、5-2 分別為夏季及冬季的流切均方根(粗線)與浮力頻率 (細線)剖面圖,從兩個季節的流切與浮力頻率剖面來看,兩條剖面有 著類似的趨勢,Lien and Gregg(2001)在蒙特利峽谷也有同樣的發 現,但不同之處在於流切與浮力頻率的值並不相似,故本研究將流切 的值乘上三,以方便比較,夏季流切最大之處在混合層下方,也接近 浮力頻率最大之處;冬季除了混合層下方兩條剖面同樣有變大的趨勢 外,單只有流切在中層增強,顯示不穩定的流切與弱化的分層較易發 生紊流混合狀態。

5.1.2 紊流混合的季節差異

冬天因混合層較厚背景流速較強的關係,表層擴散率在冬天會較 為強烈(Matsuno et al., 2005),圖 5-3 為兩個季節各站所計算平均 垂直渦流擴散係數的剖面圖,以垂直結構變化來說,兩個季節表層皆 有一大值,然後逐漸變小,冬季受到較厚的混合層影響,所以表層的

流切確實較冬季略為強勁。

混合層下方(100~150 m)則是在冬天出現較大的值約為 9×10-3 m2s-1,夏天是有逐漸變大的趨勢但無較突顯的大值,深度 200 m 以下 中底層的部分,兩個季節垂直結構變化的趨勢相當類似, Kz 逐漸增 大至底部混合層,夏季極值在接近底層的 550 m 處約為 2×10-2 m2s-1, 冬季則是在 600 m 為最大值,接近 0.1 m2s-1,兩個季節皆超過蒙特利 海底峽谷的 10-2 m2s-1 (Kunze et al.2001),而此結果也符合 Lee et al.(2009)在峽谷內計算的 Kz,較大的值皆發現在中底層,特別是漲 潮時可超過 0.1 m2s-1

比較表 4-1 與表 4-2,冬季於三個深度範圍使用兩種方法所估算 出的 Kz 與 Ksh 都明顯大於夏季,Thorpe scale 方法的 Kz 冬季約大 於夏季 2-3 倍;shear 能譜法的 Ksh 則是兩季相差來到 5-6 倍,顯示 冬季的紊流擴散確實較夏季強烈,進而比較兩個季節此深度範圍 (80~500m)的流切剖面(圖 5-1、5-2) ,冬季確實明顯大於夏季,推 測增強的流切伴隨著劇烈的混合擴散。

5.2 深海大洋紊流擴散之垂直分佈

本研究從 SEATS 測站的 Kz 剖面,探討了深海大洋的紊流擴散在 垂直方向的變化,中底層 Kz 變化的趨勢是類似高屏海底峽谷實驗的 中底層,同樣逐漸增大至底層,並與流速有著良好的相關性,顯示主 要還是受底層摩擦力影響;SEATS 測站 Kz 剖面的表層無連續的值,

特別在 300-700 m 處幾乎為零,此段為斜溫層,溫度梯度較大,表示 分層也較為明顯,不容易有紊流發生。

開放性大洋的垂直渦流擴散係數在整層深度上的變化,經過統計 於 3000 m 以上 Kz 平均值為 0.2×10-4 m2s-1,海底的平均值則增大為 0.4~0.5×10-4 m2s-1,海底因底床摩擦力的關係,會比上層海洋的 Kz 大上兩倍之多 (Kunze et al., 2006),本研究在南海 SEATS 測站利 用 Thorpe scale 分析所計算 Kz 的垂直變化,於 3000 m 以上 Kz 平均 值為 3×10-4 m2/s,利用垂直波數能譜法 Ksh 約為 1.8×10-4 m2s-1,海底 Kz 的平均值則增大為 2.5×10-3 m2s-1

看似平靜的大洋於底部邊界層卻有如此劇烈的擾動,從浮力頻率 與流切剖面(圖 5-4),發現近底層較為弱化的深層與增強的流切作

5.3 內孤立波效應下的紊流混合

南海的內孤立波大部分集中在呂宋海峽與南海北部,大多由東向 西傳遞,傳遞速度約從 0.5 m/sec 至 3 m/sec,由於行波速度快,現 場觀測不易,再加上儀器本身的下放速度,會造成難以定義內孤立波 通過的觀測,尤其在深水區測站(1)的觀測,第一次觀測時儀器下放 至海底前,內孤立波早已通過,故無法以科學的立場斷定其影響,反 而上收時內孤立波已通過,可將其定義為內波後的影響,在攪動過後 的 Kz 剖面,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就是 400 m 以上的 Kz 幾乎為零,

顯示混合層的擴散並不強。圖 5-5 上收時與重排過後的位密度剖面 圖,表層 150 m 以上雖看得出有混合層的存在,但並不明顯,表層位 密度幾乎沒有變動,這結果也顯示在圖 5-6( Thorpe 位移圖),從 200 m 以下開始有位密度的位移變化,大多集中在中底層,位移最大為 10 m。內孤立波通過後整層海水正在逐漸回復穩定的狀態,造成紊流擴 散的垂直分佈產生了變化,Kz 於表層幾乎為零,主要在 400 m 以下 逐漸增大至底層,而比起下放時的 Kz 略微增高。

當非線性內孤立波傳遞至大陸斜坡,因地形淺化作用,造成內波 破碎,此時伴隨著強烈的紊流擴散,使得孤立子在淺水處的消散演化 顯得格外重要(Liu et al.,2004),本研究於陸棚區的結果也可以另 一個科學的觀點來量化其強烈的擴流擴散,有量測到內孤立波的 Kz

剖面從表層至中層 200 m 處,皆超過 0.1 m2s-1,極值出現於 180 m 可 接近 1 m2s-1,這表示內孤立波破碎後造成的紊流擴散比起南海大洋 (SEATS 測站)大上百倍。

5.4 黑潮造成紊流擴散之空間變化

黑潮是北太平洋很強的西方邊界流,在呂宋海峽與台灣東側的寬 度約有 140 km,具有高溫、高鹽、高流速及高傳輸量等特性,也是 北太平洋中亞熱帶水與近北極旋渦互相交換的重要連結,尤其黑潮主 流於深度 700 m 以上的分層偏弱(Rogachev and Goryachev,1991),

易形成垂直方向的混合。

除了 S1 測站以外,其餘五個測站表層流速 明顯受到黑潮影響,

向北的最大流速都約有 60~140 cm/s,因為高流速的關係, Kz 在表 層皆接近或超過 10-2 m2s-1,此值比起南海大洋表層的 Kz 可大上約十 倍,因此推斷黑潮的高流速確實伴隨著強烈的紊流擴散。

圖 5-7 為 Kz 延著緯度 22°N 從台灣到蘭嶼之間斷面分佈圖,藍線

可看出靠近蘭嶼處有一深達 3000 m 的海溝存在,如此劇烈的地形變 化,與 S5 和 S6 測站的底層流作用,使得這兩站底層 Kz 皆超過 1 m2s-1。 因此斷定黑潮流場的擴散係數於表層受到黑潮高流速的影響,產生較 深海大洋強烈的混合作用,底層依然以地形影響為主,海溝與強勁的 底層流作用,產生與內孤立波同量級的紊流擴散。

圖 5-2. 冬季高屏峽谷 A 站的流切與浮力頻率剖面圖,流切值乘以三,以方便比 對。

圖 5-3. 高屏峽谷內潮實驗,夏季與冬季各自利用 Thorpe scale 方法計算出的

圖 5-4. SEATS 測站,(a)為浮力頻率剖面,(b)為流切剖面。

(a) (b)

圖 5-5. 內孤立波實驗,深水區測站(1) cast 1 上收(內波後)的原始與重排後的 位密度剖面圖

圖 5-7. Kz 延著緯度 22°N 從台灣到蘭嶼之間(121°E 至 121.45°E)斷面分佈圖,

黑線則為水深線。

六、結論

本研究探討台灣西南部的地形對擴散率的影響,並瞭解在不同的 海洋環境影響之下,紊流擴散的動力參數。本研究利用下放式都普勒 海流剖面儀(Lowered ADCP)及溫鹽深儀(CTD)剖面,進行小尺度的運 算垂直渦流擴散係數 Kz (vertical eddy diffusivity),主要使用 Thorpe scale 法計算 Kz,再輔以流切的垂直波數能譜法計算 Ksh(內 潮、SEATS 測站),針對四種不同情況下探討影響紊流擴散特性的因 素,包含峽谷地形對內潮及紊流擴散的季節變化、大洋(南海 SEATS 測站)擴散率之垂直分佈、內孤立波的強烈混合作用,以及黑潮所挾 帶的紊流擴散在空間上的變化。所得的結果分別如下

(一)高屏峽谷內潮與垂直混合之季節變化

夏季(2008 年 7 月 5 日至 6 日) 連續 27 小時及冬季(2008 年 12 月 12 日至 14 日)連續 40 小時於高屏峽谷的開口處觀測,結果顯示此 地的內潮呈現 50 及 100 m 的垂直位移,此波動週期約為 11 和 13 小 時,顯著的半日潮且上下層流速成相反的第一斜壓模流場等特性,兩

兩個季節漲潮時紊流混合的擴散率皆明顯大於退潮時期,主要是 因為底層漲潮時潮流是延著谷軸逆上峽谷,等溫層往上抬升,加上增 大的流速,故在底部邊界層有局部性紊流擴散增強的現象,退潮是順 下峽谷同值線的位移也不如漲潮高,形成漲潮時期的紊流擴散係數比 退潮時大;冬季觀測時適逢大潮,漲潮時的 Kz 超過 0.01 m2 s-1,此 結果與 Lee et al.(2009)在高屏峽谷的觀測相當符合,也遠大於蒙 特利海底峽谷的紊流擴散率,推測是由於較強烈的正壓潮流速影響。

冬季因混合層增厚且底層流增大,表面的混合作用也延伸到較夏季深 的位置,中底層因流切不穩定,造成的紊流擴散較為強烈。

(二)南海 SEATS 測站擴散率之垂直分佈

2008 年 5 月的聯合探測結果指出,南海 SEATS 測站 Kz 的垂直分 佈,於 3000m 以上 Kz 平均值為 3×10-4 m2 s-1、 Ksh 約為 1.8×10-4 m2 s-1, 海底 Kz 的平均值則增大為 2.5×10-3 m2 s-1。SEATS 測站 Kz 剖面的表層 無連續的值,特別在 300-700m 處幾乎為零,表示分層也較為明顯,

不容易有紊流發生。

看似平靜的大洋於底部邊界層卻有如此劇烈的擾動,從浮力頻率 與流切剖面,發現近底層較為弱化的深層與增強的流切作用,形成底 層擴散率比表層大約十倍的現象。

(三)內孤立波挾帶的強烈混合作用與其受到陸棚淺化的效應 2007 年 5 月於南海北部完成之內波實驗結果指出,深水區在內 孤立波通過後整層海水正在逐漸回復穩定的狀態,造成紊流擴散的垂 直分佈產生了變化,Kz 於表層幾乎為零,顯示混合層的擴散並不明 顯,主要在 400 m 以下逐漸增大至底層,比起內孤立過後半小時的混 合作用確實增強許多;淺水區在內孤立波前混合作用不明顯,只集中 在少數深度,但內孤立通過時受到陸棚地形影響,產生破碎後的消散 作用,混合擴散明顯增強,尤其從表層至中層 200 m 處,皆超過 0.1 m2 s-1,最大值(~1 m2 s-1)出現於 180 m 的深度。

(四) 黑潮所引發的強烈混合作用於空間上的變化

2007 年 10 月之黑潮實驗,從台灣到蘭嶼之間共分成六個測站 (S1~S6),除了 S1 測站以外,其餘五個測站表層流速,向北的最大流 速都約有 60~140 cm/s,因為高流速的關係, Kz 在表層皆超過 10-2 m2 s-1;靠近蘭嶼處有一深達 3000 m 的海溝存在,如此劇烈的地形變化,

與 S5 和 S6 測站的底層流作用,使得這兩站底層 Kz 皆超過 1 m2 s-1。 因此斷定黑潮流場的擴散係數於表層受到黑潮高流速的影響,顯著的

參考文獻

張育嘉(2000):高屏峽谷及附近海域之流場觀測,國立中山大學海洋資源 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財銘(2008):利用 Lowered ADCP 觀測蘭嶼附近的黑潮流場,國立中山 大學海洋資源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盈槽(2009):高屏峽谷內潮受地形及分層效應之數值模擬,國立中山大 學海下科技暨應用海洋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Cisewski, B., Strass, V.H., Prandke, H., 2005: Upper-ocean vertical

mixing in the Antarctic Polar Frontal Zone. Deep-Sea Research II,52,1087–1108.

Dillon, T.M., 1982: Vertical overturns: a comparison of Thorpe and

Ozmidov length scale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87,9601–9613.

Galbraith, P.S., Kelley, D.E., 1996: Identifying overturns in CTD

profiles. Journal of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Technology,13,688–702.

Garett, C.J.R., Munk, W.H., 1975: Space-time scales of internal waves: a progress report.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80,291–297.

Kunze, E., Rosenfeld, L.K., Carter, G.S., Gregg, M.C., 2002:

Internal waves in Monterey submarine canyon. 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32,1890–1913.

Kunze, E., Firing, Hummon, J.M., Chereskin, T.K., Thurnherr, A.M., 2006: Global abyssal mixing inferred from lowered ADCP shear and

CTD strain profiles.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36, 1553–

1576.

Lee I.H., Lien R.C., Liu J.T., Chuang W.S., 2008:Turbulent mixing and internal tides in Gaoping (Kaoping)Submarine Canyon,Taiwan.

Journal of Marine Systems,76,383-389.

Lien, R.C.and Gregg, M.C., 2001: Observations of turbulence in a

tidal beam and across a coastal ridge.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106,4575–4591.

Liu A. K., Chang Y. S., Hsu M.-K., Liang N. K., 1998: Evolution of nonlinear internal waves in the East and South China Sea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103,7995–8008.

Naveira Garabato, A.C., Oliver, K.I.C., Watson, A.J., 2004:

Turbulent diapycnal mixing in the Nordic sea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109 ,C12010.

Ozmidov, R.V., 1965: On the turbulent exchange in a stably stratified

ocean. Izvestiya Academy of Science, USSR, Atmosphere and Ocean Physics,1,861–871.

Park Y.H., 1986: Semidiurnal internal tides on the continental shelf

off Abidjan. 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16,1585–1592.

Park Y.H., Fudab J.L., Duranda I., Naveira Garabato A.C., 2008:

Internal tides and vertical mixing over the Kerguelen Plateau.

Deep-Sea Research II,55,582–593

Polzin, K.L., Oakey, N.S., Toole, J.M., Schmitt, R.W., 1996:

Finestructure and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cross the

northwest Atlantic Subtropical Front.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14,111–121.

Polzin, K.L., Kunze, E., Hummon, J., Firing, E., 2002: The finescale response of lowered ADCP velocity profiles. Journal of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Technology,19,205–224.

在文檔中 研 究 生:梁家睿 撰 (頁 98-11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