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測試階段 – mCore 主控板的編程及除錯

在文檔中 香港科學青苗獎 資料匯編 (頁 46-52)

總結

約晚上 7 時 15 分,從學校門前行至幸福公園,手杖電筒能自動啟動。

5. 測試階段 – mCore 主控板的編程及除錯

基於安全考慮,我們編寫的程序要求「壓縮裝置」每次運作時,蓋門必須先關上,直到壓縮 程序完成、底門關好,蓋門才可以再㇐次打開——整個壓縮垃圾過程需時約 30 秒,會有提 示燈顯示處理過程。

6. 小結

我們建立了這個實物模型,以科學化及具體化的方式展示我們的理念,並確定這想法的可行 性。接下來,我們更探討了與垃圾壓縮相關的問題:垃圾壓縮後容量會小了多少?需要多大 的力才能把垃圾壓縮?這些問題都影響著智能垃圾箱能否高效能運作。於是我們進行了不同

公平測試(㇐)

問題辨認: 垃圾壓縮後容量會小了多少?

測試設計: 使用數學科「容量」課題的實作活動——排水法——去量度容量變化 唯㇐變項: 垃圾的種類(已壓縮及未壓縮均需要測試)

依變項: 水被排出來的容量

測試結果:

測試分析:

我們假設愈容易被壓縮的物件,壓縮後的容量愈小。然而,通過這次實驗,我們發現鋁罐應 該是最需要大力壓的,但卻是能壓縮得最小的!證明壓縮的力度和壓縮後的容量並沒有正比 的關係。而根據實驗結果,所有垃圾的容量都可縮小過半。由此可見,以壓縮為方向的確有

公平測試(二)

問題辨認: 較常見的可壓縮垃圾需要多大的力才能把它們壓縮?

測試設計: 自行設計㇐個壓力測試系統,把不同類型垃圾放進去進行測試 唯㇐變項: 垃圾種類

依變項: 壓縮的力大小

壓力測試系統:

我們使用牛頓秤量度力的大小。然而,牛頓秤是運用拉力運作,壓縮卻是㇐種推力,如何使 用牛頓秤去量度壓縮的力的大小呢?我們留意到常識室椅子是有孔的,繩子可以穿過它,然 後用拉的方式把兩張椅子合在㇐起(見下圖)!這樣我們就設計了這個實驗用的測試系統,

並找來㇐班朋友協助測試。

固定椅子 B 椅子 A 會向右移動

測試垃圾放在中間

牛頓秤連接縛著椅子 A 的 繩子,向右拉動椅子A

測試分析:

相比紙包飲品或軟膠盒等,鋁罐和膠樽是相對難壓的,需要的力最大接近 650N(約等於提 起 13 包 5 公斤米的力),視乎製作測試物件的物質和其外型而異。將來真正的智能垃圾箱必 須至少達到此標準才可以正常運作。

改善建議

我們建議讓垃圾箱以物聯網連繫,當垃圾箱滿時可發出提示到清潔工人和清潔公司。這樣,

㇐方面清潔公司可以實時知道什麼地方需要即時清理,管理層亦可藉此收集大數據,掌握不 同地區的人的拋垃圾習慣,從而有更針對性的清潔安排。事實上,我們最後成功以「App Inventor」設計㇐個簡單版的應用程式,嘗試以具體的方式展示我們的理念,證明這是可行 的。

總結

經過實物模型製作的形式進行研習,我們證明了「智能壓縮垃圾箱」是可行、有效且安全的。

公平測試顯示,常見的可壓縮廢物容量都能被至少縮減過半,這更證明了我們的建議會有助 紓緩社區垃圾箱過滿的情況,改善社區衛生。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將來我們的設計或數字被 引用,它的壓縮能力必須達到㇐定標準(至少能把鋁罐或膠樽壓扁),這才能令它的效能得以 提升。

參考

1. 環境保護署〈香港廢物處理及處置的統計數字〉

http://www.epd.gov.hk/epd/tc_chi/environmentinhk/waste/data/stat_treat.html

在文檔中 香港科學青苗獎 資料匯編 (頁 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