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痕跡」作品解析

在文檔中 「遺忘˙紀錄」之創作研究 (頁 45-66)

「人類對抗權力的鬥爭,就是記憶與遺忘的鬥爭。」76

筆者認為驅使藝術家創作的,正是這種生命內涵的欠缺,這種留白。「痕跡」

系列作品跨越的時間最久,2009 年就開始創作這一系列的作品,「痕跡」作品為 記錄下自己所養的金魚、盆栽或生活周遭所接觸到的事物,而藉由這些題材實行 紀錄的動作,一件作品上呈現了一個星期或是一整個月的時間,累積在一件作品 上,更凸顯出油畫原本就有的時間感,在畫面中不只有油畫的堆疊,也有文字的 堆積,呈現出一幅復具有強烈時間性的作品,畫面上的文字有些是可閱讀,但也 有些部分是無意識的塗鴉,但都記錄了當下的時間與心情。

筆者認為創作是一個過程,在摸索中前進有時也可能是倒退,紀錄是作品中 的主軸,作者試圖完整的呈現作品那時間的厚度;紀錄是一個動作也是一個過程,

他是無止境的,而每次觀看或感覺時對象物都在變動,而就只能抓到一個大概。

76參閱 Milan Kundera 著;尉遲秀譯:《笑忘書》(台北,皇冠叢書,2010。) , 8 頁

42

作品-一、 《 痕跡-01

圖 5-1,《痕跡-01》2010,油彩/麻布,162x162 cm

43

痕跡-01 作品為痕跡系列作的所有開端,這是一隻筆者所養的黑牡丹金魚,

由於天氣變化太大,水溫起伏不定,因而得了白點病,屆時又因為政府規定寵物 店不得販賣動物用的藥品,所以沒有一間寵物店有賣治療白點病的藥,而寵物醫 院有狗有貓有鳥的藥品可是就是沒有治療魚的藥品,就在猶如悲劇史詩的情況下,

天時地利人皆為不合的情況下,筆者所養的金魚就這樣走了。

筆者決定用自己所擅長的藝術創作,記錄下自己所養的金魚最後聲影,在此

《痕跡-01》作品中使用黯沉的基調來記錄,整隻金魚似乎就消失在黑幕之中,

留下的只有若影若現的形體,藉此暗示記憶的快速流逝。

筆者在此張作品中使用原形式的構圖,象徵著不斷的循環,暗色佔滿了整張 畫面,試圖呈現若隱若現,清晰又模糊的記憶。

圖 5-1-1《痕跡-01》2010,油彩/麻布,162x162 cm(構圖分析)

44

作品-二、 《 痕跡-02

圖 5-2《痕跡-02》2010,油彩/麻布,162x162 cm

45

時間是人類最大的敵人,隨著時間人會老去,甚至死亡,人們害怕消失在時 間的洪流中,但是人們也無法對抗時間的流逝。筆者所養的金魚慢慢地漸漸的,

牠開始溶解於器皿之中,只存在於筆者的記憶裡,但筆者記錄下的時間似乎不夠,

筆者能留下的似乎只是物體的片段,再怎麼努力也都無濟於事。

物體的流動、消融與溶解是這件作品《痕跡-02》的重點,自動性技法的滴 流,使顏料自己有了方向性,往畫面下方墜落,使畫面產生向下墜落的方向性,

這樣的方向性使得畫面變的沉重。然而這樣形式與融解的氛圍,顯示出與《痕跡 -01》截然不同的手法,雖然闡述的議題與內容似乎一致,但此件作品使用了卻 是與上一張作品,截然不同的白色的基調,以低明度低彩度來呈現這整張畫面,

猶如山中的濃霧一般,氣氛低迷,而這是一種讓人喘不過氣的悲傷,與上一張黑 色基調的作品做一個明顯的呼應,筆者在此使用了同與反覆的方式來詮釋此件作 品。以主觀的方式去營造畫面,傳達出筆者的不捨與默默的哀戚。

圖 5-2-1,《痕跡-02》2010,油彩/麻布,162x162 cm(構圖分析)

46

作品-三、 《 痕跡-03

圖 5-3《痕跡-03》2011,油彩/麻布,65x53 cm

47

筆者對物體的感動從有生命到無生命、從活體到植物、從有關係到無關係,

筆者察覺到微小的事物,對周遭環境微妙變化的影響。這株蘭花是筆者離開家鄉 時,母親給筆者帶上來台北作伴用的,它陪伴著筆者度過求學時光。蘭花是筆者 母親的最愛,也期許筆者來到這五光十色繁華的台北,不會迷失了方向,相對而 言每當看到那株蘭花便會勾起筆者無限的回憶與思鄉之情。

梅蘭竹菊是中國文人好以感物喻志的象徵,也是詠物詩和文人畫中最常見的 題材,正是根源於對這種審美人格境界的神往。它們的共同特點是自強不息,清 華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態。其中的蘭,表現出一種空谷生幽蘭的感覺,

蘭最令人傾倒之處是“幽”,因其大多生長在深山野谷,才能洗淨那種綺麗香澤 的姿態,以清婉素淡的香氣長保本性之美。這種不以無人而不芳的“幽”,不只 是屬於林泉隱士的氣質,更是一種文化通性,一種“人不知而不慍”的君子風範,

一種不求仕途通達、不沽名釣譽、只追求胸中志向的坦蕩胸襟,象徵著疏遠污濁 政治、保全自己美好人格的品質。蘭花從不取媚於人,也不願移植於繁華都市,

一旦離開清幽淨土,則不免為塵垢玷污。因此,蘭花只適宜於開在人跡罕至的幽 深所在,只適宜於開在詩人們的理想境界中。強調蘭花人不知而不慍的心態,筆 者選用空靈的構圖,整張畫面把主焦點偏移到畫面的左上角,而主焦點站畫面的 五分之一,其他的都留給一大片的空白,這一大片的空白可使觀者有更有著更寬 廣的發想空間。

48

作品-四、 《 痕跡-04

-圖 5-4《痕跡-04》2012,油彩/麻布, 227x162 cm

49

跟前面三張作品的比較,從這開始進入一種客觀微型書寫的紀錄方式,這隻 黑牡丹金魚是陪伴我兩年的朋友,他的死亡似乎就是一場悲劇的誕生。跟牠的機 緣來自於筆者離鄉背井,北上到台北求學的某個夏天的向晚,筆者走在夜市,看 到一堆小孩在撈金魚,誘發起幼時的回憶,於是就想要嘗試看看,就這麼不偏不 倚的撈到了一隻黑牡丹,筆者就把牠帶回家作伴。在撈金魚攤販撈到的金魚通常 都不健康,因為是為了讓魚能看起來健康,攤販都會放很多的藥水來保持牠們的 活動力,所以一開始筆者就有心理準備,似乎像極了伊底帕斯早就知道他會殺父 娶母一般,時間慢慢過去筆者與金魚的感情越來越深厚,但是就在兩年後的某天,

筆者發現黑牡丹身上出現白點,活動力也隨之降低,筆者查詢網路資料發現這是 一種魚類的感冒,只要使用藍藥水很快就會沒事,但是找了很多店家都沒有賣,

由於當時政府臨時規定一般寵物店不可販賣動物用的藥品,筆者只能另求他法。

魚類生病有另一種治癒的方式就是把水溫提高,但這是有風險的,水溫提高到一 定的程度魚也會因為過熱而死亡,溫度是一大關鍵。上天就是這麼捉弄人,在當 天的凌晨,金魚還是死了,筆者不知道是不是溫度太高還是,本來牠就已病入膏 肓,沒有原因由沒有理由,筆者只能選擇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陪伴已久的金魚。

《痕跡 04》作品使用的紀錄方式並非只是靜物畫形式的紀錄,筆者試圖把 當時的記憶留下更多痕跡,並且能看似完整的紀錄前面的狀態,所以筆者使用了 草圖與作品的並置關係,文字書寫方便記錄一段長時間的故事,而繪畫記錄的是 它的形與色,筆者試圖把兩者優點並置於畫面當中,使畫面能完整的記錄當下所 發生的時間片段。

圖 5-4-1《痕跡-04》2012,油彩/麻布, 227x162 cm (局部)

50

作品-五、 《 痕跡-05

圖 5-5《痕跡-05》2012,油彩/麻布, 227x162 cm

51

筆者的創作始終環繞著有具有情感的事物,每個的事物的背後都有著一片片 斷斷的記憶,此串葡萄是筆者的母親,從鄉下帶上的水果,此時葡萄的背後包含 著母親的關心,包含著我對葡萄的記憶,可能想起某些人與事,這看似一串葡萄 但背後的意義卻勾起眾多的痕跡。

這件作品的背後含意,讓筆者想起國中時所讀過的朱自清77的《背影》,朱 自清的父親工作繁忙四處奔波,在送朱自清上火車時,原本有事的父親,因為不 放心兒子,所以當天又拋開所有的繁事一同陪同朱自清上火車,當年朱自清已二 十幾歲了,已經是成年的大人了,當然也可以打理自己的事了,但父親卻是依然 無微不至的照顧它,但想起之後他們倆父子要在兩地奔波,如果想要見到對方可 能微乎其微,最後在車上時還是情不自禁流下眼來。常說天下父母心,無論是母 親或父親都會想要給自己的子女無微不至的照顧,以及最好的待遇,並也會為自 己的兒女而掛心。

77 朱自清(1898 年 11 月 22 日-1948 年 8 月 12 日),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原籍浙江紹 興,生於江蘇東海,長大於江蘇揚州,故稱「我是揚州人」。北京大學畢業,曾任清華大學中文 系教授、系主任。中國現代詩人、散文作家。文筆清新,所著合編為朱自清全集。

52

作品-六、 《 痕跡-06

圖 5-6《痕跡-06》2012,油彩/麻布, 162x162 cm

53

這株盆栽是在朋友展場中的垃圾筒中撿起來的,它沒有盛載的容器,它沒 有家,猶如失了根的蘭花。筆者把它撿回家就用一個小花器把它裝了起來,它似 乎已到了垂暮之時,但筆者不忍心看它就這樣變成一堆落葉,筆者就細心照料,

漸漸的它就脫離了死神的魔掌,筆者試問如果被丟棄的是動物甚至是人,社會新 聞不知會用多大的篇幅來報導,筆者對物體的思維還是秉持著物無分貴賤,無分 優劣,每個物體都有存在的理由,物體從筆者的手中由客體轉為主體,筆者使用 慣用的手法,記錄下盆栽重生的過程。

筆者把盆栽放在陰影之中,唯有畫面的左下角透出微微的光線,感覺似乎對 這個背離它的社會不屑一顧,但還是渴望得到一點認同,露出一線曙光。畫面中 的另一個重點其實是在於占了畫面絕大部分的水痕,那些水痕是筆者細心照料,

一天一天照顧一次一次澆水而形成的痕跡。

圖 5-6-1,《痕跡-06》2012,油彩/麻布, 162x162 cm,(局部)

54

作品-七、 《 痕跡-07

圖 5-7《痕跡-07》2012,油彩/麻布, 162x162 cm

55

「地點看似複雜,不過其實都在同一街,只是人們不斷地給這條街改名

「地點看似複雜,不過其實都在同一街,只是人們不斷地給這條街改名

在文檔中 「遺忘˙紀錄」之創作研究 (頁 45-6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