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文圖─林佩蓉─海生館科學教育組 專題報導

臺 灣 四 面 環 海 , 我 們 的 生 活 也與大海息息相關,近年來,臺灣 各級學校也越發重視海洋教育,並 嘗試將「海洋精神」融入於教學之 中。「海洋教育如何做?」這個問 題,相信大家都有不同的答案。我 們不妨也看看鄰國日本,是如何藉 著負有百年教育大計的博物館來推 動海洋教育的。

2 0 1 9 I C O M (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ouncil of Museums) 「世界博物 館 會 議 」 京 都 大 會 於 9 月 1 日 至 7

日 在 日 本 京 都 府 隆 重 登 場 , 在 這 三 年 一 度 的 盛 會 中 , 除 了 進 行 不 同 議 題 的 專 業 演 講 、 論 壇 與 會 議 外 , 也 規 劃 了 為 期 三 日 的 博 物 館 博 覽 會 , 讓 來 自 世 界 各 地 的 博 物 館 專 業 人 員 有 機 會 呈 現 各 自 博 物 館 的 特 色 及 互 相 觀 摩 學 習 。 海 生 館 這 次 是 以 「 鯨 龜 何 處 ? 認 識 白 鯨 和 海 龜 」 來 展 示 博 物 館 推 廣 海 洋 教 育 的 實 務 , 而 主 辦 國 日 本 也 有 許 多 海 洋 博 物 館 參 展 , 因 此 我 們 得 以 大 飽 眼 福 , 在 短 短 幾 天 內

伊根船屋

瞭解到日本各地博物館推動海洋教 (Museum of Maritime Science)所支 持 的 「 海 洋 學 習 博 物 館 」 所 規 劃 日本海事科學館(Museum of Maritime Science) 、鴨川海洋世界、岸和田

認 識 吻 仔 魚 的 學 習 步 驟 。 1 . 可 以 從 捕 捉 吻 仔 魚 的 漁 港 、 乾 貨 鋪 或 超 市 取 得 觀 察 素 材 。 2 . 取 出 少 量 吻 仔 魚並攤開(太多會難以發現 其他小生物喔)。3.將不同 形 狀 和 顏 色 的 生 物 分 開 放 置 於 其 他 地 方 , 例 如 小 盤 子 。 4 . 將 不 同 形 狀 的 魚 進 行 劃 分 。 5 . 透 過 顯 微 鏡 觀 察 , 並 可 透 過 吻 仔 魚 百 科 推 論 可 能 的 物 種 名 稱 , 此 外 描 繪 物 種 的 外 觀 可 能 會 幫 助 理 解 喔 。 6 . 將 發 現 的 各 種 吻 仔 魚 黏 在 紙 卡 上 , 也可以封存在罐子中。

川 海 洋 世 界 」 在 這 次 博 覽 會 中 展 示 了 「 海 龜 移 動 教 室 」 的 課 程 模 型 , 本 課 程 與 日 本 境 內 各 級 學 校 合 作 , 進 行 海 龜 保 育 教 育 的 推 廣 , 向 莘 莘 學 子 說 明 世 界 各 地 海 龜 所 面 臨 的 滅 絕 威 脅 , 並 在 課 程 中強調日本千葉縣海岸為海龜在北 太平洋的產卵地,並強化地區在棲 地與物種保育的重要地位。

另 外 來 自 大 阪 的 「 岸 和 田 市 立自然史博物館」則帶來了「吻仔 魚怪獸」的教學方案,本套教案主 要希望從生活中接觸的海洋資源出 發,以此規劃教學課程。在日本學 童的日常飲食中,常常會出現小魚 乾,如同臺灣常吃的吻仔魚。然而 漁業捕捉的這些小魚乾中,常常不 止有小魚,還有甲殼類幼生、頭足

岸和田市立自然史博物館「吻仔魚怪獸」課程學習單。 常見的「吻仔魚怪獸」與分類。

「群馬縣立自然史博物館」展示海膽及二枚貝生 理結構的教具,以及海藻標本。

可以透過嗅覺認識海藻,希望學習者透過各種感 官認識海洋。

認識「吻仔魚怪獸」課程展示。

北海道的樣似鄉土館展示「海洋守護」課程,右 邊有來自韓國的保特瓶。

類幼生、小型棘皮動物和海藻等。

「吻仔魚怪獸」課程則鼓勵學習者 觀察平日吃的小魚乾中,到底有哪 些東西,並透過學習單的引導認識 素 材 的 取 得 , 再 藉 由 顯 微 鏡 的 觀 察,學會簡易物種分類,紀錄學習 成果,從日常生活培養學習者科學 探究的精神。

位 於 北 海 道 的 「 樣 似 鄉 土 館 」 則 帶 來 「 海 洋 守 護 」 課 程 , 此 課 程 主 要 介 紹 海 洋 廢 棄 物 從 何 而 來 , 這 些 汙 染 物 通 常 為 「 現 地 直 送 」 , 但 有 時 也 會 因 為 海 洋 流 通 的 特 性 , 在 海 岸 邊 發 現 來 自 異 國 的 「 海 外 輸 入 品 」 。 課 程 中 讓 大 家 認 識 了 常 見 的 海 洋 廢 棄 物 , 並 透 過 課 程 設 計 的 海 洋 廢 棄 物 遊 戲 小 卡 , 介 紹 海 洋 廢 棄 物 的 稀 有 度、名稱和特點。

位於東京近郊的「群馬縣立自 然史博物館」也展示了有關海膽及 二枚貝生理結構的教具,並提供可 讓學習者觸摸的海藻教材,讓學生 們透過嗅覺認識海藻,也能透過各 種感官認識海洋。

海 洋 廢 棄 物 遊 戲 小 卡 , 介 紹 海 洋 廢 棄 物 的 稀 有 度、名稱和特點。

跨 界 合 作 , 讓 海 洋 教 育 深入不同族群

世 界 博 物 館 會 議 的

「教育與文化委員會」在 此次大會中也安排了移地 會議(offsite meeting),邀 請與會人員前往和歌山地 區進行博物館觀摩,並介 紹當地透過博物館跨界教 學的推廣方式。例如「群 馬縣立自然史博物館」所 設計的移動水族館課程,

透 過 運 送 水 族 生 物 至 偏 遠地區,進行海洋教育。

「和歌山縣立博物館」則 與當地技職學校合作,透 過3D掃描與列印技術,製 作館藏的複製品,運用在 展示與教育中,讓參觀者 盡情觸摸。也將之運用在 視 障 者 教 育 使 用 的 教 材 中 , 將 書 畫 立 體 化 , 並 設 計 點 字 書 畫 , 讓 博 物 館 教 育 觸 及 的 族 群 更 多 元 。 和 歌 山 現 代 美 術 館 也 針 對 「 水 」 的 主 題 , 設 計 美 術 活 動 推 展 教 育。

主 辦 單 位 也 透 過 此 次機會行銷日本文化,規 劃近郊不同地區的參訪行 程,筆者選擇參訪著名的 漁村「伊根」,此區因為 位於內灣,風浪及潮差都 很小,使得在此區靠海為

「群馬縣立自然史博物館」所設計的移動水族館 到偏鄉活動。

移動水族館展示內容。

和歌山現代美術館「水」的美術展。

「水」的自由藝術創作。

「伊根」地區居民住家門前設置的魚籠

生 的 居 民 , 得 以 建 造 獨 具 特 色 的

「 船 屋 」 。 當 地 屋 舍 在 一 樓 設 有 類似車庫的空間,停放捕魚或是運 輸所使用的船,讓用來討生活的船 隻免於風吹雨打,二樓則為漁民住 所。在地導遊亦提及當地漁民在捕 到漁貨後,會將無法直接利用的魚 骨和碎肉等部位,放在住家門口設 置的魚籠,這些魚骨和碎肉會吸引 其他魚類,甚至是海膽前來覓食,

形 成 特 殊 的 漁 業 資 源 再 利 用 的 方 式,就像是擁有一個天然冰箱,隨 時都有最「青」的食材在家門口。

「伊根」地區已在2005年被列入 日 本 重 要 傳 統 的 建 造 物 群 保 存 地 區,在此處可以感受到日本當地區 民生活與海洋密不可分的關係、獨 特的生活態度,以及對漁業資源的

特殊運用方式。

日本的海洋教育課程設計學習 者透過不同感官認識海洋的設計,

相當活潑生動,如「群馬縣立自然 史 博 物 館 」 和 「 和 歌 山 縣 立 博 物 館」因為著重於感官體驗的課程規 劃,也將相關課程運用於視障者教 育,增加博物館觸及的族群,這點 對於博物館來說極具意義與參考價 值。而透過藝術等多元方式,讓學 習者感受海洋的美好,引發認同與 情感,亦值得學習。

日本與臺灣皆為海島型國家,

透過教育讓國人理解海洋環境與人 類緊密的相互依存關係,進而認識 永續海洋環境的重要,是需要不斷 努力的使命與課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