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假設驗證彙整

在文檔中 教學科技碩士班 碩士論文 (頁 81-8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研究假設驗證彙整

表 4-40 虛無假設驗證表(接上表)

(二)虛無假設 1-2:對照組學童於「自然與生活科技測驗評量」之前測成績與 後測成績無顯著差異。

相依樣本 t 考驗的結果(t=-3.08,p<0.05)顯示:對照組學童於傳統講 述式教學後,其後測成就表現( X =22.85)優於實驗教學前之前測分數 ( X =19.38),是故虛無假設 1-2 遭到否定。

(三)虛無假設 1-3:實驗組學童於「自然與生活科技測驗評量」之後測成績與 對照組學童之後測成績無顯著差異。

共變數分析結果顯示:實驗教學對後測成績之差異考驗結果達顯著水 準(F=8.37,p<0.01),因此表示國小學童透過實驗教學法(LEGO 動手做 教學模式)之學習成就( '

Y =26.78)優於傳統講述式教學法( ' Y =23.07),是

故虛無假設 1-3 遭到否定。

綜合上述對於學習成就的假設考驗結果,本研究發現:樂高(LEGO)動手做教 學與傳統講述式教學於物理概念的建立上,均發揮其教學成效。但在教學者特質 和分組學生特質均受到控制的前提下,實驗組學童之後測表現仍優於對照組學 童。依此結論用以回應待答問題一:「樂高(LEGO)動手做教學後,在自然與生活 科技領域呈現之學習成效,是否優於傳統講述式教學?」,吾人由國小學童透過 樂高(LEGO)動手做教學模式所獲致之學習成效較佳,做成肯定結論。

二、問題解決能力的假設

(一)虛無假設 2-1:實驗組學童於「問題解決能力測驗」之前測成績與後測成 績無顯著差異。

相依樣本 t 考驗的結果(t=-5.78,p<0.001)顯示:實驗組學童於動手做 教學活動後,其後測成就表現( X =7.69)優於實驗教學前之前測分數 ( X =3.38),是故虛無假設 2-1 遭到否定。

(二)虛無假設 2-2:對照組學童於「問題解決能力測驗」之前測成績與後測成 績無顯著差異。

相依樣本 t 考驗的結果(t=-2.14,p>0.05)顯示:對照組學童於傳統講 述 式 教 學 後 , 其 後 測 成 就 表 現 ( X =6.31) 與 實 驗 教 學 前 之 前 測 分 數 ( X =4.69),未達顯著差異,是故接受虛無假設 2-2。

(三)虛無假設 2-3:實驗組學童於「問題解決能力測驗」之後測成績與對照組 學童之後測成績無顯著差異。

共變數分析結果顯示:實驗教學對後測成績之差異考驗結果達顯著水

準(F=5.89,p<0.05),因此表示國小學童透過實驗教學法(LEGO 動手做 教 學 模 式 ) 訓 練 之 問 題 解 決 能 力 ( '

Y =8.33) 優 於 傳 統 講 述 式 教 學 法

( '

Y =5.67),是故虛無假設 2-3 遭到否定。

綜合上述對於問題解決能力的假設考驗結果,本研究發現:傳統講述式教學 法對於國小學童問題解決能力的刺激與開發,之所以未能見其成效,其原因應在 於講述法偏重知識的直接傳遞,而忽略了給予學生思考和嘗試的機會;反觀實驗 組之教學法,係以情境式問題解決導向為課程主軸,讓學生以動手實作之體驗方 式自行尋求問題的解答,以達成教學目標。依此結論用以回應待答問題二:「樂 高(LEGO)動手做教學模式是否能用以刺激與開發國小學童,對於問題解決的能 力?」,吾人由國小學童透過樂高(LEGO)動手做教學模式得到較佳之問題解決能 力,做成肯定結論。

三、科學創造力的假設

(一)虛無假設 3-1:實驗組學童於「威廉斯創造性思考活動」之前測成績與後 測成績無顯著差異。

相依樣本 t 考驗的結果(t=-5.80,p<0.001)顯示:實驗組學童於動手做 教學活動後,其後測成就表現( X =90.69)優於實驗教學前之前測分數 ( X =71.08),是故虛無假設 3-1 遭到否定。

(二)虛無假設 3-2:對照組學童於「威廉斯創造性思考活動」之前測成績與後 測成績無顯著差異。

相依樣本 t 考驗的結果(t=-2.98,p<0.05)顯示:對照組學童於傳統講 述式教學後,其後測成就表現( X =83.38)優於實驗教學前之前測分數 ( X =74.77),是故虛無假設 3-2 遭到否定。

(三)虛無假設 3-3:實驗組學童於「威廉斯創造性思考活動」之後測成績與對 照組學童之後測成績無顯著差異。

共變數分析結果顯示:實驗教學對後測成績之差異考驗結果達顯著水 準(F=6.00,p<0.05),因此表示國小學童透過實驗教學法(LEGO 動手做 教 學 模 式 ) 獲 致 之 科 學 創 造 力 ( '

Y =92.74) 優 於 傳 統 講 述 式 教 學 法

(

Y =81.34),是故虛無假設 3-3 遭到否定。

'

(四)虛無假設 3-4:實驗組學童於「威廉斯創造性思考活動『流暢性』分測驗」

之後測成績與對照組學童之後測成績無顯著差異。

本研究參與之兩組學童於前後測所繪之圖形均達可辨識標準,得分完

全相同,是故接受虛無假設 3-4。

(五)虛無假設 3-5:實驗組學童於「威廉斯創造性思考活動『開放性』分測驗」

之後測成績與對照組學童之後測成績無顯著差異。

共變數分析結果顯示:實驗教學對後測成績之差異考驗結果未達顯著 水準(F=2.01,p>0.05),是故接受虛無假設 3-5。

(六)虛無假設 3-6:實驗組學童於「威廉斯創造性思考活動『變通性』分測驗」

之後測成績與對照組學童之後測成績無顯著差異。

共變數分析結果顯示:實驗教學對後測成績之差異考驗結果未達顯著 水準(F=0.76,p>0.05),是故接受虛無假設 3-6。

(七)虛無假設 3-7:實驗組學童於「威廉斯創造性思考活動『獨創性』分測驗」

之後測成績與對照組學童之後測成績無顯著差異。

共變數分析結果顯示:實驗教學對後測成績之差異考驗結果未達顯著 水準(F=0.91,p>0.05),是故接受虛無假設 3-7。

(八)虛無假設 3-8:實驗組學童於「威廉斯創造性思考活動『精密性』分測驗」

之後測成績與對照組學童之後測成績無顯著差異。

共變數分析結果顯示:實驗教學對後測成績之差異考驗結果達顯著水 準(F=10.01,p<0.01),因此表示國小學童透過實驗教學法(LEGO 動手 做教學模式)後表現之「精密性」創造力特質( '

Y =18.29)優於傳統講述式

教學法( '

Y =12.48),是故虛無假設 3-8 遭到否定。

(九)虛無假設 3-9:實驗組學童於「威廉斯創造性思考活動『標題』分測驗」

之後測成績與對照組學童之後測成績無顯著差異。

共變數分析結果顯示:實驗教學對後測成績之差異考驗結果未達顯著 水準(F=0.55,p>0.05),是故接受虛無假設 3-9。

綜合上述對於科學創造力的假設考驗結果,本研究發現:樂高(LEGO)動手做 教學與傳統講述式教學於科學創造力的訓練上,均發揮其教學成效。但在教學者 特質和分組學生特質均受到控制的前提下,實驗組學童之科學創造力表現仍優於 對照組學童,尤其以「精密性」特質差異最為顯著。依此結論用以回應待答問題 三:「樂高(LEGO)動手做教學模式是否能用以許練與培養國小學童,表現在科學 領域的創造力?」,吾人由國小學童透過樂高(LEGO)動手做教學模式得到較佳之 科學創造力,做成肯定結論。

四、創造性傾向的假設

(一)虛無假設 4-1:實驗組學童於「威廉斯創造性傾向量表」之前測成績與後 測成績無顯著差異。

以後測成績為依變項,前測成績為控制變項進行相依樣本 t 考驗的結 果(t=0.48,p>0.05)顯示:實驗組學童於動手做教學活動後,其後測成就 表現( X =108.08)與實驗教學前之前測分數( X =109.15)未達顯著差異,是 故接受虛無假設 4-1。

(二)虛無假設 4-2:對照組學童於「威廉斯創造性傾向量表」之前測成績與後 測成績無顯著差異。

以後測成績為依變項,前測成績為控制變項進行相依樣本 t 考驗的結果 (t=0.43,p>0.05)顯示:對照組學童於傳統講述式教學後,其後測成就表 現( X =106.92)與實驗教學前之前測分數( X =108.00)未達顯著差異,是故 接受虛無假設 4-2。

(三)虛無假設 4-3:實驗組學童於「威廉斯創造性傾向量表」之後測成績與對 照組學童之後測成績無顯著差異。

以後測成績為依變項,前測成績為共變數,組別為固定因子進行共變 數分析結果顯示:實驗教學對後測成績之差異考驗結果未達顯著水準 (F=0.00,p>0.05),因此表示國小學童透過實驗教學法(LEGO 動手做教 學模式)後表現之創造性傾向與傳統講述式教學法無異,是故接受虛無假 設 4-3。

綜合上述對於創造性傾向的假設考驗結果,本研究發現:兩組學童接受不同 教學法之後,其創造性傾向均未獲得提昇,而後測得分更有降低之現象發生。其 主因應是創造性傾向與創造者人格特質有關,不易在短期密集式的教學活動中產 生顯著的改變。依此結論用以回應待答問題四:「樂高(LEGO)動手做教學模式是 否能用以增強與提昇國小學童創造性傾向?」,吾人由國小學童透過兩種不同教 學模式均無法獲致預期成效之現象,做成否定結論。

在文檔中 教學科技碩士班 碩士論文 (頁 81-8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