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本研究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為緒論,旨在說明研究動機、研究目 的、研究問題、研究假設、現象釐清與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歷史課程在國中的教學,幾十年來都以傳統的教師講授方式為 主,強調班級的控制和知識的單向傳播。對末代統編版歷史教科書 的使用者---九十二學年度的國中三年級教師而言,根據國民中學歷 史課程標準中的教學目標:一、引導學生了解歷史知識的本質。

二、引導學生對歷史發生興趣,俾能主動學習。三、引導學生認清 國家創建的艱辛及個人的責任。四、培養學生具有開闊的心胸並成 為具有世界觀的國民。(教育部,1994)似乎嗅得出為何傳統式的講授 方式歷久不衰,傳統式的教學法似乎還能達到如上所列的教學目 標。

然而隨著九年一貫新課程的實施,歷史課程已整合到社會領域 的教學中。社會領域的教學目標如下:一、了解本土與他區環境特 徵、差異性及面對的問題。二、了解人與社會、文化、生態環境之 多元交互關係,並了解環境保育和資源開發的重要性。三、充實社 會科學之基本知識和技能。四、培養對本土與國家的認同與關懷及

世界觀。五、培養民主素質、法治觀念以及負責的態度。六、培養 了解自我與自我實現之能力,發展積極、自信與開放的態度。七、

發展批判思考、價值判斷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八、培養社會參與,

作理性決定以及實踐的能力。九、培養表達、溝通以及合作的能 力。十、培養探究之興趣以及研究、創造和處理資訊的能力。(教育 部,1998)我們不難看出,社會領域的教學目標是跟著十大基本能力 走的。從以上教學目標的演進,看出教學的精神從引導走向培養與 發展,學習的目標,除了知識的本質外,更強調了所謂「帶著走的 能力」,如:交互關係、關懷、民主、法治、負責、自信與開放、

批判、問題解決、參與、溝通與合作。教學的重要使命,乃在於實 現教學目標,由此可知,傳統式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已漸漸受到質 疑與批評,無法滿足九年一貫的課程的教學目標之需要。強調以學 生為主體的動態互動觀點,正為新課程所追求。

除了九年一貫的新課程推動外,研究者者更在乎的是教室中那 一雙雙渴望表達、參與的眼神。目前國中班級人數大約四十人左 右,比起先進國家每班二十五人仍有一段差距,研究者肯定大部分 的學生都希望在課堂中能有更多的互動,成為課堂中的主角。假若 能增加孩子參與的機會,就是喚起學生成就感的第一步,就是激發 學生求知欲的開始。可是,一節課卻只有 45 分鐘,並非授課老師不 想求新求變,以研究者自己的經驗而言,歷史課程的內容又深又 廣,授課時數一週至多兩節,加上學生及家長習慣於課文中列為考 試的內容都需經過老師「口授」才算有教。若一遇考試、放假或節 慶,趕課就變成常態。另外,傳統的講授方式,一直被視為準備學 測、入學考試或段考的最有效方式。而我國國民中學的教育在升學 主義的影響下,往往是遷就考試而犧牲掉教學目標的理想性。歷史 科在「考試領導教學」的思維、激烈的升學競爭下,教學多淪為知 識的灌輸,而忽略了長期態度和行為的培養,也未能發揮原本歷史 科的教學功能。學生藉由背誦而得到知識,在應付考試下還算綽綽 有餘,傳統的授課方式因此例行不衰。雖也受到諸多質疑和反對,

但一碰到「考試」這個敏感議題,任誰也不敢隨意變更授課方式,

萬一學生考砸了,隨意耍花招的老師,就成了真正的「歷史」罪 人。

研究者從事歷史教學已有 15 年的時間,在實際的授課經驗 中,當研究者把統整有序的教材傳授給學生時,對升學有興趣的同 學,雖然還能兢兢業業的吸收,但也習慣於獨立作業及彼此競爭;

那對絕大部分在大多數老師的印象中,被描素為:低能、學習不 利、低社經背景的普通班學生,往往聽著聽著思緒就跑掉了,也很 容易打瞌睡;再加上部分同學習得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作 祟,幾乎沒有任何內發的學習動機。所以,對五分之四以上的學習 者而言,單調講授的教學方法,一成不變的傳統授課方式,是無法 達到預期的有效學習,同時也失去學習的興趣與嘗試改變的能力。

除非老師使用處罰的方式,否則在段考成績的表現上,呈現普遍性 的低落。有越來越多的研究報告顯示出,這麼多數國家主人翁學習 的失敗,導因於他們的家庭、社會文化與學校教育的過程,這實在 是一個值得憂心的現象。因此研究者極思找到一個能夠改變現況的 教學方案。

而班上同學學習歷史的基礎點各不相同,落差頗大。跟不上速 度、找不到課文段落的學生大有人在。當教學者在歸因於學習者的 文化不利、低成就及低自尊時,教學策略才是較為積極的思考方 向。以上種種都再再挑戰著大家所慣用的講授方式是否有滿意的教 學成效。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照顧到更多學子的學習需要,若能 改變一成不變的方式,善用同儕間互動支持的力量,讓學生能在學 習時分享所知,並由學習的過程中彼此互動,自然有趣地達成學習 目標,班級的學習一定更流暢。一般而言,學習基礎好的、中等程 度以上的學生,都樂於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尤其在合作學習的規則 下,更是如此。因為每位組員,都有機會代表他的小組回答問題或 替小組建功,要是自己表現不好,即使小組同學不責怪他,他自己 也覺得對不起大家。

檢視我國當前歷史教育的問題,除了考試領導教學,未能發揮 歷史科教育的教學目標外,在教學和評量方面還有以下各點尚待改 進:(一)師資結構因文史不分家而被當作配課的問題;(二)歷 史科的任課教師,未能了解教學目標、教學準備不充分者,大有人 在。(三)歷史科教師的教學方法單調,大多數的教師接採用講述 法,未能依據教材內容採取適當的教學方法;(四)歷史科教師鮮 少協同準備或教學;(五)歷史教科書中的「問題與討論」未能充 分討論,妨礙了歷史教學的高層次目標之達成,例如:推理思考、

批判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六)學生對歷史科的學習興趣不 高;(七)教學評量偏重知識,忽略情意與行為的評量。(王仲孚,

2001)。是故,欲達成歷史科的教學目標,必須從教學方法和評量方 面著手改進,教師應採用適當的方法和多元的評量方式,提升學生 的學習興趣同時達到歷史科的教學目標。

事實上,為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師應依歷史科教材的性質、

學生能力與教學資源等情況採用適當的教學法,且應設法在各種不 同的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積極的自動學習,減少被動式的教學。

因此,教師為因應教材的不同性質,採用適當的教學法,以提升教 學成效。若要瞭解各種教學法在歷史科的實施成效,必須透過實驗 研究,然而國內對於歷史科教學法的實證研究卻頗為缺乏。因此,

為豐富歷史科的教學研究和提升歷史科的教學成效,針對歷史科的 教學法進行實驗研究卻實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另外,缺乏具體可 行的客觀多元評量方式也是目前歷史科教學最大的問題之一。我國 歷史科的教育多採行「講述->背誦->考試」的方式,忽略了課 堂參與互動的學習,使得教育成效不彰。因此,為了兼顧知、情、

意的學習,導正以紙筆測驗為主的認知評量,實有必要開發多元的 教學與評量方式,顧及學生在各個層面的學習成效。

再加上九年一貫教改的列車啟動以來,從國民教育十項基本能 力指標,包括:(一)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二)欣賞審美與創 新,(三)生涯規劃與終生學習,(四)溝通表達與分享,(五)

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六)文化學習與國際瞭解,(七)規劃、

組織與學習,(八)運用科技與資訊,(九)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除了培養學生將所學知識生活化並創 新應用外,更希望培養學生溝通表達、尊重關懷與分工合作的能 力;能夠採納不同的意見、思想或觀念,化對立為互助,與人分享 學習所得,以能建立共識,發揮團隊合作的精神。因此更讓研究者 省思傳統式教學法在達到這些教學目標上的困難。而小組合作學 習、小組間遊戲競賽的方法正符合此一學習潮流的需要。

近來有研究發現,教師可藉由學習責任的轉移,有效激發學習 者的內在動機(instrinsic motivation)(Nichols & Miller,1994)。

McCallum 和 Bracken(1993)曾建議老師若要使學生達到概念類化的 效果,可利用「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國外諸多實證研究的結果 顯示,在達成多重教育目標方面,或者面對大班級,特別是學生異 質性很大的班級時,以認知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為基礎的合作式學 習方案,有達到提升教學成效的功能。因此,在歷史教學上,如何 提高學生學習動機,又能提高歷史學科能力及九年一貫所強調同儕 間的合作技能,研究者以草屯國中兩班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合作 式學習實驗教學。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