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動機

難以充分獲得弱勢助學措施的協助。鄭英耀、方德隆、莊勝義、陳利銘與劉敏如

(2015)亦在研究中提出相同的觀點。邱羽瑄(2014)綜合整理了我國政府與大 專校院對弱勢學生就學之協助措施,並透過訪談瞭解我國大學校院對於弱勢學 生就學之照顧現況。訪談發現,只有少數學生知道可以利用教育部的「圓夢助 學網」取得所有弱勢助學措施的資訊1,而這與董馨梅(2015)和鄭英耀等人(2015)

的看法互相吻合,表示弱勢學生需要助學措施的同時,卻面臨資訊不完整與不 易取得的困境。邱羽瑄建議,政府及大專校院應在資訊整合與宣導方面再求進 步。

第二節 研究動機

壹、政府推動多面向之弱勢助學措施

為了保障弱勢學生進入優質大專院校就讀的機會,教育部自 104 學年度起 辦理「大學校院弱勢學生學習輔導補助計畫(起飛計畫)」,每年編列約兩億元 預算,補助24 所公立大學及 23 所私立大學共同推動本計畫,除了政府及各校 原來就已經提供如減免就學費用等的經濟扶助,更進一步協助大學從招生入學、

課業輔導、實習機會提供、職涯規劃協助、社會回饋、助學募款等方向規劃,全 面保障弱勢學生的就學機會。「起飛計畫」除了鼓勵各大學增加招收弱勢學生之 比率,亦促使學校建置就學輔導機制,提出弱勢學生學習輔導計畫;對於經濟 方面的援助,則引導學校建立助學專款提撥及募款機制,作為穩定提供弱勢學 生在學資源挹注的基礎(教育部,2015)。

為了達成協助弱勢學生的目標,許多學校都做出相對應的努力。舉例而言,

國立清華大學在大學個人申請入學管道中增設「旭日組」招生,106 學年度共保 留 33 個名額給弱勢學生優先錄取,亦利用校務基金及募款提供「旭日獎學金」

1 https://helpdreams.moe.edu.tw/。

5

供經濟弱勢學生就學,依此管道入學之弱勢學生只要學業平均成績達及格標準,

每名學生即可領取每學年十萬元之獎助金(馮靖惠,2016)。國立交通大學則推 出「旋坤揚帆計畫」,為弱勢學生降低第一階段篩選門檻,讓弱勢學生有更高機 會入學就讀(林寶雲,2015)。以上這些例子,不僅顯示出社會大眾對弱勢助學 措施的期許與實踐,也展現了大專院校對社會期待的回應。

貳、弱勢助學措施衍生之爭議

為弱勢學生提供特殊入學管道,正符合「入學機會公平」與「成功機會公 平」的方向。然而在頂尖大學紛紛開放名額給弱勢學生時,也有論者對弱勢學 生名額不斷提高產生憂慮。汪仁玠(2013)報導指出,陽明大學教務長許萬枝曾 對媒體表示「中低收入學生的學業成績,明顯不如家庭收入較好之學生,若再 放寬入學門檻,一旦跟不上,反而是傷害。」假若一位弱勢學生因為學校放寬入 學門檻而順利入學,獲得機會固然可喜,但若入學之後無法適應、跟不上學業 進度,甚至最後無法畢業,是否反而對弱勢學生造成不利影響?讓弱勢學生能 順利就讀大學,顯然不應該是助學措施的終點。有鑑於全人發展為高等教育之 責任,在弱勢學生進入大學就讀後,經濟、課業、生活等各面向上的援助或輔導 是否能對弱勢學生的學習發展帶來正面助益,實為學校與學生事務人員應關切 的重點。

弱勢學生之所以可能在入學後學習表現較差,有一種論點是關乎於弱勢學 生的校園投入程度。陳明國(2018)的實證研究指出,學生的社經地位會顯著影 響學生的校園投入程度,社經地位愈低的學生投入程度就愈低。在實務上,弱 勢學生大多都有若干程度的經濟壓力,因此相較於一般學生更有在校內外工作 以賺取學費、生活費甚至貼補家用的必要,而這些工作自然壓縮到弱勢學生在 校園內學習的時間,使弱勢學生在不論學術上(上課、自習、使用圖書館、與同 學討論等)或非學術上(社團、人際、運動等)的校園投入程度都比較低。此外,

6

Pace(1986、1990;引自張雪梅,1999)、林義男(1990)、張雪梅(1999)等國 內外研究,都發現較低的校園投入會使學生得到較差的學習發展。綜合以上論 點,若一個助學方案只是單純地讓弱勢學生獲得入學機會,卻沒有相關配套措 施以協助弱勢學生增加校園投入,確實可能會使弱勢學生反受其害。

參、弱勢助學措施之效益尚待評估

為了回應上述的論點,教育部在「起飛計畫」中明定,各校除了提供入學招 生名額與經濟扶助給弱勢學生,更必須提供相對應的學業輔導、生活關懷等各 方面的非經濟扶助,以確保弱勢學生入學後能夠安心學習、順利成長。即使如 此,各校提供之經濟與非經濟援助是否確實給予弱勢學生必要且適切的協助,

在「起飛計畫」施行三年後,仍缺乏明確的證據支持。助學措施的有效性,取決 於對弱勢學生實際需求的瞭解,而弱勢學生各有不同的身份背景,自然也可能 產生不同的需求。助學措施提供者必須先瞭解不同背景之弱勢學生有哪些需求,

並觀察其目前所接受的援助或輔導,以探知弱勢學生是否獲得自己需要的助學 措施。

除了瞭解弱勢學生的實際需求以外,提供各項助學措施是否能實際提升弱 勢學生的學習效果,並獲得更好的發展,更是各界應該關注的焦點,以求資源 投入之效益最大化,或避免資源分散及浪費。有鑑於此,對於助學措施是否能 夠提升弱勢學生的校園投入程度及學習發展成效,也必須進行嚴謹的實證調查 與分析,以瞭解現行措施或政策是否有不足或須調整之處。

綜合以上,本研究將探討臺灣公立大學在為弱勢學生特別保留入學名額後,

提供給弱勢學生之各項助學措施是否能協助其達成良好的學習成效與自我成長。

本研究將以依弱勢學生特殊招生管道進入頂尖大學的弱勢學生為研究對象,探 討各校提供之經濟與非經濟扶助措施,是否有協助弱勢學生獲得學業或非學業 知能成長的效果。期望能從證據上支持「起飛計畫」及類似方案的施行,或者檢

7

視各項助學措施的有效性,不僅在學術上增進人們對助學措施的瞭解,也在實 務上對政策制定提出參考。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