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區域背景概述與研究方法

實驗地點選取位於,新竹縣北埔水磜村,其地理位置如圖 3.1 中,方 塊區域所示。現場植栽優美,景觀宜人,發展為休閒觀光的潛力十足,現 場環境如圖 3.2 所示。現場埤塘因水中的藻類,使水體呈現黃綠或土黃色。

圖3.1 地理位置圖

3-2 實驗設計概述

實驗選用台灣原生種以及具有育珠功能之經濟貝類,做為本實驗之對 象,即遴選圓蚌(Anodonta woodiana)進行水色改善與水質淨化實驗。分為 室內實驗與室外實驗兩部分。室外實驗目標為圓蚌移除污染的合適養殖

3-2-2 室外實驗設計

首先放養圓蚌於埤塘之前,需經過馴養,降低環境變動對圓蚌所造成 的衝擊,以降低死亡率。接著確定圓蚌已經可以生存於實驗地點。之後放 養第二批的圓蚌,於實驗地點之底泥中養殖,並將養殖的測點命名為底泥 st-1、底泥 st-2、底泥 st-3,並紀錄圓蚌三個月(97/5~97/7 月)的重量變化。

再將第二批圓蚌吊養於竹架(圖 3.3)下面,養殖環境為水深 0.3m、0.6m 及放 置底泥中養殖(圖 3.4),並紀錄養殖九個月(97/7~98/4)月的重量變化。比較 養殖期間的成長量,討論圓蚌合適的養殖水深與方式。

圖3.3 人工竹筏圖 圖 3.4 養殖水深示意圖 3-2-3 室內實驗設計

有 兩 個 不 同 設 計 方 式 的 實 驗 , 第 一 種 方 式 為 是 把 水 樣 加 入 於 30cm×24cm×18cm 大小的玻璃水缸,如圖 3.5。水樣中有置入圓蚌的為水樣 實驗組I,水樣中無置入圓蚌的為水樣實驗組 II。實驗大綱為檢測水樣實驗 組 I 與水樣實驗組 II,兩組別 24 小時內,每小時水色的轉變以及濁度的變 化。水樣每小時的水體顏色,是以拍照紀錄當時的水色。依濁度增減與水 色變化,判斷水色變化是因圓蚌濾食藻類,或是水中泥沙沉澱,而導致水 色改變。

圖3.5 實驗之玻璃水缸 1

以相同的方式,將水樣加入於45cm×35cm×35cm 玻璃水缸如圖 3.6。水 樣中有置入圓蚌是為水樣實驗組Ⅲ、水樣中無置入圓蚌是為水樣實驗組

Ⅳ。取水樣實驗組Ⅲ第零、二、四、六小時的水樣,檢測水中浮游藻類的 種類與數量。另取水樣實驗組Ⅳ第零、六小時的水樣,作為實驗對照組。

實驗大綱為,觀察圓蚌可濾食的藻種,及水中藻類變化與水色變化的相關。

圖3.6 實驗之玻璃水缸 2

第二種實驗是在30cm×24cm×18cm 大小的玻璃水缸,如圖 3.5,加入圓 蚌以及水樣。水樣中以底泥覆蓋圓蚌的為底泥實驗組 A,另只有圓蚌與水 樣而並無底泥的為底泥實驗組 B。觀察底泥實驗組 A 與底泥實驗組 B,對 於有無添加底泥覆蓋圓蚌,進行A、B 兩實驗之水色變化速率的比較。希望 藉此實驗的結果,建議圓蚌改善埤塘水色之適合生活環境。

3-3 實驗因子檢測方式

調查所涵蓋的項目包括:濁度、浮游植物、重量量測,共 3 項因子之 測定。各項目檢測方式說明如下:

1. 濁度:參照環保署標準方法 NIEA W219.52C,將水樣置於乾淨無色透明 之樣品試管中,搖動水樣使固態顆粒均勻分布,待氣泡消失後放入濁度計 直接讀取濁度值。

2.浮游植物:水樣採取後,即刻以福馬林滴定,低溫冷藏以保持水樣的新鮮 度。水樣攜回實驗室以微孔濾紙(0.45μm)過濾後,將濾紙放置於載玻片上,

待其完全乾燥後,滴上數滴顯微鏡油製成玻片,拿到顯微鏡下觀察鑑定種 類及計算藻細胞數目。觀察鑑定所得之數量,經換算所量取過濾之體積後,

即可得單位體積之藻細胞數。

3.重量量測: 以電子天平量測,各測點的圓蚌總重,取其平均值。

第四章 室內實驗結果與討論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