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藻類與水色變化實驗

將兩個45cm×35cm×35cm 的玻璃水缸如圖 3.5,一個只有加入水樣的玻 璃水缸為實驗組Ⅳ,另一個加入水樣以及圓蚌的玻璃水缸為實驗組Ⅲ。將 取起始水樣以及實驗組Ⅲ第二、四、六小時,與實驗組Ⅳ第六小時的水樣,

檢測水中的藻種與藻類數量。

並於本文中的

5-2

節說明,實驗組Ⅲ與實驗組Ⅳ各時段的

藻類總量。

以及在本文中之 5-3 節更細部的說明,

實驗組Ⅲ與實驗組Ⅳ,水中的各 門藻類數量以及各時段的優勢藻種。

5-2

圓蚌濾除水中藻類總量說明

由圖5.1 中藻類起始濃度為 693.58(萬 cells/L),實驗組Ⅲ因有圓蚌濾食 水中藻類,使得圓蚌置入水體後二小時,藻類濃度為起始的4.35%。第四小 時濃度降為0.39%。六小時後的藻類濃度為起始濃度的 0.34%。實驗組Ⅳ無 置入圓蚌做為實驗對照組,六小時後的藻類濃度為起始濃度的 36.06%。比 較有圓蚌的實驗組Ⅲ與無圓蚌的實驗組Ⅳ,同時段六小時的藻類濃度,兩 實驗組藻類濃度有247.79(萬 cells/L)的差異。而實驗組Ⅲ第二、四小時的藻 類數量,皆比實驗組Ⅳ第六小時的藻類濃度低,可證實圓蚌能降低水中藻 類數量。

圖5.1 各時段的藻類濃度總量圖

5-3 圓蚌濾除水中各門藻類說明

本節將說明,圓蚌濾除各門藻類的速率,以及所去除的藻種。圖5.2 中 可看出起始濃度時,水樣中矽藻與藍綠藻為優勢藻種。置入圓蚌實驗二小 時後,矽藻與藍綠藻數量已大為降低,矽藻降低為1.46(cells 萬/L),藍綠藻 降低為 28.72(cells 萬/L)。再觀察置入圓蚌實驗四小時後,矽藻降低為 0.48(cells 萬/L),藍綠藻降低為 2.25(cells 萬/L)。以及實驗六小時後,矽藻 降低為0.12(cells 萬/L),藍綠藻的數量維持與四小時相同不變。為證實藻類 數量降低,是因水體置入圓蚌而降低,將用實驗組Ⅳ為對照組。由實驗組

Ⅳ的藻類數量,說明沒置入圓蚌的水體,藻類降低的速率。比較圖5.2 中,

有置入圓蚌的實驗組Ⅲ,每二小時的矽藻與藍綠藻數量,皆比無圓蚌的實 驗組Ⅳ,數量相較於少。無圓蚌的實驗組Ⅳ中矽藻濃度,高於有圓蚌〝實 驗組Ⅲ6 小時〞約31.87(cells 萬/L)。無圓蚌的實驗組Ⅳ中藍綠藻濃度,高於 有圓蚌〝實驗組Ⅲ6 小時〞約 214(cells 萬/L)。因兩組的藍綠藻有 214(cells 萬/L)的差距,矽藻有 31.87(cells 萬/L)的差異,所以是因為圓蚌去除本實驗 水樣中的矽藻、藍綠藻,導致相同時段的藻類有此數量上的差異。

圖5.2 各時段藻類分門濃度說明圖

由圖 5.2 得知各門藻類的減少情況之後,再更細部的說明各藻種

(Achnanthes minutissima)、遠距直鏈藻(Aulacoseira distans)、顆粒直鏈藻 ( Aulacoseira granulata)、奇異棍形藻(Bacillaria paradoxa)、梅尼小環藻(' Cyclotella meneghiniana) 、 細 菱 形 藻 (' Nitzschia acicularis) 、 集 星 藻 (Actinastrum sp.)、銅綠微囊藻( Microcystis aeruginosa)等藻類數量。

表 5.1 各藻種濃度變化說明圖 藻類名稱 (cells 萬/L) 起始濃度

2 小時實驗組Ⅲ 藻類 (cells 萬/L)

4 小時實驗組Ⅲ 藻類(cells 萬/L)

6 小時實驗組Ⅲ 藻類(cells 萬/L)

6 小時實驗組Ⅳ 藻類(cells 萬/L)

極小曲殼藻 0.11 0.11 0.03 0.01 1.11

表5.2 藻種濃度變化說明圖 0.141(cells 萬/L)、藍綠藻由 608.25(cells 萬/L)降至 2.25(cells 萬/L)、綠藻濃 度由0.211(cells 萬/L)降至 0。所以藻類組成結構變化,使得水體呈現出的特 定顏色,因藻類組成變化而有所改變。圓蚌甚至將水中藻類細胞個數降低,

至每CC 水中含 102 藻細胞個數以下,讓深濃的水色轉為淡淡的水色。証實 本文第四章中,圓蚌因濾食藻類,減輕水色過濃與改變水色的功能。

以本實驗水樣為例,由圖 5.3 中得知,水中優勢藻類為銅綠微囊藻 (Microcystis aeruginosa),其含量也遠大於其他藻種,所以是由銅綠微囊藻 決定水色。置入圓蚌後 6 小時,水中銅綠微囊藻濃度為起始之 0.37%,而未

法完全地模擬現地環境,使得水缸中的藻類逐漸死亡,但同時段實驗組Ⅲ 的藻類數量,仍是比實驗組Ⅳ的藻類數量少很多。所以仍可證實水體的銅 綠微囊藻,是由圓蚌濾食而降低濃度。而降低的銅綠微囊藻濃度,仍是各 時段水體中的優勢藻類,所以比較各種不同時段的水體顏色與藻類,得知 水色變化與藻種的關係。

由圖 5.3,起始水色與實驗組Ⅲ六小時的水中藻類,可知去除水中優勢 藻種之銅綠微囊藻。可使水色由深濃的黃綠色如圖 5.4,轉為淡淡的黃色如 圖 5.7。由圖 5.3 比較起始水色與實驗組Ⅳ六小時的水中藻類,水中優勢藻 種之銅綠微囊藻,已減少 64.44%,但水色仍是偏黃的黃綠色如圖 5.8,與 起始水色差異不大。由此可知,有圓蚌置入的水體,其顏色將會因藻類組 成結構改變,而產生改變。

因印刷文稿時,水色圖(圖 5.4~圖 5.8)恐有失真之虞,因此以電子檔 觀看水色圖,較能呈現所欲表達之水色圖。

A

圖5.3 各時段的優勢藻類濃度說明圖

表5.3 各時段的優勢藻類濃度數值說明表

藻類名稱 起始濃度 2 小時的

實驗組Ⅲ

4 小時的 實驗組Ⅲ

6 小時的 實驗組Ⅲ

6 小時的 實驗組Ⅳ 遠距直鏈藻 10

5.495

10

3.783

10

3.359

10

2.790

10

5.019

顆粒直鏈藻 10

5.685

10

3.733

10

2.986

10

2.547

10

5.177

銅鏽微囊藻 10

6.784

10

5.458

10

4.353

10

4.353

10

6.335

梅尼小環藻 10

4.385

10

3.200

10

3.121

10

2.121

10

4.677

圖5.4 起始水色圖

圖5.5 實驗組Ⅲ 2 小時水色圖

圖5.6 實驗組Ⅲ 4 小時水色圖

圖5.7 實驗組Ⅲ 6 小時水色圖

圖5.8 實驗組Ⅳ 6 小時水色圖

5-5 水族箱中水體透明度變化實驗

表5.5 景觀美質偏好與藻類種類及數量相關性檢定(許博森,2008)

第六章 室外實驗結果 6-1 現地養殖圓蚌成長率

6-1-1 同樣養殖方法不同環境下之成長比較

本實驗圓蚌吊養在北埔埤塘 0.6M 的水深(圖 6.1 正方形標記),從 69.79g 成長至 76.54g,所經時間為 8/3 至 8/19,平均成長速率約為 0.42g/

天。吊養在埤塘 0.3M 的水深(圖 6.1 三角形標記),從 68.09g 成長至 76.28g,

所經時間為 8/3 至 8/19,平均成長速率約為 0.51g/天。參考以生物鏈淨化 水庫水質試驗計畫的資料加以分析整理,可知圓蚌吊養於新山水庫中,編 號 18 測點(圖 6.2 菱形標記),約從 68g 成長至 73g 所經時間為 6/7 至 8/29,

平均成長速率僅約為 0.06g/天。

比較以上不同環境中圓蚌成長率的比較,發現放養圓蚌的起始重量差 異不大,但成長率卻有所差異。故圓蚌吊養於水中,不同環境對於圓蚌的 成長率仍是有影響。再由環保署之以生物鏈淨化水庫水質試驗計畫,提及 新山水庫的葉綠 a 含量小於 30μg/L。推估應是水庫的水有在流動,以及水 庫的庫區範圍較大,使得水庫的葉綠 a 小於 30μg/L。而北埔埤塘的水域範 圍相較於水庫而言算小,且北埔埤塘的池水甚少流動,使得葉綠 a 濃度約 在 70μg/L。經由兩水域圓蚌的成長率大小比較,推測葉綠素 a 濃度為圓蚌 成長率影響主要因子,水體的葉綠素 a 濃度高則圓蚌成長率較大。

圖6.1 北埔吊養成長變化圖

圖 6.2 新山水庫成長變化圖(資料來源環保署) 6-1-2 不同起始重量成長率比較

把已習慣當地環境的 68 顆圓蚌,各將 34 顆圓蚌,分別放置北埔埤塘 兩不同測點的底泥中養殖 ,標記測點為 ST-1.1 及 ST-1.2。如圖 6.3 中,

兩測點起始重量差距為 11.64g,但實驗時間由 6/3 至 11/3,測點 ST-1.1 的圓蚌平均成長速率約為 0.321(g/天),測點 ST-1.2 的圓蚌平均成長速率 約為 0.325(g/天),兩側點的成長率差異不大。

另外以只馴養約 12 小時的圓蚌,放置相同環境的底泥中養殖。如圖 6.4 起始重量相差不多,應是適應環境所以成長率有不同起伏,但 5/3~7/21 的 養殖結果,各測點平均重量差異不大。由圖 6.3 與圖 6.4 推估重量差異不 大時的圓蚌,在相同環境中成長率也差異不大。

圖6.4 底泥養殖成長圖

6-2 養殖方式與養殖水深討論

本節探討圓蚌養殖於相同埤塘中,不同水深環境裡的圓蚌重量變化。

將圓蚌養殖在水深 0.3 公尺與水深 0.6 公尺及底泥中,如上圖 6.1,各測點 起始重量相差無幾。

當實驗結束時,以放置底泥中的圓蚌(圖 6.5 中圓形標記),其平均重量 為三種水深中,重量成長最多的測點。實驗期間自 97/7/21 到 98/4/29 的平 均成長速率為 0.216g/天,實驗全程圓蚌的平均重量成長率為 87.16%。在 97/7/21~98/4/29 的養殖期間,養殖在底泥中的 106 顆圓蚌,死亡數目為 7 顆,為三種水深中,死亡百分比(6.6%)最少的測點。

而吊養在 0.3 公尺的圓蚌(圖 6.5 中三角形標記),在三種水深中,其圓 蚌的成長率排行為第二,平均成長速率為 0.2g/天,實驗全程圓蚌的平均重 量成長率為86.32%。在 97/7/21~98/4/29 的養殖期間,吊養在 0.3 公尺的 81 顆圓蚌,死亡數目為 7 顆,為三種水深中,排名第二的死亡百分比(8.64%)。

吊養在0.6 公尺的圓蚌(圖 6.5 中 正方形標記),平均成長速率為 0.166g/

天,實驗全程圓蚌的平均重量成長率為 69.58%且死亡百分比為 12.9%。將 圓蚌的成長變化整理如表6.1。

表6.1 圓蚌的成長變化

養殖條件 數量 平均成長速率 平均重量成長率 死亡百分比 吊養於

0.3 公尺水深 81 0.2 g/天 86.32% 8.64%

吊養於

0.6 公尺水深 93 0.166 g/天 69.58% 12.9%

養殖底泥中 106 0.216 g/天 87.16% 6.6%

再將每次檢測的圓蚌重量成長百分比逐次累積,製作如圖 6.5。由圖 6.5 觀察圓蚌九個月的累積成長百分率,吊養於 0.3 公尺及置養於底泥中,

兩種養殖方式的成長率變化差異不大。且吊養於 0.3 公尺及置養於底泥的 兩種養殖方式,在養殖於現地五個月後,兩種養殖方式圓蚌的累積成長率 也漸於平緩。由目前的數據評估,吊養於 0.3 公尺或養殖底泥中,對於圓 蚌的成長差異不大。

而吊養在 0.6 公尺水深的圓蚌,其累積成長率最差(下圖 6.5 中正方形 標記)。以及如表 6.1 中 ,吊養在 0.6 公尺的平均成長速率、平均重量成 長率、平均重量成長率,都較其他兩種水深差。推測或許是該測點的圓蚌 有發生疾病。或許是該測點的圓蚌體質較為虛弱。或許是 0.3 公尺水深較 易接觸陽光的照射,讓藻類繁殖較快,令圓蚌有較多的食物。或許是圓蚌 養殖於底泥中,有底泥覆蓋以保護圓蚌。 使得吊養在 0.6 公尺水深的圓蚌,

成長速率較緩慢。此仍有待後續研究加以確認。

圖6.5 圓蚌成長率百分比圖

6-3 室外實驗結果討論

本研究利用食物鏈移除水體污染,所以生物重量成長越多則代表移除 水體中越多的物質。本文探討圓蚌養殖於埤塘的重量變化,推測以葉綠素a 濃度為重量成長變化的主要因子。若以移除水體污染為前提,因重量差異 不大時成長率也相差不多,建議可將圓蚌分大、中、小體型,且選用同體 型較重的圓蚌,應可去除水中較多的污染。再因圓蚌育珠有經濟價值,經 人力從水中移除圓蚌,間接的降低水中營養鹽類。

圓蚌一般生活於底泥中,但圓蚌養殖於底泥與吊養於0.3M 水深,重量 成長率差異僅0.84%,兩者成長率差異不大。參考凃致道(2007),微囊藻為 藍綠藻的一種,細胞通常成球形、類橢圓型,細胞內含有氣囊(gas vesicle),

因 此 能 漂 浮 在 水 面 , 並 藉 此 得 以 在 水 體 中 進 行 垂 直 升 降 Robarts and Zohary(1987),以在爭取陽光上獲得細胞(藻類)族群競爭優勢。

而養殖於底泥中的圓蚌,雖然也具有改善水色的效果,但圓蚌養殖於 底泥中所濾食的藻種,可能不是與景觀美質偏好,呈現高度負相關的藍綠 藻。建議在同一水體中,將圓蚌養殖於0.3M 水深,可濾食易浮於上層水位

而養殖於底泥中的圓蚌,雖然也具有改善水色的效果,但圓蚌養殖於 底泥中所濾食的藻種,可能不是與景觀美質偏好,呈現高度負相關的藍綠 藻。建議在同一水體中,將圓蚌養殖於0.3M 水深,可濾食易浮於上層水位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