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取徑

在文檔中 兩漢時期的鐘 (頁 11-14)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往使人覺得枯燥乏味,研究者如果貿然將「雅樂」與「俗樂」截然二分,可能無法 看清中國古代官方音樂娛樂的樣貌。22

因此,綜合歸納這些研究方向,可看到現今研究方向仍受材料局限。由於考古 成果多出於墓葬,學者對鐘的研究依舊很難跳脫關於禮儀葬俗的討論,就算利用圖 像材料研究樂舞百戲,學者仍須搭配傳世文獻的內容,但無論是記載官方制度或闡 發哲學思想的傳世文獻,其記錄重點仍著重在闡發禮樂制度及思想。而當傳世文獻 或考古成果較少出現與鐘相關的材料,學者往往將此現象解釋為時人對音樂興趣的 改變,或認為是因為「雅樂」及製作技術因戰亂失傳、漢人無力再現先秦古樂。但 從近年漢諸侯王墓葬出土樂器的考古成果來看,至少西漢時仍然有使用鐘,難道這 些墓葬出土的鐘只是用於禮儀的擺設?若不只是喪葬禮儀擺設,又該怎麼理解漢人 無法再現先秦古樂?又或許應該嘗試修改鐘的「衰落」時間與「衰落」的理由。

第三節 研究取徑

在選擇研究材料方面,礙於現今可見的材料有限,主要的研究材料仍仰仗傳世 文獻、考古出土的實物資料及畫像石等圖像資料。只是在使用這些材料時,還須留 意傳世文獻的作者及其時代,作者及其所處的時代亦可能影響他對所記載事物的看 法;使用考古出土的實物資料時,因本文所關心的重點仍放在「活人的世界」,故將 延續過去學者的做法,假設時人抱持「事死如事生」的態度,並以能發出聲響的實 用器為主,將不能發出聲響的明器作為對照組,同時也留意同身份但沒有出土實用 編鐘的諸侯王墓葬,無論該墓葬是否曾遭盜擾,並考量該沒有編鐘陪葬的諸侯王墓 葬是否因墓葬遭盜擾;圖像資料方面則考量漢墓畫像石有其格套,容易發現許多相 似的圖像,若遇到所見圖像多處相似,將只取其中一兩例圖像為代表。23

除了使用兩漢傳世文獻與考古出土的材料,音樂史學者的研究成果及觀點亦是 重要的養分,若這些研究成果因領域不同而被文史研究者忽略,十分可惜。透過音

22黃翔鵬,〈雅樂不是中國音樂傳統的主流〉,《人民音樂》1982年12期,頁11-12。

23參考:邢義田,〈漢代壁畫的發展和壁畫墓〉,收於:《畫為心聲:畫像石、畫像磚與 壁畫》(北京:中華書局,2011),頁36-41。

物的特性如何塑造或突顯該社會文化的特性。28Arjun Appadurai 曾指出:政治力量、

審美品味、製造技術的知識等,皆會影響物品與社會文化之間的關係。29值得留意

24王子初,〈洛庄漢墓出土樂器述略〉,《中國歷史文物》2004年第4期,頁4-15;王子初,

〈西漢三王墓編鐘音律分析(下)〉,中國音樂(季刊)2017年第2期,頁58。

25黃翔鵬,〈雅樂不是中國音樂傳統的主流〉,《人民音樂》1982年12期,頁11-12。

26李純一,《中國上古出土樂器綜論》,頁145-298。

27李建民,《中國古代游藝史——樂舞百戲與社會生活之研究》,頁80-87。

28黃應貴,〈導論:物與物質文化〉,收於:黃應貴主編,《物與物質文化》(台北:中央 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4),頁4-5。

29Arjun Appadurai, “Introduction: commodities and the politics of value.” In Arjun Appadurai edited, The Social life of things: Commodities in cultural perspectiv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pp.3-59.

30湖北省博物館編,《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頁8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再參考IgorKopytoff 的觀點,他將物品分為商品及非商品,其中所謂的非商品 便是指物品被壟斷、限制擁有者身分等方式,脫離交易市場,而最常見的情況便是 統治者透過壟斷該物品、使該物品變得稀有珍貴,進而用來凸顯擁有者的身分地位,

且由於物品變成非商品,一旦它的珍貴稀有價值不再受重視,昔日的「無價之寶」

亦可能成為「沒有價值的物品」。31從目前歷史研究成果可知,秦漢統治者皆透過許 多方式建立皇帝權威,如:宗廟、宮室、禮儀制度。32而從官方宗廟儀式的記載裡,

也常可看到鐘的身影,顯然Kopytoff 所提出的想法,可能有機會用來解釋鐘在兩漢 的發展情況,甚至有機會用來解釋鐘的「衰落」原因。

綜上所述,本研究將盡可能收羅整理文史學者、音樂史學者對兩漢音樂及鐘的 研究,讓未來文史領域的研究者亦能留意音樂史學者的研究成果,同時也選擇先跳 脫「雅樂」與「俗樂」之分,將史料所見的音樂活動皆納入考量。而考量兩漢考古 成果所見的鐘本來就偏少,加上傳世文獻若提及鐘,並不會刻意記載是紐鐘或甬鐘,

各家學者對於鐘的分類也有所不同,故在爬梳材料時,選擇將所有類型的鐘納入考 量,著眼於鐘的使用情況。

在時代斷限方面,由於本研究欲探討鐘於先秦以後「衰落」的時間及原因,以 及鐘在兩漢人生活裡所扮演的角色,考量傳世文獻作者生活的時代,若使用記載東 漢歷史的傳世文獻,其作者所生活的時代多可能在三國魏晉之後,故本研究雖著眼 於兩漢,偶爾亦可能提及三國、魏晉時的史料。

31Igor Kopytoff, The cultural biography of things: commoditization as process. In Arjun Appadurai edited, The Social life of things: Commodities in cultural perspective, pp.64-91.

32邢義田,〈中國皇帝制度的建立與發展〉,收於:《天下一家:皇帝、官僚與社會》(北 京:中華書局,2011),頁9-1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在文檔中 兩漢時期的鐘 (頁 11-1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