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建議

影音部落格的流行,讓許多人與企業都透過此種方式來推銷自己品牌,藉由 影片吸引廣大觀眾群,雖然很容易打開知名度,但隨之而來的是正反不一的評論,

本研究結果也顯示負面評價的可信度與對於影片的直覺會造成使用者的情緒反 應,使用者的情緒狀態也會影響影片分享的意願,負面口碑的形成是無法控制的 事情,只能夠想辦法解決或減少,由於研究結果展現,在此對於企業提供一些建 議,做為行銷之參考。

負面評價可信度對於使用者情緒有顯著影響,企業能夠尋找領域上面的專家 來對於影片做評價,或是網路上面的專業評論者來幫忙提供建議並且透過他們的 專業來回答網友的評論,這樣能夠減少負面評價所帶來的影響,也能突顯影片本 身的優勢。

直覺對於使用者情緒的方面也有顯著影響,直覺部分最不容易掌握,每個人 的想法都不同,很難做到面面俱到,但根據本研究所提出的一些面向,能夠幫助 企業行銷之方向,可以拍攝畫質較高的影片來抓住網友的心,在這拍攝工具發達 的時代,若是影片畫質非常低,使用者會沒有耐心觀賞,也會認為企業沒有重視 此部影片,因此放棄收看。創意至上的時代,影片內容也需要下許多工夫,利用 創意來吸引使用者也是企業需要用心的部分,因為有創意的影片才會令人印象深 刻,而使用者容易被印象深刻的影片所影響。

本研究針對後續研究者提出建議如下:

本研究資料蒐集偏重 21-25 歲的年輕族群,網路使用漸趨方便,高齡化社會來臨,

活到老學到老的概念逐漸盛行,將來研究者可針對 30-40 歲族群進行資料蒐集,

此年齡層事業趨於穩定有多點時間能夠收看線上影視,而觀賞的類型和反映出的 心情也略為不同,因此建議能夠比較不同年齡層,在面對負面評價時所形成的分 享意願是否有所不同。

本研究僅透過負面訊息強度、負面訊息可信度、直覺捷思與使用者情緒對分 享意願進行研究探討,建議探討層面可以更加多元,網路發展,許多科技日新月 異,直播帄台出現也顛覆傳統行銷手法,建議未來研究中可結合直播或其他領域,

探討使用者情緒對於分享意願之影響。

研究顯示使用手機觀賞影片的使用者高於使用電腦觀賞,根據 eMarket 調查 顯示,亞太區為使用智慧型手機比率最高的地區,而台灣使用智慧型手機人口佔 總人口的 73.4%,此比例居全球之冠,未來研究可以針對手機觀賞部分進行深入 研究。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FriDay 影音(2017)。FriDay 影音訂購方案。取自:

http://video.friday.tw/packages

TBC 臺灣寬頻通訊(2017)。數位有線收費標準。取自:

https://www.tbc.net.tw/Product/Index?id=536af379-19ac-4fb0-9be4-5 1a9ae81b083&ProductTabId=f3c1ba1a-bac9-4fe0-9f81-35bb82998813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6)。消費者對於觀看線上影片的需求與日俱增,八成台灣網

路使用者每日觀賞線上影片。取自: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205008.aspx#.WGSS99J96Uk

莊書怡(2016)。台灣 Z 世代之手機娛樂行為解密。取自:

http://www.find.org.tw/market_info.aspx?n_ID=8857

動腦電子報(2009)。讓網友來代言 口碑行銷怎麼作?。取自:

http://www.brain.com.tw/

網路溫度計(2017)。實況主大戰網紅!猜猜誰才是真正高人氣 Youtuber。

取自:http://dailyview.tw/Daily/2017/03/03

方秀芬(譯)(2014)。讓你荷包失血的思考謬誤(原作者:P.Bernau & W.von Petersdorff)。台北市:商周出版。

林麗雪(譯)(2015)。數位口碑經濟時代(原作者:M.Fertik & D. C.Thompson)。

台北市:三采文化。(原作 2015 年出版)

李芳齡(譯)(2006)。3 張嘴傳遍全世界(原作者:M. Hughes)。台北市:天下雜 誌。(原作 2005 年出版)

吳欣純(2012)。社群網站使用動機、資訊驗證態度、資訊可信度感知與資訊分 享行為之研究-以 Facebook 網站為例。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新竹市。

李德生(2013)。消費者行為與口碑行銷研究與應用-年輕族群菸品消費者。國立 臺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李啟誠、李羽喬(2010)。網路口碑對消費者購買決策之影響--以產品涉入及品 牌形象為干擾變項。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 13 卷,第 1 期,頁 1-22。

林志威(2007)。影響負面口碑因素對接收者購買決策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企業 管理學系,新北市。

林昭雯(2011)。影響消費者線上發表正面與負面口碑因素之探討-以公帄理論與 計劃行為理論觀點。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高雄市。

林建煌(2002)。消費者行為。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昭蓉(譯)(2010)。情感經濟學-消費決策背後的真正動機。(原作者:M.

Motterlini)。台北市:先覺出版

陳書林、梁世安(2006)。探討影響網路負面口碑因素之研究。「2006 第 10 屆 科際整合管理研討會」發表之論文,東吳大學。

陳昱廷(2007)。社會服務環境中之社會要素、背景要素對消費者認知評價、情緒 與因應行為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高雄市。

歐育魁(2009)。捷思、流行意識對享樂性消費之影響。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 理研究所,台北市。

葉閔宏(2016)。通路行銷再進化,無店鋪經營之道。動腦雜誌,487,44-45。

蔡文碩(2004)。負面口碑對於消費者購買決策之影響。大同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

台北市。

賴姵君(2013)。負面口碑對於消費者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以民宿為例。南華大 學旅遊管理學系旅遊管理碩士班,嘉義縣。

蘇育德(2011)。探討網路負面口碑傳播意圖之影響因素。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資訊管理系碩士在職專班,高雄市。

蕭美惠、林佳誼、吳慧珍(譯)(2013)。行銷前的購物心理學(原著:P. Barden)。

台北市:商周出版。

英文部分:

Abubakar, A. M., & Ilkan, M. (2016). Impact of online WOM on destination trust and intention to travel: A medical tourism perspective. Journal of Destination

Marketing & Management, 5(3), 192-201.

Arndt, J. (1967) . Role of product-related conversations in the diffusion of a new product.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4, 291-295.

Balaji, M. S., Khong, K. W., & Chong, A. Y. L. (2016). Determinants of negative word-of-mouth communication using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53(4), 528-540.

Berger, J. (2014).Word of mouth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 review and directionsfor future research.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24(4),586-607

Blodgett, J. G., Hill, D. J., &Tax, S. S. (1997). The effects of distributive, procedural and interactional justice on postcomplaint behavior. Journal of

Retailing, 73(2), 185-210.

Chatterjee, P. ( 2001). Online reviews: Do consumers use them?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28(1), 129-133.

Darrat, A. A., Darrat, M. A., & Amyx, D. (2016). How impulse buying influences compulsive buying: The central role of consumer anxiety and escapism. 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 31, 103-108.

Godes,D. & Mayzlin,D.(2004).Using Online Conversations to Study Word of Mouth Communication. Marketing Science, 23 (4), 545–60.

Harrison-Walker, L. J. (2001). The measurement of word-of-mouth communication and an investigation of service quality and customer commitment as potential antecedents. 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 4(1), 60-75

Hawkins, D.I., Best, R. & Coney, K.A. (2004) .Consumer Behavior: Building

MarketingStrategy, 9

th

ed. Boston: McGraw Hill.

Hennig-Thurau, T., Gwinner, K. P., Walsh, G., &Gremler, D. D. (2004). Electronic word-of-mouth via consumer-opinion platforms: What motivates consumers to articulate themselves on the internet? 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 18(1), 38-52

Herr, P.M., Kardes, F.R. &Kim,J.(1991).Effect of Word-of-Mouth and Product-Attribute Information on Persuasion.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7(4),454-462.

Lakshman, C. (2015). Profile of consumers and markets in India. Doing Business in

India, , 61-76.

Litvin, W. S., Goldsmith, E. R., & Pan, B. (2008). Electronic word-of-mouth in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management. Tourism Management, 29(3), 458-468.

Lutz, R. J.(1975). Changing Brand Attitudes Through Modification of Cognitive Structur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4),49-59.

Mehrabian, A., &Russell, J. A.(1974)。An approach to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Cambridge, MA, US:The MIT Press。

Park, C., & Lee, T. M. (2009). Information direction, website reputation and eWOM effect: A moderating role of product type.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62(1), 61-67.

Reichheld, F. F. & W. E. Jr. Sasser.(1990).Zero Defections: Quality Comes to Service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68,105-111.

Richins, M. L.(1983).Negative Word-of-Mouth by Dissatisfied Consumers:A Pilot Study. Journal of Marketing, 47(1),68-78.

Silverman, G. (2001). Secrets of Word-of-Mouth Marketing Amacom Books. New York: NY

Smith, A. N.,& Fischer, E., &Yongjian, C. (2012). How does brand-related

user-generated content differ across YouTube, facebook, and twitter? 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 26(2), 102-113.

Talja, S.(2002).Information sharing in academic communities: Types and levels of collaboration in information seeking and use. New Review of Information

Behaviour Research, 3,143-159.

Tanimoto, J., &Fujii. H.(2003).A study on diffusion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on a human network analyzed by a Multi-Agent simulator. The Social Science

Journal,40(3),479-485.

Walker, C.(1995). The Almighty Word-of-Mouth. American Demographics,7,38-44.

West, M.D. (1994). Validating a Scal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Credibility: A

Covariance Structure Modeling Approach. Journalism Quarterly, 71(1), 159-68.

Westbrook, R. A. (1987), Product/Consumption-Based Affective Responses and PostpurchaseProcesse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Vol. 24, 258-270.

附錄一

影音部落格(video blog)緣自於部落格(blog),作者可以利用影片代替文字撰寫,

上傳至網路與網友分享,例如:YouTube、隨意窩 Xuite 影音、YAHOO!TV、yam 天空部落格等,皆屬於此範圍。

4.影音部落格(Vlog)負面訊息通常是公帄的 □ □ □ □ □

1.看完影音部落格負面評價後,會影響我的分享意願 □ □ □ □ □ 2.看完影音部落格負面評價後,會讓我發表負評 □ □ □ □ □ 3.看完影音部落格負面評價後,會影響我觀看其他相關影片

的意願

□ □ □ □ □

基本資料

1. 請問您的年齡是

□15 歲以下 □16-20 歲 □21-25 歲 □26-30 歲 □31-35 歲□36-40 歲□41-45 歲□46 歲以上

2. 請問您的性別是

□男性 □女性

3. 請問您的最高學歷是

□國中或以下 □高中職 □大專或大學 □研究所以上 4. 請問您的職業是

□軍公教 □科技業 □醫療業 □金融業 □服務業 □製造業 □農漁業

□學生 □自由業 □其它______

5. 請問每日網路使用時間

□一小時以內 □一~未滿三小時 □三~未滿五小時 □五小時以上 6. 請問您居住的地區是

□北部地區(基隆、臺北、新北市、桃園、新竹、苗栗)

□中部地區(臺中、彰化、南投、雲林、嘉義)

□南部地區(臺南、高雄、屏東)

□東部地區(宜蘭、花蓮、臺東)

□外島地區(金門、馬祖、澎湖)

□其它__________

7. 請問您常使用何種裝置觀賞影音部落格(Vlog)影片

□電腦 □手機 □帄板 8. 請問您的感情狀態

□單身 □穩定交往 □已婚□其他__________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