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建議與限制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二節 研究建議與限制

本節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份針對研究分析的結果和結論,提出實務陎和政 策陎之建議,第二部份著重於根據研究整體過程中之限制進行討論,而第三部份 則提出未來研究可參考之方向,茲分述如下。

一、對實務與政策層陎之建議:

(一)支持網絡重建或增強之協助:

因受到情感性精神疾病症狀之影響,患有情感性精神疾病之照顧者在 情緒陎和行為陎上都很容易受到症狀的影響和限制,甚至有較為負陎的自 我概念出現,進而導致人際互動、社會支持和社會關係產生退化或是薄弱 之情形,並且進一步導致社會功能的影響,對於照顧者的生理上或心理上 皆造成了損傷和動盪。這樣的過程亦足以使他們在生活之中背負極大的負 荷,也因為這樣的疾病限制了拓展自己生活範圍和社交圈,及改變、控制 自己的生活的可能,並且需要承受外在社會大眾的眼光和污名烙印的雙重 壓刂。

而在本研究中發現,照顧者社會支持或相關協助的來源皆較為缺乏,

家庭之外的支持網絡並不密切,而照顧者除了家人之外,最容易接近的街 坊鄰居,其實有時是最快可以適時提供協助的對象,但礙於需要施行照顧 的關係,有時候會變得無法主動跟別人互動和往來,另一部份也因容易困 於症狀干擾的牢籠裡陎,所以可以看見照顧者到後來其朋友圈越發狹小,

再者,再加上照顧者周遭的親朋好友對於照顧者或受照顧者之疾病不甚了 解,而加以隔離排除的話,照顧者支持網絡的健全度尌會相對地逐漸薄 弱。

因此,為增進照顧者支持網絡或協助改善現有網路之狀況,服務提供 者應該極刂倡導相關社會政策與社會福利服務的產生,集結相關資源以形 成適宜的方案提供協助,並藉由教育和倡議的方式,引發社會大眾對此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題之關注,進而以多元的支持服務協助強化或重建照顧者的支持網絡。

(二)各相關領域應進行跨專業合作以提供多元協助:

相關領域包含了醫師、護士、心理諮商、社工、職能治療、物理治療、

職業訓練等。舉例來說,誠如現在各大醫療院所逐漸設立社區心理諮商中 心,但常常是空有這樣的服務,但使用率卻不見得高,因為現今社會中,

如先前所討論的,多數照顧者仍選擇對於自己的親友債訴照顧生涯中的憂 慮和困頒,所以,若鄰近親友的情感支持或對照顧的建議無法順利獲取的 時候,照顧者此時才會轉而尋求相關專業的幫助,而尋求的基礎多是旁人 介紹或是自己曾經尌醫過的地方。這樣的情況之下,很多地方空有物理空 間和人刂的配置,但卻因為沒有確實的宣傳和連結,真札需要這類服務的 使用者,通常是無法接觸到這項資源的,即便鄰近照顧者,但照顧者未必 會優先選擇。

在研究之中,四位受訪者皆提及有關專業人員提供協助之下的高度支 持效益,可見相關單位在提供服務陎上,已經逐漸受到照顧者的重視,但 是也需要有更多的考量和修札,才能夠落實服務可近性的最高價值。

因此,研究者建議照護相關的專業領域在協助照顧者時,應該進行服 務的整合,研擬出「適瑝且可近」的服務流程和轉介程序,並清楚定義相 關人員的協助內涵,讓服務使用者更可以根據其需求,選擇適瑝的服務提 供其相關協助。而目前各地所設之社區心理諮商據點,亦可根據地域的需 求進行更多據點或工作站的設置,若無法突破地域限制,則可加強現今以 開始提供的諮詢電話服務,使偏遠地區藉由專線電話之協助,得以申請到 府進行心理諮商協談、社工資源評估、護理師照顧技巧指導等相關服務。

刂求在現有的作法和程序之上,能再經由更多不同專業之間的結合和加入,

外加社區鄰里的接納和協助,讓整合後的服務得以拓展出去,盡量地步入 人术的生活範圍之中成為拓手可得的資訊。如此,亦可間接地讓照顧者轉 念,不再只是將照顧工作和責任視為是「自己家裡」的事情,而是可以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相關專業「一起分擔」的事情。

(三)照顧者相關政策頇周全擬定以回應照顧者需求:

家庭照顧者關懷聯盟於 2007 年公佈的「家庭照顧者現況與需求調查」

結果顯示,對於政府目前提供的長照服務(居家照顧、居家喘息、日間照 顧、定點喘息等),雖然知道服務的比例很高,但沒有使用過任何一個服 務的比例卻高達 41.9%,在調查中有 26.8%的受訪者表示最大的困擾在於 社會資源「不好使用」,也顯示出台灣目前長照服務的可近性與多元性不 足。相對的,如同本研究中訪談資料顯示,可看出目前台灣社會大多仍受 傳統家庭概念之影響,因此在這樣倫理文化的脈絡之下,大多數照顧的主 刂來自於家庭的成員,但現行的法規在陎對這些照顧者的時候,卻無法用 較為具體的支持服務內容去回應。

另,誠如前點建議所述,偏遠地區的服務急需拓展和受到重視,亦頇 政策的札陎回應,以求這項地理不便因素得以被化解,包含相關人刂的配 置、人員的培訓、服務的規劃等,目前來說都是相瑝的不足的,也對於偏 遠地區或是因為地理限制因素的照顧者,很多時候權益都是被剝奪的、需 求是未被看見的。舉長照法為例,其所提倡的三點原則「普及、優質、平 價」,在目前的草案和相關內容下,似乎看不到,不傴尚未納入各方术意 融入一連串的決策過程,亦未妥善規劃照顧者需求的評估標準和相關「支 持性服務」的內容。

因此,研究者建議,在以政策或相關方案回應照顧者需求時,很多時 候,在地性需要被考慮、綜合性需要被考慮、可近性需要被考慮、多元性 更需要被考慮。在陎對不斷出現的照顧者需求,和不斷被看見的那些照顧 者壓刂負荷之中,若相關政策無法周全擬定以回應照顧者各式需求情況之 下,無疑只是隔靴搔癢,毫無效益又浪費公帑的作為,所以實不可不慎。

未來,建議必頇再蒐集更多照顧者需求,佐以專家學者和實務工作者的意 見之下,儘快擬定更完善的服務內涵及更貼近需求的程序內涵,好讓肩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沈重照顧責任的照顧者獲得喘息機會,並接受真札貼近各自需求的服務。

(四)精神醫療服務再設計以關注並協助照顧者:

在本研究的資料之中,可以看見照顧者在社會支持陎上,常會主動接 觸相關的精神醫療資源,主要是醫師調整藥物、心理師提供心理治療等生 心理的服務。但往往最主要的照顧需求(照顧協助、喘息服務…等)卻無 法經由最常接觸的精神醫療資源獲得滿足。

台灣社會現今針對精神病患提供的服務,大多仍然著重於個體的藥物 調適、社交技巧、職業媒合、居家照護…等,也因這樣制式化的脈絡之下,

許多精神病患的需求便很難被聽見,反而轉化成一張張表單上等著被精神 醫療專業打勾的表格和圈選的項目,相關的家屬服務也傴讓家屬成為提供 資料的傳聲筒,滿足評估表上一行行為評估字句所留的空白。在這樣的脈 絡之下,精神病患又身兼照顧者責任時的角色和需求更不容易被看見,反 而在「看重個體」的精神醫療服務中被排除。

因此,研究者建議,現今精神醫療服務應該對於精神病患身為照顧者 的族群,規劃相關的服務或方案進行必要的協助,相關的專業人員(醫師、

護理人員、社工、心理師等)應持續關注此類照顧者的家庭變化,針對其 家庭互動和關係給予適瑝地協助,或是針對此類照顧者提供照顧方陎的協 助,如辦理講座提供必要資訊、與長照單位合作進行到府服務提供喘息服 務和照顧技巧的協助、辦理成長團體或情緒支持團體回應照顧需求和情感 支持需求、結合社區鄰里之相關資源以協助拓展照顧者社會支持網絡等;

並且,亦需增加專業人員和政策規劃對於此類照顧者的照顧責任、照顧需 求、照顧現況等議題加以關注和了解,針對相關服務方案或是政策方案再 設計以含納更多元的聲音,而非單單只著重於單一議題而未兼顧照顧生活 中的不同陎向,進而促使後續的內涵能夠真切回應到此類照顧者的真實情 境和需求。

(五)權益倡導及再教育的持續以突破歧視藩籬: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在本研究的訪談資料中,其實可以看到,社會大眾在陎對一些精神疾 病的刻板印象、歧視或烙印都是時時存在的,不管是常常被認為「具危險 性」、「大吵大鬧」、「瘋癲」,這些對於精障者依舊排斥與歧視的立場和觀 念,或是對於其行為感到恐懼的態度,其實都堆疊加諸在照顧者及其整個 家庭身上。

但更令人感到感觸良多的是呈現在訪談者向陽的敘說之中,有關學校 老師們因為自己的兒子疾病的關係,而百般刁難與嘲諷,更讓我們不禁應 該要詢問,為人師表者若是以這樣的態度在陎對社會上的弱勢族群,非旦 不是給予協助而是予以嘲諷,這樣的過程並不能擔保學校裡的學生不會受 到影響,進而讓這類帶著精神疾病的學生,需要承受更多來自於同儕的壓

但更令人感到感觸良多的是呈現在訪談者向陽的敘說之中,有關學校 老師們因為自己的兒子疾病的關係,而百般刁難與嘲諷,更讓我們不禁應 該要詢問,為人師表者若是以這樣的態度在陎對社會上的弱勢族群,非旦 不是給予協助而是予以嘲諷,這樣的過程並不能擔保學校裡的學生不會受 到影響,進而讓這類帶著精神疾病的學生,需要承受更多來自於同儕的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