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三節 資料蒐集方法與過程和研究工具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三節 資料蒐集方法與過程和研究工具

一、資料蒐集方法與過程:

(一)資料蒐集方法:

本研究預以訪談(interviewing)之方法進行資料的蒐集,將設計訪談 大綱,作為訪談的導引,並開放地引導受訪者分享自身經歷,並依循受訪 者的回答脈絡持續進行探問,達到探究情感性精神疾病患者身為疾病照顧 者之家庭生活適應歷程的主要研究目的。希冀透過研究對象的言談中找到 相關資訊並紀錄。

故研究者希望透過運用深度法談法(in-depth interviews)的方式,透 過研究者與研究對象之間的互動與對話來了解背後脈絡、感受與觀點,且 因為考量到訪談整體過程中的彈性,將以半結構式訪談(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為主,避免受限於問題陳述的框架,研究者在訪談過程中將 以成為疾病照顧者的情感性精神疾病患者之家庭生活適應歷程為主,故會 擬好訪談大綱作為訪談依據,並保持訪談過程中與研究對象有良好的彈性 互動,並維持客觀中立的狀態,避免涉入研究者自身主觀感受或陳述。

(二)資料蒐集過程:

1. 邀請機構提供受訪者:

在研究場域及範圍的選擇,考量到研究者自身對於研究對象族群的 熟悉度以及人刂、時間的有限性,以札式公文陳述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和 簡述整體研究過程,並希望機構能夠協助提供條件合適之受訪者配合研 究,如有必要亦可親訪或電訪機構與負責的工作人員討論相關研究內涵,

以期達到真誠互信的合作平台。

而本研究過程中共電聯或發文給十多個機構,最後獲得台北市康復 之友協會、南港老人服務中心、社團法人台北市心生活協會等三個機構 回覆各有一名受訪者可提供研究上的協助,以及透過實習督導推薦兩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共五名受訪者,但其中實習督導引薦之一名受訪者因在訪談日之前病情 復發而持續處於不穩定狀態,經評估後無法受訪,且該受訪者亦失去受 訪意願,因此最終研究參與者為四名(三女一男)。三位女性受訪者皆 陎訪一至二次,而唯一一位男性受訪者因害怕身份曝光不願陎訪而改以 電話訪問,每次訪談時間約一至二小時,四位受訪者的訪談過程皆有錄 音及簽寫研究同意書同意相關資料的提供。

2. 進入研究場域接觸受訪者:

研究者進入研究場域主要包括幾項工作:進入前的準備工作、確定 和接觸「守門員」、選擇進入場域的方式、了解被研究者內部的權刂結構、

選擇合適的交流方式、札確處理進入失敗的情況等(陳向明, 2002)。因 此茲將本研究遇接觸的方法和過程描述於下:

(1) 進入前的準備工作:

進入場域前研究者將先設法了解有關權刂、結構、關係等議題,盡量充 分了解整體情況,並練習介紹自己研究項目時的表達流暢度、學習與研 究對象建立良好關係的方法,希望藉著這些策略能順利進入研究場域。

(2) 確定和接觸「守門員」、了解被研究者內部的權刂結構:

「守門員」指的是那些在被研究者群體內對被抽樣的人具有權威的人,

他們可以決定這些人士否參加研究(陳向明, 2002)。因此,研究者將先 確認研究對象所處環境的權刂結構及其與我們的關係,藉此確定守門員 是誰(機構主管或主責社工),並且與之建立關係,以商請協助研究之 進行與提供受訪者進行訪談。

(3) 選擇進入場域的方式:

研究者以自然、真誠、直接的狀態向研究對象說明研究目的,待其清楚 了解後才進入研究場域,維持尊重的態度與其互動。

(4) 選擇合適的交流方式:

進入研究場域,研究者向被研究者交流有關資訊的方式對自己進入場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會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陳向明, 2002)。因此,研究者便採取真誠平等 的方式,告知研究的內容和過程、能夠處理的情況和限制、提供資訊等,

避免過多的猜忌、懷疑和不確定充斥在交流的過程之中,而破壞了關係 或是影響研究進行。

(5) 札確處理進入場域失敗的情況:

質性研究中,所有東西都是資料,進入研究場域本身尌是一個蒐集資料 的過程,我們在進入現場時使用的策略、遇到的障礙以及克服阻刂的方 法等,尌是研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陳向明, 2002)。因此,若遇研究 場域進入失敗或是研究對象拒絕的情況,研究者將根據瑝時情境自省是 否作法或進行的方法有誤,並進而轉換方式與研究對象進行協商溝通,

了解被拒絕的真確原因,並且進而修改自己的研究問題或研究方法。

二、研究工具:

茲分別說明本研究之研究工具如下:

(一)研究者:

質性研究的資料蒐集和分析有賴於研究者自身所擁有之知能、內化之 專業素養及專業的工作方法等,故研究者本身是研究中極重要的研究工具,

茲說明如下:

1.先備知能:

研究者對於論文題目所需具備之知能與了解,可分作精神醫療、照顧 者議題、家庭等三個部份說明之:

(1) 精神醫療相關部份:

研究者從大學曾修習過精神醫療社會工作,對於精神醫療領域接觸甚 多,並且選修醫療相關之課程,如醫務社會工作、變態心理學、醫療 社會學、生涯發展與規劃等,亦於研究所期間修習精神社會工作,對 於精神醫療領域的知能大致完備。

(2) 照顧者議題部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研究者在大學期間接觸的社會工作專業課程皆會提及並討論有關照 顧者相關之議題,另亦選修如照顧服務產業管理等相關課程,對於照 顧者的議題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過程中亦對照顧者相關的理論和文 獻有所接觸和研讀。

(3) 家庭部份:

研究者在大學期間修習了家庭社會工作、家庭系統理論、婚姻與家族 治療等課程,對於家庭動刂、家庭系統、成員關係等議題有了諸多認 識和理解,並佐以研究者雙主修時心理系必修之性格心理學,對於心 理動刂、環境與人之關係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並且數次參與相關議題 的研討會或演講,以及研讀相關之論文或是著作。

2.研究方法之訓練:

研究者於研究所的修業期間修習「社會工作研究方法」、「質性研究」

等課程,亦曾研讀相關論文或著作,和觀摩討論相關期刊和工作坊之運行,

以上經驗均可作為研究者進行質化研究之素養依據。

3.研究者自身經驗:

研究者大學兩次和研究所兩次共四次的社會工作實習經驗,皆與精神 醫療或照顧者相關,大學分別進入了康復之家和精神科實習,初識了精神 醫療社會工作和家庭處遇的整體脈絡;研究所期間分別進入會所和一般醫 療的領域實習,對於精神病患充權、復元等議題有所了解,並且也因在一 般醫療領域實習,除了對於醫學相關知識和醫務社工處遇更加熟稔,也和 家屬部份有了更多的互動的經驗,亦看見了部份家屬縱使在精神疾病的影 響之下仍堅定執行照顧之責的努刂,這些經驗都促使研究者自身有所洞察 和學習,並內化成自身之知能以供運用。

(二)訪談大綱(附錄一):

本研究之訪談大綱將採取半結構式的訪談設計,擬藉著訪談大綱的內 容抓取情感性精神病患身為疾病照顧者的家庭生活適應歷程之圖像,基於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訪綱所列的問題,希望針對目前或曾經有過照顧罹病家人之經驗者進行深 度訪談,透過其自我陳述的過程中,去看見他們照顧過程中的經驗和真實 感受為何,以及後續的影響。希望經由這樣的過程,了解他們擔任家中親 人疾病照顧者時可能會出現的問題、生心理反應、與被照顧者之互動關係、

家庭系統、社會支持、生活內涵、壓刂負荷等,繼而將這些內涵加以釐清 和歸納。

(三)訪談筆記:

質性研究的訪談,一方陎從受訪者的陳述內容中獲取相關資料之外,

另一方陎亦可從受訪者的非口語行為中,擷取豐富的訊息或內涵,因此研 究者擬於訪談過程之中佐以訪談筆記的紀錄,希望紀錄受訪者言談中的表 達詞彙、關鍵字或整體摘要之外,同時也會針對受訪者非口語的部份(如 動作、表情)作註記。並且在訪談結束之後,將對於訪談的印象、收穫或 感想寫於筆記中。

(四)錄音筆:

研究訪談的過程之中,研究者將使用錄音筆紀錄訪談的整體過程,以 利研究者於訪談後進行逐字稿謄打和回顧訪談歷程之用,進而確保資料的 真確性。

(五)研究同意書(附錄二):

研究訪談之前將會詳細告知受訪者研究整體的內容,並且說明其參與 研究的權利,上述資料亦會完整呈現於同意書內容,待研究參與者皆確認 並同意參與研究,完成簽署同意書後,才進行訪談、錄音與後續引用其資 料作分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