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理論及方法

第三節 研究方法

一、內容分析法

本研究採用內容分析法及參考相關文獻,將年代及兩廳院售票系統中有關於 古典音樂的相關海報做搜尋,羅列出代表古典音樂感性因子的形容詞或名詞,建 立分類的類目,以作為問卷發展的依據。內容分析法是將質化的研究做客觀而有 系統的量化,並加以描述的一種研究方法,其目的和所有的方法論的最終目的都 相同,如預測、解釋與控制。王石番指出內容分析可透過抽樣或多個編碼登錄者 來分析各式各樣的資料,在使用上主要有兩樣優點〆(1) 客觀性(objective)〆 類目建立必頇要有一套規則引導,而此規則必頇能明確的定義且有條理,即使不 見得能完全消除個人成見,但至少希望能將主觀立場降至最低。(2) 定量性

(quantitative)〆內容可按規則對擬定之類目與分析單位作計量,用數字比較文字 符號出現的次數,以量化的方式達到客觀、準確的要求(王石番,1989)。然而 內容分析法不是一種純粹的「定量分析」,它可以依內容中「量」的變化,來推 斷「質」的變化。Krippendoff(1980)提出穩定性、可複製性、札確性等特性是 內容分析法不可忽視的因素。內容分析法之研究設計過程有許多不同說法,但大 致上涵蓋以下十個步驟〆形成研究問題、界定朮權群體、抽取樣本、界定分析單 位、建構類目、建立量化系統、建立信度、內容編碼、分析資料、解釋與推論。

過程中信度的檢測結果越高,表示內容分析類目的穩定性與札確性越高。

23

二、感性工學

「感性工學」(Kansei Engineering)一詞,最早由日本 Mazda 汽車集團前會長 山本健一,於 1986 年美國密西根大學發表汽車文化論專題演講時所提出。他並將 感性工學應用在該公司新車的設計。伴隨著日本車之成功案例,吸引了歐美汽車 業界對感性工學之興趣與重視。

推展感性工學最受到重視與推崇者為長町三生。長町三生在 1970 年代已經預 測--物質文明時代之後,人類所追求的將是能夠滿足心的欲求之情緒時代之來臨,

當時的感性工學也稱為情緒工學(Emotional or Sensory engineering),原是將終端 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感覺、與意象轉換為設計元素的一種工程方法,協助製造 商開發更貼近消費者理想的產品(Nagamachi,1995)。1988 年於雪梨的第十屆國際 人體工學會議將其定名為「感性工學」,近二十年來相關的研究與成果發表遍佈 世界,甚獲重視。

長町三生(1977)認為〆「情緒工學是將人們的想像及感性等心願,翻譯成物 理性的設計要素,具體進行開發設計之技術」。而國內學者張育銘認為〆「感性工 學,是將人們所具有之感性加以量化呈現,並由其中探索到哪些設計定案是符合 人們什麼樣的感性,這就是所謂的感性工學。而感性工學中之『感性』可以詮釋 為〆人對物所持有之感覺或意象,是對象物之心理上的期待感受。」典型的感性 工學應用,可概分為如圖 3-3 所示的實施,包括語意空間(Semantic space)收集、

特徵空間(Property space)收集、及二者的連結等三項作業,說明如下〆

24

圖 3-3 應用感性工學收集語意空間、特徵空間及二者的連結

(1) 語意空間〆是指消費者對產品的感受或情緒,通常以收集能描述或形容產 品的詞彙進行,這些詞彙也稱為「感性詞彙」,例如前述對學校的感性詞彙 包括成長、進步、知識性、歡樂等。步驟如圖 3-3 左側所示,可藉由訪談、

閱讀等方式進行,感性詞彙的影響程度則可使用問卷調查及統計分析方式 獲得。

(2) 特徵空間〆亦即產品實際的組成元素,因此是具象的有形物質,例如前述 的學校是由老師、學生、教室、操場等組成。收集步驟如圖 3-3 右側所示,

類似前述感性詞彙的收集方式。

(3) 連結〆利用統計分析方式,協助發現語意及特徵等二者之間的關聯性,以 利決定影響產品設計的重要元素,例如本例的產品可假設為創造一個理想 的學校環境,前述具關聯的語意及特徵將共構為影響的元素。

從 70 年代至今,「感性工學」在日本已經普遍應用在汽車設計、傢俱、室內 裝潢、服裝設計、3C 產品設計等各種產業中。本文以人類天生五感中對音樂之感 受需求為出發點,詴圖以感性工學做為研究內容之建構基礎。

25

三、 ISM 詮釋結構模式

ISM 為 Warfield 於 1972 年 提 出 的 一 種 社 會 系 統 工 學 ( social system engineering)之彙整訊息的構造模型法(structure modeling),著重於要素之間關 係、原因或結果的層次結構調查。Warfield(1974)對策略擬定與模型之介面提出 三個觀點,首先是改良模型的基本概念,接著是改用模型運用語言符號,最後為 模型重要理念的傳達。透過不同的語言符號,簡易完成傳達的改善方案。

ISM 是一種制定管理決策的工具,用來分析與解決複雜的情境和問題,它可 以用在各種不同層面抽象的問題。為了發展出對問題更深層與概念性的瞭解,進 而設計、規劃出細部解決方案,幫助作出更迅速、更有效的決策。其分析就是以 一個集合內元素之間的關係矩陣(relationship matrix),根據離散數學和圖形理論,

呈現出元素間的階層圖形。根據以上所述,ISM 植基於離散數學和圖形理論,結 合行為科學、社會科學、團體決策理論及電腦輔助等領域,透過二維矩陣(binary matrices)的數學運算,呈現出系統內全部元素彼此影響的關聯性,最後可得一完 整的多層級結構化階層(multilevel structural hierarchy),用以幫助決策者清楚而 有系統地組織所得資訊,並改善對問題各層面的瞭解。

(一) ISM 之應用

ISM 非常適合用在巨大模型的創造、推演與修札,因每一步驟在整個模型裡 都有圖例來表示。Warfield(1990)曾論述有關 ISM 在各領域的應用,這些領域包 括教育學、行政學、社會學、心裡學…等。目前應用 ISM 的國家包括墨西哥、巴 西、日本、澳大利亞和美國等國家,以美國為例,在各地區、郡、州和聯邦政府 等各個層級都廣泛使用。國內學者林原宏曾應用 ISM 於教育研究(林原宏,2004)。

李家豪(2005)將 ISM 方法用以探討組織設計模式。Tatsuoka & Tatsuoka (1997)

將 這 種 分 析 方 法 發 展 成 電 腦 化 認 知 診 斷 性 測 驗 系 統 ( computerized cognitive diagnostic adaptive testing system),對補救教學有極大幫助。

26

(二) ISM 的觀念架構-- ISM 之階層影響關係

假設欲分析的集合 S 有 n 個元素,且已知 n 個元素中任意兩元素 Ai與 Aj之二 元關係(binary relationship),則該集合內元素之間的影響關係矩陣可用 A=(aij

n×n表示。若 aij=1,表示 Ai對 Aj有顯著影響,々若 aij=0,表示 Ai對 Aj沒有顯著

27

扣除前一階層所分析出的元素後,可得一新階層矩陣分析表,重複前述之方 法,以此類推各個階層,可將全部元素加以具階層性、方向性,系統化整齊排列,

得一易於閱讀和理解的 ISM 階層影響關係圖。

28

四、層級程序分析法

層級程序分析法(AHP)為 1971 年由美國匹茲堡大學教授 Thomas L.Saaty 所 提出之理論,其發展的目的,是將複雜的問題經由不同層面的層級分解後予以系 統化,找出脈絡軌跡後加以綜合評估,以提供決策者適當的選擇資訊,以減少決 策錯誤發生的風險。換言之,AHP 就是將複雜而沒有系統的資料透過量化方式簡 化成清晰的層級系統,然後經彙集專家及決策者的意見,加以權重分析,然後以 名目尺度(nominal scale)執行各因素間的成對比較(parwise comparison),建立 出成對比較矩陣後(parwise comparison matrix),求出特徵向量(eigenvector),再 以層級間的準則權重或優先順序,得出最大特徵值(maximum eigenvalue),並據 以跟所對應之特徵向量值來做成對比較矩陣與專家意見一致性(consistency)高低 程度之評估。(吳萬益、林清河,2001)

(一) AHP 法的目的與假設

最近十餘年來,系統方法的發展,在社會及行為科學上已經廣泛的被應用,

目的是為了使複雜的問題能夠簡化,同時建立具有相互影響關係的階層結構。

對於決策者而言,階層結構有助於對事物的了解,但在面臨『選擇適當方案』

時,仍必頇根據某些基準,進行各替代方案的評估,才具客觀性。評估基準必頇 從技術、科學、社會、經濟及政治等層面來考量,如果僅就單一層面來決定,容 易導致錯誤的決策,而錯誤的決策可能比沒有決策帶來更負面的影響。AHP 就在 這樣的背景下,發展出來的一套理論,提供在經濟、社會及管理科學等領域,處 理複雜的決策問題。

AHP 發展的目的,就是將複雜的問題系統化,由不同的層面給予層級分解,

並透過量化的方法,覓得脈落後加以綜合評估,以提供決策者選擇適當的方案。

而 Saaty(1980)發展 AHP 方法的基本假設,主要包括下列幾項〆

1. 一個系統可被分解成許多種類(Classes)或成份(Components),並形成類似

29

網絡的層級結構。

2. 層級結構中每一層級的要素均假設具獨立性(Independence)。

3. 每一層級內的要素,可以用上一層級內某些或所有要素作為評準,進行評估。

4. 比較評估時,可將絕對數值尺度轉換成比例尺度(Ratio Scale)。

5. 各層級要素進行成對比較後,可使用札倒值矩陣(Positive Reciprocal Matrix)處理。

6. 偏好關係滿足遞移性(Transitivity)々不僅優劣關係滿足遞移性(A優於B優於 C,則A優於C),同時強度關係也滿足遞移性(A優於B二倍,B優於C三倍,

則A優於C六倍)。

7. 完 全 具 遞 移 性 不 容 易 , 因 此 容 許 不 具 遞 移 性 的 存 在 , 但 需 測 詴 其 一 致 性

(Consistency)的程度。

8. 要素的優勢程度經由加權法則(Weighting Principle)而求得。

其次,應用 AHP 方法的前提,乃是將評比方案所根據的準則(要素)相互比 較後的重要程度,均賦予等級不同的數值,以便進行一連串的數值運算,求出最 終參考值。

(二) AHP 法的層級與要素

階層為系統特別的型態,基於個體可加以組成並形成不同集合體的假設下,

階層為系統特別的型態,基於個體可加以組成並形成不同集合體的假設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