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章為針對本研究所使用之分析方法與步驟加以說明,由垃圾掩埋場 選址、移除、區位適宜性等相關文獻,探討影響垃圾掩埋場所在位置適宜 性之相關因子,篩選出具影響力之項目作為適宜性指標,並建立適宜性評 估因子等級,作為垃圾掩埋場所在位置適宜性之評估架構,再利用ArcGIS 技術輔助疊圖交集分析,進行適宜性疊圖,以選出所在位置最不適宜之掩 埋場址。

3-1 研研研究流程研究流程究流程 究流程

本研究以土地永續發展使用角度出發,規劃的研究流程如圖3-1所示。

因垃圾掩埋場對於環境影響甚多及參考國內垃圾掩埋場選址、掩埋場移除 工程及掩埋場區位適宜性等相關文獻,影響垃圾掩埋場位置與週圍環境方 面之適宜性因素有地質、水文、地形地勢、自然環境、各類保護區、及土 地使用狀況等限制條件;在區域及都市計劃資料庫中,已建置有完整的區 域土地資料,本研究由國土地理資訊系統資料倉儲、營建署及環保署網站,

取得共10個環境敏感地、2個掩埋場圖層資料及土地使用分區資料如表3-1 所示。將得到的各圖層資料整理分類,分成安全性質、損害性質、及生態 性質三大類,並將圖層中使用不到的屬性資料剔除,整理完的評估因子圖 層資料做適宜性等級劃分,再使用ArcGIS軟體對垃圾掩埋場與環境敏感地 的圖層套疊,以交集的方式分析,將分析結果加上權重,得到各垃圾掩埋 場不適宜性分數後,再將前20個不適合之掩埋場與都市計畫資料套疊分析。

圖3-1 研究流程圖 文獻資料蒐集

數據資料蒐集

營建署網站 環保署網站

EIS前20名垃圾掩埋場且位於 都市計畫土地及焚化廠5公里內

結論

使

掩埋場圖層與環境敏感地圖 層套疊分析

選出EIS前20名掩埋場 都市計畫土地

分區圖層

以EIS前20名掩埋場且位於 都市計畫區域套疊分析

垃圾焚化廠 圖層

以EIS前20名掩埋場且位於 焚化廠5公里內套疊分析

3-2 資料整理方法及範圍限制資料整理方法及範圍限制資料整理方法及範圍限制 資料整理方法及範圍限制

本研究將從國土地理資訊系統倉儲、環保署網站及營建署網站取得的 掩埋場及環境敏感地圖層資料,依使用需求將掩埋場圖層資料內花蓮及台 東地區資料及環境敏感地圖層內非敏感地資料剔除,並將封閉復育中掩埋 場圖層點型式資料部份面化。

以台灣地區掩埋場為研究對象,蒐集台灣地區垃圾掩埋場圖層資料,

得到的垃圾掩埋場資料分為兩類,分別是使用中垃圾掩埋場與封閉復育中 垃圾掩埋場。另由總體檢表中得知台灣地區垃圾掩埋場計有500多處分散各 地,但本研究從環保署網站中取得的垃圾掩埋場圖層資料,分別為使用中 159筆及封閉復育中189筆合計348筆垃圾掩埋場資料如圖3-2所示。

台灣地區159座使用中掩埋場 點位

台灣地區189座封閉復育中掩 埋場點位

台灣地區348座掩埋場點位

圖3-2 垃圾掩埋場原始分布圖

參考國內垃圾掩埋場選址、移除、區域適宜性相關文獻,垃圾掩埋場 對於周邊景觀及自然環境影響甚大,所以針對自然環境特性、土地利用狀 況等空間及屬性資料,由國土地理資訊系統倉儲、營建署及環保署網站取 得研究所需使用的所有圖層資料如表3-1所示,經個人對於屬性資料之需要

性,剔除無須使用之屬性資料,以增加電腦運算之效率,本研究為確保屬 性資料之正確性與完整性,將以348筆垃圾掩埋場圖層資料與各環境敏感地 圖層資料套疊分析。

表 3-1 相關圖資名稱屬性資料來源表

項目

編號 評估因子 圖層檔名 檔案格式 資料來源

1 垃圾掩埋場範圍圖 垃圾掩埋場範圍圖_121.shp 向量資料 環保署 2 垃圾掩埋場復育場址 垃圾掩埋場復育場址_121.shp 向量資料 環保署

3 地質災害敏感地 地質災害敏感地.shp 向量資料 國土資料倉儲

4 文化景觀敏感地 文化景觀敏感地.shp 向量資料 營建署

5 洪水平原敏感地 洪水平原敏感地.shp 向量資料 國土資料倉儲

6 生態敏感地 生態敏感地.shp 向量資料 國土資料倉儲

7 自然景觀敏感地 自然景觀敏感地.shp 向量資料 國土資料倉儲

8 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 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shp 向量資料 環保署

9 飲用水水源水質取水口 飲用水水源水質取水口.shp 向量資料 環保署

10 河川行水區 河川行水區.shp 向量資料 營建署

11 優良農田敏感地 優良農田敏感地.shp 向量資料 國土資料倉儲

12 地表水源敏感地 地表水源敏感地.shp 向量資料 國土資料倉儲

由於目前資料庫中的環境敏感地資料並未包括花蓮及台東兩縣的資 料,故將取得的垃圾掩埋場圖層資料,剔除花蓮和台東地區的掩埋場;另 因部份封閉復育中掩埋場資料僅有點位資料,為了要能進行掩埋廠所在地 與環境敏感地之間面的交集套疊,所以用環保署網站取得之掩埋場面積資 料,以既有點位為圓心,利用ArcGIS中「Buffer」環域功能,做出掩埋場的

面積,將原本點屬性資料轉變為面屬性資料,這些垃圾掩埋場特別稱為「封 閉復育中無面積」掩埋場。因此,掩埋場的類別,在本研究中分為使用中、

封閉復育中有面積、及封閉復育中無面積三種。

從營建署及國土資料倉儲取得圖層有地質災害敏感地209個圖層、地表 水源敏感地211個圖層、優良農田敏感地208個圖層、文化景觀敏感地208個 圖層、洪水平原敏感地207個圖層、生態敏感地208個圖層、自然景觀敏感 地208個,因各類環境敏感地圖層數量太過龐大,先以ArcGIS中的「Merge」

合併功能,將每個環境敏感地眾多分散的圖層資料合併成ㄧ個圖層,之後 再將非敏感地的資料剔除,如地質災害敏感地圖層中的非敏感地資料,接 著將剩餘的資料區域如潛在災害不嚴重及潛在災害次嚴重、潛在災害嚴重 這些資料區域視為敏感地,整理成果展示在第四章。

以下為各類圖層當初劃設相關準則表3-2:

表 3-2 本研究中 10 個環境敏感地圖層當初劃設相關準則表[19]

圖資名稱 準則 圖資型態

文化景觀敏感地 古蹟、國家公園計畫、沿海保畫區、國有

林自然保護區、自然保留區、風景特定區

自然景觀敏感地 陡坡、植被、林地、河谷

生態敏感地 古蹟、國家公園計畫、沿海保畫區、國有

林自然保護區、自然保留區、風景特定區

洪水平原敏感地

洪害平原敏感地、洪水平原敏感地、前在 洪水平原、海岸地區洪水平原、常浸水區、

頻率100年洪水到達地區

優良農田敏感地 優良旱田、優良水田、次優良水田、次優

良旱田

河川行水區 各河川行水區

地表水源敏感地 水質水量保護區

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

台灣本島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的地理位

地質災害敏感地 潛在災害不嚴重、潛在災害次嚴重、潛在

災害嚴重

飲用水水源水質取水

台灣飲用水水源水質取水口的地理位置

3-3 評估準則及評估準則及評估準則及權重評估準則及權重權重權重

本研究針對於垃圾掩埋場對於周邊環境之影響進行探討,對於影響因 子以安全、損害、生態三種性質進行探討,上述相關性質與掩埋場所處位 置非常重要,因此本研究對既已存在的掩埋場資料與各敏感區之資料進行 分析,以找出所在位置最不適合之掩埋場。

3-3-1 圖層分類圖層分類圖層分類圖層分類

本研究將由國土資訊系統資料倉儲、營建署、環保署所取得之飲用水 水源水質取水口及地質災害敏感地、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地表水源敏 感地、河川行水區、優良農田敏感地、洪水平原敏感地、生態敏感地、自 然景觀敏感地、文化景觀敏感地此10個圖層資料分為安全性質、損害性質、

及生態性質三大性質,圖3-3為環境敏感地各圖層分類狀況。

圖 3-3 環境敏感地圖層分類

對於三大性質個別說明其劃分原則如下:

1、 安全性質

飲用水水源水質取水口、地質災害敏感地、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這 些地區本身坡度陡開發易造成土壤流失,形成土石流危機對生命安全有極 大影響,飲用水取水口為一般民眾飲用水水源,水源遭受到汙染對民眾健 康將會是ㄧ大傷害,因此三個圖層歸類為安全性質圖層。

2、 損害性質

地表逕流會攜帶地表污染物質至河川水體,地表水資源維護是重要的 考量,因此土地資源對水質敏感性,是相當重要的變數,農業的發展也與 土壤息息相關,洪水平原可分為兩類一為洪水沖積平原,二為遭受洪害之 平原,以歷史性的角度皆為洪水曾經到達之區域。

3、 生態性質

主要在於保護自然生態,生態敏感地當初劃定包含了許多資料如保安 林地、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保護區、海岸生態保護等,當這些地區如遭 受到破壞,則當地生物將面臨缺少棲息地及食物的危機。

3-3-2 各圖層分析準則及權重各圖層分析準則及權重各圖層分析準則及權重各圖層分析準則及權重

本研究考量垃圾掩埋場週圍環境方面著手,所以將環境敏感地圖層資 料列為重要考慮條件,依照各圖層當初劃設原則將圖層分成10個等級,如 表3-3所示。

評估因子之建立:

對於垃圾掩埋場存在所要考慮其周邊環境狀況相當多,以本研究所取 得的10個圖層為主,依各圖層重要性劃設。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