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章將介紹各圖層分析結果,並以地理資訊系統輸出之圖,展示掩埋 場交集各敏感地圖層分布狀況,之後再配合本研究訂定之決策法則給予分 數,再依分數高低排列出前20名分數較高者。

4-1 圖層圖層圖層資料圖層資料資料整理成果資料整理成果整理成果整理成果

本章節在說明圖層資料整理狀況,將國土地理資訊系統倉儲、環保署 及營建署網站所得到的圖層資料整理過後的成果,分為掩埋場圖層及環境 敏感地圖層兩種,掩埋場資料需經過處理,因花蓮及台東地區環境敏感地 圖層資料發佈分享,而環境敏感地圖層因資料量多且圖層數量眾多,因此 也需經過整理,所得結果敘述如下。

4-1-1 掩埋場圖層資料整理成果掩埋場圖層資料整理成果掩埋場圖層資料整理成果掩埋場圖層資料整理成果

掩埋場圖層資料取得時包含花蓮和台東地區之資料,由於花蓮和台東 地區的環境敏感地資料尚未全部發布分享,所以將花蓮和台東兩地之掩埋 場資料剔除如圖4-1所示。掩埋場資料中分為“使用中”與“封閉復育中”

兩類,在使用中的掩埋場圖層資料原本有面的屬性資料,但封閉復育中的 掩埋場則為點的屬性資料,由於擔心以點資料進行分析過於保守,所以從 環保署網站查得面積資料,再以圓面積方式將點資料轉換成面的屬性資 料,但由於可查得面積資料數量有限,只有完成68個垃圾掩埋場,封閉復 育中剩於的109個資料另外再歸類成一個圖層,所以垃圾掩埋場分成三個圖 層如下圖4-1所示。

整理過後使用中掩埋場135個 整理過後封閉復育中掩埋場68 個(有面積資料)

整理過後封閉復育中掩埋場 109個(無面積資料)

圖4-1 整理後垃圾掩埋場圖層狀況圖 4-1-2 環境敏感地圖層整理成果環境敏感地圖層整理成果環境敏感地圖層整理成果環境敏感地圖層整理成果

將取得的環境敏感地圖層資料用ArcGIS合併後,剔除圖層資料中非敏 感地資料部份,在此僅對文化景觀敏感地、生態敏感地、地質災害敏感地、

自然景觀敏感地、地表水源敏感地、洪水平原敏感地、優良農田敏感地此 七個圖層做整理,以下敏感地圖層均不包括花蓮及台東兩地資料,成果如 圖所示。

1、 圖4-2為地質災害敏感地,台灣地形複雜,山地多平地少,山地多分布 在中央和東部,丘陵、臺地、平原、盆地多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區,所 以敏感地大多依中央山脈走勢分布,往西海岸地勢越趨平坦,而雲林 海岸地區原無地質災害敏感地,但因過去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

所以才會在雲林如此平坦的地區有劃設地質災害敏感區。

圖4-2 地質災害敏感地分布圖

2、 圖4-3為地表水源敏感地,地表水是指儲存在地表湖泊、池塘、河川、

溪流中之水體,是維繫各種生物生存及人類土地使用行為所不可或缺 之維生要件,而台灣地區河川遍佈各地受地形影響水流急且短水份儲 存不易,因此依據土壤最大水份儲存力、潛在土壤土壤流失量、森林 覆蓋地區、重要水庫集水區、河川行水區等原則劃設,依各地區水份 儲存力狀況劃設各敏感地。

圖4-3 地表水源敏感地分布圖

3、 圖4-4為優良農田敏感地,優良農田劃設目的,在於有效利用自然環境 資源,提供人類足夠的糧食,並且藉著適當的開發規劃,減少環境負 效果避免因都市化土地無限度的擴張,並可保護都市周邊的高生產力 土地。大部分優良農田敏感區分布在各大平原,如嘉南、宜蘭、屏東、

彰化、宜蘭平原,且大多數農業產品生產自這些地區。

圖4-4 優良農田敏感地分布圖

4、 圖4-5為洪水平原敏感地,洪水平原產生的原因眾多,包括河川的週期 性溢流的水體、衝土壤的累積及河川的改道、大量將雨以致水量無法 即時宣洩、海水高漲等因素造成。北部地區因常大量雨水來不及宣洩 造成淹水,所以屬於洪害敏感地;中部地區由於早期濁水溪河道堆積 旺盛,河床逐漸淤高,一遇洪水自然另覓低處流,所以主要為洪水頻 率100年洪水到達地區、潛在洪水平原 (洪水平原限制發展使用區)、海 岸地區洪水平原等3區,大多地區屬於潛在洪水平原,南部地區屬於沖 積平原,地勢低平雨量在季節上的不平均,往往豪雨發生時,溪流水 位高漲而有氾濫之威脅,所以劃設為洪水平原敏感地。

圖4-5 洪水平原敏感地分布圖

5、 圖4-6為生態敏感地,生態敏感地具有穩定生態、提供動物棲息、景觀 遊憩與學術研究等功能,由於生態敏感地脆弱與稀少的特性,故需加 以保育維護,以保障資源的永續性。圖層中因為有國家公園及國有林 自然保護區兩大因素,所以主要的敏感地分布區域都趨於中央山脈 區,在國有林及國家公園內有廣闊的森林可供給食物及躲藏,對野生 動物來說是最佳的棲息地,而靠近海岸地區因存在廣大的溼地含有豐 富的食物及多樣性的棲息環境,可供養難以計數的底棲生物及大量的 鳥類族群。

圖4-6 生態敏感地分布圖

6、 圖4-7為自然景觀敏感地,此部分針對自然地形,是維持自然地貌的完 整原貌性,而非工程安全性及經濟性為主,所以採用地形、植被、水 文三部份,所以只考慮地形坡度45%以上陡坡、原生林及河谷地兩岸 延伸各50公尺範圍內,所以上述的條件劃設的自然敏感地主要集中在 中央山脈地區。

圖4-7 自然景觀敏感地分布圖

7、 圖4-8為文化景觀敏感地,文化景觀主要劃設兩大因素為自然景觀及現 有景觀,在陽明山國家公園、雪霸國家公園、玉山國家公園、墾丁國 家公園這些國家公園內存在許多的自然景觀及古道遺址等現有景觀,

可提供自然教育及景觀遊憩活動,豐富的生態資源也可提供自然科學 研究及環境教育,以增進國民對自然及人文資產的了解,於文化景觀 方面極為重要。

圖4-8 文化景觀敏感地分布圖

4-2 垃圾掩埋場於各環境敏感地圖層分布狀況垃圾掩埋場於各環境敏感地圖層分布狀況垃圾掩埋場於各環境敏感地圖層分布狀況 垃圾掩埋場於各環境敏感地圖層分布狀況

垃圾掩埋場與各環境敏感地交集分析後,掩埋場在各敏感地圖層上的 分布狀況,由於飲用水水源水質取水口圖層沒有掩埋場址交集,所以僅地 質災害敏感地、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地表水源敏感地、河川行水區、

優良農田敏感地、洪水平原敏感地、生態敏感地、自然景觀敏感地、文化 景觀敏感地九個圖層有交集成果,在此將針對各圖層交集數量及數量最多 之縣市分布狀況進行說明,以下將逐一展示及說明。

以下為掩埋場圖層與各敏感地交集分析結果如圖4-9至4-17所示:.

1、 地質災害敏感地

位於地質災害敏感地之掩埋場分布狀況如下圖4-9所示,在交集分析後 圖層內三種掩埋場資料各分布狀況為使用中掩埋場有69個位於地質災害敏 感地,以苗栗縣境內數量16個最多,因苗栗境內山多平原少有「山城」的 稱號,全縣有80%的土地屬於丘陵及山脈,所以多數掩埋場位於坡地及谷地 兩種地形上;封閉復育中(有面積資料)掩埋場有26個位於地質災害敏感 地,以台中縣有7個數量最多,台中地區掩埋場分布主要在台中盆地周圍坡 地地區;封閉復育中(無面積資料)掩埋場有31個,以台北縣9數量最多,

由於台北地區土地有限且為高度開發的都會區,所以其掩埋場分布主要靠 近海岸地區及山區。

圖4-9 位於地質災害敏感地之掩埋場分布圖

2、 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

位於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之掩埋場分布狀況如 圖4-10所示,與飲用 水水源水質保護區交集的掩埋場使用中的有南庄鄉衛生掩埋場及柳營區域 衛生掩埋場2個,分別位於田美保護區及烏山頭水庫保護區;封閉復育中(有 面積資料)掩埋場有台南縣柳營鄉舊有簡易垃圾掩埋場1個,與烏山頭水庫 保護區交集;封閉復育中(無面積資料)掩埋場有台北縣瑞芳鎮大粗坑垃圾場 1個,與雙溪貢寮水源保護區交集,掩埋場用地與這些保護區有所交集對飲 用水水源水質將是個威脅,且依據飲用水管理條例規定,在水源保護區內 之地區,不得有污染水源水質之行為,對於周邊水質狀況應多加注意。

圖4-10 位於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之掩埋場分布圖

3、 地表水源敏感地

位於地表水源敏感地之掩埋場分布狀況如圖4-11所示,分析結果使用中 掩埋場有113個掩埋場交集於地表水源敏感地,其中以苗栗縣16個最多,由 苗栗地區地形大多為丘陵及山脈,森林覆蓋地區廣闊,其餘為台南縣、雲 林縣、台中縣各都有超過10個以上;封閉復育中(有面積資料)掩埋場有54 個,以台南縣9個數量最多;封閉復育中(無面積資料)掩埋場有63個,以台 南縣10個數量最多,所以這些掩埋場的汙染物可能會隨雨水逕流到附近水 體中造成水源污染,人類生活與生產活動多依附水體發展,如附近水體受 到污染則會影響周邊環境發展。

圖4-11 位於地表水源敏感地之掩埋場分布圖

4、 河川行水區

位於河川行水區之掩埋場分布狀況如圖4-12所示,圖顯示135個使用中 掩埋場,有30個與河川行水區有交集,以台中縣10個數量最多;封閉復育 中(有面積資料)掩埋場有21個與河川行水區交集;以台中縣6個數量最多;

封閉復育中(無面積資料)掩埋場有2個與河川行水區交集,由於當初掩埋場 選址時以愈偏僻愈好,土地亦以公有地優先,另地方機關行政區域劃分原 則係以天然障礙如河川或山脊為行政界限,造成以往垃圾掩埋場多位於河 邊。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