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及步驟

第一節 研究構想

從臺北市市長柯文哲的新政策中,提出「公車路線大調整」,我們對此議題 產生興趣,進而開始蒐集並研究相關文獻及資料,探討現行臺北市交通路網不足 之處。關於文獻內容多為評估公車效益,主要以路網整體效益為主要觀點。在此 我們提出一個疑問點:服務為導向的大眾運輸,如只以追求公車效益為主要出發 點,將無法顧及使用者的乘車考量點。所以本研究希望不同於以往以公車行駛效 益為出發點,而以提升服務品質為主,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並提升整體交通運輸 服務效益。為了確任我們研究的問題方向以及確保提出新方案可顧慮到使用者感 受,我們探討使用者搭乘大眾交通運輸之習慣,建立使用者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路 線選擇之決策樹,歸納使用者決定搭乘大眾運輸時會有哪些因素影響搭乘路線及 方案。

以此使用者決策樹為基礎,我們任意配對雙北市各知名景點及人口集散地,

找尋兩點之間交通方式,需要捷運轉乘次數多且旅運時間長,但並無直達公車可 作為接駁之路線,發現現行知名景點的交通路網其實已經相當完善,但我們觀察 臺北市捷運路線圖,如下圖表二,從捷運路線圖來看,在臺北市中心有完整且緊 密的捷運轉乘點,唯大安區公館附近,明顯缺少一條連接點,我們開始探討此地 區的交通方式,並以自身經驗為例。舉例從捷運公館站到捷運大直站,以捷運搭 乘方式或以公車轉捷運搭乘方式所需花費的旅運時間中,發現此兩站的旅運時間 甚長,並認為以公館商圈為臺北市主要人口集散地之一,此站的捷運班次間距也 甚長,松山新店線及文湖線的接駁也極為不便,為此我們設法解決此服務缺口,

提出新的接駁方案,解決松山新店線及文湖線的轉乘接駁不足,以「捷運為主幹 線,公車接駁」的主軸進行研究,規劃完整公車接駁路線,量化現行交通運輸時 間並評估新方案接駁旅運時間。

圖表 二 捷運路線服務不足路線示意圖

為了評估新方案可行性,我們以 Flexsim 模擬軟體做為新方案評估之工具,

模擬尖離峰時期,接駁車在不同時段、不同數量的停靠站以及不同數量的班次,

來評估該派送多少接駁車、停靠多少停靠站,評估最佳的排程規劃。最後規劃出 較為可行之路線,解決先前提及之服務缺口,希望藉此提升臺北市交通路網的效 益,並促進民眾搭乘大眾運輸交通工具的意願。

下圖表三為本論文研究步驟流程圖,研究範圍確立後,進行文獻探討、資料 蒐集、分析資料、提出新公車方案、Flexsim 模擬軟體評估可行性並驗證,最後 為撰寫此篇論文。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