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攝影術作為另一種敘事方式

第一節 研究發現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節 研究發現

先行研究者不論是以博覽會或以明信片、教育讀本、美術作品為分析文本,

都揭示了:「一套台灣認識論的構築,實為日本殖民權力編制、操作的過程」。先 進們為後進研究者提供許多史料蒐集的奠基工作,然而,以「台灣寫真帖」作為 分析史料的前輩研究,卻是以後世研究者的眼光將寫真帖「類型化」,這樣的分 類將其抽離了原本的歷史情境,而可能打斷原本寫真帖的編輯思維。因此,本研 究不只將分析對象聚焦於台灣寫真帖,並且為避免這種寫真帖於歷史背景中的斷 裂感,本研究並不採用後世研究者的分類框架,而是將寫真帖置回原有的時空背 景,以觀察材料本身的歷史脈絡。原則上,特定戰地紀實類、災害狀況、科學調 查性質之寫真帖,並不列入本文主要分析的「重點寫真帖」,而是以無特定紀實 性之整體性寫真帖為觀察重點,試圖析出其中所呈現之視覺元素,探究寫真帖原 有的編輯脈絡及思維;並進一步透過分析「台灣寫真帖」中的視覺圖像,釐析「台 灣」如何被取擇、編制一套台灣視覺論述,在此論述中,視覺符號如何被命名與 操作,並且建制而為更抽離脈絡的「台灣神話」。最後,以觀光指南中的「台灣」

與寫真對照,試論觀看方式與觀光實踐之間的關係。本文研究發現,茲分述如下:

(一)日治時期台灣寫真的權力關係

日本與台灣想地受到 19 世紀西方新興技術—攝影術的傳播與影響,各自發 展卻不相同。綜觀兩地接受攝影傳入的歷史背景類似,都與開港通商的歷史事件 有關,因而開始有西方攝影者所拍攝的攝影作品。有所差異的是,台灣並不像日 本主要由西方人習得技術後,開啟本地攝影發展,而主要經由日本殖民台灣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影同時受到中國與日本的的影響,但以當時歷史環境來看,兩相比較下來自日本 的影響尤為重要,這一點在辭彙的轉譯過程中亦可以看出:中文語境將

「photography」譯為攝影、照相,有其源自中國中文語境的來由。而台灣語境中 以「hip siong」意指攝影,早在 1870 年代已出現;以「寫真」稱之則可以看出 是受到日本統治的影響。

其次,即便由統計資料可看出 1916-1925 年台灣人攝影事業發展漸次活躍,

但整體而言,不論是寫真團體、寫真材料的取得,或是寫真作品的流通,台灣攝 影處處受限於日本殖民的統治現實。因此,由拍攝與出版者來看,本論文所論析 之「台灣寫真帖」可視為殖民者眼光所看見的「台灣」。

日治時期由於殖民現實的諸多限制與壓力,台灣攝影界的活動台人與日人之 間雖有交流,卻是各自為政。尤其,目前可見的官方攝影出版品,幾乎不見台灣 攝影者參與,因而本論文將此類官方(或官方委託民間)出版、發行之寫真帖,

以「殖民者的眼光」論之,而殖民眼光對於觀看對象的選擇、編制過程,使得觀 看不只是「看」,更是權力的「凝視」,即在一種想像的關係之下,自我被放置於 他者的視覺領域中。再者,「凝視」亦為一種建制化的過程,回歸本文寫真帖再 現的「台灣」,殖民眼光於挑選、建制「台灣」的視覺論述的同時,亦以各種綜 論性的台灣相關論著、教育讀本、美術作品的視覺圖像,相互作用以「召喚」個 體(被觀看的「台灣」)進入主體(殖民者的知識體系)。

(二)日治時期台灣寫真帖建制的台灣視覺論述

本論文綜觀日治時期的台灣寫真帖,發現殖民眼光建制的台灣視覺論述,可 歸納出以下幾項特性:

1. 地理空間架構下的台灣,再現殖民者統治經營台灣的視野。以東、西台灣相 較,東台灣圖像的數量失衡,以及圖像取擇偏好蕃族寫真等特點,實則呼應統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時間遞延下的台灣,歷經明治、大正、昭和不同時期各有其不同的時代特性。

統治之初的明治年間,「城門」的視覺圖像比例甚高,究其原因乃源自於殖民之 初對於統治權力尚未確立的焦慮。進入大正、昭和年間,寫真帖的視覺元素逐漸 出現變化,前述統治權力的焦慮不再,加以經營有成,於是寫真帖可見其「台灣」

視覺論述重點以建築、產業、交通等項,呈現殖民治績,而此治績所營造之安定、

富饒社會環境,亦為大眾觀光奠下基礎,「蕃族」形象以「歌舞」之姿逐漸典型 化為台灣蕃族之象徵符號即在此時期開始發展;進入戰爭期間則台灣作為「南進 基地」的宣傳最為鮮明。

3. 寫真帖中另有空間、時間分布不明顯,以及散見於寫真帖框架,形成懸置而 有待編制的「台灣」的情形,蕃族、自然資源、台灣風俗等視覺元素雖不特定被 擺置於某一地理空間,或於某段時代特別受殖民眼光的青睞,卻依舊隱含殖民的 凝視。

4. 綜論台灣寫真帖如何構築「台灣」視覺論述,可以巨視和微觀的角度分析之。

巨視的眼光將台灣編納為一體,與 1908 年縱貫鐵路通車密切相關,由於鐵道全 線通車,使原本散落台灣各地的景觀(視覺元素)化零為整,得以建制一套完整 的觀看方式;以微觀而論,則以 1934 年《台灣教材寫真集教科書》中的分類框 架為參照,可發現寫真帖大抵不脫以「地形」、「生物」、「產業」、「交通」、「住民」、

「都邑」、「官衙、學校、神社、佛閣、名勝、古蹟」等七大項為認識台灣的視覺 框架。其中,關於台灣景觀的論述,1927 年「台灣八景」活動影響甚深,其更 是將一地景觀規制為典型化符號的驗證。

5. 將寫真帖中視覺圖像與其他文類對比參照後發現,其間多有互相複製、挪用 之情形,可見殖民建制台灣視覺論述的用心,並不僅見於寫真帖。而以美術作品 論,尤以黃土水為例觀之,可見台灣人對於己身的視覺論述,以及台灣藝術家於 作品中再現台灣特色的情懷與用心,然其中也隱約可見殖民凝視對於個體「召喚」

的權力關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由視覺符號操作而形構的「台灣神話」

本論文分析各樣文類構築之台灣視覺論述,從取擇、拍攝、複製、挪用的過 程中,符號意義經過前景化、空洞化後,符號成了可為殖民者填埔帝國殖民意指 的台灣神話;本文以北白川宮、新高山、香蕉為例討論,實則可驗證此台灣神話 的符號族繁不及備載。此台灣神話於 1923 年皇太子來台更得到了「權威性蓋 章」,而後藉由觀光行程的建制,一套台灣應該如何觀看、如何觀光的方式更形 擴張,明信片、紀念戳章讓象徵意義更加典型化、固著化。本文以「日月潭杵歌」

為例,觀光者幾乎以同樣的視角複製殖民者建制的視覺框架。然則,神話的傳遞 與接收或也不必然為絕對關係,由觀看而觀光的過程中,可見台灣神話亦有可能 於傳遞與解讀的過程產生歧異性,以「台灣神社」為例,其神聖性的「到此一遊」

可為殖民統治的符號確立,卻也可能漸次為觀光行旅中風光明媚的「景勝地」而 被觀光客選擇為留影紀念的背景。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