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章共分三節,第一節探討社會支持內涵與相關研究,第二節親職壓力內 涵與相關研究,第三節探討社會支持與親職壓力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社會支持之內涵與相關研究

一、社會支持之內涵

社會支持概念最早起始見於各諸多領域包含人類學、生物學、社會學、心 理學、精神醫學等都對曾此內涵加以談及(Lin,1986),社會支持根據 Webster 字典裡的定義是,提供個人物質及情緒上的援助和鼓勵,使人有較好的因應,

並且促進人類本質的生存,藉由社會關係連結使個人能感受到主觀支持的交互 作用。由此我們可了解,社會連結組織並加以流動的交互力量使個人主觀感受 支持為社會支持的基本元素,這中間也包含實質具體及心理或情緒上的協助。

二、社會支持之意義

在Caplan 於 1976 的研究中發現,社會支持可以減緩生活壓力對生理或心 理健康所造成的衝擊,並且增長個人的生活適應力因此「社會支持」概念此時 興起 (Gottlieb, 1983)。

就字面上來說,「社會支持」由「社會」個人所處的環境中的人、事、物;

「支持」有關感情性和工具性的支援活動兩個概念組成(單小琳,1988)。 研究者將國內外學者對於「社會支持」所作之定義分述如下,詳見表 2-1

表 2-1

國內外學者對社會支持意義之看法

學者 年代 社會支持意義之看法

沈秀貞 2007 社會支持是指個體從所處的社會網路中,透過人際的互動所獲

得到的各項支持,包括情緒、實質、訊息上的支持此種支持有

助於個體減輕壓力、順應環境提升幸福感

林永盛 2007 個體接受外在環境人事物的協助,這些協助包括實質的物質協 助或抽象的心理支持,其目的在滿足個體需求或協助提升個體 因應生活壓力的能力。

陳正弘 2006 社會支持是由社會關係連結所組成,可以說是個人主觀感受到 有支持的作用,透過人際關係的交流,感受到親人或有意義的 他人,對自己的愛與關心以及對自己的行為與價值,給予肯定 和認同。

曾佳珍 2010 社會支持是指個人主觀感受到一種支持的作用,係藉個人與社 會網絡中的親友與他人等之互動與交流,從中獲得知識訊息、

情感慰藉、實質支援等以達到減緩個人壓力在情境中所面臨之 負面影響,並進而促進個人身心健康、提升自我價值、自尊與 自信心過程。

賴育樺 2009 當壓力對個體身心狀態造成失衡時,透過個體與社會網絡中的 服務資源或重要他人的互動,提供個體情緒性、訊息性及工具 性上的支持,以減輕個體因壓力帶來的負向感受,進而提升生 活品質與身心健康。

廖治雲 2011 是指個人所獲得他人(包含家庭內部與外部)提供的工具性與 情緒性的足夠程度。

(續下頁)

學者 年代 社會支持意義之看法 Koeske 與

Koeske

1990 社會支持提供個體情緒、物質、資訊、交通、幼兒照護多方面 的支持,包含個體所感受到的意義,被接納的歸屬感。

Luttik Jaarsma Moser

Sanderman 與 Veldhusise

2005 社會支持是透過人與人際間藉由情緒、訊息資訊、工具性的協 助支持與互動。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綜合以上國內外學者對於社會支持所做出的定義,可以歸納出以下幾個重 點:

(一)社會支持的必要性:是家庭或個人在社會網絡連結中一種基本的需求與 需要。

(二)社會支持的多面向:與家庭內與外相關的人、事、物及情感性的相互流 動。

(三)社會支持對家庭、個人具有增與減的雙面平衡:家庭、個人獲得工具、

情緒、資訊性的正面支持,相對的也能減輕家庭、個人本身所承受的壓力。

(四)社會支持對心理狀態的提升:社會支持的影響最後都會回歸到家庭、個 人本身的情緒與心理狀態的滿足與提升。

故本研究將社會支持所探討的定義為:「當家庭與個體在進行養育幼兒 的過程中,與家庭內、外產生相關之人、事、物及情感性的互動,使其家 庭、個人本身產生增加正面支持與減少壓力承受,進而達到更好的自我價 值與心理狀態」。

三、社會支持概念之分類

社會支持研究學者分別從不同角度定義之,有些從個人主觀對社會支持 的感受來定義,有些從支持的類別定義之,而有些從支持所產生的正向、負 向結果定義之(高迪理,1991)。因著研究目的、個體接受到社會支持本質的 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社會支持類型。

(一)二分類法

在國內外學者,將社會支持區分為實質性支持與非實質性支持兩類,如 周月清(1995)、陳正弘(2006)、雲惠勤(2010)、Thoits(1982)等。

1、實質性支持:具體支持、工具性支持、經濟性支持。

2、非實質性支持:情緒性支持社會性陪伴。

(二)三分類法

情緒及工具性支持外另外加上訊息性支持,訊息性支持是給予某些訊息 或教導某項技能來幫助解決問題(Leavy,1983),社會支持區分主要一般學 者經常使用的向度為:1.情緒性支持2.工具性支持3.訊息性支持,如吳培雲

(2009)、沈秀貞(2007)、汪俐君(2003)、張美雲(2007)、曾佳珍(2010)、

葉婉真(2008)、賴育樺(2009)等。

1、情緒性支持:得到他人關懷、同理、愛與歸屬感正向情感使個人有安全感。

2、工具性支持:提供實際援助、協助、個體物質、行動上給予支持(物資、

經濟)。

3、訊息性支持:獲得他人的想法或是資訊(知識、忠告、建議)幫助個人了 解環境加並因應問題。

除此之外沈秀貞(2007)將社會支持區分為:子女方面、勞務方面、一般生 活,在子女方面與子女照顧與教養有關偏向涵蓋訊息性支持,而勞務方面較 偏向涵蓋了工具性支持的部分。

(三)四以上分類法

吳培雲(2009)

  

沈秀貞(2007)

  

張美雲(2007)

  

分 法

葉婉真(2008)

  

賴育樺(2009)

  

林永盛(2007)

   

陳凱琳(2000)

   

四 至 五 分 法

曾佳珍(2010)

  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從上表 2-2 可知,相關學者均認為「工具性支持」、「情緒性支持」、「資訊 性支持」為社會支持中重要因素。此與本研究所採用汪俐君(2003)所編製之

「學前身心障礙子女母親社會支持問卷」中的「工具性支持」、「情緒性支持」、

「資訊性支持」三個向度相當契合,故可視為本研究採用汪俐君的問卷有力證 據。

四、社會支持效果模式

根 據 國 內 外 學 者 (Cohen & Will, 1985;House,1981;Koeske & Koeske, 1990;Shumaker & Browenell, 1984),認為可將社會支持的效果分為「直接效 果」(direct effect)和「緩衝效果」(buffering effect)。

(一)主要效果模式

直接/主要效果是指不論壓力大小,並減輕壓力對個人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滿 足個人需求(例如:安全感、自尊、歸屬感、情感等)的滿足,提升其身心健

康及幸福感,對個人均能產生正面的效果。

(二)緩衝效果模式

對於身處壓力情境的個人,經由社會支持的成為緩衝壓力的中介角色,使 其對個人所造成的衝擊能得到減緩,間接對個人的身心健康及生活產生正面的 效果,當個人處於壓力的情境中,社會支持的緩衝產生交互作用,使其個人對 其生活達到較好的評價。

五、社會支持影響因素與相關研究

家庭中有身心障礙者其可能有的困難,包括經濟、生理、心理與社會等方 面,其對福利的需求除了政府可以分擔其照顧責任(包括經濟上及生理上)之 外,家中其他成員(父母、兄弟姊妹)也需要諮商與多元化的家庭社會支持服 務,以協助家庭有能力完成它們發展階段中的任務(周月清,1995)。社會支 持相關研究對於家中育有身心障礙幼兒的父母是相當重要的,父母沉重的親職 壓力需要社會支持的協助。

對於身心障礙幼兒與社會支持的相關研究,如吳佳賢(2001)、汪俐君(2003)、

張美雲(2007)、郭孟瑜、余季容(2006)、陳凱琳(2000)、Boyd(2002)等。

(一)母親年齡與社會支持

王天苗(1996)研究中顯示年齡越大社會支持來源及照護經驗較多,對於 社會支持及資訊的運用較好,足見父母的年齡是影響社會支持的主要因素之 一,並且對於社會資源之運用能力也具有相當的影響力,而年齡較輕的身心 障礙幼兒母親因著現代網路資訊普及也可能有較好的資訊搜尋能力,所以就 身心障礙幼兒母親之相關年齡與社會支持之相關仍需要再加以探討。

1、不同年齡與社會支持有顯著相關。

Erickson 和 Upshur(1989)的研究中表示,年齡影響了母親獲得社會支持的 情形不同年齡的家長在訊息支持、情緒及工具支持、社會支持總量表達顯著

差異(賴育樺,2009);另外在張美雲(2007)的研究中發現在非正式支持與 支持來源中達顯著差異。

2、不同年齡與社會支持無顯著相關。

母親年齡在社會支持上並無顯著差異,如汪俐君(2003)、高寶蓮(1998)、

葉婉真(2008)等;不同年齡的母親對於社會支持所獲得之結果有顯著及不顯 著之結果,但是對各種結果也有不同之影響因素,年齡與社會支持之影響仍是 值得探討的。

(二)子女障礙類別與社會支持

不同的障礙類別會呈現出不同的狀況產生不同的問題需要他人加以協助尤 其是身心障礙幼兒的母親,對於身心障礙幼兒若就不同障礙類別也會有不同需 求,的母親需要花費比更多心力去加強照護與教養,其社會支持系統需求性自 然也不相同,而障礙類別的不同自然也成為社會支持需要探討的變項

1、不同子女障礙類別與社會支持有顯著相關。

Erickson 和Upshur(1989)比較202 位唐氏症、動作障礙、發展遲緩與不 知名症狀幼兒的母親對養育困難和社會支持情形,結果發現障礙子女的障礙類 別影響了母親獲得的社會支持情形。

2、不同子女障礙類別與社會支持無顯著相關。

張美雲(2007)的研究中顯示不同障礙類別的家庭在社會支持得分尚未達 顯著差異;曾佳珍(2010)研究各縣市學前特教類別 3-6 歲之學前階段發展遲

張美雲(2007)的研究中顯示不同障礙類別的家庭在社會支持得分尚未達 顯著差異;曾佳珍(2010)研究各縣市學前特教類別 3-6 歲之學前階段發展遲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