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中市身心障礙幼兒母親社會支持與親 職壓力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台中市身心障礙幼兒母親社會支持與親 職壓力之研究 "

Copied!
1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程鈺雄 博士

魏俊華 博士

台中市身心障礙幼兒母親社會支持與親 職壓力之研究

研究生:蘇婉鳳

中華民國 一○一 年 八 月

(2)
(3)
(4)

謝誌

第一次來到台東大學我是個師資班的學生,再一次回來台東大學我已經是個 職場上的老師了,回來就讀研究所我再次獲得許多新的刺激與經驗,撰寫論文中 更發現了自己的許多優缺點;一個好的研究者我還稱不上,但是卻在許多人的協 助與支持下完成了寫論文這個艱鉅的任務,以前總認為論文為什麼需要寫謝誌也 太隆重了吧!直至今剛口考完的我終於了解要寫一本論文真的需要許多人的協 助,尤其是最是勞苦功高的就屬指導教授魏俊華老師,這可不是拍老師馬屁而 已,能將我這麼紊亂的論文中殺出一條血路的也是少數,雖然我資質魯鈍又常挨 你的罵,但是知道你還是很疼我啦!我也知道老師是為了我好,再說一次老師感 謝你喔!老師我愛你你太偉大了,記得來台中要來找我喔!另外一位是灰熊厲害 的指導教授程鈺雄老師,雖然我經常對你沒大沒小,但是您的協助我記在心裡,

也要向你說聲謝謝老師,。實在因為幫過我的朋友們太多了雲小草、盈熒、銘仁、

鼎志、秀娟、秀慧、佩瑜、二姐、婉玲、珊妙以及身邊每一位位我加油打氣的夥 伴感謝你們,另外也要感謝一位每當我位了寫論文情緒失控總是支持我的阿宏,

感謝你每一次的支持安慰和鼓勵,使我順利寫完,順帶一提寫論文壓力大時打毛 線是不錯的選擇喔!紓紓壓,不然去×神父按摩一下是很不錯的選擇呢!很想寫 在給未來研究者的建議裡面,但是礙於和研究無關所以有緣人看到就參考一下。

感謝我們全班的同學你們是最好的夥伴,未來在特教的路上別忘了要多連 絡,你們的笑容與關懷我不會忘記,當然愛吃美食又愛玩的特質我也不會忘記,

唉!來台東真是發胖的深淵,回台中要努力控制身材囉!台東大學的夥伴記得要 一起回來開同學會喔!我會想念你們的!

最後謝謝我的家人老闆、育璋、育加、美文,家是最好的避風港,另外一個 家是彰城聖教會的弟兄姐妹總是幫我禱告,而最大的支持者是上帝,聖經裡説「含 淚播種的必歡呼收割」真的沒錯。

婉鳯 2012 年 8 月於台東

(5)

台中市身心障礙幼兒母親社會支持 與親職壓力之研究

研究生:蘇婉鳯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身心障礙幼兒母親社會支持與親職壓力之間的相互關係,並 且分析不同背景變項的身心障礙幼兒母親在社會支持、親職壓力上的差異情形。

本研究以文獻分析法及問卷調查法為主。研究對象為台中市公立幼兒園身心障礙 幼兒母親。研究工具「台中市身心障礙幼兒母親社會支持與親職壓力問卷」共計 發出 132 位,問卷回收 116 份其中有效問卷為 107 份,回收問卷中可用率為92

%。調查所得資料以 SPSS 12 For Windows 電腦套裝軟體進行描述性統計、皮 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處理。

本研究獲致以下結論:

一、 台中市身心障礙幼兒母親社會支持度中間程度,其中以「情緒性支持」得 分最高。

二、 台中市身心障礙幼兒母親親職壓力度中間程度,其中以「親子互動失調」

得分最高。

三、 台中市身心障礙幼兒母親社會支持因「母親教育程度」、「職業類別不同」

而有顯著差異。

四、 台中市身心障礙幼兒母親親職壓力因「子女障礙類別」、「職業類別」不 同而有顯著差異。

五、 台中市身心障礙幼兒母親社會支持與親職壓力間呈現負相關。

六、 低中高三組不同身心障礙幼兒母親社會支持與親職壓力部分達顯著。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以供教育行政機關、社會福利單位及 對未來相關研究參考。

關鍵詞:身心障礙幼兒、社會支持、親職壓力

(6)

Questionnaire of the Society Support and Parenting Pressure From the Mothers of Special Education preschool childern with

disbility in Taichung City

Wan-Feng Su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iety support and parenting pressure for mothers of preschool childern with disbility in Taichung. Also to analyze the different society support and parenting pressure for those mother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This research was conductedbased on literary analysis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objects of the survey were mothers of preschool childern with disbility in Taichung Public kindergartens. 132 copies of the research tool, Questionnaire of the Society Supporting and Parenting Pressure From the Mothers of Special Education Infants in Taichung City were distributed. 116 surveys were received with 107 valid questionnaires, with 92 valid percentage.

The data obtained by questionnaire was analyzed by SPSS 12 For Window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one-way ANOVA.

The study conclusions were as follows:

(1) The society support form mothers of preschool childern with disbility in Taichung Public kindergartens were middle level. Among the sectional scores, Emotionality Support was the highest.

(7)

(2) Parenting pressure from mothers of preschool childern with disbility in Taichung Public kindergartens were middle level. Among the sectional scores,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Disorder was the highest.

(3) The society support form mothers of preschool childern with disbility in Taichung Public kindergartens were obviously variable because of mothers’

educational levels and their occupations.

(4) Parenting pressure from mothers of preschool childern with disbility in Taichung Public kindergartens are obviously variable because of different children disabilities and their mothers’ different occupations.

(5) The society supporting and the parenting pressure presented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6) The society supporting and parenting pressure from mothers of preschool childern with disbility in Taichung Public kindergartens in low, middle, and high groups were not remarkable in the sectional scores.

According to the above study results, conclusions and advices are available as references for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ublic Welfare Institution, or future relative study.

Key words:Special Education preschool childern with disbility, Society Support, Parenting Pressure

(8)

目 次

摘要 ………

Abstract ………

IV

目 次 ………

IV

表 次 ………

V

圖 次 ………

VI

第一章 緒 論 ………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待答問題 ……… 6

第四節 研究假設 ……… 7

第五節 名詞解釋……… 9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第一節 社會支持內涵及相關研究 ……… 13

第二節 親職壓力內涵及相關研究 ……… 24

第三節 社會支持與親職相關之研究 ……… 36

第三章 研究設計 ………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3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40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42

第四節 研究程序 ……… 45

(9)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47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身心障礙幼兒母親社會支持與親職壓力之現況分析…… 49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於身心障礙幼兒母親社會支持上之差異情形… 51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於身心障礙幼兒母親親職壓力上之差異情形… 58 第四節 身心障礙幼兒母親社會支持與親職壓力之相關分析…… 66 第五節 低中高社會支持身心障礙幼兒母親職壓力上的差異情形 67

第六節 綜合討論

………

7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87 第二節 建議……… 92

參考文獻 ………

壹、中文部分 ……… 96 貳、英文部分 ……… 101

附錄 ………

附錄一 台中市身心障礙幼兒母親社會支持與親職壓力問卷…… 105 附錄二 使用問卷同意授權書……… 109

(10)

表 次

表 2-1 國內外學者對社會支持意義之看法……… 14

表 2-2 國內學者專家對社會支持向度歸納表……… 17

表 2-3 國內外學者對親職壓力意義之看法……… 25

表 2-4 國內學者學學者親職壓力向度歸納表……… 30

表 3-1 樣本計回收統計表……… 40

表 4-1 身心障礙幼兒母親社會支持各向度現況摘要表……… 50

表 4-2 身心障礙幼兒母親親職壓力各向度現況摘要表……… 50

表 4-3 不同年齡母親在社會支持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1

表 4-4 不同子女障礙類別母親在社會支持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2

表 4-5 不同教育程度母親在社會支持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4 表 4-6 不同就業狀況母親在社會支持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5 表 4-7 不同職業母親在社會支持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6

表 4-8 不同年齡母親在親職壓力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8

表 4-9 不同子女障礙類別母親在親職壓力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0

表 4-10 不同教育程度母親在親職壓力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1 表 4-11 不同就業狀況母親在親職壓力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2 表 4-12 不同職業母親在親職壓力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3

表 4-13 身心障礙幼兒母親社會支持與親職壓力之問卷相關摘要表… 65 表 4-14 社會支持低、中、高三組與親職壓力之變異數差異摘要表… 67 表 4-15 社會支持對親職壓力之描述統計摘要表……… 68

表 4-16 身心障礙幼兒母親社會支持與親職壓力各向度平均得分一覽表…… 70 表 4-17 不同背景變項之身心障礙幼兒母親社會支持差異分析比較表 72 表 4-18 不同背景變項之身心障礙幼兒母親親職壓力差異分析比較表 76 表 4-19

低中高身心障礙幼兒母親社會支持與親職壓力量表上的差異情形摘要表…

84

(11)

圖 次

圖 2-1 Abidin 的親職壓力模式……… 27 圖 2-2 Abidin 親職壓力模式簡式親職壓力量表 PSI/SF……… 29 圖 3-1 研究架構圖……… 39

(12)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六節:第一節研究背景和動機,第二節研究目的,第三節待答 問題,第四節研究假設,第五節名詞解釋,第六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和動機

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 統計,發展遲緩幼兒的發生率約為 6~8%,

每二十個小朋友中,大約會有一個以上的幼兒有發展遲緩的現象;在台灣地區 於民國2006 至 2010 年通報發展遲緩人數有 108,504 人(內政部,2011);本研 究根據內政部幼兒局2011 年資料顯示 0-6 歲學齡前幼兒的總人數為 1,391,454 人;而在生育率低落的台灣,新生兒的出生率敬陪末座,也更加深了許多父母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當孩子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孩子的健康是父母第一 個擔憂的狀況,一旦發現其子女是身心障礙者,無論與生俱來或是後天獲得,

必然產生期望與現實巨大差距,陷入了失望與悲傷深淵,影響家庭經濟生活和 社會氣氛,這種失落感若不能加以自我調適,便可能轉而影響障礙兒(吳武典,

1984)。父母對於孩子的實際教養和期望出現不一致狀況,會使父母心理期望 和現實造成一種不平衡的現象,自然而然會產生壓力。而幼兒階段是未來發展 的基礎父母親自然非常高度重視,身心障礙幼兒可能在各方面發展都需要額外 加強,並且也需要較多早療及親職教養的相關資訊和許多社會支持系統的介 入,目的在加強其家庭的功能並減輕父母的壓力與重擔。

一次在校內期初個別化教育計畫會議中,一位身心障礙幼兒的媽媽沉痛的 流著眼淚詢問特教老師:『老師,我的孩子以後會怎麼樣?為什麼他會這樣?

是不是我沒有照顧好?會不會是我懷孕的時候……』多數身心障礙幼兒的母親 常會必存的疑問?這些問題其實並沒有正確答案,但是她們都覺得自己應為孩 子生病而負責,可以想見身心障礙幼兒的母親背負有許多沉重的壓力席捲而

(13)

來,而這些突然產生的壓力在學前階段,對家長來說他們對身心障礙幼兒的理 解狀況正處於一種適應的初期,上述的狀況除了給予安慰之外,並提供一些早 療資訊給這位身心障礙幼兒的母親,鼓勵母親在課餘之外也能幫他的孩子加強 早期療育課程,更多這樣的家長甚至為孩子放棄、調整工作或是為孩子四處努 力找尋名醫及治療師並安排各種課程對其家庭生活影響甚鉅。在醫療院所內,

家長們經常互相分享、提供或討論接受各種治療的經驗,而這些家長們所要耗 費的,不只是金錢還有心力及時間包含自己的社交圈以及教養特殊生所帶來的 挫折。

研究者在台中市學前資源班中任教有五年的時間,當中經常能發現班上許 多學前階段身心障礙幼兒的家長們尤其是母親,當他們發現到孩子在學習上的 特殊狀況,約2-3 年左右,甚至還有一些身心障礙幼兒個案是因為到了幼兒園 就讀,經由老師轉介後才發現,而身心障礙幼兒在發展上出現許多困難例如 在:學習上、情緒控制上、動作發展等,比一般孩子緩慢並且具有較大的個別 差異性(鄭翠萍,2007);余怡珍、郭碧照(2000)研究中也指出有些幼兒進 入幼兒園,面臨適應的新生活所產生的情緒反應,可能會讓母親感受到幼兒特 質的壓力。事實上,有些孩子在學習與發展方面有特殊需求,即便是同年齡孩 子也有極大差異,更何況是需要特殊教育的孩子。這使得身心障礙幼兒的家長 們在照顧子女時更容易感到無助乏力,不知如何給予子女最適當的照顧與如何 調適自己本身所承受的壓力,對於從何可得到幫助與支持資訊也有相當大的差 異性。

人類社會中離不開與他人的社會互動,這些互動可以造就的支持力量,對 個體來說是非常不可或缺的,而社會支持是人類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藉此了 解與幫助個體的因應表現(邱文彬,2001)。Duis,和Summers (1997)、McBride﹑

Brody﹑Brown﹑Wisenbaker﹑Cutrona與Simons 等人(2002)也提到,實際上在家

(14)

接的影響力,一般來說學齡前階段的孩子年紀尚幼生活及各項能力都尚未發展 完全,更需要家長及成人的照護,可以想見學齡前的身心障礙幼兒需要父母的 照護程度更比一般孩子高;基於高照護需求量來說及學齡前身心障礙幼兒的發 展仍正值療育黃金期階段,家長自然也需要尋求更多的社會資源及教養資訊來 協助,故此我們也可以理解,學齡前身心障礙幼兒的父母會比其他年齡層的父 母使用更多社會資源(蔡蔚瑩,2010),因此希望透過本研究可以了解社會支 持對育有身心障礙幼兒家庭之母親或是主要照顧者的現況及影響,並且能作為 未來教育相關單位參考依據藉此能更加清楚了解社會支持對育有身心障礙幼 兒家庭中的母親有何影響,此為本研究動機之ㄧ。

一般台灣的傳統家庭中的母親通常擔任最多孩子的教養責任及工作,對此 我們也觀察到一個現象在學前階段身心障礙幼兒的家長尤其是主要照顧者『母 親』,她們對於自己的孩子發展較為遲緩不如一般普通孩子的狀況,都會經歷 痛苦的掙扎階段(Boyd,2002),這些痛苦與掙扎進而會影響母親的身、心理狀 態,進行形成極大的壓力,而且並非是零星出現狀況,以下是國內許多有關特 殊生家庭親職壓力之研究對象主要以母親為研究對象(任文香,1995;汪俐君,

2003;林麗玲,1988;林媪彩,1994;張美雲,2007;莊美娥,1996;郭孟瑜、

余季容,2006;陳一蓉,1993;蔡蔚瑩,2010;鄭洵華,1987)。這些研究以 母親為主要研究對象,所以我們更了解母親對於身心障礙幼兒的照護重要性來 說是舉足輕重的想當然母親也會直接承受較多的親職壓力,育有障礙孩子的母 親,不但將教養工作一肩扛起,更需要背負著生下障礙孩子的原罪,無論心理 或是生理都承受著極大壓力。家庭中一旦育有身心障礙幼兒其家庭會產生壓力 的因素是相當多元複雜的,經常所衍生的問題讓身為主要照顧者的父母應接不 暇,孩子的成長與發展包括了許多環境適應和教養的挫折、外界的評價等等都 使身心障礙幼兒家庭中的父母,承受較一般家庭中更大的親職壓力,這可也能 導致親職功能失調進而影響到孩子的發展。Camara(2002)與 Nachshen(2004)

(15)

的研究中也指出家有發展障礙兒的父母,有較多壓力並缺乏幸福感,這些障礙 兒有較多的問題行為,但他們的父母有更多的社會支持並能有效降低障礙幼兒 家庭壓力,因此我們若能及時給予家庭中的父母支持,有助於父母面對孩子的 障礙(汪俐君,2003);家庭中主要照顧者若是能感受到較高的社會支持與較 低的親職壓力對特殊而本身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從陳一蓉(1993)的研究中 發現母親的親職壓力感受及社會支持程度是會影響到身心障礙幼兒的教養品 質;積極面來說我們若是期待身心障礙幼兒能在家庭中接受到良好的教養品 質,而家庭中的親職壓力及社會支持便是影響的重要因素,為了瞭解目前身心 障礙幼兒家庭中的母親其社會支持與親職壓力的現況及關係並且由多方面的 角度切入藉此可以清楚知道,影響社會支持與親職壓力相關家庭因素及構成原 因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本研究想進一步探討家中有身心障礙幼兒母親社會支持、親職壓力的感受 情形,並就母親年齡、子女障礙類別、母親教育程度、母親就業狀況、母親職 業類別,探討五個背景變項對身心障礙幼兒母親社會支持、親職壓力的差異性 進行研究,進而探究社會支持與親職壓力相關情形。

(16)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針對台中市身心障礙幼兒母親社會支持、親職壓力進行探究,

有下列六個研究目的:

一、 探討台中市身心障礙幼兒母親社會支持現況。

二、 探討台中市身心障礙幼兒母親親職壓力現況。

三、 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台中市身心障礙幼兒母親社會支持之差異情形。

四、 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台中市身心障礙幼兒母親親職壓力之差異情形。

五、 探討身心障礙幼兒母親社會支持與親職壓力相關情形。

六、 探討低中高三組社會支持不同之身心障礙幼兒母親,其親職壓力之差異 情形。

(17)

第三節 待答問題

依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所要探討的問題敘述如下:

一、台中市身心障礙幼兒母親之社會支持現況為何?

二、台中市身心障礙幼兒母親之親職壓力現況為何?

三、不同背景變項台中市身心障礙幼兒母親之社會支持是否有差異?

四、不同背景變項台中市身心障礙幼兒母親之親職壓力是否有差異?

五、身心障礙幼兒母親社會支持、親職壓力相關情形如何?

六、低中高三組社會支持不同之身心障礙幼兒母親,其親職壓力是否有差異?

(18)

第四節 研究假設

依據研究目的與相關文獻探討之結果,本研究的研究假設如下:

一、依據本研究目的三,提出研究假設 1:

假設 1:不同背景變項(母親年齡、子女障礙類別、母親教育程度、母親就業 狀況、母親職業類別)之身心障礙幼兒母親,在整體及各向度(工具 性支持、情緒性支持、資訊性支持、)社會支持上具有顯著差異。

假設 1-1:不同「母親年齡」之身心障礙幼兒母親,在整體及各向度(工具性 支持、情緒性支持、資訊性支持)社會支持具有顯著差異。

假設 1-2:不同「子女障礙類別」之身心障礙幼兒母親,在整體及各向度(工 具性支持、情緒性支持、資訊性支持)社會支持具有顯著差異。

假設 1-3:不同「母親教育程度」之身心障礙幼兒母親,在整體及各向度(工 具性支持、情緒性支持、資訊性支持)社會支持具有顯著差異。

假設 1-4:不同「母親就業狀況」之身心障礙幼兒母親,在整體及各向度(工 具性支持、情緒性支持、資訊性支持)社會支持具有顯著差異。

假設 1-5:不同「母親職業類別」之身心障礙幼兒母親,在整體及各向度(工 具性支持、情緒性支持、資訊性支持)社會支持具有顯著差異。

二、依據本研究目的四,提出研究假設 2:

假設 2:不同背景變項(母親年齡、子女障礙類別、母親教育程度、母親就業 狀況、母親職業類別)之身心障礙幼兒母親,在整體及各向度(親子 愁苦、親子互動失調、困難幼兒)親職壓力上具有顯著差異。

假設 2-1:不同「母親年齡」之身心障礙幼兒母親,在整體及各向度(親子愁 苦、親子互動失調、困難幼兒)親職壓力具有顯著差異。

假設 2-2:不同「子女障礙類別」之身心障礙幼兒母親,在整體及各向度(親 子愁苦、親子互動失調、困難幼兒)親職壓力具有顯著差異。

(19)

假設 2-3:不同「母親教育程度」之身心障礙幼兒母親,在整體及各向度(親 子愁苦、親子互動失調、困難幼兒)親職壓力具有顯著差異。

假設 2-4:不同「母親就業狀況」之身心障礙幼兒母親,在整體及各向度(親 子愁苦、親子互動失調、困難幼兒)親職壓力具有顯著差異。

假設 2-5:不同「母親職業類別」之身心障礙幼兒母親,在整體及各向度(親 子愁苦、親子互動失調、困難幼兒)親職壓力具有顯著差異。

三、依據本研究目的五,提出研究假設 3:

假設 3:身心障礙幼兒母親之整體各向度(工具支持、情緒支持、資訊支持)

社會支持與整體各向度(親職愁苦、親子互動失調、困難幼兒)親職 壓力間具有顯著相關。

假設 3-1:身心障礙幼兒母親之整體社會支持與整體及各向度(親職愁苦、親 子互動失調、困難幼兒)親職壓力間具有顯著相關。

假設 3-2:身心障礙幼兒母親社會支持分向度(工具支持)與整體及各向度(親 職愁苦、親子互動失調、困難幼兒)親職壓力間具有顯著相關。

假設 3-3:身心障礙幼兒母親社會支持分向度(情緒支持)與整體及各向度(親 職愁苦、親子互動失調、困難幼兒)親職壓力間具有顯著相關。

假設 3-4:身心障礙幼兒母親社會支持分向度(資訊支持)與整體及各向度(親 職愁苦、親子互動失調、困難幼兒)親職壓力間具有顯著相關。

四、依據本研究目的六,提出研究假設 4:

假設 4:低中高三組社會支持不同之身心障礙幼兒母親,其親職壓力上具有顯 著差異。

(20)

第五節 名詞解釋

本研究所探討的變項界定如下:

一、身心障礙幼兒

特殊教育法(2009)第十條指出,特殊教育之實施,分下列四階段,學前、

國民教育階段及高級中等教育階段、高等教育及成人教育階段。學前教育階 段,在醫院、家庭、幼兒園、托兒所、特殊幼兒園(班)特殊教育學校幼稚部 或其他適當場所實施。

本研究所界定之身心障礙幼兒,乃為台中市三至六歲入小學之學齡前接受 特殊教育服務之幼兒。

二、社會支持

社會支持係指個人能感覺到及實際接受到由他人提供的實質上、 情緒 上、資訊上的協助與支持(汪俐君,2003)。本研究之「社會支持」乃採用汪 俐君(2003)編製「學前身心障礙子女母親社會支持問卷」中社會支持部份,

來測量身心障礙幼兒母親所接受到社會支持情形,本問卷共分三個分向度,分 別為工具性支持、情緒性支持、資訊性支持三個向度,其得分越高表示社會支 持程度越高,反之亦然。

三、親職壓力

所謂親職壓力為父母在履行父母角色及親子互動歷程中所感受到的壓 力,其壓力可能來自父母本身的特質、孩子本身的特質或是親子互動中的困難

(張美雲,2007)。

本研究使用汪俐君(2003)所編之「學前身心障礙子女母親親職壓力問卷」

中親職壓力部份來測量母親的親職壓力之情形。本問卷共有三個分向度,親子 愁苦、親子互動失調、困難幼兒三個層面,其得分越高者,表示親職壓力越大,

反之亦然。

(21)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之範圍與可能限制,茲分述如下:

一、 研究範圍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僅以台中市就讀並經由台中市鑑輔會鑑定安置於台中市公立幼 兒園所中接受學前特殊教育巡迴輔導服務、學前資源班、特殊教育班級之發 展遲緩或領有身心障礙手冊之身心障礙幼兒母親為研究樣本,本研究以公立 幼兒園為主不包括私立幼兒園之身心障礙幼兒母親。

(二)研究內容

本研究是以身心障礙幼兒母親不同背景變項,探討身心障礙幼兒母親社 會支持及其親職壓力之關係,其內容包括:

1、台中市身心障礙幼兒母親社會支持的內涵與現況 2、台中市身心障礙幼兒母親親職壓力的內涵與現況

3、台中市身心障礙幼兒母親社會支持與親職壓力的關係。

二、 研究限制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的取樣2010 年依縣市合併後所畫分的行政區域共為 29 區為分層依 據,以接受公立幼兒園所特殊教育服務幼兒母親為母群,故無法擴及私立園 所接受特殊教育服務幼兒母親,研究範圍以台中市為主故推論上有其限制。

(二)研究變項

本研究僅以身心障礙幼兒母親不同背景變項(母親年齡、母親教育程度、

子女障礙類別、母親就業狀況、母親職業類別)來探討身心障礙幼兒母親社 會支持、親職壓力的影響進行研究。

(22)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結果係採用填答者所填寫之資料,運用相關統計方法加以解釋 而得。但因其問卷調查所採用之問卷由填答者自陳方式填答,填寫過程可 能受問卷題目描述語氣解讀不同或受當時填答所處之環境不同影響而產生 填答狀況與實際狀況有異。其次作答時之情緒、認知、壓力等也會造成影 響,導致資料產生誤差情形,進而影響研究結果產生誤差。

(23)
(2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三節,第一節探討社會支持內涵與相關研究,第二節親職壓力內 涵與相關研究,第三節探討社會支持與親職壓力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社會支持之內涵與相關研究

一、社會支持之內涵

社會支持概念最早起始見於各諸多領域包含人類學、生物學、社會學、心 理學、精神醫學等都對曾此內涵加以談及(Lin,1986),社會支持根據 Webster 字典裡的定義是,提供個人物質及情緒上的援助和鼓勵,使人有較好的因應,

並且促進人類本質的生存,藉由社會關係連結使個人能感受到主觀支持的交互 作用。由此我們可了解,社會連結組織並加以流動的交互力量使個人主觀感受 支持為社會支持的基本元素,這中間也包含實質具體及心理或情緒上的協助。

二、社會支持之意義

在Caplan 於 1976 的研究中發現,社會支持可以減緩生活壓力對生理或心 理健康所造成的衝擊,並且增長個人的生活適應力因此「社會支持」概念此時 興起 (Gottlieb, 1983)。

就字面上來說,「社會支持」由「社會」個人所處的環境中的人、事、物;

「支持」有關感情性和工具性的支援活動兩個概念組成(單小琳,1988)。 研究者將國內外學者對於「社會支持」所作之定義分述如下,詳見表 2-1

(25)

表 2-1

國內外學者對社會支持意義之看法

學者 年代 社會支持意義之看法

沈秀貞 2007 社會支持是指個體從所處的社會網路中,透過人際的互動所獲

得到的各項支持,包括情緒、實質、訊息上的支持此種支持有

助於個體減輕壓力、順應環境提升幸福感

林永盛 2007 個體接受外在環境人事物的協助,這些協助包括實質的物質協 助或抽象的心理支持,其目的在滿足個體需求或協助提升個體 因應生活壓力的能力。

陳正弘 2006 社會支持是由社會關係連結所組成,可以說是個人主觀感受到 有支持的作用,透過人際關係的交流,感受到親人或有意義的 他人,對自己的愛與關心以及對自己的行為與價值,給予肯定 和認同。

曾佳珍 2010 社會支持是指個人主觀感受到一種支持的作用,係藉個人與社 會網絡中的親友與他人等之互動與交流,從中獲得知識訊息、

情感慰藉、實質支援等以達到減緩個人壓力在情境中所面臨之 負面影響,並進而促進個人身心健康、提升自我價值、自尊與 自信心過程。

賴育樺 2009 當壓力對個體身心狀態造成失衡時,透過個體與社會網絡中的 服務資源或重要他人的互動,提供個體情緒性、訊息性及工具 性上的支持,以減輕個體因壓力帶來的負向感受,進而提升生 活品質與身心健康。

廖治雲 2011 是指個人所獲得他人(包含家庭內部與外部)提供的工具性與 情緒性的足夠程度。

(續下頁)

(26)

學者 年代 社會支持意義之看法 Koeske 與

Koeske

1990 社會支持提供個體情緒、物質、資訊、交通、幼兒照護多方面 的支持,包含個體所感受到的意義,被接納的歸屬感。

Luttik Jaarsma Moser

Sanderman 與 Veldhusise

2005 社會支持是透過人與人際間藉由情緒、訊息資訊、工具性的協 助支持與互動。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綜合以上國內外學者對於社會支持所做出的定義,可以歸納出以下幾個重 點:

(一)社會支持的必要性:是家庭或個人在社會網絡連結中一種基本的需求與 需要。

(二)社會支持的多面向:與家庭內與外相關的人、事、物及情感性的相互流 動。

(三)社會支持對家庭、個人具有增與減的雙面平衡:家庭、個人獲得工具、

情緒、資訊性的正面支持,相對的也能減輕家庭、個人本身所承受的壓力。

(四)社會支持對心理狀態的提升:社會支持的影響最後都會回歸到家庭、個 人本身的情緒與心理狀態的滿足與提升。

故本研究將社會支持所探討的定義為:「當家庭與個體在進行養育幼兒 的過程中,與家庭內、外產生相關之人、事、物及情感性的互動,使其家 庭、個人本身產生增加正面支持與減少壓力承受,進而達到更好的自我價 值與心理狀態」。

(27)

三、社會支持概念之分類

社會支持研究學者分別從不同角度定義之,有些從個人主觀對社會支持 的感受來定義,有些從支持的類別定義之,而有些從支持所產生的正向、負 向結果定義之(高迪理,1991)。因著研究目的、個體接受到社會支持本質的 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社會支持類型。

(一)二分類法

在國內外學者,將社會支持區分為實質性支持與非實質性支持兩類,如 周月清(1995)、陳正弘(2006)、雲惠勤(2010)、Thoits(1982)等。

1、實質性支持:具體支持、工具性支持、經濟性支持。

2、非實質性支持:情緒性支持社會性陪伴。

(二)三分類法

情緒及工具性支持外另外加上訊息性支持,訊息性支持是給予某些訊息 或教導某項技能來幫助解決問題(Leavy,1983),社會支持區分主要一般學 者經常使用的向度為:1.情緒性支持2.工具性支持3.訊息性支持,如吳培雲

(2009)、沈秀貞(2007)、汪俐君(2003)、張美雲(2007)、曾佳珍(2010)、

葉婉真(2008)、賴育樺(2009)等。

1、情緒性支持:得到他人關懷、同理、愛與歸屬感正向情感使個人有安全感。

2、工具性支持:提供實際援助、協助、個體物質、行動上給予支持(物資、

經濟)。

3、訊息性支持:獲得他人的想法或是資訊(知識、忠告、建議)幫助個人了 解環境加並因應問題。

除此之外沈秀貞(2007)將社會支持區分為:子女方面、勞務方面、一般生 活,在子女方面與子女照顧與教養有關偏向涵蓋訊息性支持,而勞務方面較 偏向涵蓋了工具性支持的部分。

(28)

(三)四以上分類法

社會支持相關研究學者根據研究的目的及需要不同再將上述分類細分為 四類:Cobb(1976)區分為情感性支持、工具或諮商性支持、主動或母性的支 持、物質的支持或服務;陳凱琳(2000)將社會支持區分為:類型、來源、協 助程度、滿意情形,上述四類之外林永盛(2007)則將社會支持區分為:五類:

訊息支持、實質性支持、自尊性支持、情緒性支持、社會網路支持。

綜觀上述社會支持分類不外乎以情緒性支持、工具性支持、訊息性支持三 分類法為主,尤其是近幾年大部份的研究仍是以三分類方式為主要分類方式,

並且幾種分類方式中其內容仍然涵括情緒性支持、工具性支持、訊息性支持之 範疇。

本研究主要探討身心障礙幼兒母親社會支持與親職壓力之間的相關。由表 2-1 可知,目前國內學者對於社會支持廣泛採用的向度分類便是採三分類法。

而本研究對於社會支持亦採三分類法,將以「情感性」、「工具性」、「訊息性」

三個向度來探討目前身心障礙幼兒母親的社會支持。

為使本研究的向度分類來源有所依據,研究者由國內研究社會支持的相關 文獻中,整合出社會支持向度歸納表。詳見表 2-2

表 2-2

國內學者專家對社會支持向度歸納表 向度

多寡 作者年代

情 感 性

工 具 性

訊 息 性

評 價

類 型

來 源

協 助 程 度

滿 意 情 形

一 般 生 活

社 會 網 路

主動 或母 性的 支持 周月清(1995)

 

張苙雲(1985)

 

陳正弘(2006)

 

(續下頁)

二 分

法 雲惠勤(2011)

 

(續下頁)

(29)

吳培雲(2009)

  

沈秀貞(2007)

  

張美雲(2007)

  

分 法

葉婉真(2008)

  

賴育樺(2009)

  

林永盛(2007)

   

陳凱琳(2000)

   

四 至 五 分 法

曾佳珍(2010)

  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從上表 2-2 可知,相關學者均認為「工具性支持」、「情緒性支持」、「資訊 性支持」為社會支持中重要因素。此與本研究所採用汪俐君(2003)所編製之

「學前身心障礙子女母親社會支持問卷」中的「工具性支持」、「情緒性支持」、

「資訊性支持」三個向度相當契合,故可視為本研究採用汪俐君的問卷有力證 據。

四、社會支持效果模式

根 據 國 內 外 學 者 (Cohen & Will, 1985;House,1981;Koeske & Koeske, 1990;Shumaker & Browenell, 1984),認為可將社會支持的效果分為「直接效 果」(direct effect)和「緩衝效果」(buffering effect)。

(一)主要效果模式

直接/主要效果是指不論壓力大小,並減輕壓力對個人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滿 足個人需求(例如:安全感、自尊、歸屬感、情感等)的滿足,提升其身心健

(30)

康及幸福感,對個人均能產生正面的效果。

(二)緩衝效果模式

對於身處壓力情境的個人,經由社會支持的成為緩衝壓力的中介角色,使 其對個人所造成的衝擊能得到減緩,間接對個人的身心健康及生活產生正面的 效果,當個人處於壓力的情境中,社會支持的緩衝產生交互作用,使其個人對 其生活達到較好的評價。

五、社會支持影響因素與相關研究

家庭中有身心障礙者其可能有的困難,包括經濟、生理、心理與社會等方 面,其對福利的需求除了政府可以分擔其照顧責任(包括經濟上及生理上)之 外,家中其他成員(父母、兄弟姊妹)也需要諮商與多元化的家庭社會支持服 務,以協助家庭有能力完成它們發展階段中的任務(周月清,1995)。社會支 持相關研究對於家中育有身心障礙幼兒的父母是相當重要的,父母沉重的親職 壓力需要社會支持的協助。

對於身心障礙幼兒與社會支持的相關研究,如吳佳賢(2001)、汪俐君(2003)、

張美雲(2007)、郭孟瑜、余季容(2006)、陳凱琳(2000)、Boyd(2002)等。

(一)母親年齡與社會支持

王天苗(1996)研究中顯示年齡越大社會支持來源及照護經驗較多,對於 社會支持及資訊的運用較好,足見父母的年齡是影響社會支持的主要因素之 一,並且對於社會資源之運用能力也具有相當的影響力,而年齡較輕的身心 障礙幼兒母親因著現代網路資訊普及也可能有較好的資訊搜尋能力,所以就 身心障礙幼兒母親之相關年齡與社會支持之相關仍需要再加以探討。

1、不同年齡與社會支持有顯著相關。

Erickson 和 Upshur(1989)的研究中表示,年齡影響了母親獲得社會支持的 情形不同年齡的家長在訊息支持、情緒及工具支持、社會支持總量表達顯著

(31)

差異(賴育樺,2009);另外在張美雲(2007)的研究中發現在非正式支持與 支持來源中達顯著差異。

2、不同年齡與社會支持無顯著相關。

母親年齡在社會支持上並無顯著差異,如汪俐君(2003)、高寶蓮(1998)、

葉婉真(2008)等;不同年齡的母親對於社會支持所獲得之結果有顯著及不顯 著之結果,但是對各種結果也有不同之影響因素,年齡與社會支持之影響仍是 值得探討的。

(二)子女障礙類別與社會支持

不同的障礙類別會呈現出不同的狀況產生不同的問題需要他人加以協助尤 其是身心障礙幼兒的母親,對於身心障礙幼兒若就不同障礙類別也會有不同需 求,的母親需要花費比更多心力去加強照護與教養,其社會支持系統需求性自 然也不相同,而障礙類別的不同自然也成為社會支持需要探討的變項

1、不同子女障礙類別與社會支持有顯著相關。

Erickson 和Upshur(1989)比較202 位唐氏症、動作障礙、發展遲緩與不 知名症狀幼兒的母親對養育困難和社會支持情形,結果發現障礙子女的障礙類 別影響了母親獲得的社會支持情形。

2、不同子女障礙類別與社會支持無顯著相關。

張美雲(2007)的研究中顯示不同障礙類別的家庭在社會支持得分尚未達 顯著差異;曾佳珍(2010)研究各縣市學前特教類別 3-6 歲之學前階段發展遲 緩幼兒,所屬之家庭作為研究對 367 份問卷中顯示不同遲緩類別在所獲得的整 體社會支持均未達顯著差異。

不同障礙類別的孩子在教養上也會出現不同的教養問題及資訊介入方式對於 不同障礙類別的相關研究較少,未能足以說明是否有顯著相關,但基於養育困難 及照顧者相當需要教養資訊介入與社會支持之相關性仍是相當需要探討。

(32)

(三)教育程度與社會支持

面對子女教養出現許多問題,有時會造成許多父母的困擾,所以父母親都 需要不斷尋求新資訊的協助以幫助家庭中教養子女所面對的挑戰。陳凱琳

(2000)也指出母親的教育程度是影響社會支持協助程度之一因素;另外黃曼 婷(2001)的研究指出,教育程度較高的家庭,親職教育的資訊較有機會接觸,

也對於自己的教養方式能進行適度省思,所以能採取正向、積極的教養態度。

1、不同教育程度與社會支持有顯著相關。

郭孟瑜、余季容(2006)的研究中社經地位以教育程度及職業類別為主要 取樣向度,而研究結果顯示,教育程度越低發展遲緩幼兒父母,獲得支持較低。

研究結果支持父母教育程度不同與社會支持有顯著相關,如沈秀貞(2007)、

曾佳珍(2010)、葉婉真(2008)、賴育樺(2009)、Taylor(1986)等。

2、不同教育程度與社會支持無顯著相關。

吳姍錞(2003)以語言障礙幼兒的主要照顧者母親為對象,研究結果顯示 教育程度與社會支持並無顯著差異。大部分的研究結果皆顯示與社會支持有顯 著相關,針對不同研究結果仍需要再深入探討,做為繼續相關研究之依據。

(四)就業狀況與社會支持

就業狀況影響到最明顯的是母親與孩子的相處時間,以及母親的花費的心 力多寡,身心障礙幼兒母親需要同時兼顧工作角色與家庭角色所形成之衝突,對 於相關資訊的搜尋能力以及可運用的時間,對就業與未就業之身心障礙幼兒母親 之社會支持程度會有影響是相當值得了解的部分。

1、不同就業狀況與社會支持有顯著相關。

林慈航(1992)以已婚職業婦女以及其就讀國小五、六年級的子女為研究 對象,研究職業婦女的角色衝突與社會支持對其親職角色扮演上的影響,研究 顯示社會支持與照顧子女的衝突達顯著負相關;李淑美(2006)研究現況中顯

(33)

示家長有無工作在親職壓力上具顯著相關。

2、不同就業狀況與社會支持無顯著相關。

汪俐君(2003)針對學前身心障礙幼兒的母親的研究中指出,母親的就業 狀況不同,其社會支持並沒有顯著的差異;另有賴育樺(2009)不同就業情形 的幼兒家長在社會支持總量表未達顯著差異;葉婉真(2008)母親的工作情形 與社會支持的得分情形無顯著差異,表示樣本之「社會支持」不會因「工作情 形」不同而有所差異,也就是說母親的工作情形不同,並不會使其社會支持感 得分有所差異。

(五)職業類別與社會支持

Kalmijn ( 1994 ) 的研究指出母親的教育與職業對子女影響很大,在比較父親 職業與母親職業對子女教育成就的影響後,發現父親職業影響下降,母親職業影 響上升情況母親之職業類別也成為家庭中重要的影響因素。一般來說擁有較高的 職業,收入也較高,因此能提供子女較佳的環境與較優厚的財務資本作為身心障 礙幼兒其教育及醫療方面的可使用資本,以台灣目前雙薪家庭人數節節攀升的狀 況下,母親的職業更是成為家庭中經濟的重要助力,所以由此可見母親的職業類 別,更是影響其社會支持因素值得深入探討。

1、不同職業類別與社會支持有顯著相關。

郭孟瑜、余季容(2006)的研究中發現不同職業類別幼兒母親,從事屬於 半技術或非技術性發展遲緩幼兒父母,獲得實質、情緒、資訊支持較低;林信言

(2007)研究顯示以新移民子女的母親職業類別聲望,在實質支持在整體上有 顯著差異。

2、不同職業類別與社會支持無顯著相關。

林永盛(2007)的研究中顯示不同職業類別母親對新移民子女社會支持 差異未達顯著差異。

(34)

大部分的研究將職業類別歸在社經地位其中包含教育程度和職業類別,較少 研究單獨將職業類別提出來探討,本研究文獻探討中部份以家庭社經地位中職業 類別的方面來探討,有鑑於職業類別對於社會支持的影響相關文獻較少是值得繼 續探討的研究方向。

(35)

第二節 親職壓力之內涵與相關研究

所謂親職壓力也是一種獨特的壓力即是父母在扮演教養角色的歷程中藉由互 動而對父母本身所感知產生的壓力現象,因此對親職壓力之內涵與意義也各不相 同,依序就親職壓力內涵、親職壓力意義、親職壓力模式、親職壓力向度、親職 壓力影響因素與相關研究等來進行探討。

一、親職壓力之內涵

親職壓力這個概念在Richard R.Abidin 於 1976 年首次提出,並將父母在親子 互動中及父母角色受個人、子女特質、親子互動及家庭情境之影響(任文香,

1995)。

『壓力』一詞,在生活中經常聽到,該名詞首次出現於1932 年 Walter Cannon 將壓力應用於心理學及醫學上,1965 年 Hans Seley 引入社會科學領域中,壓力一 詞就開始廣泛被人們所了解及研究。

Ivancevich 和 Matteson(1980)綜合各家對於壓力的觀點歸納區分為刺激取 向、反應取向、互動取向。

(一)刺激取向

環境中客觀存在的威脅與緊張感,此模式源起於物理與工程學概念,壓力視為一 種外力或刺激,造成扭曲需求及負擔的反應(田蘊祥,2003)。

(二)反應取向

外在的事件或是情境潛伏其傷害性,壓力成為一種內在反應,面對威脅個體產生 相同生理及心理的反應模式。

(三)互動取向

以交互作用觀點說明壓力不只是刺激與反應的連結,更是介於個人、環境以及刺 激與反應間的交互作用,並且也屬於一種動態的歷程,此取向結合了上述兩者取 向之優點已較為合理的方式來解釋壓力,此外壓力具有較大的個別差異狀況,例

(36)

如不同的個體環境及經驗都會造成對壓力呈現不同的解釋。

壓力就父母角親職角色來說是如何形成的Goode(1960)提出角色壓力理論

(Theory of Role Strait)角色與壓力之相關,角色是指個體在社會環境中自然而 然產生的社會位置,並且也被賦予許多期望及表現,這可能來自於個體自我期望 也可能來自於外界給予的規範。角色壓力是指個體在完成許多屬於自身的角色所 應要完成的義務及責任中感覺困難及壓迫(游淑芬,1993)。

二、親職壓力的意義

所謂親職壓力,是指在親子互動的過程不良的互動關係受家庭情境、子女因 素等導致壓力過於沈重,並對其自我親職角色認同失調,引發家庭親職功能失調,

以下列舉許多研究對親職壓力意義之看法,如表 2-3。

表 2-3

國內外學者對親職壓力意義之看法

學者 年代 親職壓力意義之看法

任文香 1995 親職壓力涵蓋了與幼兒特質有關的刺激壓力因素,與旅行 父母角色有關情境壓力因素、、父母主觀的感受以及在親 子互動中父母對幼兒行為或活動層次的評價。

李美銀 2003 父母在養育子女及與子女互動的過程中,受到父母本身特 質、子女特質及外在情境等影響因素,而產生的各種疑惑、

焦慮、擔憂、自責或疲憊的感受。

汪俐君 2003 父母在履行親職角色時,由於父母個人的因素造成對壓力 的愁苦感受,例如對親職角色的不適應,生活型態改變造 成角色上的限制。

洪榮正 2004 認為親職壓力是父母在對於父母角色行使或親子互動的過 程中,因親子不同之特質或其他外在文化社會規範等情境 因素,造成父母自責、焦慮與困難,自覺未能善盡父母之 職責,所造成的內心感受

張美雲 2007 親職壓力係指主要照顧者在旅行照顧角色及親子互動歷程 所感受的壓力,其壓力可能來自照顧者本身特質、孩子本 身的特質或是親子互動的困難。

(續下頁)

(37)

賴育樺 2009 壓力是指個體在生理或心理上感受到威脅的一種緊張狀 態,因而使個人在情緒上產生不愉快或是痛苦感受。

羅國英 2000 認為親職壓力是一種角色壓力,係指父母對於自己是否已 經善盡職責所產生的各種疑慮、焦慮、擔憂、自責或疲憊 的感受。

Abidin 1990 親職壓力(parenting stress)是在擔任親職角色時,父母本 身在親子系統中感受到父母個人特質、親子互動、子女特 質及家庭情境等所感受到的壓力。

Weinberg 與 Richardson

1981 在履行父母角色過程中父母感知到的壓力包含孩子的出生 產生的改變、孩子本身的特質、行為表現、父母角色的勝 任、過去與父母的關係、夫妻關係情緒上及實質的支持都 是父母壓力來源。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上表 2-3 可知,綜合以上國內外學者對於親職壓力所做出的定義,可歸納出 以下幾個重點:

(一)父母本身所造成的影響包含親職角色的定位與勝任感、父母本身的個人特 質、主觀感受、夫妻關係、父母與過去祖父母相處經驗等,都影響親職壓力。

(二)子女本身所造成的影響包含子女本身特質、子女行為是影響親職壓力重要 因素。

(三)親子之間互動的歷程中期互動歷程的情況也是影響親職壓力原因。

(四)受外在情境及文化所造成的影響父母本身包含家庭情境、社會規範、生活 型態改變與限制、外在文化等都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故本研究將親職壓力所探討的定義為:「父母及子女本身的特質及行為影響 到其親子互動歷程品質,並受其外在情境及文化之影響導致其沉重負擔,稱之 為親職壓力」。

(38)

三、親職壓力之模式

親職壓力理論模式Abidin(1990b)提出親職壓力(the stresses of parenting)

原本就是一種複雜的角色任務,而家庭中育有身心障礙幼兒而身心障礙幼兒本身 會產生發展及身心障礙的問題,促使父母必須面對高度的教養要求及心理及資源 匱乏的狀態。

Abidin(1990a)根據自己多年來臨床心理學及相關研究中發現,父母的親職 壓力經常與父母親履行親職角色與孩子的親子互動中有直接關係,這也受到父母 人格特質、子女特質、親子互動、家庭情境因素影響而感受到的,並且提出親職 壓力模式,如圖 2-1 所示:

人格與心理 病理

對孩子 的依附

親職壓力 幼兒特質

適應性 可接納性 要求 情緒 過分分心 對父母的增 強

抑鬱 夫妻關係 社會支持

勝任感 角色限制 父母健康

親職功能失調 圖 2-1 Abidin 的親職壓力模式

資料來源:引自任文香(1995)。幼兒母親親職壓力、因應策略與親子關係滿意之關係 研究(頁1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39)

依據圖 2-1 親職壓力模式中分析,親子系統中的壓力來源可分成子女範疇與 父母範疇兩大範疇,可能影響的因素可分成:

(一)直接影響因素:父母範疇其中包含社會支持、夫妻關係、對孩子的依附、角 色限制、父母健康。其中被子女範疇所直接影響之幼兒特質也是直接造成親職壓 力的項目之一。由此可見其直接影響因素絕大部分落在父母範疇的項目其內容分 為情感方面:對孩子的依附其父母對孩子的情感連結會影響其壓力、夫妻關係夫 妻間的情緒支持、社會支持親朋好友的聯繫與關心,體力與時間方面:父母的健 康狀況及親職角色的限制上侷限了時間的運用,使得父母覺得較不自由,幼兒本 身多種性格、特質所造成父母教養上的困擾。

(二)間接影響因素:子女範疇包含適應性、可接納性、要求、情緒、過分分心、

對父母的增強,並且直接影響幼兒特質間接造成親職壓力對親子功能失調、父母親 健康都造成影響。由此可知父母方面:抑鬱、幼兒特質、社會支持、夫妻關係、對 孩子的依附、角色限制,其中夫妻關係影響其親職壓力與人格與心理病理並且間接 影響對孩子的依附,可能造成回歸到親職壓力本身,而社會支持也受到有關心理與 病理因素方面影響,並且可以直接對親職壓力產生回饋。子女方面其不同的特質促 使父母也產生不同的評價及壓力感受,這是屬於間接影響層面但是若是間接影響因 素越多在在會使得父母在教養過程中產生極大的親職壓力。

(40)

四、親職壓力概念之向度

Abidin 的親職壓力的模式於 1990 年時提出的親職壓力模式,是探討親職壓力 的重要理論依據,Abidin,提出簡式親職壓力量表(parenting stress index/short form,簡稱 PSI/SF),其理論模式如下圖 2-2 所示:

親職愁苦

親子互動失調

困難幼兒

親職行為 幼兒行為

圖 2-2 Abidin 親職壓力模式簡式親職壓力量表 PSI/SF

資料來源:引自任文香(1995)。幼兒母親親職壓力、因應策略與親子關係滿意之關係 研究(頁 1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41)

而國內外學者研究對象不同以及多種因素考量,而使其親職壓力之研究向 度各自發展出不同的概念與類別與向度,而國內學者大多以多向度概念為主,

研究者整理國內各學者的看法摘要分述如下,詳見表 2-4

表 2-4

國內學者學學者親職壓力向度歸納表 研

究 向 度

作者年代 親 職 愁 苦

親 子 互 動 失 調

困 難 幼 兒

幼 兒 發 展

外 界 環 境

長 期 照 護

強 求 性

心 情

接 納 性

健 康 狀 況

憂 鬱

生 活 壓 力

孩 子 與 社 會 互 動 層 面 任文香(1995)

  

汪俐君(2003)

  

郭孟瑜與余季容

(2006)

  

陳正弘(2006)

  

王心錚(2007)

   

多 向

度 張美雲(2007)

  

蔡坤瀛、梅心潔、

陳若琳(2008)

   

張毓蓉(2009)

  

賴育樺(2009)

 

廖治雲(2011)

   

鍾燕宜、潘雨辰、

陳佑振、郭煌宗

(2010)

        

向 度

Koegel,Schreibman

與Wilhelm(1992)

  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從上表 2-4 可知,相關學者均認為「親子愁苦」、「親子互動失調」、「困難幼 兒」為親職壓力中重要因素。此與本研究所採用汪俐君(2003)所編製之「學前 身心障礙子女母親親職壓力問卷」中的「親子愁苦」、「親子互動失調」、「困難幼

(42)

兒」三個向度相當契合,故可視為本研究採用汪俐君的問卷有力證據。

上表 2-4 可知目前對於親職壓力的相關研究,大部分都採取以下針對此三大 向度並彙整相關學者其研究向度,以此三大向度為主軸歸納分述如下。

(一)親職愁苦(parental distress)指父母在執行親職角色時,因個人因素對壓力 感受到愁苦,包括角色勝任感、角色適應、角色限制、配偶衝突與社會孤離。

(二)親子互動失調(dysfunctional parent-child interaction):在親子互動中,父 母趕到孩子表現不如預期或鮮少感受到孩子的回饋而失望,產生距離感。

(三)困難幼兒(diffcult child):孩子具有某些特質或經學習而來的行為,使父 母感到困難與擔心。

五、親職壓力影響因素與相關研究

目前親職壓力研究中,大部分的相關研究學者都採問卷調查研究法為主;親 職壓力的研究對象以身心障礙幼兒母親為主要研究對象,如任文香(1995)、汪俐 君(2003)、郭孟瑜、余季容(2006)、鍾燕宜、潘雨辰、陳佑振與郭煌宗(2010)

等;亦有主要照顧者雙親親職壓力,如吳蕙惠(2009)、林瑜婷(2007)、張毓蓉

(2009)、趙壁卉(2008)、賴育樺(2009)或是對象為父親的親職壓力陳正弘(2006)

相關研究則較少。

本研究第一部份是將母親親職壓力視為依變項,包含親職愁苦、親子互動失 調、困難幼兒三個向度;而自變項則有母親背景變項(年齡、子女障礙類別、教 育程度、就業狀況、職業類別),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對身心障礙幼兒母親親職壓力 之差異情形,參酌國內相關研究影響親職壓力的相關因素。

(一)年齡與親職壓力

不同年齡的母親在生活經驗、體力都有不同狀況,而Lewis(1989)研究中也發 現年齡越高的婦女比年齡低的婦女,感受其母職角色壓力較小,就母親年齡層的 高低對本身親職壓力的影響因素相當多元,包含資訊搜尋能力、體力、教養子女 經驗都會影響母親對親職壓力之感受程度。

(43)

1、不同年齡之母親在親職壓力上有顯著差異

相關研究方面,有些研究顯示年齡的高、低會影響親職壓力如任文香(1995)、 林瑜婷(2007)、張毓蓉(2009)、賴育樺(2009)等。

2、不同年齡之母親在親職壓力上未達顯著差異

部份結果顯示年齡的高、低並不會影響親職壓力如汪俐君(2003)、張美雲

(2007)、鍾燕宜、潘雨辰、陳佑振與郭煌宗(2010)等以上許多研究顯示出年齡 的高、低對親職壓力是有顯著影響,年齡年齡越小的母親對於社會資源的運用及 親職角色的自信心較為低落;年齡較長的母親親職壓力也較小,但 46 歲以上年齡 更大的母親其親職壓力較年齡在 31-35 左右之母親親職壓力高。

部分研究也顯示年齡的高低並不會影響親職壓力,因此年齡是否顯著影響親 職壓力,仍未有明確定論。

(二)子女障礙類別與親職壓力

親職壓力來源可能來自於對發展遲緩幼兒照顧狀況的不了解(黃玉琪2010),

育有不同障礙類別的孩子所帶來的問題也各不相同,經常會使父母在教養上面臨 不同的挑戰;育有唐氏症子女的母親其感覺更多的照護方面的困難以及孩子本身 相關的壓力,其感受程度高於自閉症及一般發展遲緩子女母親(Roach, Orsmond &

Barratt,1999)。

1、不同障礙類別之子女母親在親職壓力上有顯著差異

張美雲(2007)研究中顯示不同障礙類別的家庭在親職壓力之困難幼兒中達 顯著差異,障礙類別在在親職壓力總平均壓力上有顯著差異;張毓蓉(2009)亦 發現尤其是自閉症和腦部相關病變,幼兒的父母親之親職壓力在各分量表壓力和 總平均壓力上有較高現象;邱華慧(2006)其研究以台中縣某智能發展中心三個 服務據點,年齡12歲以下之學童父母為研究對象,符合年齡者共計有95名學童,

各只有一位的聽障和頑固癲癇類別外,可以得知其樣本數較少,得到之障礙類別 人數可能不足以來代表;研究其中更提到以自閉症父母的壓力得分最高,可以推

(44)

測不同障礙類別之子女母親在親職壓力中在困難幼兒方面有顯著高相關。

2不同障礙類別之子女母親在親職壓力上未達顯著差異

王心錚(2009)的研究中也顯示不同孩子障礙類別的母親,其母職壓力未達 顯著差異,母職壓力全量表中也顯示,不同孩子障礙類別的母親其母職壓力並未 有明顯不同。

綜合上述研究分析不同障礙類別之子女母親在親職壓力上是否有顯著差異呈 現不同結果;但研究中不同障礙類別之子女母親在親職壓力上有顯著差異者以自 閉症父母呈現較高之親職壓力,對於不同子女障礙類別對親職壓力的影響是值得 再進一步探討。

(三)教育程度與親職壓力

對家中育有身心障礙幼兒的父母來說,發現並尋求教養資訊及疾病問題解決、

提高照護能力等,都是能協助父母減輕親職壓力的方式,Mishel(1983)研究中發 現對孩子的疾病產生的問題與對該疾病認知無法做適切的判斷與照護,受父母的教 育程度越低之影響進而產生壓力,由此可以想見教育程度也可能影響到親職壓力的 程度。

1、不同教育程度之母親在親職壓力上有顯著差異

任文香(1995)研究顯示會因家長教育程度不同親職壓力有顯著差異,研究發 現母親教育程度不同,其親職壓力有顯著差異,並顯示高中(職)的母親在全量表 及困難幼兒分量表上的壓力均大於大學以上的母親;初中以下的母親在親子互動失 調的壓力顯著大於專科及大學以上的母親。亦發現教育程度越低發展遲緩幼兒父 母,感受親職愁苦與失調明顯較高,如任文香(1995)、林瑜婷(2007)、郭孟瑜、

余季容(2006)、陳若琳、李青松(2001)、游淑芬(1993)、賴育樺(2009)等。

2、不同教育程度之母親在親職壓力上未達顯著差異

鍾燕宜等人(2010)研究 0-6 歲發展遲緩幼兒及其 235 位母親為研究樣本中發現,

母親教育程度並未達到顯著差異,母親的教育程度與親職壓力之間並無存在顯著 差異,教育程度越低在總平均壓力上均較大,但未達顯著差異,部分學者亦發現

(45)

不同教育程度母親親職壓力未達顯著差異,如吳蕙惠(2009)、張毓蓉(2009)、

趙壁卉(2008)、蔡坤瀛、梅心潔與陳若琳(2008)等。

以上研究均呈現不同結果,不同教育程度之母親在親職壓力上有顯著差異研 究都以親職角色愁苦及親子互動失調等方面;上述研究中雖發現與親職壓力之間 並無存在顯著差異,但是結果仍顯示總壓力平均上教育程度越低者所承受的親職 壓力越大,母親教育程度越高焦慮程度越低,由此可以了解教育程度對親職壓力 的影響是相當值得探討的。

(四)就業狀況與親職壓力

有無工作或是就業經常影響母親在時間分配上以及親子互動多寡和經濟壓力 的主要因素,鍾燕宜等人(2010)研究中顯示有無工作影響親職壓力達顯著差異 尤其是身心障礙幼兒是需要母親投入較多的教養及照護時間和精力,而就業也直 接影響身心障礙幼兒母親投入家庭的時間和心力多寡。

1、不同就業狀況之母親在親職壓力上有顯著差異。

汪俐君(2003)研究中顯示母親的就業狀況顯示未就業母親之親職壓力明顯大於 全職工作之母親,研究亦表示,未就業/其他的父母在各層面的親職壓力感受均顯 著高於就業父母,如林榆婷(2007)、游淑芬(1993)、賴育樺(2009)、Pearson 與 Chan(1993)等。

2、不同就業狀況之母親在親職壓力上未達顯著差異。

張毓蓉(2009)母親就業狀況之親職壓力在各壓力分量與總平均壓力上沒有達顯 著差異;部分學者任文香(1995)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就業母親在親職壓力上並未 有顯著差異。

以上研究針對父母親不同就業狀況對其親職壓力的影響,均呈現不同結果,

其中各研究之對象及族群也略有差異,針對身心障礙幼兒母親之不同就業狀況母 親之親職壓力仍是值得再進一步探究。

(五)職業類別與親職壓力

(46)

Gray(2003)研究指出家庭育有障礙幼兒時傳統家庭對母親的角色定位,使得 幼兒的障礙程度會嚴重影響其母親的職業,職業的類別不同影響家庭中的經濟狀 況及照護身心障礙幼幼兒的時間,其影響的狀況對家中育有身心障礙幼兒的家庭 的母親來說是值得探討的,尤其是職業類別直接影響的是家中的經濟狀況,而經 濟狀況則會左右父母是否有足夠的能力提供醫療或是各項足夠資源給身心障礙幼 兒,對於身心障礙幼兒主要照顧者母親之親職壓力的感受更是首當其衝。

1、不同職業類別在親職壓力上有顯著差異。

吳蕙惠(2009)以台北縣、市公立幼兒園育有 4-6 歲學齡前幼兒之家長 191 位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顯示不同職業類別的學齡前幼兒母親在親職壓力上有顯 著差異存在;另外在郭孟瑜與余季容(2006)以 0-6 歲發展遲緩幼兒及其母親為 研究對象,從事屬於半技術或非技術性發展遲緩幼兒家長,感受親職愁苦與失調 明顯較高;姜丕慧(2007)針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父母工作類別在親職壓力因應 有顯著差異。

2、不同職業類別親職壓力上未達顯著差異。

張美雲(2007)探討社經地位對親職壓力預測未達顯著水準與汪俐君(2003)

研究結果是一致的。大部分的研究將職業類別歸在社經地位其中包含教育程度和 職業類別,較少研究單獨將職業類別提出來探討;文獻探討中部份文獻以家庭社 經地位中職業類別的方面來探討,綜合以上研究大部分呈現不同職業類別在親職 壓力上有顯著差異,但文獻資料偏少是值得深入探討。

(47)

第三節 社會支持與親職壓力相關之研究

Caplan(1974)認為支持系統是個人在面臨具有壓力的情境時,家庭中親友或 他人,能供給個人的各種不同形式之援助能引導和適當的安慰與庇護、支持包括 了各種資訊的提供。對於支持系統的需求身心障礙幼兒母親更是不可或缺的,社 會支持是個人遭遇困境時不可或缺的支持力量(曾佳珍,2010),尤其是育有身 心障礙幼兒的家庭其親職壓力的產生在於,面對不同於一般家庭教養幼兒所遇到 之教養及親子互動問題,身心障礙幼兒的父母需要更強大的支持力量;社會支持 在個人處於壓力的狀態下,都能夠降低個人受壓力事件衝擊程度,亦能有助於個 人幸福感的提升(Cohen&Will,1985)。

一、學齡前階段相關研究

吳佳賢(2002)以問卷調查方式研究學前自閉症幼兒主要照顧者照顧負荷、

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之相關,採取立意選取方式,以全台 14 家自閉症教育協進 會、早療中心及智能發展中心的學前自閉症幼兒主要照顧者為研究對象 115 人,

研究結果顯示情緒支持和總社會支持越低時,家庭干擾及總照顧負荷程度越高,

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達到顯著負相關,情緒支持對於照顧負荷具有緩衝效應,透 過情緒的支持可以減緩幼兒障礙對主要照顧者照顧負荷的影響,提供家屬所需之 工具、資訊、情緒支持,而這些存在的系統不但能調適主要照顧者負荷程度,更 能減緩負向心理感受。

汪俐君(2003)以 186 位有學前身心障礙子女的母親為研究對象,研究中了 解學前身心障礙子女的家庭母親親職壓力和社會支持情形,母親所感受到的親職 壓力為中等程度,母親所獲得的社會支持是中等偏少程度,了解親職壓力與社會 支持的相關即預測情形結果顯示,社會支持會影響母親的壓力,尤其是情緒支持 越少親職壓力越高。

郭孟瑜、余季容(2006)以基隆市、台北市和台北縣採立意取樣,研究幼兒 發展遲緩母親 235 位,針對社會支持與親職壓力之需要、獲得及足夠情形,並且

數據

圖  次
表 4-1  身心障礙幼兒母親社會支持各向度現況摘要表  社會支持向度  人數  題數  標準差  題平均數  排序  工具性支持  107  6   .82  2.93  3  情緒性支持  107  7   .63  3.67  1  資訊性支持  107  3  1.03  3.30  2  整體  107  16   .69  3.32  二、身心障礙幼兒母親親職壓力之現況分析  由表 4-2 可知,就各向度而言,在身心障礙幼兒母親親職壓力問卷中, 「親職 愁苦」的標準差為.74,每題平均得分 2.
表 4-5    不同教育程度母親在社會支持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數分析  分層面  母親教育 程度  N  M  SD  變異 源  SS  df  MS  F  事後 比較 國中(含) 以下   24  2.68    .97 組間  1.96   2   .98  高中職   40  2.97    .79 組內 69.54 104   .67 工具性  支持  大學(含) 以上   43  3.03    .74 總和 71.51 106  1.47  國中(含) 以下   24  3.4
表 4-6    不同就業狀況母親在社會支持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數分析  分層面  母親就業 情況  N  M  SD  變異源 SS  df  MS  F  全職  41  2.99  .76  組間   2.52   3  .84  兼職  13  2.59  .80  組內  68.98 103  .67  未就業  41  3.03  .90 工具性 支持  其他  12  2.74  .74  總和  71.51 106  1.26 全職  41  3.63  .52  組間    .
+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七、

七、

三、 桃園縣政府-「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窗口購買服務計畫」 :以促進 就業為導向,由職業重建個案管理員依身心障礙礙者屬性及提供服

[r]

依身障者個別需求及職能,109 年截至 6 月底止提供一般性就業服務計推介就業 9,956 人、支持性就業服務計推介就業 1,249 人及推動辦理身心障礙者職務再

為此,國立中正大學防制藥物濫用教育中心與台灣藥物濫用防治研究學會,在教育部學生事 務及特殊教育司之支持下,將於 2019 年 10 月

本會自 2019

Quadratically convergent sequences generally converge much more quickly thank those that converge only linear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