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目的是參考綜合分析 (Wilson et al, 2013) 之組合,並將不同組間休息時間運 動表現測驗放在同一測驗日 (Kilduff et al, 2007) ,以模擬多數運動項目實際情境,並確 認 PAP 現象是否能提升運動表現,目的如下:

一、 探討本研究受試者在不同組間休息時間 (立即、3分鐘、7分鐘、10分鐘) , 對於即時運動表現提升的影響

二、 探討本研究受試者在不同組間休息時間後,垂直跳是否提升?

三、 探討本研究受試者在不同組間休息時間後,對發力率的影響?

四、 探討本研究受試者在不同組間休息時間後,對衝量的影響?

五、 探討本研究受試者在不同組間休息時間後,對最大功率的影響?

六、 探討本研究受試者半蹲舉最大反覆與跳躍表現的相關性。

第四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活化後增益 (Post Activation Potentiation, PAP) :賽前預先施以一較高負荷的 CA , 使運動單位招募較多肌纖維,可能能即時提升後續相似生物力學特性的運動表 現。

垂直跳 (Counter Movement Jump, CMJ) :立正姿勢,雙手插腰,以下蹲動作,立即 接著作上跳動作,在肌肉離心與向心收縮轉換期間,其膝關節內角角度控制最大 值為90度,接著平穩落地,始完成一次跳躍。

組間休息時間 (Rest Intervals) :指受試者施行預先體能活動與其後的垂直跳測驗,兩 動作間的休息時間稱之。

推蹬期:指的是受試者插腰垂直跳,下蹲至最低點,轉換向上力量的瞬間,到雙腳離地 前瞬間,此區間為本研究推蹬期。

發力率 (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 RFD) :指測驗時,受試者推蹬期單位時間內推蹬 力量的增長量,亦即力量-時間曲線,本研究蒐集之時間單位為30毫秒。

衝量 (Impulse) :

指測驗時,受試者推蹬期間,力量-時間曲線下的面積。本研究得到衝量值後,與 體重做一標準化。

最大功率 (Peak power) :指垂直跳期間功率的最大值,本研究得到最大功率值後,與 體重做一標準化。

第五節 研究範圍

本研究以爆發力專項選手為測試對象,皆有一年以上的半蹲舉動作訓練經驗。本研 究以一預先半蹲舉動作誘發 PAP 現象,接著施以不同組間休息後,後續施測垂直跳,

其中跳躍高度、生物力學參數為本研究範圍。

第六節 研究限制

一、 本研究受試者皆具有自由重訓 (Free weight) 經驗一年以上,因此僅有器械 重量 (Machine) 訓練經驗的個體不在本研究招募範圍內。

二、 本研究在不同組間休息的研究設計後,採用垂直跳,為了控制標準動作,要 求選手穿著平常訓練的慣用鞋,插腰進行垂直跳。但即使如此,仍是與賽場 上使用的擺手垂直跳有所出入。以上,為本研究限制。

第貳章 文獻探討

coupling) ,當肌肉收縮時,肌漿網 (sarcoplasmic reticulum) 釋放Ca2+,活化肌球蛋白輕 鏈激酶,並磷酸化 (phosphorylation) 肌球蛋白調節輕鏈 (myosin regulatory light chains) , 使 肌 動 蛋 白 - 肌 球 蛋 白 相 互 作 用 (actin-myosin interaction) 更 加 敏 感 , 增 加 橫 橋 (cross-bridge) 連結的速率,肌球蛋白調節輕鏈即時增加,已被證實將使後續肌肉收縮力 量增加 (Gullich & Schmidtbleicher, 1996; Gossen & Sale, 2000; Hamada, Sale, MacDougall, 2000; Sale, 2002; Hodgson & Sale, 2004; Chiu, Fry, Weiss, 2003; Docherty & Robbins, 2005;

Baudry & Duchateau, 2007)。

近期因為動態熱身模式被廣泛探討後,大家對於利用 PAP 熱身增加運動即時效應 有較多的琢磨,學者 Gullich、Schmidtbleicher (1996) 提及競賽前若誘發 PAP 可能比 傳統的熱身技術能更好的增進爆發性運動,如跳躍,投擲和短跑等,另外在主要活動前,

預先活化主要肌群,將增進肌肉力量與發力率 (Charilaos, 2012) ,如能良好應用 PAP 機制,能實際運用於力量爆發力之訓練 (Robbins, 2005; Docherty & Hodgson, 2007) 。學 者 Kloppenburg 等 (2012) 也提及 PAP 宗旨為短時間內提高肌肉表現。

學者 Terzis 等 (2012) 以具有5年以上鉛球訓練經驗的10名鉛球運動員 (年齡24±4 歲) ,最佳成績在13.16至20.36公尺間,皆使用右手旋轉式 (rotational style) ,欲探討以 預先高阻力負荷鉛球投擲佐以輕阻力 CMJ 或是20公尺衝刺,是否能即時增加後續鉛球 投擲表現。其經過標準化熱身後,包含慢跑、靜態伸展、4至6次非最大努力鉛球試擲,

休息10分鐘後,接著最大努力投擲3次鉛球,每次投擲間休息1.5分鐘,接著休息3分鐘後

勞間的消長是需探討的。

學者 Turki 等 (2012) 以16名高訓練水準的大學運動員,其中手球7名、足球9名 (年 齡23±1.8歲) ,訓練經驗9.2±2.3年,平均一週訓練5-6天,每次90分鐘,其欲探討動態熱 身熱身是否能即時增加10公尺、20公尺衝刺,其以5分鐘自主速度熱身,4分鐘步行動態 休息,接著進行10公尺、20公尺衝刺前測,之後進行1組或2組或3組的動態肌群熱身,

每一次動態肌群熱身後,接續數次衝刺跑熱身,藉以誘發 PAP 效益,接著休息5分鐘後 進行10公尺、20公尺衝刺後測。結果發現在1組或2組動態熱身設計,皆能顯著減少衝刺 跑成績 (2.6%) ,其建議訓練有素的運動員能使用動態熱身與20公尺衝刺設計,組間休 息為5分鐘,並且運動員在預先 CA 熱身時,其負荷量不宜過高,也提及此即時提升衝 刺表現應與 PAP 效益有關。

學者 Jensen & Ebben (2003) 以21名專項為爆發性項目的 NCAA 一級運動員 (10 名女性,年齡19.6±1歲,11名男性,年齡21.4±1.9歲) ,其目的是探討預先負荷後,最佳 組間休息時間,其在5RM蹲舉後,接著10秒、1、2、3、4分鐘後進行施作5次 CMJ 測 量。結果發現跳躍表現皆未達顯著提升,且在10秒組間休息使跳躍表現顯著下降,其結 論顯示休息時間建議至少需4分鐘以上。而我們也觀察到跳躍表現是有小幅提升,但未 達顯著增加,但此篇文獻的實驗設計是將各個組間休息時間後的測驗,在同一次測試內 完成,因此或許負荷量是未達顯著的可能原因。

小結

Maffiuletti, Pousson, 2008) ,而預先CA選用半蹲舉,因是屬於大肌群的活動,文獻也指 出爆發性運動活動的表現主要依賴於活化大肌肉群 (Tillin & Bishop, 2009) ,之後我們 Bambury, Cahill, Power, 2004) ,以往的研究也表明,預先負荷阻力後疲勞過渡期的影響,

此階段 PAP 可能導致隨後的肌肉表現減少或沒有變化 (Chatzopoulos et al, 2007;

Kilduff et al, 2007),而研究也指出疲勞與 PAP 效益是可以同時存在於骨骼肌內的 (Behm et al, 2004; Tillin & Bishop, 2009) 。

Wilson 等 (2013) 綜合分析的最佳組間休息時間設計,多數為預先介入賽前預先體 能活動,接著在不同測驗日進行不同的休息時間運動表現測驗,這樣的設計對於單次努 力項目有良好效果,但多數運動不只需要一次全力動作,如同多數的團隊項目與田徑田 賽項目皆有單次努力後休息後再次努力的特質,本研究按照綜合分析之組合設計,並將 不同組間休息時間運動表現測驗放在同一測驗日,以模擬多數運動項目實際情境,將可 能變項加以控制後,實際探討跳躍表現可能最佳組間休息時間,在介入前與後的即時表 現影響,我們希望透過本研究,對組間休息時間有更深入之探討,建立更多參考依據。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研究旨在研究 PAP 現象中,在現有文獻中尚須釐清的組間休息時間部分。實驗 架構如圖3-1,受試者在實驗前均有充分告知實驗內容。實驗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實驗 進行1 RM 半蹲舉與垂直跳測試。第二實驗日進行3組半蹲舉 (3次65%1 RM 、2次75%1 RM 、2次85%1 RM ) 後4個連續時間點進行各進行2次垂直跳 (蹲舉後立即跳、3分鐘、

7分鐘、10分鐘) 。兩個實驗日至少間隔48小時。

圖3-1-1. 實驗架構

第二節 研究對象

(一) 招募對象:

本研究招募對象參考至Wilson 等 (2013) 對 PAP 現象推導的最佳組合模式。篩選 30名能量系統為 ATP-CP 主導的爆發力專項大學運動員並具備1年以上阻力訓練經驗 者為研究對象,意即其能量適應非偏向有氧系統路徑之運動員。其中1名受試者中途退 出本實驗,另外29名受試者 (男子排球5人、女子排球5人、男子藤球11人、男子田徑競 賽項目7人) 專項訓練經驗5.7±3.63年,阻力訓練經驗4±2.03年。受試者與其教練均充分 了解實驗目的、內容、回饋、潛在風險以及實驗內容。

表3-2-1 受試者基本資料

人數 年齡(歲) 身高(cm) 體重(kg) 專項訓練經

驗(年)

阻力訓練經 驗(年)

29 20.5±2.35 176.7±6.04 71±6.77 5.7±3.63 4±2.03

第三節 實驗時間與地點

(一) 實驗時間:102年3月~5月。

(二) 實驗地點: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生物力學實驗室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 館校區室內操場

第四節 實驗儀器設備

本研究之實驗儀器設備包括(一)Kistler 測力板(三) Nexus 1.61 版動作分析軟 體(四)LabVIEW 虛擬儀控程式等四個部分。

(一) Kistler 測力板

本研究共使用一塊 Kistler 9287C 測力板 (1000Hz) ,用以量測跳躍的地面反作用 力。

1. Kistler 9287C:90×60×10cm3一塊,量測範圍:Fx, Fy: ±2.25 kN ; Fz: -2.25 ~ 4.5 kN。

2. Kistler 9865B:提供測力板電源與放大測力板訊號。

圖3-4-1. 測力板與放大器示意

(二) Nexus 1.61 版動作分析軟體

測力板地面反作用力,由Nexus 1.61 版擷取數據。

圖3-4-2. Nexus 系統示意

(三) LabVIEW 虛擬儀控程式

本研究所有研究數據經由 Nexus 1.61 版擷取數據,使用 LabVIEW2009 虛擬儀控 程式進行數據分析。

圖3-4-3. LabVIEW 虛擬儀控程式介面

第五節 實驗場地佈置

在室內操場完成半蹲舉後,從容至實驗室施行不同組間休息時間,接著進行跳躍測 試。

圖3-5-1. 實驗場地示意

第六節 實驗流程

受試者共參與2次實驗,包括1次半蹲舉1 RM 、最大努力 CMJ 測試,1次組間休息 時間測試。施測時熱身動作與半蹲舉均在室內操場完成 (室溫約攝氏24-27度) , CMJ 在室內操場旁的生物力學實驗室內完成 (室溫約攝氏24度) ,測驗前24小時,避免任何 增補計畫 (如咖啡因、肌酸、支鏈胺基酸) 、酒精與劇烈運動影響,並被要求睡眠時間 至少超過6小時,並在整個實驗日程中保持相同飲食習慣。測驗時,將鼓勵運動員依其 平常習慣攝取水份以及飲食補充營養,並予口頭鼓勵其盡最大努力完成測試。

第一次實驗日,取得運動員半蹲舉1 RM 、最大努力 CMJ 成績,流程為進行20分 鐘標準化熱身流程熱身,包含5分鐘自主速度慢跑,以及15分鐘全身性的動態熱身 (肩 關節、髖、膝、踝、腿部肌群等) ,此動態伸展熱身統一由研究者帶領,動態伸展內容 有胸肌伸展 (Chest stretch) 、上背部伸展 (Upper back stretch) 、闊背肌伸展 (Latissimus dorsi stretch) 屈髖肌群伸展 (Hip flexor Stretch) 、伸髖肌群伸展 (Hip extensor stretch) 、 髖部外展肌群伸展 (Hip abductor stretch) 、髖部內收肌群伸展 (Hip adductor stretch) 、 小腿伸展 (Calf stretch) ,接著讓受試者試作10次非最大努力半蹲舉作為專項熱身,休 息2分鐘,先進行 CMJ 測試,進行3次試跳,每跳中間坐姿休息1分鐘,取各項數值的 平均值,接著從容走至室內操場,坐姿休息2分鐘,進行半蹲舉1 RM 測驗,本研究採 用推估法測量 (NSCA, 2011) ,此重量為運動員能完成10 RM 以內之任一重量,藉以推

第一次實驗日,取得運動員半蹲舉1 RM 、最大努力 CMJ 成績,流程為進行20分 鐘標準化熱身流程熱身,包含5分鐘自主速度慢跑,以及15分鐘全身性的動態熱身 (肩 關節、髖、膝、踝、腿部肌群等) ,此動態伸展熱身統一由研究者帶領,動態伸展內容 有胸肌伸展 (Chest stretch) 、上背部伸展 (Upper back stretch) 、闊背肌伸展 (Latissimus dorsi stretch) 屈髖肌群伸展 (Hip flexor Stretch) 、伸髖肌群伸展 (Hip extensor stretch) 、 髖部外展肌群伸展 (Hip abductor stretch) 、髖部內收肌群伸展 (Hip adductor stretch) 、 小腿伸展 (Calf stretch) ,接著讓受試者試作10次非最大努力半蹲舉作為專項熱身,休 息2分鐘,先進行 CMJ 測試,進行3次試跳,每跳中間坐姿休息1分鐘,取各項數值的 平均值,接著從容走至室內操場,坐姿休息2分鐘,進行半蹲舉1 RM 測驗,本研究採 用推估法測量 (NSCA, 2011) ,此重量為運動員能完成10 RM 以內之任一重量,藉以推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