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節 研究背景

老化是人人都會產生的生理特徵,無法避免老化也不爭的事實。老 化會從細胞至組織至器官,使人體產生結構及功能的持續衰退,人類的 生理機能大概在 20~30 歲期間達到最高峰,之後以每年平均 0.75~1.00%

的速度下降,肢體動作能力下降的特徵反應在最大攝氧量及最大心輸出 量等心肺功能降低、肌肉力量的不足和爆發力之減退(張燕明,2002)。

日本厚生勞働省提出研究報告;日本國民之年齡與運動能力之關係,男 女都是從 40 歲開始,體力水準逐漸退化,而從 65 至 79 歲則有呈現線性 降低的傾向(堀秀昭,2007)。

年齡增長是肌力減少的主要因素之一,因為隨著老化現象和缺少運 動,肌力逐漸下降,造成活動能力降低,及平衡能力也會逐漸退化,如 步行的障礙,進而影響其步態的改變 (Berg, Maki, Williams, Holliday, &

Wood-Dauphinee, 1992; William, 1999)。65 歲以上者隨著年齡增加,跌倒 頻率亦隨之提升,因跌倒而骨折之發生率也會增加。以高齡者跌倒發生 機制來說,50~60%發生於走路時,肇因於絆倒,每年跌倒發生機率可達 20~30%,其中 30~56%是重覆發生跌倒個案(角田、安保,2008;鈴 木,2003)。因為憂心跌倒而產生的跌倒後焦慮症候群 (post-fall anxiety syndrome),更會導致社交退縮、生活品質惡化及失去獨立自主性。高齡 者因跌倒、骨折導致的癱瘓,其統計數據達到全癱瘓者的 12%,因此跌 倒是癱瘓的重要原因之一(大渕,2003;角田、安保,2008;鈴木,2003)。 研究指出,有癱瘓且有失智症的人其比率在 85 歲以上者偏高;65 歲以上 的全癱瘓者族群其 74%有發生失智症,失智症患者族群的 49%是癱瘓 者;顯示癱瘓相當容易導致失智症(日本宮崎市,2005)。

心肺適能是健康體能中最重要的要素,是各種生理功能綜合表現的 結果,然而,心肺適能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衰退,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4

研究發現,心肺適能的發展約自 16 歲開始逐漸衰退,25 歲以後呈現每年 平均約 1%衰退的現象 (McArdle, Katch, & Katch, 1991)。而鑑於台灣人缺 乏規律運動習慣比例有偏高的事實,會是以心肺適能的衰退最為嚴重,

因此有必要正視改善心肺適能的問題(方進隆,1993)。

WHO 將認知功能視為健康相關生活品質的主要組成成分 (Lox, Martin Ginis, & Petruzzello, 2006)。認知功能或認知是指大腦功能,它亦 可為人類訊息處理流程的統稱。具體而言,認知功能可包含記憶、關連、

比較、抽象推理、空間能力、問題解決、決策、整合及溝通等範疇;而 以訊息處理流程層面來說,可包含注意力、工作記憶、訊息處理速度、

及知覺等範疇 (Herrmann, Yoder, Gruneberg, & Payne, 2006; Spirduso, Francis, & MacRae, 2005)。雖然認知功能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許多證據顯示認知功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衰退 (Birren & Schaie, 2006)。Park 等 (2002) 指出,工作記憶、短期記憶、長期記憶及處理速 度等認知功能在 50 歲後下降,其功能並隨年齡呈線性衰減。其他如邏輯 記憶、面孔再認、或文字回憶等認知功能也相同的衰減現象 (Salthouse, 2003) 。 這 些 認 知 功 能 衰 減 會 導 致 發 展 如 阿 兹 海 默 症 (Alzheimer's disease)、血管型失智症 (vascular dementia),甚至是其他種類失智症 (dementia) 的機會,而這些失智症狀在老年族群尤常發現 (Backman, 2008)。

老年人健康問題,在目前文明病充斥的現代化及坐式生活型態中更 顯重要。藉由培養規律的運動習慣來預防老化,延緩退化性疾病及減少 醫療經費支出,是目前各國最迫切的議題之一。近年來,運動介入計畫 已經成為改善身體適能、預防疾病和追求生活品質之主要方式,許多運 動科學專業人士都積極探討該如何給予正確的運動處方,對人類疾病或 獨立生活上能有最大的改善(林作慶,1996)。

5

預防重於治療,如何改善與維持老年人認知表現是值得探討的領 域。適度增加身體活動或從事規律運動可以減緩老化引起的認知功能衰 退現象 (Cabeza, 2001)。研究指出攝氧能力與老化造成的大腦組織流失有 負相關,攝氧能力越好,其腦部的神經組織密度也越高 (Colcombe 等, 2003) ,可促進認知功能。此外,運動能增加神經導致的滋養因子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 (Cotman & Berchtold, 2002)、神經細胞 新生、血流量 (Pereira 等, 2007) 和減少氧化壓力 (Kiraly & Kiraly, 2005) 來保護與增加腦部功能。

今日,太極拳逐漸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是一種男女老少皆宜的運 動,不受場地的限制,室內外均可從事的一項運動 (Cheng, 1999;Li, Hong

& Chan, 2001;藍青、賴金鑫,1994)。近來的科學研究亦證實,從事太 極拳運動可改善心臟呼吸系統的功能,並增進肌肉的張力、體液與細胞 免疫力、新陳代謝、以及心智的調控等功能 (Audette 等, 2006; Taylor-Piliae, Haskell, Waters, & Froelicher, 2006a; Wolf 等, 2006)。因此太極拳已普及為 中老年人與一般民眾促進身體健康的運動。根據相關研究顯示,太極拳 的動作型態結合肌力耐力等的強化、平衡訓練、姿勢統整及心靈專一,

因此太極拳運動,一直被認為對老年人有相當好的效果 (Wu, 2002;堀,

2007)。

雖然伴隨年紀增長會有老化的問題,延緩老化就成為值得研究課 題。大腦神經科學的研究在近年來快速的發展,許多研究皆希望了解大 腦組織的功能及相互間的作用,而大腦的認知功能,其中包括反應能力、

注意力、記憶、問題解決及知識獲得等,特別是腦科學家關注的部分。

過去有關利用腦磁圖探討從事太極拳老年人對大腦認知功能之研究稀 少,因此本研究利用體適能和認知能力測驗與腦磁圖儀來探討有無規律 太極拳運動對老年人體適能與認知功能變化之情形,比較老年人與大學

6

生體適能和認知功能之差異,並觀察體適能和認知功能之相關。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