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1 磁性鐵氧化物 磁性鐵氧化物 磁性鐵氧化物 磁性鐵氧化物 .1 氧化鐵氧化鐵氧化鐵 氧化鐵基本性質基本性質基本性質 基本性質 .1 氧化鐵氧化鐵氧化鐵氧化鐵基本性質基本性質基本性質基本性質

2.1.3 磁學特性 磁學特性 磁學特性 磁學特性

2.1.3.1 磁性材料分類磁性材料分類磁性材料分類磁性材料分類

物質在磁場中可被磁化的稱為磁性物質,磁性(magnetism)可分為好幾種,各具有 不同的磁性結構,磁性物質每單位體積(1m3)所含之磁矩稱作磁化強度(magnetization intensity, M),假設磁場為 H,則兩者關係:

M = χ H (2.1) χ:磁化率(magnetic susceptibity), henry/m

χ與μo(導磁率)之單位相同,因此可用μo為單位來量度χ。此量度的磁化率稱作相對

磁化率(relative magnetic susceptibity, χr),可依χr的各種變化形式來解釋物質的磁性結 構,以此觀點可將磁性分為下面五類:

(1) 反磁性(diamgnetism)

反磁性呈現的磁化與外加磁場方向相反,磁化率為負,χr之値約在 10-5~10-6, 為一種弱磁性,而導磁率略小於 1,如果物質中有磁原子,則磁原子所顯現的順磁 性會很輕易的掩蓋反磁性。典型的反磁性材料有 Cu、Zn、Si 和具 NaCl 晶型結構之 無機材料與大部分有機分子等。

(2) 順磁性(paramagnetism)

與鹽類、部分金屬...等。

(3) 鐵磁性(ferromagnetism)

鐵磁性材料有強烈的交互作用在原子與相鄰原子之磁陀間,導致磁陀彼此之間 (4) 反鐵磁性(antiferromagnetism)

反鐵磁性也屬於弱磁性,與順磁性一樣,具有小而正的磁化率,溫度對磁化率

(5) 陶鐵磁性(ferrimagnetism)

陶鐵磁性是由 Neel 所提出,此類的材料在宏觀上類似鐵磁性的行為,磁離子佔 有兩種的格子位置(A 與 B),由於 A 和 B 位置的磁陀間具有強烈的負交互作用,假 設 A 位置的磁陀指向正向,則 B 位置的磁陀即指向負向,因為 A 和 B 位置的磁離 子數目及離子的磁陀大小皆不相同,故產生淨磁矩,即為自生磁化。當陶鐵磁體在 溫度升高時,磁矩排列會受到熱擾亂,自生磁化便會減少,達到居里溫度時,磁矩

的排列會完全雜亂,自生磁化也隨之消失。典型的陶鐵磁體有一結構通式 MO.

Fe2O3,M 為二價的金屬離子,如 Mn、Ni、Fe、Co、Mg...等。

圖 2-2 Fe2+和 Fe3+在 Fe3O4中旋轉磁力矩組態示意圖(邱意為,2005)

表 2-3 Fe2+和 Fe3+在 Fe3O4單位晶胞中磁力矩之分佈(邱意為,2005)

八面體格子位置 四面體格子位置 淨磁力矩

2.1.3.2 磁滯曲線與磁區磁滯曲線與磁區磁滯曲線與磁區磁滯曲線與磁區 而沿著曲線 OABC 變化,最終達到飽和磁化(saturation magnetization,MS)。在圖中 OA 的範圍內,磁化的過程是可逆的,也就是說,當磁場消失後,磁化便會回復為零。曲線 (hysteresis loop),如圖 2-5 所示。

基本上,可以由保磁力的大小來區別軟磁與硬磁的材料,根據定義來說明,保磁力

(1) 多磁區(multidomain)

(3) 超順磁區(superparamagnetic domain)

當磁性材料粒徑小於 DP時,熱效應的影響會導致材料消磁,造成保磁力為零,這 種材料在較弱的磁場中即可呈現磁飽和狀態,且不會有磁滯的現象產生。

不同磁性材料的單磁區臨界半徑 DS與超順磁區的臨界半徑 DP都有所不同,圖 2-8 為各磁性物質的粒徑對保磁力之關係圖。一般來說,飽和磁化量只與材料的種類有關,

與粒徑無關(麥守義,2005)。

圖 2-3 經過磁壁之磁力矩自旋示意圖(Cullity, 1972)

圖 2-4 磁力矩與磁壁隨磁場強度變化示意圖(Cullity, 1972)

圖 2-5 材料磁化狀態與外加磁場之磁滯曲線關係圖(Cullity, 1972)

圖 2-6 磁區結構與材料粒子大小關係圖(陳育裕,1998)

圖 2-7 保磁力(HC)與顆粒大小關係圖(Cullity, 1972)

圖 2-8 各磁性物質的粒徑對保磁力之關係圖(Cullity, 1972)

2.2 SiO

2

/Fe

3

O

4

顆粒 顆粒 顆粒 顆粒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