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積體電路測試 (IC Test)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33-37)

第二章 晶圓製程與晶圓測試

2.3 積體電路測試 (IC Test)

積體電路測試 (IC Test)乃是於IC構裝後測試構裝完成的產品之

性功能作分類(即分Bin),作為 IC不同等級產品的評價依據;最後 並對產品作外觀檢驗(Inspect)作業。而積體電路生產中的幾項重 要測試:參數測試(Parametric Test)、晶圓測試 (Wafer Test)、封裝測 試 (Package Test)、可靠性測試 (Reliability Test)。

2.3-1 參數測試 (Parametric Test)

晶圓(Wafer)的生產以LOT為單位,一個LOT大約是50片晶圓。當 晶圓做好之後,晶片尚未切割之前,必須先進行參數測試(Parametric Test)。這個測試所使用之測試電路被放置在晶圓中,晶片與晶片之間 的路徑上,成條狀排列。肉眼難見,用放大鏡比較容易清楚看到。生 產工程師會從五十片晶圓中,抽出若干片進行檢查,檢查這些測試線 路的電流、電壓和延遲時間…等等特性, [在一片晶圓中有數個地方 設有參數測試電路 (Parametric Test Circuit)],假設如果有晶圓不能通 過既定規格[或者是超過一定比例的晶圓不能通過IC測試],那麼整個 Lot的晶圓都可能會被視為不良品,而予以銷毀。如果參數測試 (Parametric Test)過關,再經過(Wafer Test)之後,就是晶片的切割 (Dicing)與分離,由於切割必然經過晶片與晶片之間的路徑,測試線 路必然遭破壞。由於測試線路已完成其任務,所以也就無所謂。

2.3-2 晶圓測試 (Wafer Test)

在晶圓製造完成後,便需進入晶圓測試的階段,一般常見的晶圓 測試製程如圖 2-5 [12]所示。晶圓測試是利用測試機台與探針卡(Probe

Card)來測試晶圓上每一個晶粒,以確保晶粒的電氣特性與效能是依 照設計規格製造出來的。測試機台經過特殊設計,其檢測頭可以裝上 以金線製成細如毛髮的探針(Probe),探針是用來與晶片上的銲墊(Pad) 接觸,以便直接對晶片輸入信號或偵讀輸出值。在進行晶圓測試的逐 一檢測時,若晶粒未能通過測試,則此晶粒將會被打上一記號以作為 不良品的標示;針對檢測結果不良的晶粒,有些晶粒(如記憶體晶粒) 在設計時即保留修補區塊,便可經由雷射修補的製程將晶粒修補為功 能正常的晶粒。而後進行晶片切割和分離時,這些屬於不良品的晶粒 將會被篩檢出來,而不進行後續的封裝製程;經由晶圓測試的結果,

功能正常的晶粒才進入下一階段的封裝製程。此外這些測試結果,亦 可回饋給設計與製造廠商進行分析,以作為未來設計效能與良率提昇 的參考依據。

客戶 待測品

運送 入庫 上線 備料

晶圓針測 (CP1) H

雷射 修補

電性 抽測 (CP2)

烘烤

PASS

Hold

出貨前 抽驗

產品入庫

出貨 運送客戶 客戶 待測品 PASS

運送 入庫 上線 備料

晶圓針測 (CP1) H

雷射 修補

電性 抽測 (CP2)

烘烤

PASS

Hold

出貨前 抽驗

產品入庫

出貨 運送客戶

PASS

如圖 2-5 晶圓測試流程

資料來源:清大工工;工研院 IEK-ITIS 計畫整理(2003/10)

2.3-3 封裝測試 (Package Test)

通過晶圓測試的所有晶片,會被送往封裝工廠,進行封裝工作。

晶片被置於腳架(Lead Frame)上,打上Bonding,以熱熔之塑膠封蓋,

再冷卻打上標記。完成這些步驟已現成型之IC會被送回測試部門進行 Package Test。這次測試,雖然方法不同,但測試之項目仍與晶圓測 試相同。Package Test的目的是在確定IC經過Bonding和冷熱變化之後 是否有任何失誤或不良。雖然測試之項目甚多,但因高度自動化,一 顆IC只需幾秒左右即可通過一切Package Test。所有沒有問題的IC,

至此便可進行自裝並出貨給客戶。

2.3-4 可靠性測試 (Reliability Test)

為了保證IC生產之長期品質,品管部門的人員會對所有量產之IC 產品中抽取若干樣品,進行長時間之可靠性測試 (Reliability Test)。

這些測試包括Latch Up測試,溫度循環測試,高溫貯存測試,濕度貯 存測試等。進行這些測試的原因無他,最主要就是保證IC具有良好長 期而穩定之品質,並由不良品之發現來改善製程,提高生產良率。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33-3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