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貝多芬《第一號交響曲》主題動機手法分析

第一節 〈第一樂章〉

20

Section II

Phrase 1 d 136 – 143 4 + 4

21

22

的呈現,動機 c 同時也是推進和聲的要角。在 Phrase 2 中,動機 b 以倒影的型態 在第 5 至 7 小節的長笛、低音管、法國號及中提琴聲部出現。Phrase 1 中因為動 機 c 的半音上行而游移不定的和聲,在 Phrase 2 中藉著動機 b 的特徵(分解三和 弦)而穩定地停留在 C 大調的屬和弦上。最後在第 12 小節處,主題動機的運用 再次扮演了推進音樂的關鍵,動機 d 在最後一刻的出現將音樂帶回 C 大調主和 弦上,呈示部接著開始。

【譜例 3 – 1 – 1】

23

此外,《第一號交響曲》導奏的不同之處在於,其中所運用的素材並不只局 限於導奏中使用,而是在後續的音樂中,皆可以看到這些素材被賦予重要音樂功 能並重新運用的現象。經由主題動機的分析發現,因為主題動機本身具有不同的 音樂特徵(如音型、和聲、節奏),〈第一樂章〉導奏可以分做兩部分加以說明。

第一部分為表格中的 Phrase 1,在此透過三次動機 c 的運用,音樂依次從 F 大調、C 大調及 G 大調的屬七和弦開始,行進到不同調性上的主和弦。主題動 機 c 的半音上行特徵,在連續的運用下令和聲產生急遽的變化。

導奏的第二部分即 Phrase 2,在經過前四個小節中不斷轉變的調性之後,此 部分穩定地停留於 C 大調的屬調 G 大調之中,並且直到第 12 小節,才由動機 d 引入主調。Phrase 2 主要以第一及第二小提琴所演奏的旋律構成,和這段旋律在 第 5 至 6 第小節形成對位關係的則是出現於長笛、低音管、法國號與中提琴動機 b,也就是具有分解三和弦特色的音樂素材。

導奏中的第一部分強調「屬和弦的進行是推進音樂的重要關鍵」,而促成這

24

25

題第一次的呈示後,馬上他便應用動機所具有的特色來發展主題,讓這個第一主 題更多地呈現出動機的功能及其運用的方式。例如在第 17 至 19 小節,主題藉由 動機 c 的半音上行和動機 d 的五度下行特徵,轉移到了 d 小調上;而第 25 小節 開始,主題被縮短且在屬調上被重複,亦加快了音樂律動,為接下來的過渡樂段 鋪承。故此處也是貝多芬以「主題動機為核心」之創作手法的重要展現。

【譜例 3 – 1 – 2】

26

2. 過渡樂段、第二主題與結束主題

到了過渡樂段,可看到在主調上的旋律實為主題動機的重組,且將調性轉入 屬調 G 大調上的樂句(第 41 至 44 小節),其素材也來自動機 a。

【譜例 3 – 1 – 3】

27

第二主題與結束主題中同樣可以看到以主題動機為核心來建構音樂的手法。

除了調性的轉變之外,第二主題通常可能會引入新素材增加和第一主題的對比。

但在此,貝多芬卻再次利用了主題動機的重組進而創作出同樣具有對比性,但卻 源自於同一素材的主題(詳請見譜例)。

【譜例 3 – 1 – 4】

同樣的手法在結束主題依舊可見,從第 77 至 87 小節這個過門裡,不斷地可以 看到五度下行音型在大提琴、低音大提琴以及半音上行的和聲在木管聲部的出現。

【譜例 3 – 1 – 5】

28

三、發展部

第 110 小節為發展部的開始,可分為兩個段落及一個回歸主調性的過渡樂段,

音樂素材亦主要出自主題動機。各段中以調性特徵來區分不同的樂句,發展部開 始及進入過渡樂段的兩個樂句中,調性都是呈現持續轉調不穩定狀態。

在貝多芬的設計裡,發展部中主題動機的重新組合與變奏,調性上也不斷地 游移轉換,但這些都還不是樂曲張力最高潮之處。從導奏到呈示部中的動機使用 可發現,〈第一樂章〉裡屬和弦往主和弦解決的模式亦是此曲重要的和聲語彙之 一,而這樣的語彙在貝多芬的手法下,又能緊密地與各個動機結合。因此在此處 可見,當調性準備回歸到主調的再現部之前,在如此重要之處,音樂張力的建構 和釋放又完全地和主題動機的使用緊緊相連。

從第 160 小節開始,弦樂所演奏音樂來自動機 a,第 162 小節與之回應的木 管音樂則來自動機 d。自第 160 至 174 小節,音樂相對於發展部,穩定地停留在 a 小調上,但為了回到 C 大調上,動機 c 在此發揮了一個極為關鍵的作用。當樂 團停留在 e 上並開始漸弱時,長笛、雙簧管與低音管又透過半音上行到了 f,接

29

著透過動機 b 與動機 d 的使用,貝多芬巧妙地運用主題動機,將屬和弦到主和弦 這個重要的和聲語彙再一次呈現,讓游移調性回歸主調,達到整個樂章的高潮。

而同時這個過渡樂段也完全是第一主題的變形,這樣的樂段無疑精妙地展現了貝 多芬以四個主題動機作為樂曲核心的創作手法。

【譜例 3 – 1 – 6】

30

四、再現部與尾聲

再現部以力度記號 ff 的樂團齊奏展開,至此方完全展現了素材透過發展後所 積累的音樂能量。與呈示部相比,再現部更多地展現作曲家堆砌張力的手法及意 圖,音樂在這裡顯得更加奔放,如第 188 小節開始的長樂句。在這十個小節的長 樂句中,又再一次看到動機 c 與 d 不斷地透過和聲變化累積音樂張力,它連接了

31

前段宏偉的樂團齊奏與過渡樂段,並且快速導入第二主題。再現部原則上是呈示 部在主調性上的重現,但貝多芬透過這十小節的鋪承,讓音樂不僅只是單純地反 覆,因為再現部中第二主題通常不會轉調,因此一個新的過渡樂段則完全能增加 和第二主題之間的對比性。另一方面,當動機 c 與 d 不斷地出現時,其作為核心 的重要性也再次在音樂中應證。

【譜例 3 – 1 – 7】

32

尾聲裡可以再一次看到主題動機的重要性。動機 b 是一個具有分解三和弦特 徵的樂思,它作為重要的角色第一次出現是在導奏中的第 5 小節,再來是在第二 主題。接著是再現部之前的四小節(第 174 至 177 小節),最後就是從第 259 小 節開始的尾聲。

動機 b 這個不太起眼的樂思每到樂段結尾之處,就會發會和動機 c 與 d 一樣,

促使和聲轉變並延續音樂張力的功能。尾聲的 Phrase1(第 259 至 276 小節),

是銜接再現部結束主題與尾聲 Phrase2 的重要樂句,它首次出現於呈示部中的第 106 至 109 小節。與之不同的是,呈示部中的樂句僅使用了動機 b,而在尾聲處 貝多芬則加入動機 a,並且擴張這個原先僅有四小節的樂句。因此第一主題在呈 示部中三度以三種不同調性呈現的模式又在此出現,這種透過主題動機嚴密組織 音樂的方式即是貝多芬主題動機手法的展現。在這樣的手法下,所有的段落幾乎 都由主題發展而來,因此也更有利於貝多芬在音樂中的關鍵之處釋放先前由動機 發展所累積的張力。

【譜例 3 – 1 – 8】

33

3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