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篇 第一篇 第一篇 (第一樂章 第一篇 第一樂章 第一樂章 第一樂章) 敘事小調 敘事小調 敘事小調 敘事小調

第五章 演奏風格與詮釋 演奏風格與詮釋 演奏風格與詮釋 演奏風格與詮釋

第一節 第一篇 第一篇 第一篇 (第一樂章 第一篇 第一樂章 第一樂章 第一樂章) 敘事小調 敘事小調 敘事小調 敘事小調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演奏風格與詮釋 演奏風格與詮釋 演奏風格與詮釋 演奏風格與詮釋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篇 第一篇 第一篇 (第一樂章 第一篇 第一樂章 第一樂章 第一樂章) 敘事小調 敘事小調 敘事小調 敘事小調

在這個樂章,為了表現敘事小調的風格特質,作曲家藉由不規則的拍號變化 以及各種不同節奏的組合,表現出敘事小調的趣味,且樂曲中經常會聽到各種張 力的變化及拉扯,像是音符的長度以及力度的變化等,因此演奏時,這些張力變 化必須做得明顯。而這個樂章另一個困難之處就是節奏跟拍號比較複雜,所以必 須熟悉節奏的韻律感以及熟練不斷變化的拍子。

此樂章開頭有如序奏般,鋼琴先奏出低音長音並持續了 4 個小節,為接下來 的小提琴即興鋪陳氣氛。第 2-4 小節是小提琴的即興,作曲家在小提琴的部分做 了非常清楚的強弱記號標示,演奏時除了力度對比需明顯,近橋奏(sul ponticello) 的聲響需誇張且突兀的演奏出來。第 2 小節第二拍的雙音不能過重,強調加上重 音的旋律高音,才能表現出高低聲部的對比,第三拍的顫音(tremolo)漸強的效果 需要誇張明顯,並演奏得比時值再長些,維持第一小節的張力。第 3 小節第三拍 泛音(Harmonic)的拍子需拉滿兩拍後,左手才能從升 F 的泛音開始滑奏(Glissando) 到第 4 小節的高音,因此這個升 F 泛音,需演奏的清楚些。(見譜例 5-1)

第 6 小節第一拍的高音需具有穿透力,不然很容易被鋼琴的和弦蓋住,第 7 小節,作曲家在低音裝飾音寫了左手撥奏,筆者認為這裡改用弓拉奏,音樂上會 較有一氣呵成的感覺。(見譜例 5-2)

譜例 譜例譜例 譜例 5-2.

第 10 小節雖然每個音都標示點,但實際上在小提琴的演奏法上,這麼快的 速度很難演奏跳弓,所以將音符拉短、顆粒清楚即可,貼著絃演奏也有助於表現 重音,速度上可由慢漸快到第 11 小節。(見譜例 5-3)

譜例譜例 譜例譜例 5-3.

第 14-15 小節是一個小高潮,藉由第 14 小節的上行音階,樂曲進入活潑地 中板(Moderato con moto),所以這小節的漸強要夠,並讓音樂有往前走到第 16 小節的感覺。第 15 小節是全新的素材,小提琴的部分和鋼琴的節奏形態完全一 樣,而兩個聲部的重音剛好重疊構成這一小節的旋律,因此重音的音符小提琴弓 要拉飽滿,以下半弓演奏為主,弓速可慢些讓弓咬緊弦。這裡的拍號的記法是五 拍三拍五拍,在演奏的時候可以稍微強調拍子的感覺,聽起來才不會一片吵雜。

(見譜例 5-4) 譜例譜例 譜例譜例 5-4.

第 19 小節開始進入稍快板(Allegretto),音樂進入了說與唱交錯的樂段。雖 然拍號不斷改變,但是節奏脈動非常穩定,曲子也變得較活潑往前。仔細觀察譜,

作曲家對於聲音的咬字很注重,大部分的八分音符都加上了重音記號,因此顆粒 需清楚不能拉得太黏,可以貼著絃跳弓,想像成說故事般,字字清晰;在樂章中,

若加了圓滑線(legato)的音符,像是第 29、31、38、42、60、69、73 等小節,演 奏時可想像成吟唱旋律,演奏的連貫些,其中,第 31、42、60 和 73 小節,作曲 家有畫三個音一弓的旋律,這些旋律更需演奏的圓一些,並加一些滑音潤飾。

另外,有加上突強記號(sf)的八分音符,需演奏得短促有力,可用多一點弓 並加快弓速。作曲家常常要求近橋奏,靠橋的聲音需演奏明顯才能在音色上有所 區分。很多的長音,如譜例 5-5 所圈的,作曲家會要求突強後馬上弱下來,而後 迅速的做漸強,這樣的力度必須靠弓速變化來表現,在要漸強時突然的加快弓速,

製造出拉扯般的音色,撥絃的部分也需注意音量不能太小。(見譜例 5-5) 譜例譜例

譜例譜例 5-5.

第 79 小節雖然作曲家沒有標示漸慢(ritardando),但這一小節的最後三個八 分音符在演奏上可以做一點漸慢,因為從樂句上來看,這個地方是句尾,且第 80 小節開始,曲子也進入了最後的尾聲。最後一小節的三個雙音要拉得渾厚,

在高潮中結束整個樂章。

這個樂章以說話、口白式的素材為主,吟唱旋律的素材比較少,演奏上也和 原本小提琴習慣的演奏方式差異不大,但在音色的掌控上,比起注重漂亮的音色,

應著重表現戲劇性效果,舉例來說,樂章中有很多像譜例 5-5 所圈的拉扯般的聲 音,漸強需做的完整且立體,音色可以像喊叫聲一樣刺耳尖銳,在演奏這樣的音 符時,可以用小提琴去揣摩同樣是拉絃類的傳統樂器-二胡的聲音,比起小提琴,

二胡的弓與絃的接觸更緊密,並能做出更具張力且富戲劇性效果的聲音,亦剛亦 柔,因此揣摩二胡的音色對於拿捏聲音張力變化的多寡很有幫助。

這個樂章另外一個困難的地方是節奏的掌控,除了拍號變化讓演奏者容易算 錯拍子,小提琴與鋼琴部分多變的節奏,像是切分音或是弱起拍子都大大增加了 兩個樂器間合奏的難度,在練習這首曲子時,兩個樂器本身必須對節奏變化非常 的熟練,掌握住節奏的韻律才能夠順利的互相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