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期研究計畫

第三章 各期研究結果與討論

3.3 第三期研究計畫

本研究第三年計畫乃接續第二年期所建立之 PCM 績效評估模式,進 行績效評估模式之應用,以提供業主量化指標,作為評估 PCM 服務績效 之工具,並以實例驗証分析,回饋修正本研究之評估模式,進一步訂定PCM 績效之評估指標及績效等級,作為業主日後選擇PCM 顧問之參考。

3.3.1 研究成果

ㄧ、評估指標訂定

本研究以PCM 服務品質模式為理論基礎,建立 PCM 規劃、設計及施 工等三個階段之服務品質模式,進而定義 PCM 服務品質之缺口及構面,

並結合「機關委託技術服務廠商評選及計費辦法」、「臺北市政府所屬各 機關公共工程委託廠商辦理技術服務品質評鑑作業程序」、PCM 案例合約 規定項目及相關文獻,歸納績效評估指標。各延伸構面之解說如下所述:

1. 向上溝通

PCM 顧問若能夠與業主充分溝通,就可更加了解業主確實的期望服 務。而廠商可依靠向上溝通,定期將月報以及相關之會議記錄整理、建檔 呈報給業主審閱,使業主能清楚掌握專案成果,業主若有不滿意之處就能 及早反應給PCM 顧問,以提高業主對服務之滿意度。因此本研究在規劃 階段選用「計畫需求協調與整合」;在設計階段選用「設計報告之擬定與

面之評估指標。

2. 訂定目標

訂定服務品質目標,不僅能夠確保服務廠商確實了解業主之期望需 求,並能提供 PCM 顧問有明確的工作目標,如此可保障施工過程之品質 及確保工程品質符合業主之期望;此外,PCM 顧問還需對工程之進度及成 本做仔細的管控,來確保工程完工如期及造價如度,以符合業主之期望。

因此本研究在規劃階段選用「可行性方案比較研究」;在設計階段選用「計 畫總進度表之編擬」、「施工可行性之審查」;在施工階段選用「進度管 制及成本控制」、「品管作業之查驗」,做為此構面之評估指標。

3. 任務標準化

欲將業主的認知轉換成明確的服務品質標準,需要依靠工作的標準化 或程序化,如此才能確保專案結果與業主所期望之結果相符合,因此必須 要訂定有完善標準作業規範。因此本研究在規劃階段選用「進度成本計畫 綱要之審查」、「品保計畫綱要審查」;在設計階段選用「基本設計規範 準則之擬訂」、「施工規範及特定條款編擬」;在施工階段選用「施工圖 說之擬訂」、「標準作業規範之訂定」,做為此構面之評估指標。

4. 團隊合作

工程進行順利與否與參與人員合作程度有很大的關係,PCM 顧問與業 主同心協力為共同的目標努力,對整體工程有正面的助益,而 PCM 顧問 與參與工程之規劃設計顧問、施工廠商彼此間,也要有量好的溝通協調管 道,促使各廠商間團結合作避免工程界面發生問題。因此本研究在規劃階 段選用「規畫顧問之協調」;在設計階段選用「設計顧問之協調」;在施 工階段選用「承包廠商之協調」,做為此構面之評估指標。

5. 技術勝任性

PCM 顧問執行工作時,需要有足夠的知識及技能才能提供良好的服務 品質,因此必須考驗 PCM 顧問之專業能力。本研究在規劃階段選用「規 劃報告之審查」、「設計顧問之遴選」;在設計階段選用「設計圖說之審 查」、「價值工程之分析」、「承包廠商之遴選」;在施工階段選用「引 用替代工法之時機」、「變更設計管理之執行」,做為此構面之評估指標。

6. 監督控制

PCM 顧問建立完善之監督控制系統能確保工程結果符合業主的要求 及期望,做好管理的工作,才能使工程如期如度的完成,並在施工期間避 免發生災害,保障施工人員的健康與安全。因此本研究在規劃階段選用「規 劃進度之監督及審查」;在設計階段選用「設計進度監督及審查」;在施 工階段選用「施工進度及成本監督及審查」、「品管及安衛稽查與改善追 蹤」,做為此構面之評估指標。

7. 權責劃分

由於 PCM 和規劃設計顧問及營造廠商之間並無實際職權督導承包,

甚至期間會有對立的關係存在,因此若無業主充分授權,則 PCM 顧問無 法以業主的角色對工程下決策,PCM 顧問也無法確實掌握工程之最終目標 為何,使得PCM 顧問無法達到預期之功效,而此問題則需經由 PCM 顧問 及業主雙方溝通協調,以明定雙方工作權則後才能解決。因此本研究在規 劃階段選用「PCM 與業主權責之釐定」;在設計階段選用「PCM 與各設 計顧問權責之釐定」;在施工階段選用「PCM 與各承包廠商權責之釐定」,

做為此構面之評估指標。

8. 水平溝通

PCM 顧問與規劃設計顧問及營造廠商若沒有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會 造成工程品質及成果與業主原本的期望服務有所出入,對工程之成本、進

度及品質都會有很大的影響,界面協調之工作事項主要包含1.空間衝突、

施作衝突、2.時間衝突、3.完成品或半成品之保護。因此本研究在規劃階 段選用「規劃顧問之協調」;在設計階段選用「設計顧問之協調」;在施 工階段選用「施工界面之協調」,做為此構面之評估指標。

二、PCM 服務績效排序之建立

PCM 各階段服務評估指標彙整詳表 16~18 所示。本研究以施工階段 為例,利用最佳化軟體GAMS 依據前述模式撰寫程式,分別計算本研究所 蒐集施工階段之16 個案例,依其目標達成程度值大小對各案例進行排序,

排序結果如表19 所示。

經由差額變數分析,可知各案例中各指標尚可改善之空間,唯有將這 些改善空間消除後,該案例之目標達成程度才可達有效率。在分析過程 中,可得知那些指標項目需要改善、如何改善,以及可改善之空間,提高 專案目標達成程度值。各案例指標之差額變數如表20 所示。

若差額變數值不等於0 即表示該指標未達有效率狀態,PCM 顧問需針 對此指標之評估項目加強管理。其值愈大意味著所需改善之空間愈大,對 專案整體績效影響也愈大。以施工階段專案1 為例:除了指標 5 之差額變 數為0 之外,其餘皆不為 0,其中又以指標 3 及指標 4 之數值較大,表示 PCM 顧問在「履約界面之協調及整合」及「工程變更應變之能力」兩指標 改善之空間最大,欲使專案績效成長,需先針對此兩指標做改善,其改進 方法為加強 PCM 顧問之專業能力,並建立完善之工安處理機制。綜合上 述案例各指標差額變數出現次數統計,可知有超過65%的專案因「履約界 面之協調及整合」與「工程變更應變之能力」導致績效不佳,由此可知台 灣PCM 顧問在此二項指標應有較大之改善空間;而發生頻率最低的是「品

管安衛之查驗及追蹤」與「施工進度之查核」,只有 31.25%及 37.5%的專 案在此指標出現問題,表示大部分的 PCM 顧問對於品管安衛及施工進度 皆能有效監督執行。

前述專案目標達成程度計算所得指標權重為各專案對自己績效表現 最有利之最佳權重,因不同案例之最佳權重組合不同,本研究考慮以其他 專案之立場來評估,將各案例之最佳權重予以平均,所得之平均權重則不 再是單一專案之相對權重,而是適用所有專案之絕對權重,最佳權重為專 案之自我評估,而平均權重為同儕評估,因此可以作為訂定專案評鑑各指 標權重之參考。

由 GAMS 以原問題(Primal)重新求解後,可以獲得各專案之最佳指標 權重。將各專案同一指標之最佳權重取平圴,以代表該指標在評估專案中 所占權重,再將評估指標之平圴權重以百分比表示。各指標權重之百分比 計算如表21 所示。

三、PCM 服務等級之分類

獲得 PCM 專案目標達成程度排序之後,必須予以適當分類,為使結 果能於實務上應用,本研究乃藉由 SOM 網路之聚類功能予以初步聚類,

以專案之5 個指標為輸入變數,將案例依據各指標之交互影響關係,映射 至2 維拓撲圖中,檢視拓撲中各樣本之聚類情形,距離越接近之案例表示 其特徵向量越相似,其績效等級愈接近,因此可依此分佈情況予以聚類。

經由 3*3、4*4、5*5、6*6 等拓撲圖交叉比對之後,可以初步區分出 5 個 等級,如圖 21 所示。其分群動作為人為主觀進行,每個人進行分群可能 會有些許差異,但經由對照FDEA 排序後可得到一致之等級分類。

拓撲圖中的聚類可以代表專案之績效等級,但是拓撲圖之座標並不具

有物理意義,無法依據拓撲之分佈位置判斷各聚類間之相對優劣關係,因 此必須參考前節專案目標達成程度之排序結果,以決定該聚類所代表績效 等級之相對良窳。專案等級之初步分類結果與專案目標達成程度排序相互 對照,可將五聚類結果作等級之訂定,如表22 所示。

施工階段之 FDEA-SOM 分析流程如下:專案 4 雖然在專案等級之聚 類結果屬於次佳群集,然而在專案目標達成程度中排名為第 9,績效表現 比專案8、16 差,由於專案目標達成程度之結果乃由線性規劃求得之精確 解,因此有足夠理由相信:專案4 可能人為主觀分類之誤判,必須予以修 正,將專案4 之績效等級由第二級調整至第三級;同理,專案 3 績效排序 15,理應為等級最差之群集,應將專案等級聚類之結果由等級 4 調整至等 級5,調整後如圖 22 所示。

經由 FDEA-SOM 流程分析之後,可以獲得 PCM 績效等級之評分標 準,業主可以由前述之指標權重計算 PCM 專案之得分,對照等級評分標 準,即可判定PCM 專案之績效。

依循上述相同之分析程序,可以得到規劃階段與設計階段 PCM 服務

依循上述相同之分析程序,可以得到規劃階段與設計階段 PCM 服務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