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伍章 第伍章 第伍章

第伍章 糧食安全對中國 糧食安全對中國 糧食安全對中國 糧食安全對中國建構 建構 建構 建構「 「 「 「東協十加一 東協十加一 東協十加一 東協十加一」 」 」 」之影響 之影響 之影響 之影響

中國與東南亞國協國家在東協十加一的建制當中,有著許多與糧食安全有關 的合作項目,包括從自由貿易區當中的糧食貿易項目、相關貨物的關稅優惠,以 至於到納入日、韓兩國所共同合作的地區糧食安全風險共同防範建制,希望能藉 此與東亞地區其它國家合作,以降低糧食供需上可能產生的風險。除直接地以糧 食安全為合作核心的項目之外,在東協十加一建制之外,中國與東南亞國協國家 之間也有如大湄公河次區域計劃的合作,亦與農業的生產及糧食安全有關,如何 針對大湄公河區域的水利與經濟發展進行合作,影響著周邊鄰河國家的糧食生 產,進一步即影響到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糧食貿易與合作,甚至是共同的糧食安 全問題。

雙方建立了諸多關係到糧食安全的合作,但對中國而言,糧食安全這樣一個 議題,於中國對東協的整體外交戰略中置於怎麼樣的地位,又對中國在建構東協 十加一這樣一個國際建制與參與國際建制上有怎麼樣的影響,將是本章將透過分 析中國整體對東協外交戰略內容來進行探討的問題。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糧食安全在中國之東協政策中的地位 糧食安全在中國之東協政策中的地位 糧食安全在中國之東協政策中的地位 糧食安全在中國之東協政策中的地位

中國與東南亞國協自 1991 起建立正式對話管道以來,陸陸續續展開了各種 議題的合作與協商。從政治上互信機制的建立,到地區共同安全上的協作,以至 到中國與東協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其涵蓋的範圍可說相當地廣,在這樣複雜的綜 合性合作建制裡,對身處在其中的中國而言,那一項應該是置於整體對東協外交 政策上的首位,各項議題的優先順序又是如何?本文所關注的糧食安全議題,目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前又應當處於怎麼樣的地位呢?

在中共建政初期,中國與東南亞國家關係並不和睦,以與印尼關係為例,由 於當時印尼政府還受荷蘭等國家的控制,兩國關係極不穩定。1950 年 10 月,

印尼在兩國建交半年後對華實行友好政策,很快印尼政府又宣佈對中華人民共和 國實行貿易禁運。隨後兩國關係又所緩和,1953 年 11 月, 中國、印尼又簽訂了 貿易協定。到了 1955 年雙方又簽訂了第二貿易協訂,而此時中華人民共和國與 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尚無邦交。直到 1967 年 8 月,

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組建東協時,中國內地正發生文化大革 命,美國和前蘇聯亦在東南亞爭奪霸權。此時的東協視中國為共產主義威脅,實 行反華政策,而中國則視東協為反共集團。東協成立後不久,東協中最大並起核 心作用的成員國印尼便宣佈與中國斷交,印尼是當時東協中唯一與中國有外交關 係的國家。此後東協各國紛紛實施對華貿易禁令,中國與東協成員不但沒有外交 關係,也中斷了經濟貿易關係。1

因此,當中共建政初期,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並不算好,直到 1960 年代中 國進入文化大革命時期時,加上國際情勢的冷戰對立氣氛影響,中國與剛建立的 東南亞國協國家之間的關係,非但稱不上好,更可說是針鋒相對。於是雙方,若 想改善關係建立邦交與合作,應當從消除對彼此在軍事安全上的疑慮,方有進一 步往來並將關係正常化的可能性。中國雖在 1975 已正式承認了東協,但雙方關 係並未有實質的突破。在冷戰初期,東協一些國家仍實行著敵視中國、反共和反 華的外交政策,拒絕承認中國,不願與中國建立更為密切的外交關係;一些國家 由於國內政局不穩或對外政策仍依賴美國的原因,他們即使與中國建立了外交關 係,也存在著有敵視中國的外交政策,導致與中國斷絕外交關係或同中國處於對 抗狀況,雙方關係極不正常與矛盾。2直到 1980 年代,中國的國家發展戰略延續

1劉勝湘,「互信的建構與中國—東盟經貿發展」,深圳大學學報深圳大學學報深圳大學學報深圳大學學報( ( ( 人文社會科學版( 人文社會科學版人文社會科學版)))),第 24 卷第 5人文社會科學版 期,2007 年 9 月,頁 55。

2宋鎮照,變動中的中國變動中的中國變動中的中國變動中的中國、、、、台灣與東南亞之新三角關係台灣與東南亞之新三角關係台灣與東南亞之新三角關係台灣與東南亞之新三角關係:::政治:政治政治 vs.經濟政治 經濟經濟、經濟、、發展、發展發展 vs.安全發展 安全安全安全、、、、區域化區域化區域化區域化 vs.

全球化之策略思維 全球化之策略思維 全球化之策略思維

全球化之策略思維(台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2009),頁 230-23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著鄧小平的和平與發展戰略,持續改革開放路線及強調富國強兵的目標。主張「發 展才是硬道理」的宗旨。同時中國國內也因為國民生活水準偏低及資訊流通提 高,而對社會穩定造成衝擊。面對這樣的挑戰,中國為了解決國內經濟與社會問 題,以及國際外交與軍事的挑戰,只有堅持發展,提高國家實力,才能同時面對 國內外因素的挑戰。3

此時中國開始嘗試積極參與國際社會,希望替國內發展建立一個和平穩定,

不受國際社會敵視及干涉的國際環境。再加上 1978 年中國實行改格開放之後,

經濟發展並且日益投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當中,因此發展中國的經濟外交也日益 重要。4對中國而言,外交的主軸也慢慢從意識型態與軍事安全掛帥轉到經濟的 發展與合作為主。但中國的發展也對國際社會帶來疑慮,1992 年美國費城外交 政策研究所亞洲部門主任 Ross Munro 開始提出「中國威脅論」的說法,他認為 美國自菲律賓撤軍、冷戰告終,加上蘇聯解體與中國自俄羅斯處取得先進武器之 後,這些條件提供中國在對外擴張影響力與強化自身國際地位的大好機會。5這 樣一個中國帶給周邊國家與整個國際社會威脅的論調,對東協和其它國家在與中 國的交往上帶來了疑慮,也對中國與東協改善關係、進行合作產生了影響。

1991 年中國與東協正式展開對話機制以來,加上同年中國加入了已有七個 成員國為東協成員國家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積極地參與這些國際活動對中國而言,替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除了與東協的正式對話機制之外,參與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也有利於中國透過 APEC 平台推動與東協國家的關係改善,致力於改善與東協國家的雙邊經貿、政 治關係發展,亦藉此消弭中國威脅論的影響。6中國與東南亞國家關係在這樣的 發展背景下,開啟正式對話機制之後的第一要務,便是先處理雙方在政治與安全

3于有惠,「中共外交政策走向與選擇」,問題與研究問題與研究問題與研究問題與研究,第 43 卷第 1 期(2004),頁 105-124。

4邱宏,「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經濟外交」,西安工程學院學報,第 20 卷第 4 期(2006 年 8 月),頁 459。

5Ross H. Munro, “Awakening Dragon: The Real Danger in Asia is From China,” Policy Review, No.62(Fall 1992), pp.10-16.

6Lai To Lee, “ASAEN-PRC Political and Security Cooperation: Problems, Proposals, and Prospects,”

Asian Survey, Vol.33, No.11(Nov., 1993), pp.1103-1104.

7Amitav Acharya, “Seeking Security in the Dragon’s Shadow: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in the Emerging Asian Order,” Institute of Defense and Strategic Studies, No.44(March,2003), pp.6-11.

Type II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直到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之後,全球的態勢與各國的安全戰略也有了改變,

中共在十六大中對外交戰略持續提及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與共同和平發 展,但其中也提及了國際秩序與國際關係民主化,時任中共總書記的江澤民於會 上的報告中提到:

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始終 把國家的主權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各國 發展友好合作關係,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 政治經濟新秩序。按照冷靜觀察、沉著應對的方針和相互尊重、求同存異 的精神處理國際事務,尊重世界多樣性,促進國際關係民主化,爭取和平 的國際環境和良好的周邊環境。8

另外在中國 2002 年的國防白皮書,「2002 年中國的國防」當中也提到:

亞太地區總體保持和平穩定,依然是世界上最具經濟活力和發展潛力 的地區。加強對話合作,維護地區穩定,促進共同發展,已成為亞洲各國 政策的主流。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向更加緊密的合作邁進。以東盟 與中國、日本、韓國(10+3)為主管道的東亞合作更加務實。中國與東盟就 十年內建立自由貿易區達成共識,啟動了在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全面合作。

湄公河流域開發合作即將全面展開。東盟地區論壇從建立信任措施向預防 性外交階段的過渡取得實質性成果。上海合作組織在建立互信、發展結伴 而不結盟的國家關係和反恐怖主義合作方面取得明顯進展。阿富汗重建進 程啟動。朝鮮半島總體緩和的趨勢得到保持。南海地區形勢基本穩定,有

8江澤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中國網,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233868.htm。(2010 年 4 月 18 日檢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關各方簽署了《南海各方行為宣言》。9

這些都顯示出中國此時的整體國家安全戰略,仍是以安全、穩定發展為其最 重要最優先的國家利益。加上九一一後美國也調整其外交戰略,進行反恐怖主義 的全球佈局,並主動拉隴中國要進入全球反恐聯盟當中。這樣的舉動使中國與美 國的關係開始改善,採取對美國表達善意的政策,也改變了中國在外交戰略上的 偏好與選擇,進一步也開始調整與東南亞國家的外交戰略。10於是中國與東協的 關係日益加深,其議題也跳脫出政治與安全互信的範疇,推展到廣泛的綜合性議

這些都顯示出中國此時的整體國家安全戰略,仍是以安全、穩定發展為其最 重要最優先的國家利益。加上九一一後美國也調整其外交戰略,進行反恐怖主義 的全球佈局,並主動拉隴中國要進入全球反恐聯盟當中。這樣的舉動使中國與美 國的關係開始改善,採取對美國表達善意的政策,也改變了中國在外交戰略上的 偏好與選擇,進一步也開始調整與東南亞國家的外交戰略。10於是中國與東協的 關係日益加深,其議題也跳脫出政治與安全互信的範疇,推展到廣泛的綜合性議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