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範疇性評估的試用案例(二):[學生試用]

3.14 評估架構研究的分析:

從是項研究中,有以下有關視覺藝術評估的發現:

1 在文字與對話之間,尤其是配合互動式的對話,學生較能發揮擴散性思 維(參考 3.12a 及 4.15a)。

2 比較中西古今不同情境的專題作品,能夠激發語言的點數及密集程度,

明顯地比單幅或非專題性的作品評賞優勝(參考對話 4.5a 及 4.15b)。

3 由教師帶動專題作品的異同比較,比單由教師代學生看、代學生描述、

分析及解釋,甚至評價的能力表現成效為高。

4 由學生的對話及文字可見,在評賞過程中,形式分析及作品評價的過程 不及描述及意義解釋強,宜在教學中加以引導。

5 集體對話比文字更能凸顯矛盾,發揮多樣、擴散、填補、修正等的語言 能力,而個人文字的表達一般較為靜態,例如學生在評賞 Haring 及趙 少昂的畫作時,於對話與文字互動之間,對死亡有意義較深切的體會(參 考 3.11b)。在知識發現方面,文字似乎容許學生有較長時間去了解、分 析(例如學生對洞穴及塗鴉壁畫創作背景和動機的問題回應,參考 3.16b 及 4.16b)。一般而言,對話有助於發現、啟發;文字有助於鞏固、深化;

視覺藝術創作有助於學習的發展及體現。評賞對話、文字與藝術創作,

三者兼合,若引導得宜,應有利於開拓視覺藝術學習的寛度與深度。

6 本研究除了課外的評賞活動環節,涉及研究者與教師互動的教學設計 外,其餘的課室教學,皆由參與研究的各校教師按不同的教學情境、學 習差異的現況,自行設計。換言之,本研究的教學個案,基本上仍是以 現存的教學模式進行。參考本評估架構的案例,已能歸納出符合架構一 般要求的學習成果。若日後能加強更有效的專題評賞及創作教學,相信 會有更理想的成效。

3.15 總結

根據 Barry Jackson (2004)的分析,現存藝術評估模式有以下的假設:

1. 以為學生呼應於某課程目標的學習成就,單憑物理性的藝術製成品 便可適當地判斷出來;

2. 以為學生循序漸進地可趨向於製成最佳的作品,唯一的判斷規準是

學生能否於最佳狀態中呈交出來評核;

3. 以為評估的目的是察看學生能否從一個藝術或設計新手,轉變成為 具資格的技術師傅或專家;

4. 以為考核的評審團只能由一些技術專家或一般的教師可以兼任;

5. 以為一次過對藝術製作的終審,是最有用亦最有效的評估。

針對第 1 點假設:創作本身應是藝術最有力的質素保證,但單憑物理性而靜態 的製作,並不足夠。因為若離開文化情境或主題訊息的考慮,視覺藝術評估容易 淪為只反映較低層次的學習。因為當中,每忽視了藝術的語言性、文化性、實踐 性等多面特色。況且,欠缺文字或對話以作為可以溝通宣示的評估工具,令藝術 的非語言性(non-verbal)成了孤芳自賞亦孤立的一科。.更有甚者,令人有自說自 話或濫竽充數的錯覺。

針對第 2 點假設:若所呈交的藝術創作,是學生的最後選擇或唯一選擇,沒有再 行選擇、醞釀、或判斷改善的機會,這樣,會障礙藝術創作在實踐中的探究過程。

況且近期藝術品評的趨勢,已不限於針對個別或單一的作品,評審者需參考延續 性的創作系列(series)、以及有關創作的對話(dialogue)或論述(discourse)。這種趨 勢,相信亦有利於視覺藝術學習的評估。

針對第 3 點假設:若視覺藝術評估的目的,只是要學生成為技術師傅或專家,從 學習機會選取的角度,即埋沒了學生其他藝術學習的機會:例如藉藝術創作發展 感官經驗或美感經驗、藉藝術評賞活動發展語言能力或批判能力、藉對藝術創作 的反思與批判,發展超越認知的態度等。

針對第 4 點假設:若評估只靠由上而下的外來審核,沒有學生由下而上的參與反 思和自評,也沒有具價值性及順序性的構念架構為基礎,會大大地收窄了評估的 視野,便嚴重的,是喪失視覺藝術評估的效度與信度。同時,若不建立可觀察的、

可判斷的、而又相對客觀的課室評估配套,只靠個別零散欠理據的主觀看法,視 覺藝術甚至會淪為不可評估的科目。

針對第 5 點假設:只針對一次過藝術製作的評估,令視覺藝術評估失去了學習意 義。沒法照顧到不同個性的創作方式、學習差異。這種評估,只鼓勵學生在限時 操作下,奮力於工匠式的快而準、所謂「精確無誤」的流水作業。這種做法,對 例如細水長流的抒情寫意、自然無為,不拘一格的創作,是一種潛在的剝削。而 後者,正是中國繪畫藝術很具代表性的態度和精神。這種態度和精神,在科技優 先、知識分割、絕對客觀、工具價值等西方的評估制度衝擊下,已變得盪然無全。

不同的課程設計以及不同的考核配套,背後該呼應不同的設計理論、知識體系和

價值基礎。所謂有意義的藝術評估,一定不是孤立的評估。它不能脫離學生的學 習,亦不能遠離教學的實踐。更重要的,它需要循不同文化或社會情境的變遷而 調整。一方面體現與時並進的教育價值,另方面照顧全面公平的學習機會。合理 的評估架構應有助學生學習,亦能鞏固教師的教學方向。

3.16 建議

為了讓視覺藝術評估架構更合理、更有效地推展,本研究者有以下的建議:

在視覺藝術評估架構方面:近期藝術評估的觀點,己從傳統學徒或工業低技術訓 練(training),滲入人性及人文教育(educating)的精神。而近期的評估取向,亦較 傾向於解決學習主體所面對的難題,表現學生的內在意向、感情與思想。讓學生 自行選擇適切的語言(包括視覺、聽覺、身體、文字等不同媒介),進行訊息的溝 通和意義的詮釋。更根本的,是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針對與學生學習息息相關 的各種能力,令學生的經驗與能力,得以強化、轉化及提昇。本評估架構,正是 基於以上的取向而建立。建議除了基於以上的構念,考慮多個學習個案,配合教 學的可行性外,亦建議要同時照顧教師的理解與應用的方便。具體的做法是:有 限期地作出修訂,並不斷地補充案例。

在視覺藝術評估對象方面:為了研究的統一性,本評估架構的作品案例,選擇以 繪畫為主。而評賞對話及文字,則同時兼顧不同情境、多樣媒材的例子。建議評 估架構所對應的,應不是藝術的製作硬件、完成作品,分割知識、或強行劃分的 媒介,而是在情境教學及專題教學下的一系列創作。當中可包括素描、國畫、立 體等作品,更可包括攝影、裝置等藝術。但無論任何媒介的作品,皆要以不同能 力的學習發展為前提,而不是以個別媒介為前提。

在配合評估架構的學習與教學方面:有關師生,宜針對作品本身,尋找形式上的 評估證據。繼而進一步地歸納畫面資料,詮釋較有可能的創作訊息,整理較為有 效的說法。同時,宜因應不同的教學目標,選出較為可行的課室判準配套,以判 斷作品的高下,教師在這方面可有所協助。

至於教師的有關協助,是在評賞過程中參與以下的活動:(1)描述過程:以提話 的方式讓學生集中觀察、發現隱藏細節、整體感受畫面氣氛,並為學生提供或補 充用辭,及更正辭不達意的地方;(2)分析過程:為學生提供有關視覺元素的知 識以及形式分析的竅門,當中包括元素的類型、視覺心理與生活聯想的關係,也 包括視覺形式與象徵意義的關係(參考報告第二部份:課室教學實施的建議);(3) 解釋過程:在適當情況下為學生提供作品創作的背景資料。這些資料,只供參考,

不是唯一的標準答案,亦不能以此來妨礙學生不同角度的意義詮釋。而此等補

充,亦不宜在描述及分析過程中進行;(1)評價過程:為學生提供配合教學目標 的、而又適切、有效、清晰的評估判準。

而未來的課室評估研究,亦建議釐訂可評的條件、把不可評的情況劃分出來。

不斷地修訂可評估的範疇,選訂不同情況下的評估判準(criteria)配套,以為本科 建立更客觀有效、更合理可行的評估方案。

所謂「可評估的基本條件」如下:

1. 以課程、本科甚至社會的多樣價值為基礎;

2. 以邏輯性、實務性、心理性的學習發展為理據;

3. 以不同知識、經驗、態度的學習層次為判斷;

4. 以可觸、可看的作品物理呈現為對象;

5. 以開放及多元的學習機會為前提,讓學生有選取、剪裁、加工、轉化、提昇 的空間。

以上的基本條件,缺一不可,否則無法進行客觀、有效、合理、可行的評估。

所謂「可評估的輔助條件」如下:

1. 對應不同情境下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不宜過分地概括抽象,亦不可過於零 碎狹窄,各個目標要有相互的聯繫。當中包括相關的教學方向、可觀察 的教學焦點、可評估的潛在價值;

2. 對應不同教學情境、學習專題下的藝術評賞活動;

3. 在藝術評賞語言的刺激下、配合教學目標及教學專題的藝術創作。

以上的輔助條件,是以特定的教學情境,比較相對的文化情境,營造特殊的及個 別的創作情境,以作為課室評估的有力參考。

最後所謂「不可評估的情況」如下:

1. 未能對應整體的、基礎的評估價值;

2. 未能對應不同層次的知識、經驗及態度;

3. 未能對應不同階段的學習發展;

4. 欠缺有學習意義的教學目標;

5. 欠缺心理及日常經驗所聯繫的形式分析;

6. 欠缺個人和文化關聯的主題詮釋;

7. 欠缺可選擇的學習機會;

8. 欠缺相對客觀的判準配套

9. 欠缺針對不同學習情境的判準調整;

10. 欠缺參考作品普遍性、特殊性及不尋常性的比較評估。

3.17 未來研究

最後,為了令師生建立起一套視覺藝術的評估概念及評估文化,研究者宜為不同 的知識領域,釐訂不同的評估態度與判斷標準。而探討不同知識領域的性質及評 估方式,亦是通識學習的前提。由於科學與藝術(包括文藝),正涉及學習的兩大 知識領域,無論學校師生、教育工作者、教育研究者、教育決策者,對科學與藝 術的視野1、科學與藝術的評估2(黃麗芳,2007a,pp. 22-43)的了解,是責無旁貸 的。而以探究為主導的綜合學習與評估3(黃麗芳,2007b,pp. 15-141),相信是未 來研究的重要焦點。

1 針對科學與藝術的視野,在黃麗芳(2007a):《通識學習評估系列一•科學與藝術的評估:通 識造訪》中,通識學者岑逸飛先生提出了在科學、宗教、藝術之間分隔與融和的觀點,並 與本研究者展開評估探究的對話。

2 針對科學與藝術的評估,在黃麗芳(2007a):《通識學習評估系列一•科學與藝術的評估:通 識造訪》中,本研究者與科學界學者一起探討科學與藝術評估的異同,當中的異同焦點可 歸納為:1) 科學與藝術的感性、2) 科學與藝術的結構性、3) 科學與藝術的真、4) 科學與 藝術的美與好、5)科學與藝術的選擇、凝煉、轉化、提昇。

3 在黃麗芳(2007b):《通識學習評估系列二•通識活動評估:概念與實踐》中,本研究者嘗 試為包括視覺藝術的通識學習,建立起一套以探究為主導、可供參考的評估架構,當中包 括:形象探究法(地圖評估)、交流探究法(對話評估)、錦囊探究法(問題評估)、結集探究法(攝 影及文字評估)。

【附錄一】

◎ 教學與評估的配合:聯繫形式與符號於不同層次的知識、能力和經驗:

[1]不同層次的符號知識 [2]不同層次的形式知識 [3]評賞/創作─

不同層次的符號運用 可聯繫下不同層次的經驗:

符號 ─

感性層面:(感性經驗) 符號→感官反應 符號→情緒反應 符號→整體感覺 聯想層面:(生活/心理經驗)

符號→實物 符號→性質 符號→性格 符號→概念 符號→關係

想像層面:(感性及理性經 驗、生活及心理經驗)

象徵層面:(社會、文化及歷 史經驗)

藝術層面: (綜合感性及理性 經驗、生活及心理經驗、社會 及文化經驗) 因應不同創作 情境的符號選擇

可對應下不同層次的經驗:

形式知識 ─

(例如:紅色可能對應的經驗) 感性層面:

感官反應→熱 情緒反應→激動 整體感覺→不安 聯想層面:

實物聯想→火焰 性質聯想→進取 概念聯想→熱鬧 性格聯想→熱誠 關係聯想→擴張─膨脹

─躍動→生命力 想像層面:地底火山潛存的危 機或隱藏的生命力(想像層的 內容,可涉及正與反的兩面) 象徵層面:危險、血腥、吉祥、

喜慶(象徵層的訊息,會因不 同的時空文化,而有相對及差 異的意義詮釋。)

藝術層面:綜合不同層面的經 驗與知識:

綜合的聯想:激動─進取─擴 張─膨脹─躍動─生命力─

危險、血腥;吉祥、喜慶……

藝術的聯想:

拜火─拜日─日本國旗─某 些公司的太陽商標─生命的 氣息與訊息─Van Gogh(1888)

「夕陽下的播種者」(“The Sower with Setting Sun”)4 修改前後的日照畫面……

以符號為例,在評賞/創作中 可有以下層次的運用:

1. 人云亦云的符號 2. 約定俗成的符號(例如梅

蘭菊竹)

3. 反映道德見解的符號(例 如《愛蓮說》中的蓮花) 4. 政治反諷的符號(例如黃

永玉的貓頭鷹,齊白石的 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 5. 表現個人私密的胸臆(例

如八大山人的烏鴉) 6. 代表某時代的信念或價值

觀(例如紐約的自由神 像、西方鴿子與鷹的象徵)

4 'a symbolic language through colour alone' cited in J. van der Wolk(2005). "Vincent Van

相關文件